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泥凈漿配置強度按什麼標准
水泥產品標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為該標準的強度檢驗方法,不再采專用GB177-85方法。
水泥標號改為強屬度等級 ,六大水泥標准實行以MPa表示的強度等級,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強度等級的數值與水泥28天抗壓強度指標的最低值相同。新標准還統一規劃了中國水泥的強度等級,硅酸鹽水泥分3個強度等級6個類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個等級6個類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強度齡期與各齡期強度指標設置:六大通用水泥新標准規定的強度齡期均為3天和28天兩個齡期,每個齡期均有抗折與抗壓強度指標要求。
㈡ 水泥強度、水灰比不變,當水泥漿的體積增大時,混凝土的各項性能(坍落度、凝結時間、抗壓強度)如何變化
第一問:水泥強度不變,水灰比不變,水泥漿的體積增大,混凝土的塌落度會相版應的增加,凝結時間會相應的增長權,強度會相應的降低,這是理論的角度出發想像的,具體還要實踐。
第二問:早強劑里有一定的氯化鈣成分,所以就起到了早期強度增高的現象,但是耐久性降低,現在在重要結構部位是不允許參加早強劑的,會採用養護的方法提高早期強度等
㈢ 1:1純水泥漿有沒有強度等級
水泥漿它也是要水化硬化的
㈣ 水泥強度、水灰比不變,當水泥漿的體積增大時,混凝土的各項性能(坍落度、凝結時間、抗壓強度)有啥變化
水泥強度、水灰比不變,當水泥漿的體積增大時,混凝土的各項性能回(坍落度、凝結時間、答抗壓強度)有啥變化
按照你的說法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砂子比重提高,砂率變大了。這樣坍落度會變的較大,強度降低較多,凝結時間變化基本不大,只是初凝稍微延遲,終凝稍微提前。
還有,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變,摻入適量的氯化鈣,會使混凝土的各種性能如何變化?
稍微提高早期強度,但是混凝土抗腐蝕性能有很大的降低。混凝土中的Cl離子含量是有限制的,還是要謹慎為好。
㈤ 怎樣才能增加水泥砂漿的強度
減少水灰比,充分攪拌,使用高標號水泥。
㈥ 1:1水灰比的純水泥漿灌漿強度有什麼影響
水灰比1:1的純水泥漿(42.5水泥)不含沙,28天能達到20MPa以上~35MPa
㈦ 硬化水泥漿體為什麼能夠產生強度
水泥的凝結和硬化,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其根本原因在於構成水泥熟料的礦物成分本身的特性。水泥熟料礦物遇水後會發生水解或水化反應而變成水化物,由這些水化物按照一定的方式靠多種引力相互搭接和聯結形成水泥石的結構,導致產生強度。
普通硅酸鹽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β-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和鐵鋁酸四鈣(4CaO·Al2O3·Fe2O3)四種礦物組成的,它們的相對含量大致為:硅酸三鈣37~60%,硅酸二鈣15~37%,鋁酸三鈣7~15%,鐵鋁酸四鈣10~18%。這四種礦物遇水後均能起水化反應,但由於它們本身礦物結構上的差異以及相應水化產物性質的不同,各礦物的水化速率和強度,也有很大的差異。按水化速率可排列成:鋁酸三鈣>鐵鋁酸四鈣>硅酸三鈣>硅酸二鈣。按最終強度可排列成:硅酸二鈣>硅酸三鈣>鐵鋁酸四鈣>鋁酸三鈣。而水泥的凝結時間,早期強度主要取決於鋁酸三鈣和硅酸三鈣。現分別簡述它們的水化反應。
首先,介紹鋁酸三鈣。它的水化反應可用下式表達。
上述鋁酸三鈣的水化反應如果進行得很快,會導致水泥的凝結過快而無法使用,因此,一般在粉磨水泥時都摻有適量的二水石膏作為緩凝劑,摻石膏後鋁酸三鈣的水化反應如下式所示。
由於這個反應就不會引起快凝。當水泥中的石膏完全作用完後,還有多餘3CaO·Al2O3時將發生下列反應。
如果還有過量3CaO·Al2O3時,就會生成4CaO·Al2O3·13H2O。在正常緩凝的硅酸鹽水泥中,石膏摻入量能保證在漿體結硬以前,不會發生後兩個反應。
其次,談一下硅酸三鈣。它的水化反應可表示如下:
由於CaO0.8~1.5SiO2·H2O0.25與天然的托勃莫來石很相似,因而稱它為托勃莫來石,通常用CSH(B)來表示。
鐵鋁酸四鈣水化反應和鋁酸三鈣相似,而硅酸二鈣水化反應和硅酸三鈣相似。
這些水化產物怎樣會導致水泥漿結硬並產生強度呢?水泥凝結硬化的機理究竟是什麼?
按結晶理論認為水泥熟料礦物水化以後生成的晶體物質相互交錯,聚結在一起從而使整個物料凝結並硬化。按膠體理論認為水化後生成大量的膠體物質,這些膠體物質由於外部乾燥失水,或由於內部未水化顆粒的繼續水化,於是產生「內吸作用」而失水,從而使膠體硬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X—射線和電子顯微技術的應用,將這兩種理論統一起來,過去認為水化硅酸鈣CSH(B)是膠體無定形的,實際上它是纖維狀晶體,只不過這些晶體非常細小,處在膠體大小范圍內,比面積很大罷了。所以現在比較統一的認識是:水泥水化初期生成了許多膠體大小范圍的晶體如CSH(B)和一些大的晶體如Ca(OH)2包裹在水泥顆粒表面,它們這些細小的固相質點靠極弱的物理引力使彼此在接觸點處粘結起來,而連成一空間網狀結構,叫做凝聚結構。由於這種結構是靠較弱的引力在接觸點進行無秩序的連結在一起而形成的,所以結構的強度很低而有明顯的可塑性。以後隨著水化的繼續進行,水泥顆粒表面不大穩定的包裹層開始破壞而水化反應加速,從飽和的溶液中就析出新的、更穩定的水化物晶體,這些晶體不斷長大,依靠多種引力使彼此粘結在一起形成緊密的結構,叫做結晶結構。這種結構比凝聚結構的強度大得多。水泥漿體就是這樣獲得強度而硬化的。隨後,水化繼續進行,從溶液中析出新的晶體和水化硅酸鈣凝膠不斷充滿在結構的空間中,水泥漿體的強度也不斷得到增長。
㈧ 為什麼相同條件下的水泥漿的強度總是大於加了骨料之後的混凝土的強度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 一、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 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最主要因素.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膠結組分,其強度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在配合比相同的條件下,水泥的強度越高,混凝土強度也越高.當採用同一水泥(品種和強度相同)時,混凝土的強度主要決定於水灰比;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實的情況下,水灰比愈大,水泥石中的孔隙愈多,強度愈低,與骨料粘結力也愈小,混凝土的強度就愈低.反之,水灰比愈小,混凝土的強度愈高.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水灰比和水泥強度之間符合以下近似關系: fcu=αafce(C/W—αb)式中,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 fcu—混凝土 28d抗壓強度,MPa; fce—水泥的實際強度,MPa; αa,αb—經驗系數,與骨料品種等有關,其數值需通過試驗求得, 通常取值如下:對於碎石:αa=0.46,αb=0.07. 對於卵石:αa=0.48,αb=0.33. fce應通過試驗確定.當無法取得水泥實際強度數值時,可採用下式估計: fce=γc·fce,k 式中,fce,k—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γc—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餘系數(一般取1.13). 二、骨料的影響 骨料的表面狀況影響水泥石與骨料的粘結,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碎石表面粗糙,粘結力較大;卵石表面光滑,粘結力較小.因此,在配合比相同的條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強度比卵石混凝土的強度高.骨料的最大粒徑對混凝土的強度也有影響,骨料的最大粒徑愈大,混凝土的強度愈小. 砂率越小,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低. 三、外加劑和摻合料 在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可使混凝土獲得早強和高強性能,混凝土中摻入早強劑,可顯著提高早期強度;摻入減水劑可大幅度減少拌合用水量,在較低的水灰比下,混凝土仍能較好地成型密實,獲得很高的28d強度.在混凝土中加入摻合料,可提高水泥石的密實度,改善水泥石與骨料的界面粘結強度,提高混凝土的長期強度.因此,在混凝土中摻入高效減水劑和摻合料是制備高強和高性能混凝土必需的技術措施. 四、養護的溫度和濕度 混凝土的硬化是水泥水化和凝結硬化的結果.養護溫度對水泥的水化速度有顯著的影響,養護溫度高,水泥的初期水化速度快,混凝土早期強度高.濕度大能保證水泥正常水化所需水分,有利於強度的增長. 在20℃以下,養護溫度越低,混凝土抗壓強度越低,但在20℃~30℃范圍內,養護溫度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 養護濕度越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低. 五、齡期 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其強度將隨著齡期的增加而增長.最初的7~14d內,強度增長較快,28d以後增長緩慢,齡期延續很長,混凝土的強度仍有所增長. 溫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混凝土的溫度,決定於要本身儲備的熱能,由於混凝土溫度與外界氣溫有差別,在混凝土與周圍環境之間就會產生熱交換,新拌混凝土熱量變化情況,除了水泥的水化增加混凝土熱量外,其餘都屬於混凝土與周圍環境的熱交換,當環境溫度很低時,這種熱交換會很快地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對新攪拌混凝土而言,溫度降低的快慢決定了水化程度的大小,換而言之,溫度降低愈快強度的增長愈慢.當混凝土過早的受凍後,強度就不會再增長,尚在混凝土內部的游離水分也就愈高,結冰後的凍脹應力就愈大,混凝土就容易造成破壞,混凝土強度降低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下列3個方面: ①、水結冰後體積增加9,混凝土內游離水分愈多,凍脹應力就愈大,凍脹了的體積在解凍後不會縮回去,而是保留了下來.因此,新拌的混凝土受凍後孔隙度顯著提.如果孔隙率增加至15.強度就會下降10.當凍脹應力大到了產生裂縫時,混凝土結構受到破壞,強度就不會在增加了. ②、在骨料周圍,有一層水膜或水泥漿膜,在受凍後,其粘結力受到嚴重損害,解凍後也不能恢復,曾做過實驗,如果粘結力完全喪失,強度將降低13. ③、在結冰與溶解過程中,會發生水份轉移的現象,受凍時由於混凝土表面溫度低,先結冰產生凍脹壓力把水份擠向混凝土內部.溶解過程中外部先溶解內部應力大,又將水份向表面擠壓,水份反向遷移,由於水份體積的反變化,使混凝土各組分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這對強度還很低的新混凝土很容易造成結構性裂紋.在混凝土澆築後的最初幾個小時是危險性最大的時刻,混凝土的耐久性,可能被一兩次凍融循環新嚴重損壞.通過觀察發現只要使新拌混凝土還溫一定時間,讓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就可以不怕凍害,由此引出受凍害的臨界強度這一概念.臨界強度的概念定義為:新拌混凝土在受凍後再回復還溫養護,強度可繼續增長,並達到設計標號95以上時,新需要的初時強度.達到臨界強度時的混凝土已有相當一部分拌合水固定到已經形成的水化物中,此時不但可凍結的水量較少,混凝土本身已具有了一定強度,產生了一定的抗凍能力.目前臨界強度的概念已為許多國家接受,並且在規范中使用. 實際上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最主要解決的是以下兩個問題. ①、是防止混凝土受凍. ②、提高混凝土強度,特別是早期強度. 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原因分析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影響混凝上坍落度損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且這些因素相互關聯.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水泥方面, 如水泥中的礦物成分種類、不同礦物成分的含量、鹼含量的匹配, 細度、顆粒級配等; 二是化學外加劑方面, 如高效減水劑的化學成分、分子量、交聯度、磺化程度、平衡離子濃度以及緩凝劑的種類、用量等; 三是環境條件, 如溫度、濕度、運輸時間等; 四是混凝土木身的水灰比大小、減水劑摻入時間次序、摻和料的品種及摻加比例. 1、水泥中礦物成分的種類及其含量的影響 水泥中的主要礦物成分是C3A,C4AF,C3S,C2S.不同礦物成分對減水劑的吸附作用大小不同.減水劑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在水泥礦物的表面, 降低分散體系中兩相間的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體系的穩定性.在相同條件下, 水泥成分中對減水劑的吸附性大小依次為C3A>C4AF>C3S>C2S.若水泥中C3A,C4AF 含量較大, 則大量減水劑被其吸附, 占水泥成分較多的C3S,C2S 就顯得吸附量不足, 動電電位明顯下降, 導致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這是造成摻減水劑的混凝土坍損的根木原因.所以水泥中C3A,C4AF 含量較高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較大, 反之較小.因此, 如果要生產大流動度的高強混凝土, 而且要求坍落度損失較小, 宜優先選用C3A,C4AF 含量較低的水泥. 2、水泥中調凝劑的形態及摻加量的影響 水泥粉磨時加入石膏作為調凝劑是為了控制熟料中C3A 的水化速率, 調節水泥的凝結時間.水泥漿中的SO42- 主要來源是石膏,若石膏摻入量不足或當水泥中的水很少且水泥中的C3A, C4AF 含量較高、比表而積大時, SO42- 在水泥漿體中的溶出量很少, 就會造成水泥漿體流動性的損失.直接表現為坍落度損失過快.所以應尋求最佳的石膏摻量.水泥中C3A 含量越大、鹼含量越大、水泥顆粒越細, 石膏的最佳摻量越大.石膏的最佳摻量還和水泥的早期水化溫度有關.摻入不同形態的石膏對水泥水化過程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選擇最佳的石膏摻量,且摻入的石膏形態搭配合理, 可有效地避免坍損, 從而配製出流動性好、坍落度損失小的混凝上. 3、水泥的細度大小, 顆粒級配的影響 在水泥水化過程中, 3- 30um 的熟料顆粒主要起強度增長作用, 而大於60um 的顆粒則對強度不起作用, 小於l0um 的顆粒主要起早強作用, 3um 以下的顆粒只起早強作用.小於l0um 的顆粒需水量大.流變性好的水泥l0um 以下顆粒應少於10%.顆粒越細, 細顆粒越多, 需水量越大, 早期強度越高, 這必將加劇坍損. 4、環境條件及化學外加劑和摻和料的影響 一般來講, 環境溫度越高, 水泥水化速度越快, 導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越大.濕度越大, 混凝土對外失水相對較少, 有利於抑制坍落度損失.相同條件下, 強度越高, 水灰比越小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越大.同時, 摻加需水量小的粉煤灰對於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對抑制坍落度損失有利. 施工現場混凝土試塊強度不合格 1、現象 出廠檢驗混凝土強度合格,施工現場交貨檢驗強度不合格,經回彈法或取芯樣復檢,強度合格. 2、原因分析 (1)計量設備故障,坍落度失控,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 (2)施工現場取樣、試塊製作不規范. (3)試塊養護不良,炎熱夏季試塊脫水,冬季養護溫度過低. 3、預防措施 (1)加強計量設備的保養,確保投料准確,控制出機混凝土混合物坍落度. (2)施工現場取樣應在攪拌運輸車卸料過程中的1/4~3/4之間抽取,數量應滿足混凝土質量檢驗項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得少於0.02m3;人工插搗成型試塊,應分兩層裝入試模,每層裝料厚度大致相等,每層插搗次數應根據試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cm2截面積不少於12次. (3)加強試塊養護,標養試件成型後覆蓋表面,以防水分蒸發、脫水,隔天拆模後,應放入溫度為20±3℃、濕度為90%以上的標准養護室中養護.當無標養室時,混凝土試件可在溫度為20±3℃的不流動水中養護,水的pH值不應小於7. 4、治理方法 採用回彈法或鑽取芯樣復試.
㈨ 純水泥強度最大可以達到多少
水泥強度分不同強度等級,標准檢驗為膠沙強度,純水泥也就是凈漿一般由於收面專,基礎施工沒有搞凈漿屬的。
水泥中摻入適量石膏,主要是為延緩水泥凝結時間.石膏會與部分水泥水化後產生的水化鋁酸鈣反應,生成難溶的水化硫鋁酸鈣以針狀結晶析出.這些水化硫鋁酸鈣的存在延緩了水泥的凝結時間.
但如果石膏加入量過多,因為石膏本身的強度不高,且硬化後其體積膨脹率可達1%左右.從而導致水泥石的膨脹性破壞,降低水泥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