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上艙單
艙單是由船公來司或船代繕制,自如果放的是H B/L,SHIPPER可以不一樣,簡單的講,它有兩個功能:
1.當一條船截載或開船後,船公司根據客戶最後確認的提單內容製作艙單,最重要的是有關貨物的描述(件數、重量、品名等),然後以EDI形式傳給海關,發貨人最後退稅時,貨物報關內容必須與艙單一致,否則無法退稅。如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改報關單,按艙單內容退稅,這種情況簡單一些;要麼改艙單,很麻煩,需要一大堆單據並交納一定費用,再經過SHIPPER、報關行、船公司、船代層層蓋章,最後以紙面形式提交到海關更改。
2.就是船公司隨船的貨物數據,可以理解為船公司內部的一份提單,在船到目的港時需要據此向目的港海關申報貨物情況,它的貨物描述必須與提貨人持有的提單一致,否則收貨人在目的港難以清關、提貨。
所以,艙單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SHIPPER委載時一定要及時准確的確認提單,才能讓船公司減少艙單的錯誤,對大家都有好處。
㈡ 預配艙單預校驗和edi有什麼不同
前者是船公司發送,後者是箱海關發送
㈢ 報關行說沒有艙單是什麼原因啊
1,首先要弄清楚是預配艙單還是清潔艙單,預配艙單是報關時用的,沒有預配艙單無專法向海屬關發送報關單,這是由於船代沒有發給海關或發錯了,可以要求船代發送。
2,清潔艙單是船舶離港後,船公司根據碼頭理貨報告,向海關發送的整條船的出運信息。核心內容為船名航次,件數,毛重,品名等,這些信息通過EDI中心向海關系統發送,海關系統接受後,與報關單信息做對比,數據匹配了就自動結關與簽發退稅聯,如果匹配不成功就無法退稅.
3,如果報關行說沒有清潔艙單,可能是船公司或船代漏發了艙單,也有可能是信息在發送過程中遺失,或者是件數毛重錯誤,可以要求報關公司告訴具體原因,這個向口岸海關都能查詢到。
4,如果的確是沒有清潔艙單,向船代或船公司提出補艙單,如果是艙單錯誤,通過報關行向口岸海關提出更改或要求船代更改,這取決於哪方數據錯誤。
㈣ 海運EDI與網路艙單的區別
EDI是你要保證數據正確,可以有小幅度偏差,由錄入點來錄入的,它是發給版碼頭的。
倉單,任何數權字和品名一點都不能錯,(一個標點都不能哦),他是由你的貨代發給一代,一代發送的,發給海關。
要求碼頭和倉單上數據要一樣哦。
㈤ 海關艙單指的是什麼
海運艙單是指進出境船舶負責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遞交的真實、准確反映運輸工具所內載貨物情況的紙質載貨容清單。它是由船公司或其船代繕制的,是出口貨物配載的清單!此單證意義重大,船公司的艙單信息直接反映了出口貨物情況,在報關和清關時,是海關辦理依據。如有錯誤也將影響到日後外貿公司的核銷,要向海關申請改單方可核銷,很麻煩的,又影響不好,所以它的准確性很重要。艙單的流程大致是這樣;1,船公司根據每一水訂艙單上客戶的資料繕制出正確的艙單。2,傳真給碼頭船舶計劃組作裝船計劃,他們會根據艙單打出裝船單,以備裝船時現場指導員與不同的船協調裝船(此環節是碼頭內部操作 ,不知各地方是否一樣)。3,裝船前,船公司會及時的把艙單送到各部門的手上,有船代,海關,商檢,邊檢,船上業務,集裝箱公司,碼頭等,接下來是聯檢,聯檢完後海關會在相應的艙單上蓋章,有隨船的艙單要封起來給到港的海關開的,有送到海關指定的艙單錄入部門的艙單,這個錄單部門就是根據裝船後有海關蓋章的艙單錄入的,是報關的依據,等等。
㈥ 艙單是指什麼
艙單是由船公司或船代繕制,如果放的是H B/L,SHIPPER可以不一樣,簡單的講,它有回兩個功能:
1.當一條船答截載或開船後,船公司根據客戶最後確認的提單內容製作艙單,最重要的是有關貨物的描述(件數、重量、品名等),然後以EDI形式傳給海關,發貨人最後退稅時,貨物報關內容必須與艙單一致,否則無法退稅。如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改報關單,按艙單內容退稅,這種情況簡單一些;要麼改艙單,很麻煩,需要一大堆單據並交納一定費用,再經過SHIPPER、報關行、船公司、船代層層蓋章,最後以紙面形式提交到海關更改。
2.就是船公司隨船的貨物數據,可以理解為船公司內部的一份提單,在船到目的港時需要據此向目的港海關申報貨物情況,它的貨物描述必須與提貨人持有的提單一致,否則收貨人在目的港難以清關、提貨。
所以,艙單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SHIPPER委載時一定要及時准確的確認提單,才能讓船公司減少艙單的錯誤,對大家都有好處。
㈦ 關於艙單,提單,報關單的疑問。
行內7年回復僅供參考
出口艙單也叫EDI 是船東發給海關的預錄入的一個數據。是在截單之前和提單內數據一起傳容送給船公司。 報關數據要與艙單數據的體積 品名 重量 件數 箱封號相對應。艙單上是總的數據。
海關不是客戶直接提供是我們提供船東船東提供海關的。現階段來說國外國內海關還是相對獨立,目的港海關理論上要一致,但除歐美日本 加拿大南美外(AMS ENS ACI AFR)海關沒有艙單聯網制度可以靈活多變。 不一樣,是靠 客戶申報和海關是否查驗。除上述國家外一般與起運港艙單沒什麼聯系。
㈧ 在貨代行業里,什麼叫上倉單
上倉單亦稱裝貨清單。是在貨物裝船完畢後,根據大副收據或提單編制的一份按卸貨港順序逐票列明全船實際載運貨物的匯總清單。
艙單是由船公司或船代繕制,如果放的是H B/L,SHIPPER可以不一樣,簡單的講,它有兩個功能:
1.當一條船截載或開船後,船公司根據客戶最後確認的提單內容製作艙單,最重要的是有關貨物的描述(件數、重量、品名等),然後以EDI形式傳給海關,發貨人最後退稅時,貨物報關內容必須與艙單一致,否則無法退稅。如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改報關單,按艙單內容退稅,這種情況簡單一些;要麼改艙單,很麻煩,需要一大堆單據並交納一定費用,再經過SHIPPER、報關行、船公司、船代層層蓋章,最後以紙面形式提交到海關更改。
2.就是船公司隨船的貨物數據,可以理解為船公司內部的一份提單,在船到目的港時需要據此向目的港海關申報貨物情況,它的貨物描述必須與提貨人持有的提單一致,否則收貨人在目的港難以清關、提貨。
一種是海關艙單,就是船公司把你這票單子的訂艙信息通過EDI發給了海關,這樣你就可以報關了。
還有一種就是船公司說的艙單,沒有艙單,就是沒有預配,也就是說沒有艙位,車隊就放不了單,你就不可以提箱了。
如果你是做貨代或是海運物流,你說的應該就是船公司的艙單,就是你們訂集裝箱所要提供的各種內容細則。(S/O和BILL的內容等等)。
㈨ 船公司發給海關的艙單是什麼樣子的跪求
樓主你好.
這個首先糾抄正你,發給海關艙單的不是船公司,而是船代.
第二,艙單錯誤要去修改的時候已經是電子艙單形式,也就是EDI傳送.
負責這塊業務的海關科室叫船管科,可能每個港口取名都不同,但職能是一樣的.
紙質艙單一般都是在出口開航前,或者進口抵港前就必須由代理遞交海關的.
本人是船代+貨代業務的負責人,如有興趣可以網路HI我與我溝通.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㈩ 你好,倉單是由船公司或者船代根據客戶最後確認的提單內容製作倉單,以EDI形式傳給海關嗎
對,就是這樣的順序。是出貨港的報關代理就可以報關。這個一般不會出問題,因為大點的貨代公司都有強大的報關部門,像我們天津公司就和報關行在上下樓,很多問題可以曲線解決的。不過現在我不做貨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