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有谁知道剧毒化学品的管理方法及销毁方法。非常感谢,谢谢!
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严格危险品的保管、发放、使用、处置,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本公司所有使用危险品的场所及相关人员
3、职责
3.1仓储部对危险品的存放以及发放负责。
3.2各部门经理对危险物品的领用及使用控制负责。
3.3各使用人员对危险品的使用负责。
4. 定义
4.1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
4.1.1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4.1.2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4.1.3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酒精、丁酮等。
4.1.4有毒物质:奈酚、苯类物质等
4.1.5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
4.1.6放射性物质。
5. 管理制度
5.1危险品的存放要求
5.1.1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有通风口的铁柜(壁厚1mm以上)中;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5.1.2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5.1.3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5.1.4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1.5 药品及药品柜均应避免阳光直射及靠近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5.1.6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模糊或掉落时应立即更换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5.1.7化学试剂应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剩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5.1.8剧毒品仓库和保存箱必须由两人双锁管理,取用时两人同时到场开锁。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
5.1.9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
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5.2 危险品的发放
5.2.1对危险品发放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且必须有部门经理签字。
5.2.2对剧毒品的领用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且必须有部门经理签字,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5.2.3领用危险品试剂时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若有剩余须立即退库。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
5.3 危险品的使用
5.3.1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5.3.2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处进行。
5.3.3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5.3.4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必要时用水冷却。
5.3.5操作人员在紫外灯灭菌前,应确认室内无人后方可开启。
5.3.6分析人员在做碳酸线CO2压力操作时,应选离人处以免撞伤人。
5.3.7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5.3.8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5.3.9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化验室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5.3.10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戴防护用具(如戴上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衣服等)。
5.3.11对使用有毒品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② 蒸馏操作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高中化学中蒸馏应注意事项:1、 控制好加热温度。2、选用短颈蒸馏瓶或版者采取其它保温权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3、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收集馏分。4、 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5、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6、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7、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8、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9、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蒸馏是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一、特点1.通过蒸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而吸收和萃取还需要如其它组分。2.蒸馏分离应用较广泛,历史悠久。3.能耗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相或液相。二、分类1.按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 、精馏、特殊精馏。2.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加压、减压。3.按混合物中组分:双组分蒸馏、多组分蒸馏。4.按操作方式分:间歇蒸馏、连续蒸馏。三、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口锥形瓶,橡胶塞
③ 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蒸馏是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操作。根据蒸馏操作方法的简繁不同,蒸馏有简单蒸馏(蒸馏)和精馏(分馏)两种。一、蒸馏的原理和应用蒸馏是原理在于要分离的液体混合物的各种组成成分(简称组分)的沸点各不相同,利用液体混合物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物质先发生气化变成蒸气,而沸点较高的液体物质仍然为液体没有气化没有成为蒸气,于是可以将已经气化后的蒸气经过冷凝使之重新变成液体物质,此时的液体物质即为基本单一组分的液体物质,而液体混合物中的其他沸点较高的物质仍为液体,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此原理可知,对于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采用蒸馏方法较好,而沸点相差不大的液体混合物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则比较难。同时由上述原理可知,蒸馏也用于测定液态物质的沸点,因为液体物质气化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沸点。同时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的蒸馏操作时液体物质气化时的温度是否一致或者气化时的温度是一个还是多个或者说液体物质的沸点有一个还是多个,还可定性地检验该液体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以及该液体物质的纯度。二、蒸馏应使用的仪器和操作过程 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液体混合物,需采用下列仪器:盛装液体混合物的蒸馏烧瓶、测量物质沸点的温度计、用于加热的酒精灯、固定仪器用的铁架台、支持蒸馏烧瓶的铁圈、保保障受热均匀的石棉网、冷凝用的仪器冷凝管、接收液体馏出物(馏分)的烧杯或者锥形瓶等。蒸馏时,首先应装置好仪器(如图),然后在蒸馏烧瓶内放入4~5小块沸石或者碎瓷片,以防止暴沸。用长颈漏斗把要蒸馏的液体混合物加入蒸馏烧瓶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到蒸馏烧瓶支管的下面,液体混合物不得超过蒸馏烧瓶球部容量的1/2。装上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跟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限相平。再接好冷凝管、承接管,并把承接管下端套入锥形瓶瓶口内。蒸馏开始时,加热使温度缓缓上升,同时从冷凝管的进水口通入冷水,且调节水的流量,控制馏出液保持在每秒1~2滴。加热的温度要适当,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液滴,这时的温度就是混合液中某种组分的沸点。如果要收集不同温度或者规定温度下的馏出液,可以在不同的馏出温度时更换锥形瓶,并在锥形瓶上用标签注明馏出液的温度范围和馏出液的名称。当蒸馏烧瓶中残留液只有少量时,即应停止蒸馏。随后先移去热源,待不再有馏出液流出时,停止通入冷却水。拆除装置时,要按接受部分、冷凝部分、加热部分的顺序分阶段拆除。实验室蒸馏装置图三、蒸馏的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的选择。总体而言,应选择圆底硬质的,当蒸馏沸点较低的液体时,可以用长颈式蒸馏烧瓶,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120℃以上)要选择短颈式蒸馏烧瓶。 2、温度计的选择。温度计一般选用测量温度的范围高于要蒸馏液体的沸点10℃~20℃为宜。 3、冷凝器的选择。冷凝器要视蒸馏液体的沸点而定,沸点在140℃以下的用直形冷凝器。沸点愈低,蒸气愈不容易冷凝,所用冷凝管的内径应粗一些。相反,冷凝管的内径可以细一些。当蒸馏沸点达到140℃或者以上时,可以选用空气冷凝管。 4、热源的选择。热源要根据馏出液的沸点、粘度和可燃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有的可在石棉网上加热,而有的则要采用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者沙浴加热。蒸馏低沸点的易燃液体(如乙醚),不能直接接触明火,而应该用预先加热好的水浴加热,并经常适时地向水浴中添加热水,使它保温。 5、馏出液的接收。一般蒸馏常采用锥形瓶或者烧杯接收馏出液。但易受潮分解的馏出液,在接受馏出液的蒸馏烧瓶的支管上要连接一只无水氯化钙干燥管,以便吸收水蒸气。 6、含有毒气体的蒸馏。蒸馏时,如果伴随着馏出液蒸出,有毒气体亦同时逸出,可以在接受馏出液的接受器上连接一只气球吸收装置以收集有毒气体。四、简说分馏 分馏又叫精馏,其本质是多次蒸馏。它是用发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而又完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最精密的分馏装置可以使沸点相差1℃~2℃的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发生分离。其原理与蒸馏相同,也是根据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采用加热蒸发、冷凝剂冷凝的操作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在此不同赘述。
④ 问179:生化检验室防火管理不当,会有哪些火灾危险性
生物化学检验是临床辅助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生化检验项目繁多,方法各异。比如尿液分析、肝功能试验以及血液检查等,使用的试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从防火角度来看,都免不了使用化学试剂,一些通用设备(烘箱等)也大致相同,因此将这些部门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要求一并叙述如下。
(1)平面布置
①生化检验室使用的醇、醚、苯、叠氮钠以及苦味酸等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所以,这些生化检验室应布置在主体建筑的一侧,门应设在靠外侧处,以便于发生事故时能迅速疏散和施救。生化检验室不宜设在门诊病人密集的地区,也不宜设在医院主要通道口、锅炉房、X线胶片室、药库、液化石油气储藏室等附近。
②房间内部的平面布置要合理。试剂橱应放在人员进出及操作时不易靠近的室内一角。电烘箱、高速离心机等设备应设在远离试剂橱的另外一角,同时应注意自然通风的风向及日光的影响。试剂橱应设在实验室的阴凉地方,不宜靠近南窗,防止阳光直射。
③室内必须通风良好。相对两侧都应有窗户,最好使自然通风能够在室内成稳定的平流,减少死角,使操作时逸散的有毒、易燃气体以及蒸气能及时排出。还应考虑到使室内排出的气体不致流进病房、观察室以及候诊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里。
(2)试剂的储存与保管
①乙醇、甲醇、丙酮以及苯等易燃液体应放在试剂橱的底层阴凉处,以防容器渗漏时液体流下,与下面试剂作用而发生危险。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等氧化剂与易燃有机物必须隔离储存,不得混放。乙醚等遇日光会产生易爆的过氧化物,应避光储藏。开启后未用完的乙醚,不能放于普通冰箱内储存,防止挥发的乙醚蒸气遇到冰箱内电火花发生爆炸。
②广泛用作防腐剂的叠氮钠虽较叠氮铅等稳定,但是仍属起爆药类,有爆炸危险且剧毒。应将包装完好的迭氮钠放置于黄沙桶内,专柜保管。储藏处力求平稳防震,双人双锁。苦味酸,应先配成溶液后存放,并避免触及金属,防止形成敏感度更高的苦味酸盐。凡是沾有迭氮钠或者苦味酸的一切物件均应彻底清洗,不得随便乱丢。
③试剂标签必须齐全、清楚,可以在标签上涂蜡保护,万一标签脱落,应即取出,未经确认,不得使用,防止弄错后发生异常反应而引起危险。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清理。
④若乙醇等用量大时,不能将其作试剂看待,不得同试剂放在一起,最好不要储存在实验室内,应在室外单独存放,随用随取。有的科研所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丙烷作燃料,应将它们分室储存,可以用金属管道输入室内使用。
(3)主要操作
①用圆底玻璃烧瓶作蒸馏或者回收操作时,液体装量应为玻璃瓶容量的50%~60%,使其有最大的蒸发面积,不易导致液体过热,否则容易冲料起火。平底烧瓶不宜做蒸馏用,蒸馏或者回收操作时必须加沸腾石。沸腾石放置在液体内,过夜就会失效,应另加新品,否则加热时底部液体容易过热,会发生突沸冲料起火。
②冷凝器必须充分有效,防止蒸气冷凝不完全而逸出,与下部明火接触起火;加热设备要慎重选则,100℃以下应用水浴,100℃以上可用油浴,易燃液体宜用封闭电热器加热,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
③如果多次回收套用溶剂,应注意产生过氧化物的危险。尤其是回收乙醚时,更应注意。在回收套用乙醚过程中,容器中的套用乙醚经回收蒸馏而逐渐减少,当减少至原量的20%时,应立即停止蒸馏,取样试验,加入碘化钾试液,如呈现黄色,就表示残留的套用乙醚中有过氧化物存在。这时应加酸性硫酸亚铁溶液,除去之后,再进行蒸馏。否则,过氧化物不断浓缩会发生爆炸。
④使用各种烧瓶,瓶内外都应有可靠的温度计。操作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温度变化情况,严格控制,防止冲料;减压蒸馏宜采用冷却,在操作时,应先打开冷凝器阀门,让冷却水进入,然后开真空,最后加热;蒸馏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稍待冷却之后再缓缓放进空气,最后关闭冷却水阀门。切记次序不可搞错,防止突沸冲料。
⑤使用烘箱操作时,含有易燃溶剂的样品不得用电热烘箱烘干,防止易燃液体蒸气遇电热丝发生着火或爆炸,可用蒸汽烘箱或者真空烘箱。后者操作时先开真空抽去空气,使溶剂蒸气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然后加热;结束时,先关热源,稍冷之后再缓缓放进空气;烘箱应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并经常检查维修,保证良好有效。
⑥使用加热设备时酒精灯的点火灯头应为瓷质,不宜用铁皮,以免由于导热快使瓶内酒精受热冲出起火;正点燃着的酒精灯,不得添加酒精,必须在熄火之后,方可添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加盖熄灭,不得用口去吹;煤气灯头连接的橡皮管极易产生裂纹而漏气,应每周检查一次,如有裂纹,应立即将其更换;熄灭煤气火时应将球形气阀关闭,不得将煤气灯座上的流量调节阀当作开关用,由于后者不气密;生物检验室使用的电炉,最好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用一般电炉时,应防止电热丝翘起与水浴锅等金属材料接触,而产生触电危险;玻璃仪器或者烧瓶不得直接放在电炉上或明火上灼烧,而应下衬实验室专用的石棉网,防止爆裂或局部过热造成内容物突沸冲料。
⑦对容易分解的试剂或强氧化剂(如过氯酸)在加热时易爆炸或者冲料,应务必小心,最好在通风橱内操作;每次实验操作完毕后,应将易燃品、剧毒品立即归回至原处,入橱保存,不得在实验台上存放;室内检验的电气设备,应合格安装并定期检查,防止漏电、短路以及超负载等不正常情况;一切烘箱等发热体不得直接放在木台上,烘箱的铁皮架和木台之间应有砖块、石棉板等隔热材料垫衬。
⑤ 对实验室安全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
1)实验室要经常保持整齐、清洁。仪器、试剂、工具存放有序,实验台面干净、使用的仪器摆放合理。混乱、无序往往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有关分析程序进行工作。对每天的工作安排要做到心中有数。安排合理,使工作能紧张有序地进行。
3)进行有潜在危险地工作时,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料等,必须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位于能看清操作者工作情况的地方,并注意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4)打开久置未用的浓硝酸、浓盐酸、浓氨水的瓶塞时,应着防护用品,瓶口不要对着人,宜在通风柜中进行。热天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的,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塞如难以打开,尤其是磨口塞,不可猛力敲击。
5)稀释浓硫酸时,稀释用容器(如烧杯、锥形瓶等,绝不可直接用细口瓶)置于塑料盆中,将浓硫酸慢慢分批加入水中,并不时搅拌,待冷至近室温时再转入细口储液瓶。绝不可将水倒入酸中。
6)蒸馏或加热易燃液体时,绝不可使用明火,一般也不要蒸干。操作过程中不要离开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临时中断引发事故。
7)化验室的每瓶试剂、试剂溶液,必须贴有名、实一致的标签。绝不允许在瓶内盛装与标签内容不相符的试剂。
8)工作时要穿工作服。进行危险性操作时要加着防护用具。实验室工作服不宜穿出室外。
9)实验室内禁止抽烟、进食。
10)实验完后要认真洗手,离开实验室时要认真检查,停水、断电、熄灯、锁门。
二、实验室安全必备用品
1)必须配置适用的灭火器材,就近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定期检查;如失效要及时更换。
2)根据各室工作内容,配置相应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如防护眼镜、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常用的红药水、紫药水、碘酒、创可贴、稀小苏打溶液、硼酸溶液、消毒纱布、药棉、医用镊子、剪刀等。
⑥ 采用蒸馏法测定乙醚的沸点应注意什么
1.反应物不能含有杂质。在一定压力下,纯净液体物质的沸点是固定的,沸程较小(0.5~l℃)。如果含有杂质,沸点就会发生变化,沸程也会增大。
2.只有两种液体的沸点差大于30℃的液体混合物或者组分之间的蒸气压之比(或相对挥发度)大于l时,才能较好地利用蒸馏方法进行分离或提纯。
3.为了避免“暴沸”现象的发生,应在加热之前,加入沸石、素瓷片等助沸物,以形成汽化中心,使沸腾平稳。
4.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将助沸物在液体接近沸腾时加入,以免发生“冲料”或“喷料”现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在稍冷后加入。
5.在沸腾过程中,中途停止操作,应当重新加入助沸物,因为一旦停止操作后,温度下降时,助沸物已吸附液体,失去形成汽化中心的功能。
6.在蒸馏乙醚等低沸点易燃液体时,应当用热水浴加热,不能用明火直接加热,也不能用明火加热热水浴。应用添加热水的方法,维持热水浴的温度。
7.记下第一滴馏出液滴入接受器时的温度。如果所蒸馏的液体中含有低沸点的前馏分,则需在蒸馏温度趋于稳定后,更换接受器。
8.当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不再有馏液蒸出时,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很少,也不要蒸干,以免烧瓶炸裂。蒸馏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停通冷却水。然后按照与装配时相反的顺序拆除蒸馏装置。
⑦ 过滤和蒸馏操作有哪些要求
过滤注意事项:一贴,滤纸要贴紧漏斗二低,滤纸顶低于漏斗口,水面低于滤纸顶部。三靠,玻璃棒贴紧烧杯,漏斗的三层滤纸出,漏斗低端靠着烧杯壁 蒸馏的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的选择。总体而言,应选择圆底硬质的,当蒸馏沸点较低的液体时,可以用长颈式蒸馏烧瓶,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120℃以上)要选择短颈式蒸馏烧瓶。
2、温度计的选择。温度计一般选用测量温度的范围高于要蒸馏液体的沸点10℃~20℃为宜。
3、冷凝器的选择。冷凝器要视蒸馏液体的沸点而定,沸点在140℃以下的用直形冷凝器。沸点愈低,蒸气愈不容易冷凝,所用冷凝管的内径应粗一些。相反,冷凝管的内径可以细一些。当蒸馏沸点达到140℃或者以上时,可以选用空气冷凝管。
4、热源的选择。热源要根据馏出液的沸点、粘度和可燃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有的可在石棉网上加热,而有的则要采用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者沙浴加热。蒸馏低沸点的易燃液体(如乙醚),不能直接接触明火,而应该用预先加热好的水浴加热,并经常适时地向水浴中添加热水,使它保温。
5、馏出液的接收。一般蒸馏常采用锥形瓶或者烧杯接收馏出液。但易受潮分解的馏出液,在接受馏出液的蒸馏烧瓶的支管上要连接一只无水氯化钙干燥管,以便吸收水蒸气。
6、含有毒气体的蒸馏。蒸馏时,如果伴随着馏出液蒸出,有毒气体亦同时逸出,可以在接受馏出液的接受器上连接一只气球吸收装置以收集有毒气体。
⑧ 蒸馏易燃液体应注意哪些事项
严禁用明火加热,整个操作过程试验人员不得离开,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