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不是蒸馏水的温度越高碱性就越强
蒸馏水一直都是中性的
但中性溶液的PH值
随温度的升高减小
PH值
的使用前提是在一定温度下
2. 蒸馏水的PH值
溶液在特定的温度下有独特的性质:c(H+)*c(OH-)=常数。
这个常数叫做离子积常回数。通常25摄氏答度下K=1*10^(-14).蒸馏水由于没有杂质,故水分子微弱电离成H+与OH-,且有c(H+)=c(OH-),所以有c(H+)=c(OH-)=1*10^(-7)。又pH值即
-lg(c(H+)),可得蒸馏水在25摄氏度下理论值为7.0。
但随着温度升高,K值不断变化,于是pH值略有不同。
而且水在空气中常溶有少量CO2与SO2,故pH值可能略偏小。
以上是理论值,我个人拿pH试纸测时呈微蓝色(pH略>7),大概含了杂质的;-)...
3. 蒸馏水的PH值是多少
7
4. 蒸馏水的pH值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变化只会改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但两者浓度相同,pH值还是7
5. 蒸馏水的PH值的多少
蒸馏水的PH值为7,中性。
在标准温度(25℃)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专为水在标准温度和压属力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5)蒸馏水ph和温度关系扩展阅读:
蒸馏水的分类:
一、一次蒸馏水
水经过一次蒸馏,不挥发的组分(盐类)残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挥发的组分(氨、二氧化碳、有机物)进入蒸馏水的初始馏分中,通常只收集馏分的中间部分,约占60%。
二、多次蒸馏水
要得到更纯的水,可在一次蒸馏水中加入碱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挥发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为不挥发的铵盐。由于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于水的组分,因此进行二次或多次蒸馏时,要使用石英蒸馏器皿,才能得到很纯的水,所得纯水应保存在石英或银制容器内。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蒸馏水
网络—ph
6. 温度对ph的影响
温度对pH有影响。
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电离,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电离出更多,所pH会减小,但由于它们的离子浓度相等,溶液还是呈中性。
7. 蒸馏水的PH值应该是多少
蒸馏水的ph值应该是7左右。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内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容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水经过一次蒸馏,不挥发的组分(盐类)残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挥发的组分(氨、二氧化碳、有机物)进入蒸馏水的初始馏分中,通常只收集馏分的中间部分,约占60%。
要得到更纯的水,可在一次蒸馏水中加入碱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挥发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为不挥发的铵盐。
由于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于水的组分,因此进行二次或多次蒸馏时,要使用石英蒸馏器皿,才能得到很纯的水,所得纯水应保存在石英或银制容器内。
8. 各个温度下蒸馏水的ph值是多少
温度会影响水的电离,温度高,电离程度高,产生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就多,回Kw就大,pH就小;答反之,温度低,pH就大。
Kw=[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氢离子]²
只要知道不同温度下的Kw,即可求出pH。
9. 如果室内温度为5℃蒸馏水的ph值是多少
在摄氏5度时Kw=1.6*10^-15,则PKw=14.8,那么
PH=14.8/2=7.4
就是说在这个温度下中性水的PH=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