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是說最終孔徑膜是超濾膜,多半國內用的是0.1um膜,所以主要除菌為主。ro是納米級膜孔徑單位最專業不是用um或者納米表示,而用道爾頓表示其孔徑,一兩句說不清楚,反正你只要知道很小,可以過濾水質中的離子,舉個例子:比如說水質硬度大,說明鈣鎂離子多,但是ro可以過濾掉部分。所以凈化能力更強,但是好的會濾掉,不好的也會濾掉,所以水質差的地方用ro,水質好的地方用超濾。但是何為好?何為差?一兩句也說不清楚,因為水質評價標准很復雜,所以飲用水標准中檢測項目多達106項。
那麼進水水質好壞需要一個參考,雖然不是很准確但是至少有一個參考,這個參考就是電導率或者是tds溶解性總固定,但是tds又太粗略了......所以看電導率比較實用,如果電導率在100以內,可以用超濾,100以上用ro,不過這個是個人看法。別看tds值,溶解性總固體不如電導率看得清楚。其次你別說水質黃,那種看得見得東西一般是泥沙或者是鐵銹,隨便就可以除去。當然我所說的至少是以自來水作為凈水,因為自來水公司是有自己的水質檢測的部門,是要對全水質項目進行檢測的,所以用凈水器過濾一下不是說一定能夠達到礦泉水標准(好吧又提到標准了,但是這個標准你要知道更嚴格就好。)或者是粗略一點不規范的瓶裝水標准,很抱歉要評判這些還得做質檢。但是自來水沒誰說它不能喝,你再把它凈化一下可能好點,但是要真達到健康飲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其次如果用井水,大部分人都覺得井水好,其實地下水水質反而有的時候比地表水還不好的情況也是有的,比起沒人監測的水質,你還不如喝反滲透,也就是乾脆把它大部分凈化掉,好的壞的都去除,就輕避重,就如同自來水為什麼一定能聞到氯的味道,就因為要除菌,也是這個道理。
總之水太復雜了,要老百姓自己來判別什麼為好什麼為不好,真的不好判斷,就是凈水器廠家其實真的也判斷不了,因為水質監測的項目多,不可能銷售一台做一次水質監測,要知道全項目做下來可能一台凈水器的錢都不夠。而賣超濾的說超濾好,賣反滲透的說反滲透好,不根據進水水質來其實都很空。
很抱歉說那麼多。因為我從事過水質檢測,也從事兒過實驗室純水系統的技術支持和售後(其實家用就是提取了純水系統的部分技術而已......),所以稍微了解一些,啰嗦太多,見諒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