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粥怎么熬的,要放多少水
全粥:白米1杯,水8杯
稠粥:白米1杯,水10杯
稀粥:白米1杯,水13杯
洗完米再浸泡30分钟,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才会熬出又软又稠的好粥.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1、熬起粥来节省时间;2、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❷ 煮粥用冷水还是热水呢
用冷水煮,不用热水是因为把水放锅里和食材一块煮食材会熟的更快。并且口感也会更好。
材料:红豆、薏米、红枣、冰糖、纯牛奶。
1、红豆薏米2比1,洗净,泡20分钟。有条件提前泡一夜比较容易煮烂。
❸ 熬粥中途加水可以吗,因为发现水少了
可以加水,再煮一会儿就不会影响口感。
煮开后,加适量凉开水,关火,盖严盖子,等上个二三十分,会发现又是一种味道,清清爽爽,很适合夏天,原理跟工程上的淬火异曲同工。
家常菜粥的做法:
1.把瘦肉和胡萝卜切成小丁备用。热锅倒少许花生油放葱花爆锅后放入肉丁胡萝卜丁酱油醋炒煸
拓展资料:
煮小米粥时,放一些黄米又稠又香颜色还好看,如果喜欢甜食可以放些冰糖 ,小米粥要好吃,其实不光只有小米而已,里头还加入白米、糯米与小米一起熬煮才能使小米粥浓稠香黏,整个熬煮的过程,至少也要熬上近两个钟头,才能大功告成。切记水份不足时要适时添水搅拌,可别糊底了,调味则留到最后了。
小窍门:在煮的时候加几滴芝麻油或者食用油,这样做得好处是煮出来的粥滑爽香糯,米粒亮晶晶的让人有食欲,另外一个好处是煮的时候,粥不会溢出锅。
❹ 请问用开水熬粥好吗
熬粥要先把水做开,等水沸腾以后再下米
原因是这时候下米,由于米粒内外的温度不一样,会产生应力使得米粒表面出现很多细小的裂纹
这样一方面米粒容易熟,另一方面淀粉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有助于增加粥的粘稠度
其次,下米以后要用大火把水再次煮沸,水一沸腾起来就立刻将火调小,具体程度就是让水保持沸腾而不溢出的状态,从视觉上看,水沸而不滚,稍冒气泡
这种状态,可以加速米粒和米粒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米粒和锅壁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米粒和水之间的摩擦,这就是所谓的“三摩两撞”,这“三摩两撞”可是让粥粘稠的关键
另外,在熬粥的过程中应该加锅盖的,这样做,从营养上说,可以避免水溶性维生素和其他养分随水蒸气跑掉,从口感上说,可以保留那米的本香,从经济角度讲,还可以减少熬粥的时间,节约煤火费,从实际效果来说,可以充分调动要喝你粥的人的好奇心,这样喝的时候他会更饿,饿就会喝得更多,喝的多粥就不会剩下,粥没剩余的自然要刷锅,既然你已经熬了粥,那他就必须去刷锅了
❺ 煮粥的水为什么煮来煮去而不是千滚水呢
千沸水 就是在炉火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开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因煮沸过久,水中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性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机体缺氧,使口唇、指甲、皮肤青紫,出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亚 硝 酸 盐
前一阵子“千沸水”闹得沸沸扬扬,这阵子又来了几次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也难怪近来大伙儿都谈“亚”色变。对此,我们作了这分报告,希望对防“亚”有所帮助。
在生活中常见的亚硝酸盐有NaNO2与KNO2,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微咸涩,易溶于水,与食盐极为相似,因此被称为工业食盐。
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口服亚硝酸盐10分钟至3小时内,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中毒后,应尽快催吐,洗胃和导泻并服用解毒剂亚甲兰(美兰),维生素C,重危患者可输入一定量的新鲜血,及时处理低血压休克,纠正酸中毒,吸氧及其它对症处理。亚硝酸盐的危害还不只是使人中毒,它还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生成亚硝酸胺,亚硝酸胺能导致癌症。因此,我们应多吃一些大蒜(含大蒜素)、茶(含茶多酚)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可以防止胃中亚硝酸胺的形成或是抑制亚硝酸胺的致癌突变作用。
“千沸水”的危害最为隐蔽,危及范围最广,那么“千沸水”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水中本来就含有少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硝酸盐为离子化合物(属离子晶体),其离子键是比较稳定的。因此按理来说硝酸盐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硝酸根是由活泼的非金属元素--N与O构成,硝酸根是不稳定的,所以,硝酸盐化学性质很活泼。碱金属和第ⅡA族的无水硝酸盐在加热情况下可分解为亚硝酸盐和氧气,如:2NaNO3 2NaNO2+O2↑,因此在烧水过程中,硝酸盐不断分解,再加上水的不断蒸发,就导致亚硝酸盐浓度不断上升--这就是“千沸水”,“千沸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很高,因此,长期饮用,很可能导致癌症。
❻ 粥锅锅盖上的的蒸馏水能喝吗
可以喝,锅盖上面的蒸馏水如果是煮食物的是能吃用的,但是还得看你在锅里煮的什么因为锅里的物质也会随着加热升温而蒸发,如果锅煮的是可食用的东西,那升腾到锅盖上的水也能食用。如果是煮的是非食用性物质,最好不要拿来喝。
❼ 煮粥到底是开水还是凉水
开水。 教你六个秘笈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1、熬起粥来节省时间;2、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好好做吧,烹饪实在是一门实用科学,尤其是对女人! 当我们爱一个人时,可以煮点东西抓住他的心; 当我们恨一个人时,也可以煮点东西伤害他的胃
❽ 做白米粥用纯净水还是自来水
原料:大米60克、糯米20克、红薯120克、自来水650克。
1、准备60克大米加20克糯米。
❾ 煮粥要放多少水
煮粥放米的3倍水。
在煮粥的时辰万万不能再用冷水下锅了。这一点之所以会排在首位,能不能煮好一锅粥,它就是最最关头的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