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水超聲溶解氧下降

純水超聲溶解氧下降

發布時間:2022-08-03 11:14:21

A. 影響水的溶氧量因素

一、水中的溶氧
溶解於水中的氧氣的多少,即為水的溶氧量,通常用"毫克/升(ppm)"來表示。溶氧是指溶解於水體之中、分子狀態的氧。水體中的生物靠水中的溶氧進行呼吸作用。在20℃、一大氣壓時,純水中的溶氧約9 ppm。

二.氧氣的來源:

1、生物增氧。草缸中水生植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釋放出的氧氣,水生植物的盛衰對水體溶氧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常情況下草缸的溶氧量高於裸缸。

2、機械增氧。通過氣泵、潛水泵等形式強制充氧。氣泵強制充氧是我們主要的供氧途徑。

3、化學增氧。加入化學葯品增氧,多用於乏氧時的急救。目前使用的化學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過氧化氫和過氧二硫銨等。

4、換水增氧。更換新水可提高溶氧量,以及在換水得過程中水流經過一定的流程和落差可使溶氧量提高。

5、空氣中的氧氣的直接溶入。空氣溶入水體中的速度與大氣壓、水溫、鹽度、水流、氣流等有關。大氣壓高,氧氣溶入水體中的速度快,流水的溶氧量一般比靜水的高。

三、影響溶氧量的因素

1、物理因素。水的溶氧量受水溫、氣壓、鹽度等因素的影響。水的溶氧量與水溫、鹽度成反比,溫度增高則溶氧量降低,鹽度越高,溶氧越低,反之則溶氧高。水的溶氧量與氣體的壓力成正比,水面上氧的分壓愈大則溶氧量愈大。我們用氣泵給魚缸供氧時,水面越深溶氧的效果也就越好。同時水泡越小與水體接觸的相對面積越大,溶氧的效果也就越好。太版一再推廣使用變形氣條,其道理就在於此。

有報道磁化水可提高溶氧量,最大能增加溶氧量270%,可能於磁化後的水分子鏈縮短,分子間的空隙增多有關,看來磁化水不僅能夠活化水體對增加溶氧量也大有裨益。

2、生化因素。水生生物的數量過多和密度過大及飼料殘渣過多等都會使水體富營養化,有機物含量增高,水體的溶氧量下降。

B. 我裝了一桶水用溶氧億側是九個氧,我又放粒粒氧裡面,十分鍾後側溶氧,不增而低,是什麼原因

溶解氧與空氣的分壓、溫度有關,在20°,1個大氣壓下,純水中的溶解氧飽和含量為9mg/l,超過這個值會自動溢出,保持在9mg/L左右。壓力一定時,溫度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溫度降低,溶解氧含量升高。
溶氧儀每次測定前都應校正以減少儀器誤差。由於在測定時水中氧氣在陰極上反應而被消耗掉,所以電極周圍的水樣必須保持攪動,以補充氧氣,如果靜止測定,結果會偏低。

C. 純水在超聲波中會增加它的含氧量嗎

適當的功率,可以除氣,降低含氧

D. 水溶解氧的機理

http://ke..com/view/43019.htm
空氣中的氧溶解在水中成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系。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裡氧的量,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它跟空氣里氧的分壓、大氣壓、水溫和水質有密切的關系。在20℃、100kPa下,純水裡大約溶解氧9mg/L。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裡的溶解氧。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時,一些魚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水裡的溶解氧由於空氣里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會不斷得到補充。但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腐敗而使水體變黑、發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凈能力的一種依據。水裡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凈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污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污染嚴重,自凈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凈能力。

水中溶解氧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在水體中溶解氧(DO)小於其溶解度時,大氣中的氧溶入水體。在水體和大氣之間的界面上經常進行氣體交換,水體將二氧化碳排入大氣,大氣中的氧溶入水體。這與生物的呼吸作用十分相似,是水體中氧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是水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向水中放出的氧。但是由於水體中經常發生氧化作用,從而消耗水中的氧,特別是有機質的降解,對氧的消耗量很大,因此,水體中不斷進行著脫氧(溶解氧減少)和復氧(溶解氧增加)的過程。在自然條件下,水在流動時,復氧過程比較迅速,較易補充水中氧的消耗,使水體中溶解氧保持一定的水平,反之,在靜水條件下,復氧過程緩慢,水中含氧得不到及時補充,處於嫌氣狀態。當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攜帶大量有機物質進入水體時,水體脫氧嚴重,這時即使在流動的河水中,由於復氧過程彌補不了這樣大幅度的脫氧,也會出現溶解氧迅速下降,造成魚類和需氧生物死亡及水質惡化。

E. 為什麼會出現溶解氧過飽和

原因:

1、溫度升高。

2、壓力減小。

簡介:

飽和溶解氧是指當水體與大氣中氧交換處於平衡時,水中溶解氧的濃度。在標准大氣壓下,它只隨水溫T而變化。

在標准大氣壓下,它只隨水溫T而變化。

一般的溶解氧(DO)計算公式:

考慮到純水用於溶解氧氣,其溶解量DO(單位:mg/L)計算經驗公式如下:

其中,DO為水中氧氣溶解量,單位為mg/L

T為溫度,單位為℃

p(O2)為氧氣分壓,單位為Pa,在一個標准大氣壓空氣中,氧氣含量為21 %,取p(O2) = 21270 Pa。

F. 超聲波可以去除純水中的溶解氧嗎

超聲波可以除氣泡的。

G. 溶解氧為什麼隨著深度的增加 水溫的降低而減少

水分子之間作用力的原因

H. 純水溶氧量多少

溶氧不足危害

當水中溶氧不足時,首先直接對養殖動物產生不利影響;

其次是通過影響水體環境中其它生物和理化指標而間接影響養殖動物,致使其生長、繁殖甚至生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輕則體質下降、生長減緩,重則浮頭、泛塘,導致大量死亡。

選擇性忽略

但以上所列問題很多人會加以選擇性忽略有二:

一是認為沒有看到魚兒浮頭就不存在缺氧,但可能是低溶氧狀態;

二是當魚兒發病時只集中精力於用葯或調水,沒把溶氧當成頭等大事或者在低溶氧狀態下只會加重病情,用再多的葯也無濟於事。

各種影響因素

氧氣在水中的溶入(溶解)和解析(逸散)是一個動態可逆過程,當溶入和解析速率相等時,即達到溶氧的動態平衡,

此時水中溶氧的濃度即為該條件下溶氧的飽和含量,即飽和溶氧量。

水中飽和溶氧量受到大氣氧分壓、水溫、水中其它溶質(如其它氣體、有機物或無機物)含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影響。

溶氧隨著水溫升高,飽和溶氧量下降;鹽度對溶氧也有直接而明顯的影響,隨著水體鹽度升高,飽和溶氧量下降。

大多數情況下,養殖水體中溶氧的實際含量低於飽和溶氧量,其數值取決於當時條件下水中增氧與耗氧動態平衡作用的結果。

當增氧大於耗氧時,溶氧趨於飽和,有時還會出現「過飽和」現象,這一般會出現在晴天午後,藻類密度高、光合作用強的池塘中;

當耗氧佔主導地位時,水中溶氧開始持續下降,其結果將會出現低氧甚至無氧水區,此時可能出現養殖動物「浮頭」,甚至「泛塘」現象。

增加的因素

在池塘養殖中,水中的增氧主要來源於: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放氧。 人工增氧(機械增氧、化學增氧等)。 大氣中氧氣的自然溶入。但在不同條件下上述幾種增氧作用所佔的比例也各不相同。

富營養型靜水池塘以光合作用增氧為主,高密度精養池塘以人工增氧為主,貧營養型水體及流動水體以大氣溶解增氧貢獻較大。

減少的因素

水體中的耗氧作用可分為生物、化學和物理來源的耗氧。

生物耗氧: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溶氧。

大多數情況下,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呼吸耗氧占據池塘耗氧的絕大部分,呼吸耗氧主要發生在陰天和夜間光合作用不強的時候 。

化學耗氧:包括環境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和無機物的氧化還原。

物理耗氧:主要指水中溶氧向空氣中逸散,只佔據很小部分,這一過程僅在水--氣界面進行。

溶氧的變化規律

晝夜變化:在沒有人工增氧作用的養殖池塘中,上層水的溶氧晝夜變化十分明顯。通常情況下,下午高於早晨,白天高於夜間。

季節變化:池塘水體溶氧的季節變化也比較明顯。一般而言,冬春兩季溫度較低,溶氧相對較低且變化較小。

夏秋兩季水體溶氧變化大,並會經常出現溶氧過飽和水區,低氧甚至無氧水區等極端溶氧水平,夏秋兩季是水產養殖最容易出現溶氧問題的季節。

垂直變化:溶氧與鹽類溶於水後均勻分散不同,溶氧在水中的分布呈現出從上到下垂直遞減狀態,這主要與不同水層所接收到的光照和溫度差異有關。

藻類只能在有光線的水層中生長並進行光合放氧,而耗氧作用卻在每一個深度都不停地進行。

從而使水體溶氧形成上層高、下層低、非均勻遞減的垂直分布,這種現象常見於高溫季節的深水池塘。

低溶氧危害反應

臨界溶氧和致死溶氧依動物種類和規格不同而異,並且受到水溫、鹽度等其它環境因子的影響,例如,隨著水溫升高動物的致死溶氧下降。

水生動物對低氧的行為反應:當水中溶氧稍低於臨界水平時,水生動物開始表現出攝食下降、生長減慢、飼料系數增加,蝦類脫殼頻率降低,且經常在淺水區活動;

長時間持續低氧會降低水生動物對環境脅迫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常常導致應激性疾病的發生。

在接近致死溶氧時,水生動物將停止採食,因呼吸困難而大批游到水面吞取空氣,發生嚴重的「浮頭」現象。

此時魚蝦運動活力很低,對外界反應遲鈍。高密度養殖條件下,如果浮頭發生在上半夜或午夜剛過,

表明水體嚴重缺氧,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否則會造成魚蝦大批死亡,甚至泛塘。

I. 試述天然水體溶氧的日變化規律並解釋原因

水中溶氧通常很低,只有百萬分之幾。水中有機物分解、生物呼吸、氣壓、鹽度等,對水中溶氧都產生影響。要想養好魚,對水中溶氧變化規律必須有所了解。
1.溶氧的來源。一是從空氣中溶解氧,在靜水狀態下溶解氧非常緩慢,且僅限於表層。在一定的溫度、氣壓下,水對氧的溶解度在10℃時,純水對氧的溶解度為7.93ml/L或7.93×10-6。在流動水中或雖不流動但有風浪水中,也使氧氣大量溶入水中。這是大面積水體溶氧的主要來源;二是通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浮游植物密度大,在陽光照射下產生的氧氣也多,如天氣平靜無風,溶氧會大量積存在水中,可高達飽和度的200%以上,在有風浪天氣下,多於飽和度的溶氧就會逸入空氣中,降至飽和度。
2.溶氧的消耗。一是殘飼和排泄物分解耗氧,每單位重量的飼料,年形成0.12—0.25單位的排泄物,有機物耗氧占總溶氧消耗量的32%;二是養殖動物呼吸耗氧,在20—22℃水溫下,二齡魚每Kg每小時耗氧200mg,在25℃時,耗氧量會增加0.5倍,15℃時降低一半;三是水生生物耗氧。大型餌料動物耗氧超過總耗氧量的4.5%,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動物,及溶解和懸浮有機物分解耗氧占總耗氧量的50%及47.5%。
3.溶氧的時間變化。一是日變化,在面積大水質瘦,浮游生物不多,風浪又大的水體中溶氧日變化不大明顯;但在風浪小,水質肥,生物量大的水體中溶氧日變化很顯著。早晨,由於一夜有機質分解和生物呼吸,溶氧降到最低,所以早晨魚蝦缺氧浮頭最為嚴重。太陽出來後,光合作用開始,情況馬上得到改善,此後溶氧越來越高,直到下午3點左右達到最高,再後產氧減少直到太陽下山,隨後溶氧只耗無增,直到次日黎明降到最低;二是季節變化,夏季水溫高,生物繁殖快,溶氧變化劇烈,春秋水溫適中,溶氧變化比較平穩,冬季水溫4℃時淡水密度最大,水表結冰,大氣無法往水體供氧,只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如果魚多水肥,會逐漸缺氧,反之,溶氧在水中積累超過飽和度可能使魚患氣泡病。
4.溶氧的深度變化。水質肥沃又很渾濁,光線不能射入深處,溶氧僅限於表層;但水淺又有風浪或暴雨,上下層水就得以混合,溶氧趨於一致;如果水太深,中層出現躍溫層,阻礙上下層水的混合,下層水溶氧耗盡時,魚蝦難以存活。

請及時採納 謝謝哦

J. 水中溶解氧的測定一般用什麼方法

一般有三種方法:碘量法,疊氮化鈉修正法,膜電極法。

閱讀全文

與純水超聲溶解氧下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屈臣氏蒸餾水藍瓶 瀏覽:422
圖紙上污水管如何找到排水口 瀏覽:916
污水處理廠環保費計算 瀏覽:733
濾芯pu注膠機是什麼意思 瀏覽:792
什麼凈水機能過濾蔬菜農葯 瀏覽:213
超濾膜的工作原理圖 瀏覽:783
廣州污水化驗檢測證去哪裡培訓 瀏覽:85
北奔空氣濾芯哪裡有 瀏覽:27
離子交換除鹽流速與電導率關系 瀏覽:725
汽車電瓶沒電了加蒸餾水 瀏覽:685
製冰機前加什麼樣的凈水器 瀏覽:345
超濾膜可以過濾菌絲嗎 瀏覽:24
中速過濾器技術資料 瀏覽:35
一噸污水加多少鐵鹽 瀏覽:601
河北環氧樹脂襯里 瀏覽:105
半透膜滲透壓永動機 瀏覽:396
一級反滲透回收率應該是多少 瀏覽:78
正定新區地下水廠超濾 瀏覽:451
污水管道跨越燃氣管道如何處理 瀏覽:882
地熱過濾網拆除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