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蒸馏酒卫生安全措施

蒸馏酒卫生安全措施

发布时间:2021-02-13 17:39:39

蒸馏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注意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内,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容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1)蒸馏酒卫生安全措施扩展阅读:

技术应用

蒸馏酒

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国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

蒸馏水

用蒸馏方法制备的纯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馏水。水经过一次蒸馏,不挥发的组分(盐类)残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挥发的组分(氨、二氧化碳、有机物)进入蒸馏水的初始馏分中,通常只收集馏分的中间部分,约占60%。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度下进行液液分离操作的连续蒸馏过程。在高真空度条件下,由于分子蒸馏器的加热面和冷凝面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被分离物料的分子平均自由程,当分子从加热面上形成的液膜表面上进行蒸发时,分子间相互发生碰撞,无阻拦地向冷凝面运动并在冷凝面上冷凝,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② 有谁知道“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有没有出最新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详细的,谢谢了!

这个还没有更新,更新在《工标网》可以第一时间查询到
标准编号内:GB 2757-1981
标准名称: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容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英文标题: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tilled liquor and formulated liquor
替代情况:GBn 47-1977
实施日期:1982-6-1
颁布部门: 卫生部
内容简介:发布:2006.12.08

③ 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蒸馏酒卫生标准规定:感官指标应是澄清透明,无沉淀杂质,无异臭异味。理化指标:甲醇≤0.04,杂醇油≤0.2,氰化物、铅、锰、食品添加剂都有相应的规定。

④ 如何保证发酵,烟熏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食品的腌渍保藏

盐腌的过程称为腌制;加糖腌制的过程称为糖渍;用调味酸如醋或糖醋香料液浸渍的过程称为酸渍。

腌渍就是让食盐大量渗入食品组织内来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又称为腌制。

腌制溶液的扩散和渗透理论称为食品腌制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及其乳酸菌降解的研究进展

腌制食品因具有独特的鲜香味,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而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美食,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无机营养物质,有帮助消化、预防疾病、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但是腌制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腌制厂家一直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亚硝酸盐主要为亚硝酸钠(NaNO2)和亚硝酸钾(KNO2);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允许摄食量为亚硝酸钾/钠不得超过0.2mg/kg;我国对亚硝酸盐的添加量规定,肉制品成品中的亚硝酸含量不超过 30mg/kg,最大添加量不能超过0.15mg/kg。利用可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或其产生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来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生物处理方法,成为腌制食品新的研究热点。

1 .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优点

在腌制肉制品、罐头、泡菜、咸菜等中适量地加入亚硝酸盐可以增加色泽,增加风味的口感度。亚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能够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生长和产生肉毒毒素。亚硝酸盐可水解成亚硝酸,再经过进一步的分解并与肌红蛋白结合成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从而可以保持肉制品的鲜亮色泽的呈色作用,此外,亚硝酸盐还能增加泡胀的胶原蛋白数量,促进风味的形成、改善口感、抗氧化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饮食中适度的摄取硝酸盐对人体是有益的: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功能、预防内皮功能障碍、降低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氧气 量、影响线粒体功能等。

2 .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危害

腌制食品中的硝酸盐可以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使动物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致使组织缺氧而中毒;并且亚硝酸盐能与其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可导致急性中毒、致癌、致畸作用,从而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泡菜在自然发酵期间,亚硝酸盐含量上升,达到亚硝酸盐峰值,随后下降,达到一定值后在有小的波动。目前,世界各地对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使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但是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是有益的。因此,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尤为重要。

3 .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与降解方法

亚硝酸盐测定方法有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催化发光光度法(福还原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其中光学分析法还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干扰少,试剂毒性小;缺点试验方法比较复杂,所用试剂多。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多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而被广泛应用。主要是试样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利用外标法测得亚硝酸盐含量。目前,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主要有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化学方法:添加植物提取物、添加抑菌剂、添加发色剂。物理降解法:在酱腌菜体系添加大蒜、大葱、姜、糖以及酸,以抑制亚硝酸盐。生物方法:微生物发酵(包括乳酸菌发酵和多菌种发酵)和酶法处理。其中乳酸菌发酵通过引入纯种乳酸菌降低腌制品中的pH值、产生亚硝酸还原酶,从而降解亚硝酸盐;酶法处理是利用亚硝酸还原酶处理降低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量。

4 .乳酸菌降低腌制食品亚硝酸盐含量

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无害并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有益菌,在腌制食品中引入纯种乳酸菌发酵,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和风味,并且可以降低亚硝酸盐残留和减少亚硝胺的生成。范丽平等人用其挑选出的乳酸菌接种的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在0.40μg/mL以下,远远低于了自然发酵泡菜和中国国家标准限值,并且感官和品质均优于自然发酵的泡菜。李春等人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可以使降解亚硝盐的能力增强,显著降低亚硝酸盐在发酵液中的含量。张华阎采用嗜酸乳杆菌(La)、植物乳杆菌(Lp)及它们的组合菌加入香肠,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亚硝酸盐残留含量显著下降,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纪淑娟等人也研究得出,无论是接种单一菌株,还是接种混合菌株都能明显地降低亚硝峰,尤其以混合接种的效果最佳。接种乳酸菌发酵能有效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5.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机理

乳酸菌具有一般微生物所产生的有关酶系,还可产生如分解有机酸、脂肪酸、亚硝胺的酶系,控制内毒素的特殊酶系。乳酸菌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可降解腌制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并且其可以产生乳酸降低其pH值,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张庆芳等认为乳酸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机理分为酶降解和酸降解两个阶段:在发酵的前期,培养液pH值>4.5时,以酶降解为主;发酵后期,乳酸菌产生乳酸使pH降低至<4.0后,以酸降解为主。唐爱明等人利用不同乳酸菌降解猪血培养基中的硝酸盐,证明亚硝酸盐降解量与培养液的pH值呈负相关,pH值下降速度越快,亚硝酸盐的降解速度也越快;发酵液pH 值越小,酸度越大,亚硝酸盐降解作用越显著。乳杆菌产酸能力比乳球菌强,可使环境pH值快速下降,其亚硝酸盐降解能力高于乳球菌。

6.高效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筛选及在腌制食品中的应用

乳酸菌优良菌株可从自然发酵泡菜汁中分离筛选出,通过测定菌液OD值、pH值和亚硝酸盐降解率,对其生长与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生长速度快、发酵活力高、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强的优良菌株,并通过测定不同初始pH、培养温度、盐浓度下的菌液OD值和总酸度,获得优良菌株最佳生长和产酸条件。进一步将高效降解转化亚硝酸盐的乳酸菌的应用于腌制肉制品与发酵类蔬菜中,刘法佳等人在咸鱼中提取的乳酸菌亚硝酸盐降解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降解最适pH为5.5,在150mg/L的亚硝酸盐和5%以下的食盐中对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明显。蒋欣茵等人,得出传统腌制蔬菜中植物乳杆菌J‐10 能快速降解亚硝酸盐,其降解亚硝酸钠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6.2,在添加250mg/L亚硝酸钠的MRS培养液中培养24h后亚硝酸盐降解率达到99.2%。对其他食品相关行业中的亚硝酸盐过量残留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腌制食品中分离得到不仅生长速度快,耐受较高盐浓度,对碳水化合物要求不高并且可以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菌株,具有较大应用于食品工程的潜力。

食品的发酵保藏

人们把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发酵。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具体应用

1.酒精饮料

果酒、黄酒、啤酒、白酒等酒精饮料是最常见的食品发酵品种之一,该类食品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酿酒酵母加工而成的。在酿酒过程中,首先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然后是葡萄糖经发酵反应转化为酒精,其化学反应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2ATP (释放能量:118kJ/mol)。酿酒发酵的过程可用文字表述为“糖(葡萄糖、果糖或蔗糖)→醇类(乙醇)+二氧化碳+能量(ATP)”。我国是一个酒类生产大国,而且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应用酵母菌酿酒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酒种类十分丰富,从其制造工艺来看,分为蒸馏酒和非蒸馏酒两类。白酒属于蒸馏酒,水和酒精构成了白酒的主体,另外还包括脂类、醇类等加热后易挥发物质。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CO2、低酒精浓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葡萄酒是由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通过酵母的发酵作用而制成的一种低酒精含量的饮料。葡萄酒质量的好坏和葡萄品种及酒母有着密切的关系。葡萄酒酵母在分类上为子囊菌纲的酵母属,啤酒酵母种。葡萄酒酵母的繁殖主要是无性繁殖,以单端(顶端)出芽繁殖的果酒、啤酒等属于非蒸馏酒,在发酵过程中,果汁等发酵液中的葡萄糖会转化为酒精,其中的剩余营养成分则为酵母所用,生成如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的代谢产物,与酒精一起构成酒液。

2.乳制品

我国的乳制品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消费市场广阔。发酵乳制品因其风味独特、富有营养、便于储存、助消化、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广受各年龄段群体的喜爱。发酵乳制品是以品质优良的乳液为原料,经杀菌、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乳酸食品。厌氧条件下,牛奶经由乳酸菌发酵,乳糖被分解,再度发酵形成乳酸和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一些芳香物质和维生素,进而制成酸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酸奶多为双歧杆菌酸奶,它的生产主要有共同发酵法和共生发酵法两种工艺。酸奶的发酵过程除了有细菌之外, 酵母和霉菌也参与发酵,正是娄地青霉、沙门柏青霉等各种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参与,改善了乳制品的外观和理化特性,丰富了发酵食品的风味。营养学专家指出,酸奶中的乳酸菌等成分能够有效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人体中的积极因素,对防癌、抗癌具有一定功效。

3.调味品

黄酱、甜味剂、食醋、酱油、增味剂等调味品,也是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目前全世界味精的制造都是运用发酵原理,粉碎薯干、玉米、高粱、 大米等原料之后, 经由 “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过 滤→提取→提纯”等工艺,然后对其进行中和、脱色、结晶、干燥等精制化处理,最终制成可食用的味精。生产味精时,发酵液有刺鼻味道,其实是谷氨酸、氨气以及培养基的混合味道,这是因为味精发酵要通入液氨调节pH值并提供细菌氮源。食醋一般用醋杆菌属细菌制备,好氧条件下,这些细菌可以经过发酵,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产生醋酸。根据所使用的微生物菌种不同,发酵之后的醋会呈现出不同风味。一般使用葡萄酒或苹果酒混合谷物、麦芽、玉米、大米、马铃薯、甘薯、麸皮、谷糠、或胡萝卜等捣碎后发酵。通过这些微生物发酵生成醋酸的化学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酱油由酱演变而来,其色泽明亮、独具酱香、味道鲜美,是我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为原料,利用曲霉及其他微生物,经由“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加热配置”等工艺酿制而成。酱油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糖类、酸类等物质,能产生天然抗氧化成分,一点点酱油对自由基的抑制功效,相当于一杯红葡萄酒,比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高出十多倍,具有显著的防癌、抗癌功效。此外,酱油中的总酸还具有成碱作用,可消除机体中过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从而降低尿酸在膀胱中形成结石的可能。

4.酶制剂

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几乎所 有细胞活动都需要它的参与以提高效率。作为一种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酶本身并不被消耗,也不影响化学平衡。此外,酶还具有高度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酶制剂是从生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酶特性的物质,主要用于催化食品加工中的各种化学反应。自然界中已经发现并被用于加工制造的生物酶有十多种。比起从动植物中获得酶,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酶制剂更简单易行。受气候、地域等客观条件影响,动植物来源十分有限,而微生物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具有种类繁多、生长迅速、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⑤ 酒中的有害物质知多少

酒中的有害物质:

塑化剂、杂醇油、杂醇油、乙醇、铅等。

白酒中除了主要成分乙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外,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有害物质也威胁着人体健康,塑化剂是其中之一,但白酒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仅只有塑化剂。

在白酒生产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有些是原料带入的,有些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人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杂醇油为无色油状液体,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

(5)蒸馏酒卫生安全措施扩展阅读

甲醇是酿酒原料水解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毒性大,摄入4—10克可致中毒。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具有蓄积作用,不易被排除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甲酸毒性比甲醇大6倍,比甲醛大30倍。

因此,较小量的甲醇有时也可以引起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可以作为白酒的产品标准吗

不行。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就是GB/T2757,这是所有白酒必须执行的标准,是保证产品安全的标准。
白酒有很多种香型,这个白酒卫生标准体现不出来,所以应该有产品不同香型的标准做补充。

⑦ 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甲醇、杂醇油

⑧ 国家白酒卫生标准GB2757

GB 8951-1988白酒厂卫生规范 268KB
另外搜索一些供参考:
GBT 21822-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沱牌白酒.PDF 2886KB
GBT 21820-2008 地理标志产品 舍得白酒.PDF 2860KB
DB37/T 679-2007 机制玻璃异型白酒瓶 168KB
HJ/T 402-2007 清洁生产标准 白酒制造业 258KB
QB/T 2524-2001 浓酱兼香型白酒 180KB
QB/T 2187-1995 芝麻香型白酒 158KB
QB 1498-1992液态法白酒 41KB
NY/T 432-2000绿色食品白酒 117KB
DB52/526-2007 酱香型白酒 67KB
GB/T 20825-2007老白干香型白酒 148KB
GB/T 20822-2007固液法白酒 130KB
GB/T 20821-2007液态法白酒 118KB
GB/T 14867-2007 凤香型白酒 727KB
GB/T 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 155KB
GB/T 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158KB
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188KB
GB/T 10346-2006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18KB
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 3482KB
GB 11859.3-1989低度米香型白酒 43KB
GB 11859.2-1989低度清香型白酒 45KB
GB 11859.1-1989低度浓香型白酒 42KB
GB 10781.3-1989米香型白酒 33KB
GB 10781.2-1989清香型白酒 37KB
GB 10781.1-1989浓香型白酒 38KB
GB 10346-1989白酒检验规则 49KB
GB 10345.8-1989白酒中己酸乙酯的试验方法 56KB
GB 10345.7-1989白酒中乙酸乙酯的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56KB
GB 10345.6-1989白酒中固形物的试验方法; 23KB
GB 10345.5-1989白酒中总酯的试验方法 86KB
GB 10345.4-1989白酒中总酸的试验方法 45KB
GB 10345.3-1989白酒中酒精度的试验方法 56KB
GB 10345.2-1989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35KB
GB 10345.1-1989白酒试验方法总则 792KB
SN 0048-1992出口白酒检验规程 76KB
QB/T 3562-1999 500毫升冠形瓶口白酒瓶 538KB
QB/T 2524-2001浓酱兼香型白酒 251KB
QB/T 2305-1997特香型白酒 328KB
QB/T 2187-1995芝麻香型白酒 323KB
QB/T 1852-1993 白酒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400KB
QB/T 1498-92液态法白酒 123KB
QB 2656-2004 老白干香型白酒 96KB
NY 432-2000绿色食品 白酒 46KB
DB53/T 092-2001 云南小曲白酒 1333KB
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 168KB
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 175KB
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 179KB
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 153KB
GB/T 20821-2007 液态法白酒 143KB
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 155KB
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酒 181KB
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 183KB
GB/T 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 183KB
GB/T 10346-2006 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4KB
GB/T 16289-1996豉香型白酒 266KB
GB/T 15109-1994白酒工业术语 402KB
GB/T 14867-1994凤香型白酒 137KB
GB/T 11859.3-1989低度米香型白酒 109KB
GB/T 11859.2-1989低度清香型白酒 111KB
GB/T 11859.1-1989低度浓香型白酒 110KB
GB/T 10781.3-1989米香型白酒 103KB
GB/T 10781.2-1989清香型白酒 104KB
GB/T 10781.1-1989浓香型白酒 60KB
GB/T 10346-1989白酒检验规则 119KB
GB/T 10345.8-1989白酒中己酸乙酯的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126KB
GB/T 10345.7-1989白酒中乙酸乙酯的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124KB
GB/T 10345.6-1989白酒中固形物的试验方法 86KB
GB/T 10345.5-1989白酒中总酯的试验方法 144KB
GB/T 10345.4-1989白酒中总酸的试验方法 112KB
GB/T 10345.3-89白酒中酒精度的试验方法 112KB
GB/T 10345.2-1989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64KB
GB/T 10345.1-1989白酒试验方法总则 301KB
GB 8951-1988白酒厂卫生规范 268KB
......
易启标准网有这些全文电子版免费下载的.
下载方法,先在网络搜索到易启标准网,打开网站后免费注册成为会员,登陆后搜索您要的标准或者书籍,然后下载.如有问题可参考这个网站的帮助文件的.

⑨ 水果蒸馏酒杂质处理方法

酒就是一种以粮食或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蒸馏后可以饮用的含有酒精版的权饮料 白酒在医疗保健方面有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缓的促进血 液循环,起到催眠作用。饮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因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驱虫的作用。中医用白酒治疗疾病或做为强肾补剂已有很久的历史。西医也经常劝告感冒的人饮些白兰地酒。也用酒外涂,作为杀菌消毒作用。 科学试验证明:白酒的1/3热量补偿肝脏消耗的能 量,2/3的能量在肝外参加蛋白质、碳水合物等营养素能量代谢,乙醇70%可供给人体热量,并被人体利用,因此,纠正了过去片面的论点。现认为乙醇可实际 供给热量5千卡。在白酒对人体健康的宜与不宜问题上,中国的传统医学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看法有较大的出入,中医甚至非中医界的学者们多数认为“少饮有益,多饮有害”。要适可而止

⑩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57—2012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2 术语和定义
2.1 蒸馏酒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饮料酒。
2.2 蒸馏酒的配制酒
以蒸馏酒和(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甲醇 a /(g/L) 粮谷类≤0.6 其他≤2.0
氰化物 a(以 HCN 计)/(mg/L)≤8.0
甲醇、氰化物指标均按 100%酒精度折算。
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3.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5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GB 2757—2012
4 标签
4.1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标签除酒精度、警示语和保质期的标识外,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4.2 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
4.3 应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4.4 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饮料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阅读全文

与蒸馏酒卫生安全措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滞回区间有什么用 浏览:968
净水器选多少容量的 浏览:757
污水处理服务费交什么印花税 浏览:520
废水除氟新方法 浏览:777
乱倒厨余污水怎么处罚 浏览:788
污水处理盐度是什么 浏览:4
综合执法以什么凭据收污水 浏览:115
举报偷排污水是什么行为 浏览:850
高效高性能超滤膜应用 浏览:977
电厂的废水 浏览:193
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废水流程 浏览:266
安吉尔净水器好不好多少钱1台 浏览:678
赛欧2空调滤芯怎么装 浏览:512
哪些液体普通蒸馏 浏览:192
汽车空气滤芯真假如何鉴别 浏览:97
什么叫ro反渗透滤芯 浏览:401
浙江新雅树脂 浏览:922
九州净水机多少钱一台 浏览:3
莱克吉米净化器滤网怎么清洗 浏览:35
69元净水机多少钱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