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酒总酸总脂不合格怎么处理
如果你是公司的,建议你修改公司标准到你们不可能不合格的程度。回
一般这种不合格的处理方答法是取合格的高低搭配,调出合格的来,如果是大批次的就只能往里面按标准添加相应的酸、酯(外面有卖的,也不贵,但是小心被工商局的查到)
从工艺上讲,这个问题的出现是曲的问题,建议你换下其他公司的曲试一试。
Ⅱ 我厂是中药制药厂所产生污水是酸性现在厌氧塔被酸化了怎么办PH值降了不到7
挥发酸多少,现在停止进,加大回流,当挥发酸降到正常值后,在进水,现在PH是多少
Ⅲ 蒸馏塔物料液位过高会导怎样的后果
淹塔实际复上是塔釜的气相往制上的能力不足于穿过塔盘的液相,只能从塔盘侧面走,这样减少了气液接触的机会,也就是影响传质和传热,大大影响了精馏塔的效率,同时也使产品质量下降。处理方式:停止进料,消除真空,让塔盘上的液体自流到塔釜后,重新建立真空,加热循环,控制塔顶回流。 加大塔顶采出量(质量不好,建议不要进产品罐),减少回流,加大真空度,减少热循环,逐步将塔盘上的液相厚度减少。从而消除淹塔
Ⅳ 食品监督抽检柿子醋中总酸不合格怎么处罚
柿子醋中总酸不合格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处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柿子醋中总酸不合格情节不是很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原文如下:
第一百二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
(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
(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
(六)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
(八)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九)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报告;
(十一)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
(十二)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十三)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柿子醋中总酸不符合标准的可能原因:一是添加的酸味剂或磷酸超标,导致酸度大,检测时不符合标准要求,建议酌情添加并且实时进行检验,确定最优添加量。二是饮料工艺环节出现问题,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等等,建议排查。
总酸的测定方法:用碱滴定法测定果汁饮料的总酸度
一、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总酸度是指所有酸性物质总量,用标准碱滴定时,被中和成盐类。RCOOH+NaOH——RCOONa+H2O
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半分钟不褪为终点。根据所耗标准碱液的浓度和体积,可计算出样品中酸的含量。
二、仪器及试剂
1 仪器
⑴碱式滴定管
⑵ 250mL锥形瓶
⑶ 25mL移液管
2 试剂
⑴ 1% 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1g酚酞,用9 5%乙醇溶解并定容到100mL。
⑵ 0.1mol/L NaOH标准溶液
称取4g NaOH,加水约100mL,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到刻度,贮存于橡胶塞试剂瓶中。
标定方法:将邻苯二甲酸氢钾于1 2 0℃烘1小时至恒重,准确称取0.3~0.4g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后滴定3滴酚酞指示剂,用以上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式中: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滴定时耗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毫摩尔当量,mmol/L.
三、实验步骤
准确吸取25mL饮料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酚酞3~5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为终点再重复测定2次。
四、结果计算
N一一NaOH标准溶液的mol/L浓度
V ——滴定时耗用NaOH标准溶液的量,mL;
K ——换算为柠檬酸的换算系数:K=0.064
五、说明
1 碳酸饮料需先在5 0℃水浴上加热3 0分钟以上除去CO2,冷却至室温后测定。
2 如饮料颜色较深,可加入等量蒸馏水稀释后在滴定。终点不易辨认时可用原试样溶液作对比判断终点。
3 所用蒸馏水应是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以除去CO2。
Ⅳ 蒸馏塔的操作原理
当液态物质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大到与大气压或所给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即达到沸点。所谓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分馏:如果将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物进行蒸馏,在沸腾温度下,其气相与液相达成平衡,出来的蒸气中含有较多量易挥发物质的组分,将此蒸气冷凝成液体,其组成与气相组成等同(即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组分),而残 留物中却含有较多量的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这就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蒸馏。 如果将蒸气凝成的液体重新蒸馏,即又进行一次气液平衡,再度产生的蒸气中,所含的易挥发物质组分又有增高,同样,将此蒸气再经冷凝而得到的液体中,易挥发物质的组成当然更高,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一连串的有系统的重复蒸馏,最后能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 应用这样反复多次的简单蒸馏,虽然可以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但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且在重复多次蒸馏操作中的损失又很大,设备复杂,所以,通常是利用分馏柱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这就是分馏。 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其结果,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这样*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而在烧瓶里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的比率高。这样只要分馏柱足够高,就可将这种组分完全彻底分开。工业上的精馏塔就相当于分馏柱。
Ⅵ 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单选] 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A . 提高进料量
B . 降低回流比
C . 提高塔压
D . 提高回流比
参考答案:
D
Ⅶ 在EDTA配位滴定实验中如何检查实验所用蒸馏水质量是否合格若使用不合格的蒸馏水将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关于不同参数的测定对蒸馏水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有的参数要求可能高一回点,有的就稍微低一点。所答以要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手段对实验用水进行监控。
EDTA白色无臭无味、无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50℃(分解)。不溶于醇及一般有机溶剂,能够溶于冷水(冷水速度较慢),热水,溶于氢氧化钠,碳酸钠及氨的溶液中,能溶于160份100℃沸水。其碱金属盐能溶于水。
(7)六塔蒸馏里的酸不合格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在水溶液中,2个羧基 H+转移到氨基N上,形成双极离子:
EDTA 常用H4Y表示,由于其在水及酸中的溶解度很小,常用的为其二钠盐:Na2H2Y·2H2O,也简写为EDTA 。
当溶液的酸度很高时,EATA-2Na两个羧基和两个氨基可再接受H+ ,形成H6Y2+ ,相当于一个六元酸,有六级离解常数:
Ka1=10-0.9; Ka2=10-1.6 ;Ka3=10-2.1;Ka4=10-2.8; Ka5=10-6.2; Ka6=10-10.3 。
Ⅷ 您好,我刚蒸馏出来的白酒50度 有酸味是怎么回事
白酒酸味大,通过生产的酸味小的白酒进行稀释,可以把酸味降低下来。内
酵母、霉菌、细菌发酵容的白酒酸味应该小,你这种反而酸味大,说明操作过程有杂菌感染或者入池温度高造成的发酵顶温达到或者超过40度,导致酵母菌受到抑制,糖化速度没有减下来,糖发生了积累,这时候细菌等利用糖产酸了,没有被酵母菌利用转化成酒精。
建议:低温入池发酵,踩窖紧一些,减少空气存量,这样减缓发酵速度、升温速度,有利于提高出酒率,生酸少。
Ⅸ 硫酸蒸馏氯化物不合格怎么处理
1 、如果氯化物含量高的话,用水解沉钙法处理,如果氯化物超标不太严重,用活性炭过滤器能去除
2、一般硫酸盐超标用石灰法
Ⅹ 为什么蒸馏塔的中塔温度过低,塔顶温度过高
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填料塔装填存在问题,有沟流存在,气液分布不均匀。造成蒸馏塔的中塔温度过低,塔顶温度过高。
正常为塔底温度>塔中温度>塔顶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