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知道工业循环水怎么才能不结水垢知道的告诉我
这个没有人知道,知道的话早去申请专利了!
⑵ 循环冷却水垢样分析中酸不溶物包括哪些(磷酸钙,高分子化合物等是吗)
硬脂酸盐。
⑶ 循环水主要分析哪些指标
余氯、氨、NO2-等。
在循环水系统中,水垢是由过饱和的水溶性组分形成的,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碳酸氢盐、碳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其中以溶解的碳酸氢盐如Ca(HCO3)2.MgHCO3)2 最不稳定;
极容易分解生成碳酸盐,因此,当冷却水中溶解的碳酸氢盐较多时,水流通过换热器表面,特别是温度较高的表面,就会受热分解;水中溶有磷酸盐与钙离子时,也将产生磷酸钙的沉淀;
碳酸钙和Ca3(PO4)2等均属难溶解度与一般的盐类还不同,其溶解度不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在换热器传热表面上,这些难溶性盐很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水中结晶,尤其当水流速度小或传热面较粗糙时,这些结晶沉淀物就会沉积在传热表面上,形成通常所称的水垢,由于这些水垢结晶致密,比较坚硬,又称之为硬垢;
常见的水垢成分为: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镁盐,硅酸盐。
循环水运行过程中主要产生的问题:
(1)水垢:由于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2)污垢: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还引起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3)腐蚀: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腐蚀的后果十分严重,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即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4)微生物粘泥:因为循环水中溶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及时控制将迅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因此循环水处理必须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⑷ 循环水冷却塔白色水垢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彻底清除
工业循环水冷却塔出现白色水垢是由于冷却塔长期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专导致大量的藻类以及生属物粘泥的生成,它们的新陈代谢物和分泌物致使生一层生物粘泥垢;
同时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蒸发浓缩,盐类增高,在超过饱和值的情况下盐类析出结的水垢。
⑸ 工业循环水冷却塔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的水垢
由于冷却塔长期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导致大量的藻类以及生物粘泥的生成,它们的新陈代谢物和分泌物致使生一层生物粘泥垢;同时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蒸发浓缩,盐类增高,在超过饱和值的情况下盐类析出结的水垢。
⑹ 工业循环水水质的几个问题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化工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循环冷回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答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实施。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同时废止。
⑺ 工业循环水指标有哪些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如下图:
(7)工业循环水垢样分析报告单扩展阅读:
由于循环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还引起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循环冷却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腐蚀的后果十分严重,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即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⑻ 循环水中的垢有结晶体是什么
(1) 循环冷却水中的悬浮物
由于微生物生成的粘质物的作用,而使其絮凝化,生成絮凝物,在低流速部位,它会沉降而形成淤泥。把有微生物参与的絮凝现象称为生物絮凝。此外无机物相互间的絮凝作用也是淤泥堆积的原因。但在冷却水系统中,通常以生物絮凝为主。
水质是影响污垢沉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循环水水质的各项控制指标,绝大部分是根据污垢控制的要求而制订的。除了成垢离子和浊度等外,水的pH值对污垢沉积也有较大影响。因为钙、镁垢和铁的氧化物在pH大于8时几乎完全不溶解。有机胶体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更易析出。微生物粘泥在碱性溶液中也更难以清除,氯的杀菌作用在碱性溶液中会明显下降。
(2)流动状态
流动状态包括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湍流或层流程度和水流分布等几个方面。流动状态对污垢的沉积与剥离有重要作用。在流动体系中,如有高流速突变为低流速的突变区域,容易产生污垢的沉积。
(3)水温
各种微生物都有一个最佳的繁殖温度,此温度为30~40℃。对于冷却系统,除考虑水温外,还要考虑传热管的表面温度。
(4)pH值
一般来说,细菌宜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繁殖。丝状菌(霉菌类)宜在酸性环境中繁殖。多数细菌群最佳繁殖的pH值在6~9之间。一般循环水的pH值就在此范围内。
(5)溶解氧
好气性细菌和丝状菌(霉菌类)利用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物,吸收细菌繁殖所需的能量。在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塔为微生物增值提供了充分的溶解氧。
(6)光
在冷却水系统中,藻类的繁殖需利用光能,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无需光。
(7)细菌数
粘泥故障和冷却水中细菌数的关系,细菌数在10000个/mL以上,容易发生粘泥故障。
(8)浊度
为防止粘泥附着,淤泥堆积,浊度应尽量控制低,但不能说浊度低,粘泥故障就一定不会发生。
(9)粘泥体积
粘泥体积指1m3的冷却水通过浮游生物网所得到的取样量(ml)。粘泥体积在 10ml/m3以上的冷却水系统中,粘泥故障的发生率高。“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规定:粘泥量<4ml/m3(生物过滤网法)。
(10)粘泥附着度
粘泥附着度是衡量冷却水中粘泥附着性的有效指标。把玻璃片浸渍在冷却水中一定时间,然后干燥,附着在玻璃表面上的粘泥,然后进行微生物染色,测定玻璃片的吸光度,通过换算可得出粘泥附着度。
(11)流速
流速对淤泥堆积有影响,当管内流速大于0.5m/s时,几乎不发生淤泥堆积,但当管子污堵后或流速极慢,此区域内污垢最易沉积。
(12)温度
在冷却水系统中,有两种温度影响,即主体水温和热交换管的壁温。火电厂冷却水的主体水温为30~ 40℃时,最适宜于微生物繁殖,它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微生物生长。热交换器管壁温度高,会明显加快污垢的沉积。这是因为:①温度高会使微溶盐类的溶解度下降,导致水垢析出;②温度高有利于解析过程,促使胶体脱稳如絮凝;③温度高加快了传质速度和粒子的碰撞,使沉降作用增加。
(13)表面状态
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更容易造成污垢沉积。这是因为粗糙表面比原来光滑表面的面积要大很多倍,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金属表面和污垢接触的机会和粘着力。此外,一个粗糙的表面好比有许多空腔,表面越粗糙,空腔的密度也越大。在这些空腔内的溶液是处在滞流区,如果这个表面是传热面,则还是高温滞流区。浓缩、结晶、沉降、聚合等各种作用都在这里发生,促进了污垢的沉积。
⑼ 如何去除工业循环水垢
1、水垢控制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离子交换树脂法,即钙离子、镁离子从水中置换出来并结合在树脂上,达到从水中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目的。
用离子交换法软化补充水,成本较高。因此只有补充水量较小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间或采用。
2、循环水系统去除水垢的方法,还有石灰软化法、加酸法、加阻垢剂法等,这些都是循环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去除水垢的方法比较多,具体采用叧种方法,要根据系统的水质还预防。
循环水系统中的污垢去除,主要是降低水质的浊度。浊度高说明水质污垢多,浊度低说明水质良好。一般水质中的悬浮物超过20mg/L,就要进行补水处理或者加入阻垢剂、分散剂。在进行阻垢、防腐和杀菌灭藻处理时,投加一定量的分散剂,也是控制污垢的有效方法。
分散剂能将大的泥团分散成悬浮在水中细小微粒,随着水流的流动而不沉积在传热表面上,从而减少污垢对传热的影响,同时,部分的悬浮物还可以随排污水排出循环水系统。
(9)工业循环水垢样分析报告单扩展阅读:
水垢危害
1、水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
2、水垢如果附着在热力设备受热面上时都将危及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因为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妨碍传热。使炉管从火焰侧吸收的热量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水,炉管冷却受到影响,这样壁温升高,造成炉管鼓包,引起爆管 。
3、水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
4、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会与盐酸反应,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前者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后者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⑽ 工业循环水冷却塔出现白色水垢是什么原因
工业来循环水冷却塔出现白源色水垢是由于冷却塔长期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导致大量的藻类以及生物粘泥的生成,它们的新陈代谢物和分泌物致使生一层生物粘泥垢;
同时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蒸发浓缩,盐类增高,在超过饱和值的情况下盐类析出结的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