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纯碱蒸馏用蒸汽压力

纯碱蒸馏用蒸汽压力

发布时间:2021-03-08 15:37:38

Ⅰ 在水蒸气蒸馏前为什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反应物(在肉桂酸的制备中)

因为苯甲醛可能复有部分被氧化成制苯甲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反应物生成盐苯甲酸钠。这样蒸馏的时候因为盐的熔点高不会被蒸出,达到除杂效果(除苯甲酸)。但是不能调节PH太大(8左右就行),否则会发生Cannizzaro
反应,羟基使苯甲醛歧化为苯甲酸和苯甲醇。

Ⅱ 轻质纯碱在水温多少℃能融化

温度150~170℃的煅烧炉出来的轻质纯碱,用螺旋输送机送入水合机中,喷以40℃的蒸汽冷凝水

Ⅲ 十吨蒸汽炉每天产汽150吨应该加多少公斤纯碱

搜一下:十吨蒸汽炉每天产汽150吨应该加多少公斤纯碱

Ⅳ 锅炉本体压力八公斤以上加片碱还是纯碱

片碱——氢氧化钠,也叫火碱,纯碱——磷酸三钠。在锅炉运行中,如果需要加减用于防垢和阻垢,或者是煮炉,或者是为了对受热面进行钝化,两种碱都需要加,添加比例和数量要看加碱的目的是什么?具体可参照《蒸汽锅炉安全操作检查规程》。

Ⅳ 纯碱操作规程

碳化岗位操作法 一、岗位任务: 本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利用氨母液Ⅱ在碳化塔中吸收二氧化碳, 制成合格的碳酸氢钠结 晶和氯化铵混合母液。 碳化岗位操作的好坏不但影响上下工序的操作, 同时也直接影响产 品的产量和质量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 二、专责范围: (一)领导关系: 本岗位人员直属车间主任、值班长、工段长的领导并服从调度员的生产调度的指挥。 (二)分工: 1.值班长:抓好全班人员的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协调组织好全班的生产、保质保量 地完成生产任务,负责当班期间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环保和清洁文明工作,做好 交接班日志,并监督本班各岗位做好报表记录工作。 2.司塔:掌握本岗位的全面操作,负责碳化设备的开停轮换及故障处理,保质保量地 完成本班生产任务。写好交接班日志。值班长不在时代行值班长的职责。 3.副司塔:在司塔的指导下现场操作,负责塔顶、回卤吹堵;负责抽加出碱口、碳化 塔进水盲板;负责检查出碱口中和水阀;按时轮换设备并负责操作范围内的故障处理,接 受司塔领导,司塔不在时行使司塔职责。 4.助理:在司塔、副司塔的具体指导下做好工作。负责设备轮换、保养,故障处理及 砸硫工作。负责 AⅡ加热器的开停,AⅡ温度的调节,澄清桶 AⅡ泥及中下段气气液分离罐 水的排放,做好交接班日记。 三、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 (一)生产原理: 碳化反应的原理是将氨母液Ⅱ在碳化塔内吸收二氧化碳,使其中的氯化钠和氨转化 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并冷却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形成碳酸氢钠悬浮液。 化学反应: 1.氨基甲酸铵的生成: 2NH4OH(液)+CO2(气)=NH4COONH2(液)+2H2O+97.8KJ/mol 2.氨基甲酸铵水解生成碳酸氢铵: NH4COONH2(液)+2H2O(液)=NH4HCO3(液)+NH4OH(液)-33.3KJ/mol 3.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NH4HCO3(液)+NaCl(液)=NaHCO3(固)+NH4Cl(液)+15.4kJ/mol 总反应式:NaCl(液)+NH4OH(液)+CO2(气)=NaHCO3(固)+NH4Cl(液)+79.9kJ/mol (二)工艺流程: 1 经澄清后的氨母液Ⅱ用泵送至清洗塔的上部,在塔内自上而下一方面溶解塔内的结 疤, 另一方面吸收由第一圈通入的清洗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预碳化, 然后由清洗塔第一圈 流出(称清洗氨母液Ⅱ) 。清洗氨母液Ⅱ经联络管由泵送入制碱塔的上部,自上而下与二 氧化碳气进行反应, 生成的碳酸氢钠悬浮液由塔底经出碱管自压入出碱槽, 通过下碱管流 入回转真空过滤机。 碳化尾气从塔顶排出,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液体由回卤管返回清洗塔,气体经尾气总 管至综合回收塔碳化 MI 净氨段, 用母液 I 回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氨, 然后进清水净氨段, 经清水净氨后放空。 四、主要设备规格及构造: 序号 设备名称规格 台数 1 碳化塔 (高圈) 内径 2.5 米 H=25898 共 33 圈 2 8 个冷却水箱 冷却面积 890m 之字型走水 小管:Φ63×2 L=3005 Φ3400/Φ3000 H=26385 2 7 个冷却水箱 冷却面积 1207m 田字型走水 小管:Φ63×2 L=3005 Φ1000×2002 Φ800 L=3000 小管:Φ45×3.5 L=2480 12 2 碳化塔 (异径) 尾气分离罐 AⅡ加热器 4 3 4 4 4 换热面积 29m 2 五、操作方法: (一)开塔: 1、开塔前的准备工作: ①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碳化塔用河水冲洗,由塔下放出铁锈等杂物。 ②活好各气、液阀门,并检查开度是否正确,抽掉各有关盲板。 ③装好各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准备分析仪器、溶液等。 ④联系仪表工,检查各仪表是否准确好用,并将各表开启。 ⑤开启塔顶尾气阀门,回卤阀门及相应的冷却水出口阀。 ⑥开启 AⅡ泵,向塔内注入 AⅡ,当塔中有一定的液位后,开启中和泵,AⅡ、中和水 走大循环吸氨,开始向系统中加硫化钠,设备和管线开始挂硫。并根据 AⅡ温度,决定是 否需开 AⅡ加热器升温。 ⑦当设备已充分挂硫,AⅡ温度和成份均合格,准备憋塔。 2、开塔步骤: ①联系压缩将下段气送至碳化。 2 ②关塔下联络阀和塔上回卤阀、AⅡ阀,继续进中和水。当塔压升至 0.15MPa 时,开 始进下段气,继续缓慢注入中和水。并随着塔压的升高,逐步加大下段气进量。当塔压升至 0.25MPa 左右时,停进中和水,调节下段气进气量。并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 要将部分合成来气作为中段气进塔。 ③憋塔 30~40 分钟,待塔第 12 圈温度升至 48±1℃时,开始缓慢取出。同时向塔内 加中和水,维持塔压稳定在 0.26~0.28MPa(高圈塔)、0.25~0.27MPa(异径塔)。 ④在取出碱液同时,逐渐开冷却水,缓慢降低出碱温度,取出温度在 1 小时后转入正 常。 ⑤当煅烧炉气浓度达到 60%后,方能进塔。 (二)停塔及轮换: 1、停塔步骤: A、压塔: ①将制碱塔所进下段气改为清洗气,关闭中段气阀。 ②根据取出槽和滤碱机液位的空或满,改进 AⅡ或中和水压碱,加大或减少取出量, 保证液位合理。 ③停进冷却水。开排水阀,排掉水箱内冷却水。 ④当沉淀量降至 5%时,或 12 段温度降至 47℃以下时,塔已压完。 ⑤开联络阀。 B、拉塔: ①停进 AⅡ、中和水,同时注意总管压力是否合适,有无必要开返回和大循环。 ②开联络阀,用中和泵拉塔中存液。若原来是清洗塔,则要关洗出碱口中和水阀、 回卤阀。 ③加好各处盲板。 ④将塔拉空后,关联络阀、尾气阀。 2、轮换步骤: 将制碱塔改为清洗塔,清洗塔改为制碱塔称为换塔。 (1)准备工作: ①提前和煅烧、滤过、压缩等岗位联系好,并注意检查氨母液Ⅱ与母液Ⅰ存量适宜。 ②检查联络管线是否畅通,如堵塞应处理通后进行换塔。 (2)拉塔: ①停进 AⅡ、中和水,同时注意总管压力是否合适,有无必要开返回和大循环。 ②关原清洗塔洗出碱口中和水阀,并抽盲板。 (3)压塔: ①当清洗塔压力降至 0.05~0.1MPa 左右时, 将原制碱塔改进氨母液Ⅱ (停止进清洗 氨母液Ⅱ)停进中下段气改进清洗气并在塔下通过联络管与清洗塔连通进行压塔,碱液压 入新制碱塔,此时,中和水泵改拉氨母液Ⅱ或改拉另一组清洗塔的中和水,以免中和泵断 液。 ②新制碱塔压力开始上升时,改进下段气,新清洗塔改进清洗气并停止取出碱液。 3 ③新制碱塔压力升到 0.2MPa 左右时加入中段气,当新制碱塔压力和新清洗塔压力相 当时,停止压塔。 (4)恢复: ①关新制碱塔联络阀,中和泵开始拉新清洗塔,停止进冷却水,新制碱塔改中和水制 碱。注意调节各清洗塔 AⅡ阀开度,保证各塔压力合格。 ②新制碱塔第 12 段温度升到 48±1℃时开始取出,同时逐渐开冷却水,在 1 小时内 恢复正常。 六、正常操作: 1、按时检查氨母液Ⅱ温度和成份,发现问题及时联系。 2、稳定调节进入清洗塔的氨母液Ⅱ量和清洗气量,控制清洗塔压力、液面和清洗氨 母液Ⅱ含二氧化碳量在规定范围内。 3、稳定调节进入制碱塔的清洗氨母液Ⅱ量,必要时调节出碱量,控制制碱塔的压力、 液面在规定范围内。 4、稳定调节制碱塔的取出量和进气量。控制塔温(中部温度及上部温度)和出气含 二氧化碳量在规定范围,使碳化反应正常进行。 5、稳定地调节制碱塔的冷却水量,控制取出液温度在正常范围。 6、按时检查取出液的成份和结晶质量情况,发现波动分析原因,及时扭转。 7、按时分析进气和尾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现波动分析原因,及时扭转。 8、按时准确换塔,并在 1.5 小时内恢复正常。 9、根据碳化尾气压力,定期向碳化塔顶尾气管和综合回收塔母Ⅰ净氨段吹蒸汽。 10、按时、准确地填写岗位操作日报,写好交接班日记。 七、工艺技术指标: 1、温度: ①氨母液Ⅱ: 36~44℃ ②制碱塔高圈 16 段:55~61℃ 异径 10 段: 59~62℃ ③出碱液: 36~42℃ 2、压力: ①下段气:0.28~0.32MPa(表压) ②中段气:0.23~0.26MPa(表压) ③制碱塔:0.26~0.28MPa(表压)高圈塔 0.25~0.27MPa(表压)异径塔 ④清洗塔:0.18~0.24MPa(表压) ⑤尾气: ≤0.03MPa(表压) ⑥中和水:0.15~0.25MPa(表压) 0.10~0.16MPa(表压)新系统 4 ⑦冷却水总管(塔下) :0.2MPa 以上(表压) ⑧氨母液Ⅱ总管: 0.15~0.25MPa(表压) 3、成份: ①出碱液 CNH3-AⅡCNH3≥40Ti ②沉淀时间:140S 以下 ③沉淀量:25~40% 八、故障处理: 序号 故障名称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1 突然停电 电气故障① 短时间适当减少取出量, 减少冷 却水② 较长时间加大取出量, 根据情况 打开排放阀排放塔液以免塔座死① 适当降低塔上部温度② 应减少塔负荷, 减少冷却水维持 至清洗;若不行,压塔提前改清洗① 适当提高取出温度, 防止骤然冷却② 调节中下段气量比, 降低β值或 提高出碱温度③ 适当降低β值或提高出碱温度④ 加强平稳操作,稳定塔中部温 度,防止压塔蹩塔时间太长⑤ 加强碳化的清洗工作若取出不 畅或喷气,吹蒸汽,严重时提前改 清洗① 保持氨母液Ⅱ中适当硫份② 防止过洗③ 新设备及管线用含硫化钠的水 清洗,挂硫充分后缓慢开用④ 联系有关岗位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2 塔中上部堵① 塔中物料进出不平衡 气多液少② 碳化塔长期未洗好 3 塔下部堵① 冷却过急或出碱液温 度过低② 中下段气量比不当塔 下负荷大③ β值过高④ 操作波动大塔下堆碱⑤ 碳化塔长期未清洗好 4 色碱① 氨母液Ⅱ中硫份或铁 份太高② 清洗过度③ 新开用设备及管线含 铁锈多④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5 ① 氨母液ⅡTCI 低或β比 值低② 出碱液温度高 5 取出固定氨低③ 进气量少或进气二氧 化碳浓度低,出碱量过大 反应段下移④ 串入清洗液① 联系结晶, 吸收岗位提高氨母液 ⅡTCl 及β值并检查是否串水② 加大冷却水水量, 降低出碱液温度③ 减少出碱量, 加大进气量并提高 二氧化碳浓度④ 检查并关好制碱塔下联络阀和 洗出碱管中和水阀① 加大澄清桶排泥量② 控制好塔中上部温度, 保持适当 的反应段③ 缓慢调节冷却水量,提高出碱液 温度④ 降低制碱塔负荷保持塔液面符 合规定⑤ 联系回收岗位提高二氧化碳浓 度并保持气量平稳⑥ 加大 MII 倒量提高氨母液Ⅱ桶 存量防止泵拉沉淀⑦ 降低清洗气浓度⑧ 减负荷维持至清洗⑨ 提高 AⅡFNH3 ① 降低清洗气浓度,降低清洗氨母 液Ⅱ二氧化碳含量② 加大出碱量或减少进气量,降低 塔上部温度③ 提高塔液面④ 减少进气量① 氨母液Ⅱ浊度大② 过饱和度大或反应段 下移③ 冷却过急,出碱温度低④ 塔负荷大或制碱塔液 面过低⑤ 二氧化碳气浓度低气 量大⑥ 氨母液Ⅱ存量少⑦ 清洗气浓度高⑧ 塔况欠佳⑨ β值低① 清洗氨母液Ⅱ含二氧 化碳高② 塔上部温度高③ 塔液面低④ 制碱塔 CO2 进量大 6 碳酸氢钠结晶细 7 尾气含二氧 化碳浓度高 6 ① 冒塔,尾气带走液量大② 出气量大③ 尾气总管结疤或阀门 开度小④ 综合回收塔 MI 净氨段 液面高① 冒塔② 反应不完全出碱温度 过高③ β值过高④ 滤碱机滤布漏碱多或 母液Ⅰ 冷却箱内列管漏或密封不好① 取出液量大冷却水量 不足② CO2 来气温度过高③ 清洗氨Ⅱ温度高④ 冷却水箱内结疤严重, 传热效率低⑤ 吹出碱管蒸汽没关死① 取出液量小进气量大② 清洗 AⅡ温度高③ 冷却水量少取出液温 度高① 进气 CO2 浓度低或进气 量少, 取出量大② 冷却水量大,取出碱液 温度低③ 清洗 AⅡ温度低 8 尾气 压力大① 加强操作,防止冒塔并保持回卤 管畅通②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减少进气量③ 塔顶吹蒸汽或开大尾气阀门④ 联系吸收降低回收塔液面① 加强操作防止冒塔② 维持适当反应,降低出碱温度③ 适当降低β值④ 滤布破损及时补眼和更换,稳定 3 母液Ⅰ桶存量在 200m 以上 检查并找出漏液的冷却箱,停塔打 盖钉木塞或捻密封圈堵漏① 减少取出液量,加大冷却水量② 联系压缩降低 CO2 气温度③ 降低清洗 AⅡ温度④ 降低塔负荷,减少取出量 维持至清洗,严重时提前改清洗⑤ 关吹出碱管蒸汽① 加大取出液量,减少进气量② 降低 AⅡ温度,降低清洗气浓度③ 加大冷却水量,降低取出液温度 9 氨母液Ⅰ 含二氧化高 10 出塔冷却 水含氨高 11 取出液温度高 12 塔中部温度高 13 塔中部温度低① 联系有关岗位提高 CO2 浓度加大 进气量或减少取出量② 减少冷却水量,提高取出液温度③ 提高 AⅡ温度,提高清洗气浓度 或加大清洗气量 7 14 塔压和塔温 波动大① 中和水总管压力或中 下段气压力波动大② 中下段气浓度波动③ 塔内结疤严重或同组 其它塔塔顶走液④ 中和水气调阀卡⑤ 联络阀没关死或内漏① 加强操作,稳定总管压力② 加强联系,稳定中下段气浓度③ 找出问题塔,减负荷维持到清洗,塔顶同时吹蒸汽④ 联系仪表工处理⑤ 关死联络阀或联系管工检修 九、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塔前应检查碳化塔及管线,阀门等有否堵塞与泄漏现象,各气液阀门是否灵活 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加好必须的盲板。 2、检查各处温度计、压力表、液面计及流量计等是否齐全、好用。 3、运行中要严格控制碳化塔液面,不得高于规定指标,防止冒塔。 4、经常检查各处温度、压力、流量、液面等情况,发现波动及仪表失灵时,应及时 联系处理。 5、压塔改进气时,严防二氧化碳气超压。 6、当二氧化碳中氧含量高于 2%时,应及时联系处理,高于 5%时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 7、停塔时,必须将各处阀门关闭好,放净气液,加好盲板。 8、长期停塔,在压塔完毕后,改清洗作业 30 分钟以上,然后把塔内液体拉空,关闭 所有气、液阀门并加好各处盲板。冬天将塔内冷却水放空,注意防冻。 9、用蒸汽吹碳化塔时,当堵塞处理好后,必须将蒸汽阀门关好,若阀门内漏则必须 加盲板,防止可燃气体串入蒸汽管线,遇火引起爆炸。 10、所有楼板、塔空不准有洞,护栏必须牢固,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11、碳化塔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12、碳化废气系统和综合回收塔及其管道动火检修时,应按规定办理一类动火证。 13、凡抽加氨、二氧化碳管线盲板时,除按规定戴好长管式防毒面具外,还必须有监护措施。 14、碳化塔检修中用于吊装作业时的孔洞周围,必须加防护围栏和悬挂警告标示牌, 夜间要有充足的照明。 15、吊装孔使用后,应立即盖好,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16、检修中,禁止利用铸铁管道作锚点吊装设备、工具等,禁止在铸铁管道上行走和 堆放物件,以防管道倒塌。 吸收岗位操作法 8 一、岗位任务: 本岗位的目的是将定量的氨溶解于母液中除去母液中部分钙、 镁等杂质, 并降低重碳 酸盐的含量,制备合格的氨母液Ⅰ和氨母液Ⅱ, 为碳化制碱和氨化铵结晶提供较好的原料。 同时,平衡好各桶母液,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本岗位是联碱生产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它直接影响碳化、结晶等岗位的正常操作,对 系统母液平衡和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艺流程: 氨气流程:氨气由合成分两路送来。一路至新吸收,另一路至老吸收;另外,还有冰 机岗位送来的气氨可串入老吸收氨气总管。氨气至吸收后又分为两路:一路至 MI 喷射吸 氨器,另一路至 MⅡ喷射吸氨器。 母液 I 吸氨流程:新、老 MI 分别由新、老 MI 泵拉新、老 MI 桶中 MI 分两路送出:一 路送至新、 老吸收 MI 喷射吸氨器吸氨。 一路送至综合回收塔 MI 净氨段回收碳化尾气中的 NH3。吸氨后的 MI 称为氨母液 I(AI)。AI 经 AI 分离罐分离出气液后,尾气放空;新 AI 进 入转运桶由转运泵送至氯化铵换热岗位;老 AI 直接送至换热岗位。MI 经 MI 净氨段吸氨 后的新 MI 回到新 MI 桶,老 MI 回到老 MI 泵入口。 母液Ⅱ吸氨流程:新 MⅡ由氯化铵Ⅳ系统送来,老 MⅡ由氯化铵 I、Ⅱ、Ⅲ系统送来, 然后分别至新、老 MⅡ喷射器吸氨,吸氨后的 MⅡ称为氨母液Ⅱ(AⅡ),AⅡ经分离罐分离 出气、液后,尾气放空,新、老 AⅡ分别流入澄清桶,经澄清后溢流至新、老 AII 桶。 三、主要设备: (一)主要设备规格及构造: 1.喷射吸氨器: 喷射吸氨器是由铸铁制成的异径管、 吸气室、 喷嘴及扩张管等部件构成。 总长 1820mm、 3 喷嘴直径Φ50mm,能力 80m /h 台。MI 喷射器 10 台,MII 喷射器 12 台。 2.澄清桶: 澄清桶是利用固体颗粒的重力,在液体内沉降的原理,除去 AⅡ中的 Ca、Mg 杂质的 设备。由钢板制成有锥底的柱形桶体,均为二层蜂窝型斜管二层,上层斜管长 830mm,壁 2 厚 8mm;下层斜管长 415mm,斜管角度 60,斜管总投影面积 970m 。 澄清桶均设有搅拌装置,主轴吊在桶顶支撑架上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当泥层过高,耙 齿受力过大使主轴转矩增大时, 桶顶主轴转动处可沿螺旋轨道的斜坡向上滑动, 可使耙自 动提升脱离泥层,起到保护作用。提升高度为 250mm,搅拌转速为 0.1 转/分。 3.MⅡ加热器: MⅡ加热器采用卧式列管式热交换器, 器体直径 600mm, 总长 2738mm, 器内有Φ38 2 ×3.5mm 长 2000mm 的无缝钢管 116 根,总换热面积 27m 。管内走 MⅡ,管间通 0.6MPa 低 压蒸气,冷凝水由器底排出。 4.综合回收塔 MI 净氨段: 9 综合回收塔 MI 净氨段的作用是用 MI 洗涤回收碳化尾气中的氨和二氧化碳, 采用铸铁 制的内溢流式条形泡罩塔,该塔直径为 2600mm。内有进气分布帽和二块塔板,每块塔板 有条形笠帽六个。 (二)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喷射器 澄清桶 V=1200 m 综合回收塔 MⅡ加热器Φ=2600 Φ=600 3 规 总长 L=1820 V=750 m 3 格 3 台数 22 4 2 能力 80m /h 喷嘴Φ=50 H=29165 L=2738 3 1 四、操作方法: (一)开车: 1.喷射吸氨器 (1).喷射吸氨器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a.活好各处阀门,并检查各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b.检查有关管线是否畅通,法兰是否拆卸,抽掉有关盲板。 c.检查各压力表,温度计是否齐全好用。 d.联系水泵准备开车,联系冰机岗位确定用氨量。 e.联系调度室,确定合成来氨量。 (2)MI 吸氨器的开车: a.开喷射吸氨器的 MI 进口阀, 联系水泵开 MI 泵, 稳定入综合回收塔及喷射吸氨器的 母液 I 量。 b.缓慢开氨气进口阀,调节氨气用量和 MI 量,控制α比值在规定范围内,老 AI 自流热 AI 桶,新 AL 自流到转运桶。联系水泵,开转运泵。 c.根据供氨量及 MI 和 AI 存量,合理倒量。 (3)MⅡ吸氨器的开车: a.开喷射吸氨器的 MⅡ进出口阀,联系氯化铵水泵及换热,送 MⅡ至喷射吸氨器。 b.缓慢开氨气入口阀,调节氨气量和 MⅡ量,控制β比值在规定范围内、AⅡ自流澄 清桶。 c.调节氨Ⅱ分离罐放空阀的开度。 d.根据供氨量及 MⅡ和 AⅡ存量,合理倒量。 2.澄清桶 (1).澄清桶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a.清除澄清桶内杂物并把好各处大盖,检查各出入口阀门及排泥阀是否灵活好用, 10 开关是否正确,抽加好有关盲板。 b.检查传动装置各部件是否完整,电器设备是否良好,安全装置是否牢固、齐全。 c.润滑油部位加好润滑油。 (2)开车: a.盘车一周,无问题后启动搅拌电机,使之运转正常。 b.开澄清桶 AⅡ入口阀及 AⅡ桶顶 AⅡ入口阀,待喷射吸氨器开车时进氨母液Ⅱ。 c.观测清液浊度和澄清桶的液位,使各层进出口流量均衡。 d.转入正常操作。 (二)停车及轮换 1、 准备工作:联系调度室,做好停车的准备工作,协调好母液的平衡,确保停车 后各母液桶不冒。 2、喷射吸氨器的停车: a.联系调度室停供氨气,与冰机岗位联系减少氨气用量。 b.停 MⅡ加热器,与重碱水泵、氯化铵水泵及换热岗位取得联系。 c.先关闭氨气阀,停止进氨气,后联系停 MI、MⅡ泵,关闭好各母液阀。 3、澄清桶的停车: a.停止进氨母液Ⅱ。 b.调节主轴的人力提升装置,降低主轴至最低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将各层集耙降至 底层。 c.若停单桶时,可将母液拉入作业桶。 d.停止搅拌机运转。 e.清扫、检查时需加好盲板,并用河水冲洗干净。 3.轮换: 按正常开车顺序,将欲开之设备开起,维持生产正常。 按正常停车顺序,将欲停之设备停下。

Ⅵ 蒸汽锅炉运行中是否可以加入纯碱除垢

不能这样操作!纯碱是碳酸盐,遇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锅炉内压力骤增,容易引起爆炸。建议按照保养程序进行保养。

Ⅶ 纯碱粉尘和酸性或碱性蒸汽粉尘用什么样的口罩

粉尘作业必须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是否真正起到防护作用,除了选择防护功能外,另一个重要选择因素是适合性。没有一个万能的设计能适合所有人的脸型。目前,防尘口罩的认证检测并不保证口罩适合每个具体的使用者,如果存在泄漏,空气中的污染物就会从泄漏处进入呼吸区。选择适合的口罩的方法是使用适合性检验,它利用人的味觉,用专用工具发生苦味或甜味的颗粒物,如果戴口罩后仍然能够感觉到味道,说明口罩存在泄漏,具体请参考GB/T18664中有关适合性检验的介绍。防尘口罩有各种各样,选择时必须针对不同的作业需求和工作条件。首先应根据粉尘的浓度和毒性选择。根据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作为半面罩,所有防尘口罩都适合有害物浓度不超过10倍的职业接触限值的环境,否则就应使用全面罩或防护等级更高的呼吸器。如果颗粒物属于高毒物质、致癌物和有放射性,应选择过滤效率最高等级的过滤材料。如果颗粒物具有油性,务必选择适用的过滤材料。如果颗粒物为针状纤维,如矿渣棉、石棉、玻璃纤维等,由于防尘口罩不能水洗,粘上微小纤维的口罩在面部密封部位易造成脸部刺激,也不适合使用。对高温、高湿环境,选择带呼气阀的口罩会更舒适,选择可除臭氧的口罩用于焊接可提供附加防护,但若臭氧浓度高于10倍职业卫生标准可更换面罩,配尘、毒组合过滤元件。对不存在颗粒物,而仅仅存在某些异味的环境,选择带活性炭层的防尘口罩比戴防毒面具要轻便得多,如某些实验室环境,但由于国家标准不对这类口罩进行技术性能规范,选择时最好先试用,判断是否真正能够有效过滤异味。最大的误区:把纱布口罩当防尘口罩使用。早在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国经贸安全〔2000〕中就明文规定,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但至今还会经常见到这种错误的选择。纱布口罩在我国职业防护技术落后的年代,确实被普遍用于防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在防护标准、检测技术及制造技术上的进步,以及社会防护意识的普遍增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纱布的低效。2003年SARS期间,由于受错误的导向,医护人员使用纱布口罩防护,导致大量医护人员因防护不当受到传染,代价巨大,教训深刻。现在虽然从标准、法规对纱布口罩有定论,但是长期使用纱布口罩,却培养了诸多错误的防护理念,如更强调便宜、应吸汗、应能水洗和透气等“好处”,却不重视密合性、有效的过滤等应有的防护效果。常见的误区:和橡胶防尘半面罩相比,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低,密合性差,许多人感觉橡胶的材料更具有弹性,认为这更容易和自己脸密合。其实影响密合效果的不只在于材料的弹性,更在于面罩的设计,面罩头带选材确定的松紧度、易拉伸性,以及面罩重量和头带的匹配等,这些都影响着密合的效果。很多年以前,国外就已经通过大量的现场实验,调查这2类面罩在实际应用中的防护效果,研究证明,防尘口罩具有和橡胶防尘半面罩相同的防护水平,这主要就是指密合性。所以在国外和国内标准中(GB/T18664-2002),这2类面罩的指定防护因数都是10,都适用于颗粒物浓度不超过10倍职业卫生标准的环境。

Ⅷ 请问纯碱粉尘和酸性或碱性蒸汽粉尘用什么样的口罩

棉口罩不如医用的口罩,不信你上网查一下。

Ⅸ 泡花碱加水的蒸气有毒吗

硅酸钠(Na2SiO3)又名泡花碱,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泡花碱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通常所使用的是干法生产固体泡花碱,再经溶解转变成所需规格的液体泡花碱,其转换率为1∶2。5。生产泡花碱的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至反射窑炉中,经高温煅烧溶化炉水淬后包装即为固体泡花碱。固体泡花碱有利于运输、贮存。将固体泡花碱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其溶化成液体即为液体泡花碱。 干法生产 将石英砂和钠盐(主要指Na2CO3、Na2SO4)搅拌均匀,在1400℃左右的高温下熔融反应。根据原料不同又分为纯碱法和芒硝法。生产过程都包括配料、煅烧、浸溶、浓缩等四道工序。 具体过程是: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在近几年的三废治理过程中开发的一种新工艺,目前采用该法生产厂家不多,该法可生产模数为2.2~3.7的任何产品。其机理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或下脚料中的活性SiO2(或硅胶)在常压下加热与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反应方程式与传统湿法工艺相同。加水煮沸后蒸气应是无毒气体。

阅读全文

与纯碱蒸馏用蒸汽压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剂 浏览:113
饮水机桶内测怎么清洗 浏览:936
什么过滤器不会漏电 浏览:785
污水处理cod加石灰作用 浏览:727
饮水机是怎么快速加热的 浏览:980
洗胃器一小时净水多少吨 浏览:308
水里重金属过滤 浏览:418
纯净水处理除垢 浏览:908
机油滤芯用什么机器好 浏览:736
污水站运营方案运营特色服务 浏览:228
反渗透设备3d动画 浏览:463
低温蒸馏法最低温度 浏览:680
碧然德滤水壶滤芯有什么区别 浏览:134
蒸馏高一视频 浏览:102
汽车空气滤芯口很脏了有什么影响 浏览:66
山东省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 浏览:847
牙缝树脂美学修复 浏览:354
热水器水垢清理 浏览:65
即开即热热水器除垢方法视频 浏览:101
大众新桑塔纳汽油滤芯怎么取下来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