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抽提塔为什么会发生混相
(1)现象
塔压力升高,压力上限报警。
(2)原因
a)后部憋压。
b)处理量突然大幅度增加回。
c)压控答阀失灵全关。
d)T1301满塔。
(3)处理方法
a)及时联系后部撤压,紧急时可以通过泄压线泄压。
b)仪表失灵,及时改手动或副线控制,联系仪表工处理。
c) T1301满塔,及时降低贫液入塔量,并加大富液外送量。
⑵ 化工蒸馏塔可以用回流比控制温度和压力吗
首先,你说的应该是精馏。
精馏控制温度包括进料预热温度、塔底温内度及塔顶温度三部份。前两容者是通过预热器和再沸器来实现控温,塔顶温度是通过冷凝冷却温度及回流比的大小来调节控制的。塔内压力一般操作平稳时压力平衡,提高底温则压力升高,增大回流比则压力下降。
⑶ 常压蒸馏塔为何设压力高限报警
常压塔属于压力容器,有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设置压力高限报警,为了防止塔顶的安全阀跳了,如果安全阀跳了,就算事故了,要追究责任,有了高限报警,在安全阀快了跳了前,做其他操作,防止压力继续上升。
⑷ 在精馏塔操作过程中,塔釜压力为什么是一个重要操作参数塔釜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要的参数。塔釜压力与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与操作温度和要求的精馏纯度相内关。
塔釜的压容力本来就要高于塔顶的压力,这样才能在热量的推动下完成精馏的过程。同时塔釜一般是作为原料进入或者是重馏分的收集。(有塔中间进料的)所以塔釜的温度和压力均要高于塔顶。
压力升高,则气相中重组份减少,相应地提高了气相中轻组份的浓度,液相中轻组份浓度较前增加,同时也改变了气液相的重量比,使液相量增加,气相量减少。
同理,压力降低,塔顶馏份的数量增加,浓度减少,塔底釜液量减少,轻组份浓度减少。另外,压力增加,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分离效果下降,但处理能力增大,反之情况相反。
(4)抽提蒸馏塔为什么控制压力扩展阅读:
塔釜是化工上的词汇。釜和塔都是化工厂的设备,釜像煮饭的锅,塔像一般的塔,塔釜就是两种结合体,是一种高度较高,各级塔结构基本相同,具备塔和釜的双重功能。一般是做分离用,根据物料沸点不同分离原料,沸点不同也就是蒸发温度不同,所以温度很重要,塔釜温度是塔釜各个点不同的温度,一般分塔底塔中进料温度,塔顶出料温度。
⑸ 在精馏甲醇时其中加压塔的原理,为什么加压
常压塔的放空温度也是个重要的控制指标,放空温度过高,易使甲醇蒸汽从放空管内放掉;放空温度过容低,则甲醇中轻组分杂质脱除不完全,使产品不合格。一般控制放空温度在40℃。
d)
杂醇油的采出:由于杂醇油的沸点介于甲醇和水之间,因此从塔顶和塔釜都难把它除去,在塔内下部的塔板上,杂醇油逐渐累积而影响甲醇质量。因此,在塔的下部设置了杂醇油采出口,用于采出杂醇油。
e)
回流比是个很重要的操作指标,一般说来,回流比越大,精醇质量越好,但回流比大,蒸汽消耗就多,因此在满足甲醇质量、操作比较容易控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小的回流比。
5.2.3系统停车时必须对预蒸馏塔、加压塔、常压塔充氮保护。
⑹ 真空泵抽吸化工蒸馏塔塔顶气体,它形成塔内负压的原理是什么 越详细越好
所谓负压就是比复外界大气压低制,如果密闭容器中没有气体就可以认为是绝对的真空,从一个大气压到绝对真空之间用真空度来表示,精馏塔近似认为是密闭容器,真空泵不停的抽塔内气体,造成塔内气体压力比外界大气压低。所以塔内有一定的真空度,塔内是负压。
⑺ 蒸馏塔的操作原理
当液态物质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大到与大气压或所给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即达到沸点。所谓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分馏:如果将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物进行蒸馏,在沸腾温度下,其气相与液相达成平衡,出来的蒸气中含有较多量易挥发物质的组分,将此蒸气冷凝成液体,其组成与气相组成等同(即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组分),而残 留物中却含有较多量的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这就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蒸馏。 如果将蒸气凝成的液体重新蒸馏,即又进行一次气液平衡,再度产生的蒸气中,所含的易挥发物质组分又有增高,同样,将此蒸气再经冷凝而得到的液体中,易挥发物质的组成当然更高,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一连串的有系统的重复蒸馏,最后能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 应用这样反复多次的简单蒸馏,虽然可以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但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且在重复多次蒸馏操作中的损失又很大,设备复杂,所以,通常是利用分馏柱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这就是分馏。 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其结果,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这样*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而在烧瓶里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的比率高。这样只要分馏柱足够高,就可将这种组分完全彻底分开。工业上的精馏塔就相当于分馏柱。
⑻ 液化气脱硫抽提塔压力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是什么
a)贫液浓度的变化抄。
b)溶剂贫液量的变化。
c)溶剂再生效果差,溶剂贫液中硫化氢含量高。
d)贫液入塔温度的变化。
e)原料温度的变化。
f)原料中的硫化氢含量的变化。
⑼ 抽提汽提塔底为什么采用压力控制
汽提塔底通入过抄热水蒸汽,在温度不变以及总压力一定时,降低油气分压,增加汽化率,即提高侧线产品中轻组分的拔出率,从而降低产品中轻组分的含量。 焦化分馏塔底部进料,只有精馏段而没有提馏段,汽提塔是塔顶进料,相当于侧线产品的提馏段。
⑽ 蒸馏塔的蒸馏塔的工作原理
在发酵成熟醪中,不单是含有酒精,还含有其它几十种成分的物质,若加上水,这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酒精的含量,成熟醒中酒精含量仅为7—11%(容量)左右,而包括水、醇类、醛类、酸类、脂类的杂质几乎占90%,要得到纯净的酒精,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酒精从成熟醪中分离出来。生产中是采用加热蒸馏的办法,把各种不同沸点、比重、挥发性的物质从不同的设备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较高纯度的酒精。
粗馏塔的工作原理为发酵成熟醪通过预热后,进入粗馏塔中的上部,塔底不断均匀地通入加热蒸气,这时由于加热的作用就可将成熟醪中液态酒精转变为酒精气体,同时其它低沸点和挥发性的杂质,都成为气态,和酒精一同进入排醛塔中(也可直接进入精馏塔),塔底将蒸馏后的废糟排出塔外。
粗馏塔运行正常时,塔顶温度不得低于93℃,但也不能过高,过高的顶温对分离无利,且耗蒸气量大。一般控制在95—96℃。温度过低,醒中的酒精没有完全蒸发出来,逃酒率明显增大。纯酒精的沸点是78.3℃,但混有水等成分的混合液体的沸点远远不止78.3℃,所以,粗馏塔底温控制不应低于105℃,一般在105℃—109℃之间。成熟醪进入粗馏塔前必须进行预热,减小温差,有利于粗馏塔稳定运行。一般应将醪预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有些生产单位由于设备性能的影响,一般偏低5—10℃。
除醛塔的工作原理是成熟醪中的酒精经过粗馏后,由气态从粗馏塔顶进入除醛塔中,通过除醛塔内再适量的加热、冷凝、回流,使粗酒精中所含的醛、酯等低沸点、易挥发的杂质从排醛管中排出,脱醛酒精从醛塔底部进入液相精馏塔,部分酒头从酒头管中进入后发酵罐的醪中或成熟醪中。
正常情况下,除醛塔底部温度为86—89℃,塔顶温度控制在79℃,除醛塔上的1*冷凝器水温不应低于60℃,最后一个冷凝器的温度不得低于25℃。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是酒精通过以上两塔蒸馏后,酒精浓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杂质还需进一步排除,精馏塔的蒸馏目的就是通过加热蒸发、冷凝、回流,上除头级杂质,中提杂醇油,下排尾级杂质,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酒精。蒸馏塔的工作原理并非只局限于提纯酒精。蒸馏塔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分离混合液体,利用不同液体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不同,挥发性(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液体分离,从而达到提纯效果。蒸馏塔主要分为板式塔与薄膜式塔。板式塔比较常见,其构造可分为板、重沸器、冷凝器三个部分。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79℃,塔底温度应控制在105—107℃,塔中温度在取酒正常的情况下,在88—92℃之间。精馏塔上的1*冷凝器水温应在60—65℃,2*冷凝器应在35—40℃,最后一个冷凝器温度最好不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