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精蒸馏过程
酒精生产中由于发酵醪中含有许多杂质,而且都具有不同的挥发系数,这些杂质对成品酒精质量影响很大。因此,要把这些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产物排除,其主要方法还是需要通过蒸馏过程,蒸馏过程拟排除的杂质越彻底,对酒精蒸馏的操作就要求越高。蒸馏过程中提高酒精质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严格控制进醪、供汽、冷却水量,以便能蒸馏出质量稳定的酒精成品。
(2)三塔蒸馏时,适当加大排醛塔的供汽量,使排醛更彻底,并需适量抽出1~2%的酯醛酒(有的小厂如果采用间断蒸馏,放出的酯醛酒量可减少到0.3~0.4%),同时使脱醛浓度适当的降低。
(3)加大精馏塔的回流量,以便更多的排除杂质,使酒精质量得以提高。
(4)除在精塔的中部尽量提出杂醇油外,尚须在提出杂醇油处的几块塔板上提出少量的杂醇油,以尽量降低酒精中酯类的含量。
(5)在精馏塔的上部(一般从顶层起计,约在第九块板处),设置一外接管口,流加适当的氢氧化钠,以降低酒精中酸酯的含量,同时对提高酒糟的氧化性试验指标,也有很大帮助。
(6)除改变以上操作可以提高酒精质量外,尚可以增加多塔精馏流程(粗馏塔→排醛塔→精馏塔→最终精馏塔......),使产品再次或多次得到精馏;排杂、提纯的机会,借以提高酒精质量。
2. 白酒蒸馏过程中,沸点最高的是什么组份
白酒中高级酯类、醇类沸点高,其实就是分子量大的物质沸点都是偏高的。
比如普遍说的杂醇油就是高沸点物质。
3. 【急】"烧酒"师傅在某次蒸馏白酒过程中留下了三种白酒样品,分别是在刚刚开始(度数高,约为60度)、蒸馏
(1)受到的浮力等于酒度计自己所受重力,受力平衡。
(2)浸入最深的度数最高。
(3)白酒密度=25/(152.5-125)=0.909g/ml
4. 白酒的蒸馏原理是什么
白酒蒸馏原理介绍:白酒蒸馏的目的是利用酒醅中所含各种物质沸点不同,将易挥发的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蒸发为气体后再冷却为液体,将酒醅中4—6%的酒精浓缩到50一
70%。
蒸馏过程能将酒醅中的微生物杀死和再产生一部分香味物质。为了使酒醅疏松便于蒸馏,常加入少量谷糠。但用糠量过多会有邪味。一般酒头的酒精浓度较大,醛、酯及酮等沸点物质都聚集在酒头里,接近洒尾时,酒精浓度急剧下降。杂醇油的沸点虽然较高,但由于它的蒸发系数受酒精度的影响,在酒头和酒尾的含量均较多。因此,蒸馏出的新酒头常有邪味。但经长期贮存以后,由于醇类发生转化,反而能增强香味。
5. 白酒蒸馏至40度时出酒呈乳白色是由什么物质造成的
高级醇和杂醇油以及脂类酸类,醛类物质不协调,不平衡导致的。这种情况多内发生于加浆降度,加水降度的容过程中。因为你的酒体,复杂且丰富,里面含有很多物质,再加浆降度,加水降度的过程中。特别是酯类物质,随着水的含量增加,酒精度减少,就会析出沉淀,悬浮变成乳白色。 解决办法很简单,分开截取不同段的酒,如,60到70路接一壶,50到60家一壶,40到50家一壶,这样就不会产生乳白色现象了,。
6. 蒸馏酒的酿造原理及过程
酿造原理: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馏酒的制作原理是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采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纯度酒液。
因为酒精的汽化点是78.3℃,达到并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获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后,便是液体酒精。但是在加热过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质也会掺杂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质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数的名酒都采取多次蒸馏法等工艺来获取纯度高、杂质含量少的酒液。
酿造过程:
一、选料。粮为酒之肉,一般是将高梁、大米、小麦、玉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水也是酿酒的重要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
7. 白酒蒸馏过程有哪几个馏分段
酒精度随着蒸馏而降低,乙酸乙酯随着蒸馏降低的很快,己酸乙酯随着蒸馏降低的要比乙酸乙酯慢些。乳酸乙酯随着蒸馏而升高,总酸随着蒸馏而升高!
8. 蒸馏白酒的时候出的是水
从化学的角度讲,直接蒸馏白酒是得不到酒精的,得到的还是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因为专酒精和水会形成属共沸混合物(既不是水的沸点,也不是酒精的沸点),蒸出来的还是它们的混合物。
你说你蒸出来的是水,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本来出来的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但是酒精易挥发,蒸出来时,温度较高,酒精就从体系中挥发了,所以只剩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