❶ (2) q- 定,回流比大小对精馏塔理论板数的影响
以最小回流比时的理论塔板数为最少,对已知塔板数的精馏塔设计实例进行计算,验证程序的正确.
❷ 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塔板效率是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之比。其影响因素有:
1、气相与液相中物质交换速度的快慢;
2、塔板上气液的混合程度;
3、蒸汽夹带液体雾滴进入上层塔板的多少;
4、塔板的设计和布置;
5、操作条件;
6、处理物料的物理性能。
随着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技术的进步、原料多样化和多产液态烃等新工艺的不断推广应用,液态烃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作为气体分馏装置经济效益核心的丙烯产量更是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
气体分馏装置中丙烯精馏塔的实际塔板数较多,回流比较大,对塔板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研究,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对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蒸馏塔的塔板数目对能耗的影响扩展阅读:
精馏塔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气液相传质阻力、混合、雾沫夹带等原因,气液相的组成与平衡状态有所偏离,所以在确定实际塔板数量时,应考虑塔板效率。系统物性、流体力学、操作条件和塔板结构参数等都对塔板效率有影响,塔板效率还不能精确地预测。
丙烯精馏塔板效率经验关系曲线和实际运行结果均可达到95%,文献报道的数据甚至高达100%以上。从物系分析来看,丙烯精馏操作压力高,意味着操作温度高,液相粘度和相对挥发度均较小,均对提高塔板效率有利。
随着装置规模日趋大型化,精馏塔直径随之增大,塔内液流长度增加,减少了液流的轴向返混,增加了液体与汽体的接触传质时间,也对提高塔板效率有利。
❸ 板式精馏塔设计时,有哪些因素影响塔板数
塔板上的温度决定于它上面的气、液温度,而气、液温度的高低又决定于它的压力和它们的含氧(或氮)浓度。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含氧浓度高,它的温度高;含氧浓度低(即含氮高),它的温度低。众所周知,无论是上塔或下塔,气、液的含氧浓度都是下部较高,越往上含氧浓度越低。因而它们的温度也是下部高,越往上温度越低。另外,阻力越大,塔内的压力越高,对应的气、液饱和温度也越高;压力越低,相应的饱和温度也越低。虽然上塔底部液体含氧99.6%,因其压力为0.14MPa,故它的饱和温度是93.2K。而下塔顶部气体含氧0.01%(含氮99.99%),压力为0.6MPa,故它的饱和温度为96.1K,此时下塔氮的温度比上塔氧的温度还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精馏塔的压力和纯度发生变化时,塔板上的温度也将发生变化。对每一块塔板来说,流到塔板的液体温度比蒸气温度要低。气液进行接触后,发生传热过程,液体部分蒸发,蒸气部分冷凝,液体中氧浓度提高,蒸气中氮浓度提高,最后温度达到接近相等,再分别离开塔板。因而,凡是使压力和纯度发生变化的因素,如产品氧、氮和污氮蝶阀,以及液空、液氮和污液氮节流阀的开度改变都会对塔板温度有所影响。当回流比增加时,液体量相对增多,气、液混合后相对来说液体的温升较小,液体部分蒸发不充分,使得塔温偏低;回流比减小时,则相反。而气体出口阀的开度还将影响到塔的压力。
❹ 化工原理:精馏部分问题.
化工原理:精馏部分问题.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3 小时
题目如下:
1. 精馏?
2. y—x相图中,相平衡曲线上各点的温度是否相同?
3. 在汽液相平衡图上,平衡线离对角线越远/越近,表示该溶液的分离程度?
4. 连续精馏操作时,操作压力对分离的影响?对物系的相对挥发度的影响?
5. 某双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若液相浓度xA=0.3(摩尔分率),则与之平衡的汽相浓度yA?
6. 连续精馏操作中有哪些必不可少的装置?
7. 理论板?
8. 精馏塔中,若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越充分,则塔板分离能力越高,则满足一定分离要求需要的实际/理论塔板数越少?
9. 总板效率?
10. 恒摩尔流?
11. 对酒精——水系统用普通精馏方法进行分离,只要塔板数足够,是否可以得到纯度为0.98(摩尔分率)以上的纯酒精?
12. 某常压精馏塔,塔顶设全凝器,现测得其塔顶/塔底温度升高/降低,则塔顶/塔底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将?
13. 在精馏过程中,当xD、xW、xF、q和塔顶产品量一定时,只增大/减小回流比,则所需理论塔板数?操作费用将?
14. 连续操作中上的精馏塔,如采用的回流比小于/大于原回流比,则 ? ?
15. 某连续精馏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x+0.2,则xD?,R?
16. 某连续稳定精馏塔操作过程,进料状况为泡点,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为y=0.8x+0.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8x-0.03,则料液组成xF?
17.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5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物质的量之比为3: 1时,则进料热状况q值为?
18. 各种进料状态的名称及其对应的q 值范围;在相同分离任务下,进料状态参数q对所需理论板数的影响。
19. 回流比对精馏费用的影响?
20. 为完成某双组分混合液的分离任务,某精馏塔的实际塔板数为20块实际,总板效率为50%,则理论塔板数为?块(包括塔釜)。
21. 用图解法计算精馏所需的理论塔板数的步骤并作示意图?
22.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有?
23. 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冷凝,泡点温度下回流,原料液中含轻组分0.3(摩尔分数,下同),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3倍,所得塔顶产品组成为0.90,釜液组成为0.02,料液的处理量为150 ,料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若进料时蒸气量占一半,试求: (1)提馏段上升蒸气量;(2)自塔顶第2层板上升的蒸气组成。
24. 在一常压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液。原料液量为1500kmol/h,xF = 0.5,xD = 0.8,xw = 0.03,R = 2Rmin。饱和液体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冷却回流,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3,试求:(1)塔顶及塔釜产品量;(2)写出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主字母后面为角标,因为问问无法识别.所以希望理解.)
❺ 精馏塔进料口不在最佳位置时对产品的影响
当进料口位置高于最佳进料口时,会使在此状态下的进料板的液相组成中的轻组分高于最佳位置下该板的液相组成的轻组分,重组分低于最佳位置下的液相组成,相对于最佳位置而言,精馏段的塔板数减少,提留段的塔板数增加,所以此时塔顶产品质量会下降(轻组分含量),塔釜重组分的质量会提高(重组分含量),同理,当进料口位置低于最佳进料口时,会使在此状态下的进料板的液相组成中的轻组分低于最佳位置下该板的液相组成的轻组分,重组分高于最佳位置下的液相组成,相对于最佳位置而言,精馏段的塔板数增加,提留段的塔板数减少,所以此时塔顶产品质量会提高(轻组分含量),塔釜重组分的质量会下降(重组分含量)。
❻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柱效的因素较多,载气种类,柱子参数,固定液膜厚等等
由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可知:当t=tr时,浓度c有极大值。cmax就是色谱峰的峰高。因此:①当实验条件一定时(即σ一定),峰高h与组分的量c0(进样量)成正比,所以正常峰的峰高可用于定量分析。②当进样量一定时,σ越小(柱效越高),峰高越高,因此提高柱效能提高hplc分析的灵敏度。
塔板理论反色谱柱看作一个蒸馏塔,借用蒸馏塔中“塔板”的概念来描述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它的贡献在于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推导出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及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公式,并成功地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及浓度极大值的位置,还提出了计算和评价柱效的参数。
速率理论提出,色谱峰受涡流扩散、分子扩散、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阻力等因素控制,从动力学基础上较好解释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对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具有指导意义.根据三个扩散方程对塔板高度h的影响,导出速率理论方程或称van
deemter方程式:
h=a
+
b/u
+
cu
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❼ 蒸馏塔偏流沟流有什么影响
进行了塔板沟流量对塔板效率影响的模拟研究,在计算中采用了新的分区法-将塔分为传质鼓泡区的沟流区,得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塔板沟流量与塔板效率的变化关系曲线
❽ 精馏段塔板数量增加会对精馏塔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你的产品是塔顶采出,那么精馏段塔板数量增加以后,在相同的回流比的情况下,塔顶的产品质量会更好。只是你的设备投资成本以及运行成本会有所上升。
❾ 在全回流操作条件下,回流量的变化对理论塔板数有何影响
1、全回流(total reflux),一般特指精馏过程的一种操作状态。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蒸汽上行而液体向下流动,两相在塔中段的各级塔板或填料处接触并传质传热。为连续操作,塔釜需要加热液体将其变为持续的蒸汽,而塔顶就要冷凝蒸汽为液体。一般的操作状态下,塔顶的冷凝液部分采出为馏出液,而部分回流从塔顶淋下,回流部分和采出部分的比例也称为回流比(R)。
2、理论塔板数(N,色谱的柱效参数之一,(简称柱效)。N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性质(粒度、粒径分布等)、填充状况、柱长、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7-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❿ 进料热状态对塔板数的影响
进料热状态分为5种不同情况,最冷无聊热状态最大,所需理论板数越多,记住成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