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实验室在临时配制一些氯化铁溶液时,常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
(1)氯化铁是弱酸强碱盐,铁离子易水解,为防止铁离子水解,配制氯化铁溶版液时先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权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铁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故答案为:抑制Fe3+的水解;酸;Fe3++3H2O?Fe(OH)3+3H+;
(2)①CH3COOH是酸,溶液呈酸性;
②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弱酸性;
③NaHCO3为强碱弱酸酸式盐,溶液呈弱碱性;
④Ba(OH)2为强碱,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
⑤NaOH为强碱,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
⑥Na2CO3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碱性大于碳酸氢钠,而小于NaOH;
所以这几种溶液pH大小顺序是④>⑤>⑥>③>②>①,故答案为:④>⑤>⑥>③>②>①;
(3)碳酸是弱酸,部分电离,碳酸根离子浓度最小;铵根离子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碳酸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很小,所以这几种溶液中c(CO32-)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②>③,故答案为:①>④>②>③.
B. 用热的蒸馏水配制FeCl3溶液时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应怎样操作可防止浑浊现象出现
那是因为FeCl3在热的水溶液里发生水解,产生氢氧化铁沉淀 操作有2 第一是把水的温度降下来 第二 滴入几滴盐酸,抑制水解
C. 用FeCl3固体溶于蒸馏水来配制FeCl3溶液,常会出现浑浊,其原因是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防止
Fe3+易水解,水解生成HFe(OH)3导致溶液变浑浊,水解的离子方程内式为Fe3++3H2O?Fe(OH)3+3H+,可加入盐酸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淀而容导致溶液变浑浊,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3H+;盐酸.
D. 氯化铁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溶解
配制FeCl3溶液要用盐酸配制是为了抑制Fe3+的水解.
要先把NaCN固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是为了抑制CN-的水解
E. 配制fecl3溶液时溶解的操作
C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中等难度。②中10 mL量筒可量取4.8 mL浓硫酸;③中蒸发溶液时边加热边搅专拌,直至有较多属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④中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也有此现象;⑥中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四种;⑧中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①⑤⑦均正确,故选C。
F. 少量氯化铁固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为什么絮状沉淀很少,少量氯化铁固体如何验证铁元素是正三价
少量氯来化铁固体中加入氢源氧化钠溶液后为什么絮状沉淀很少?
这应该是浓度问题,首先确保氯化铁固体完全溶解,你可以先把氯化铁固体溶解,加氢氧化钠溶液试试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把氯化铁固体溶解,加KSCN
FeCl3+3KSCN=Fe(SCN)3+3KCl
溶液由黄色(Fe3+)变为血红色(Fe(SCN)3)证明铁元素是正三价
G. 氯化铁固体加蒸馏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通常状况下会溶解为黄色至红棕色的氯化铁溶液,如果加入沸水中可能发生水解产生红棕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H. 称取16.25氯化铁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哪里错了
氯化铁极易水解,需先加入少量盐酸溶解,在进行稀释。
I. (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体中滴加稀H2SO4至过量产生
(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该液体为胶体,向这种液体中滴加稀H2SO4至过量,胶体先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Fe(OH)3+3HCl=FeCl3+3H2O,所以产生的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黄色溶液;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FeCl3+3H2O?Fe(OH)3+3HCl,为防止铁离子水解,在配制FeCl3溶液时,正确的操作应为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过程中,先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所以蒸干时得到的固体是氢氧化铁,2Fe(OH)3
| ||
J. 少量sncl2,ba(no3)2,fecl3固体分别加入蒸馏水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SnCl2+2H2O=Sn(OH)2+2HCl,水解,有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