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我用酸度计测蒸馏水的pH值时,数据显示不稳定
诺顶仪器信息网为您总结如下:
1、检查电极是否已损坏;
2、应该是电极使用的时间太长了,先校准看一下是否有效;
3、可试下用2。5MMOL/L的KCL溶液浸泡探头;
4、清洗一下玻璃球,是不是时间长了,上面附着了一些有机物,导致反应不灵敏;
5、在水中存在着一个化学平衡~CO2 + H2O→H+ + HCO3-,由于一般的纯水或地表水都显弱碱性~导致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PH会一直上升~个人觉得是这样的;
6、在被测水样中加入中性盐(如Kcl)作为离子强度调节剂,改变溶液中的离子总强度,增加导电性,使测量快速稳定。此方法国家标准GB/T6P04.3—93中规定:"测量水样时为了减少液接电位的影响和快速达到稳定,每50ml水样中加入一滴中性0.1moL/LKCL溶液。"虽然此方法改变了水样中的离子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PH值得变化,但经实验证明此变化在数值上只改变了0.01PH左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所加的Kcl溶液不应含任何碱性或酸性的杂质。因此,Kcl试剂要采用高纯度的,所配溶液的水质也要高纯度的中性水质;
7、在测定时,吸收CO2,PH不断上升;
8、pH计测pH值,原理是有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而构成的电极插入到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在室温(25℃)时每单位PH值相当于59.1mv的电动势变化值,在仪器上直接以pH的读数表示,温差在仪器上有补偿装置.因为纯净水的离子很少,不能形成稳定的原电池,所以在被测水样中加入中性盐(如KCl)作为离子强度调节剂,改变溶液中的离子总强度,增加导电性,使测量快速稳定;9、ph计读数不稳定:被测定溶液是酸性用PH=4的缓冲液校正斜率,测定溶液是碱性用PH=9的缓冲液校正斜率.调斜率的溶液PH越接近被测溶液的PH越好;
10、有可能是接触不良;
11、感觉pH计如果轻微晃动的话,读数也会变的;
12、应该不是电极的原因,我想是你的电极干了,你自己看看,一般电极上面都有个小洞,里面装些3mol/LKCL就应该搞定了;
12、电极在使用过程中pH值不稳定 基本上和校正没有关系,它与电源电压波动、电极的性能、电极的引导线、电极插孔的接触、被测定溶液的温度等有关。在校正时候,如果被测定溶液接近酸性,就用“6‘定位,如果是碱性的就要用”9“定位了。两者不能任意选;
13、应该是电极的问题,使用前先活化。并且,电极不管使用不使用,一年都要淘汰了。测偏酸性溶液,用接近4和7的缓冲液校正;测偏碱性的溶液则应用7和10的缓冲液校正;
14、纯净水的PH直用PH计测的出来才怪,首先 用弄明白PH计的测定原理啊:是通过水中含有的离子在电极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显示读数,纯进水的离子太少,电解率低,怎么会测的稳定;
15、可能是接触不良.或是电极浸泡液(3MOL/L的KCL溶液)少了,未将电极完全浸泡在电极浸泡液中.还有就是电极老化了,或该换了(每年换1个);
16、我想跟室温有关,温度偏低时或者空气流动快,都会影响PH计,要保持室温稳定,而且测定时要把门和窗关好;
17、如果测纯水,不稳定是正常的,本来里面含的离子少,缓冲能力弱,环境对它影响十分大,一般取个相对稳定的值就行了。
❷ 实验室用蒸馏水酸度过高,要怎样解决
加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再蒸馏,弃去前后各20%的馏分,收集中间60%即可。
❸ pH测定和酸度检查的蒸馏水应该先怎样处理为什么
蒸馏水需要煮沸静置冷却,为了去除其中溶解的CO2,CO2溶解会是蒸馏PH为弱酸性. PH计要先用标准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校准.浸泡24小时)
❹ PH测定和酸度检查的蒸馏水应该先怎么处理为什么
蒸馏水需要煮沸静置冷却,为了去除其中溶解的CO2,CO2溶解会是蒸馏PH为弱酸性。
PH计要先用标准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校准。浸泡24小时)
❺ 实验中为什么用除CO2的蒸馏水测总酸度
总酸度是各种酸的酸度的总和,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
也有酸度(虽然很小),为了测定准确,所以要把测定时用的蒸馏
水中的二氧化碳除去。
❻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中用的蒸馏水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加水稀释的原因:使被滴定体系体积与 NaOH 标准溶液标定时一致,减小体积变化引起的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差别.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GB/T 12456-90
或GB/T 5009.39酱油中总酸 测定法进行
3.1 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
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3.2 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以下简称水),使用前须经煮沸、冷
却.
3.2.1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按GB 601配制与标定.
3.2.2 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将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
液稀释V100→V1000→V200(用时当天稀释).
3.2.3 1%酚酞指示剂溶液:1g酚酞溶于60mL 95%乙醇(GB 679)中,用水稀释至100mL.
3.3 仪器、设备
试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各项:
3.3.1 组织捣碎机;
3.3.2 水浴锅;
3.3.3 研钵;
3.3.4 冷凝管.
3.4 试样的制备
3.4.1 液体样品
不含二氧化碳的样品充分混匀.含二氧化碳的样品至少称取200g样品于500ml烧杯中,置
于电炉上加热边搅拌至微沸,保持2min,称量,用蒸馏水补充至煮沸前的质量.
3.4.2 固体样品
去除不可食部分,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置于研钵或组织捣碎机中,加入与试样
等量的水,研碎或捣碎,混匀.
面包应取其中心部分,充分混匀,直接供制备试液.
3.4.3 固液体样品
按样品的固、液体比例至少取200g,去除不可食部分,用研钵或组织捣碎机研碎或捣碎,混匀.
3.5 试样的制备
3.5.1 液体试样
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的液体试样(3.4.1)直接测定;大于4g/kg的液体试样取10
50g精确至0.001g,置于100ml烧杯中.用80℃热蒸馏水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总体积约150ml).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固体中的有机酸全
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约20℃),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测.
3.6 分析步骤
3.6.1 取25.00~50.00mL试液(3.5),使之含0.035~0.070g酸,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40~
60mL水及0.2mL 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如样品酸度较低,可
用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1).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
3.6.2 空白试验
用水代替试液.以下按第3.6.1条操作.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
毫升数(V2)
3.7 分析结果表述
总酸以每公斤(或每斤)样品中酸的克数表示,按式(1)计算:
X= 1000c(V1-V2)×K×F/m(V0)
4 电位滴定法
4.1 原理
本法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根据电位的"突跃”判断滴定终点.
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❼ 食品中酸度测定所用的水为( ) A 无CO2蒸馏水 B 蒸馏水 C 纯净水 D 超纯水
这道题的答案你必须选择a,因为二氧化碳会影响酸碱度。
❽ 测定牛奶酸度是要用蒸馏水冲洗移液管吗
移液管
不管做什么实验,都需要用蒸馏水冲洗,冲洗后,在用待测溶液润洗两到三次即可
❾ 食品酸度测定中为什么必须用蒸馏水
因为中性蒸馏水的PH呈中性等于7,不会影响实验的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