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納濾膜能截留硫酸鈉嗎
納濾膜:孔徑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許溶劑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質或低價離子透過的專一種功能性的半屬透膜。它是一種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離膜品種,它因能截留物質的大小約為納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大約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鹽的能力為2-98%之間,對單價陰離子鹽溶液的脫鹽低於高價陰離子鹽溶液。被用於去除地表水的有機物和色度,脫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鹽,濃縮果汁以及分離葯品中的有用物質等。
2. 氯鹼廠的硫酸鈉怎麼處理
用氯化鋇來處理, 或者用過濾設備來處理,你看看1樓
納濾膜過濾技術
CIM膜法除硝技術
本技術原料採用離子膜淡鹽水,氯化鈉含量為200g/L,硫酸鈉約為10g/L,由集成式內循環膜裝置濃縮至40g/L左右,進入小型冷凍裝置,硫酸鈉以十水芒硝的形式結晶,並由離心機分離,除硫酸鈉後的淡鹽水進入鹽水精製系統。本系統由預處理、膜分離、冷凍單元三部分構成。
預處理單元:原料淡鹽水中加入Na2SO3去除游離氯至零,進入脫氯鹽水中間槽。用泵將鹽水打入脫氯鹽水冷卻器將原鹽水冷卻至工藝要求,用鹽酸調節pH 至工藝要求,進入原料配水罐儲存待用。正常情況下通過採用在線檢測儀表以確保進膜過濾單元的原料各項指標控制在工藝要求的范圍內。
膜分離及冷凍脫硝:淡鹽水通過高壓泵和循環泵送入到膜裝置,利用膜分離的特性進行脫硝,其中脫硝淡鹽水透過膜送至化鹽單元配水槽,部分濃縮液進入膜系統進行循環濃縮,部分濃縮液連續送至冷凍脫硝裝置。通過冷凍脫硝裝置回收濃縮液中的芒硝和脫銷鹽水,脫銷鹽水則通過預冷器回收部分冷量後也送至化鹽單元配水槽待用。
工藝特點
膜法除硝裝置包含預處理、膜系統及冷凍系統,一站式服務滿足用戶要求。
膜法脫硝技術採用凱膜公司專利研製的特殊納濾膜分離方法從鹽水中分離硫酸鈉,無需投加除硝葯劑,無毒無害,無廢液排放。
膜法除硝專用膜單位體積內有效膜面積較大,水在膜表面流動狀態較好,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
採用循環工藝,操作寬裕度大,生產穩定。
濃縮液濃度達到冷凍要求,採用冷凍除硝工藝,產品為十水芒硝,冷凍後鹽水回系統,可做到鹽水達到閉路循環,廢液「零排放」避免對環境的污染,提高鹽水利用率。
對原料鹽水中的SO42-起始濃度無要求,對Ca、Mg、SS要求高,最適用於離子膜燒鹼淡鹽水。
年運行成本為氯化鋇法除硝的25%~30%,且無二次污染,安全環保,投資約為氯化鋇法1~2年的運行成本。
3. 反滲透膜、超濾膜、微濾膜、納濾膜,四種膜各自的優點及優勢 不要百度百科上的,都看過了
反滲透精度要比超濾和微濾高 也就是過濾的更加細致 不過因為精度高 所以對水壓有要內求 出水量小 有廢水 一般容需要儲水罐和增壓泵 可以作到基本完全脫鹽
也就是類似的蒸餾水了 常喝蒸餾水對人體不見的好
納濾精度在反滲透和超濾之間 不過要求的設備成本高 一般很少用
超濾一般作為凈水器所用 出水量適中 也可以過濾掉絕大多數有害物質 也保留些許礦物質 成本也低 設備安裝方便 對水壓沒有什麼要求
微濾和其他幾個差不多 沒有什麼特點
4. 工業用納濾膜過濾有哪些幾種方式
納濾是一種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離膜品種,它因能截留物質的大小約為1納米(0.001微米)而得名,納濾的操作區間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它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大約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鹽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單價陰離子鹽溶液的脫除率低於高價陰離子鹽溶液,如氯化鈉及氯化鈣的脫除率為20~80%,而硫酸鎂及硫酸鈉的脫除率為90~98%。納濾膜一般用於去除地表水的有機物和色度,脫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鐳,部分去除溶解性鹽,濃縮食品以及分離葯品中的有用物質等,納濾膜運行壓力一般為3.5~16bar。
納濾
納濾與反滲透沒有明顯的界限。納濾膜對溶解性鹽或溶質不是完美的阻擋層,這些溶質透過納濾膜的高低取決於鹽份或溶質及納濾膜的種類,透過率越低,納濾膜兩側的滲透壓就越高,也就越接近反滲透過程,相反,如果透過率越高,納濾膜兩側的滲透壓就越低,滲透壓對納濾過程的影響就越小。
根據反滲透和納濾原理可知,滲透和反滲透及納濾必須與具有允許溶劑(水分子)透過的半透膜(反滲透膜或納濾膜)聯系在一起才有意義,才會出現滲透現象和反滲透或納濾操作。
納濾膜:允許溶劑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質或低價離子透過的一種功能性的半透膜稱為納濾膜;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5. 水質比較臟,用納濾好還是反滲透好
單純的環境水質不來能用"臟"字來表自示,因為臟水是污水的代名詞。只能說環境水質中某些指標不符合飲用水或其他用水的水質標准,不是你所說的那種制水設備好與不好的問題,至於採用哪種制水系統設施好,首先要已知水源水水質情況,依據水質分析化驗結果來確定哪種系統設備適合該水源水水質的製取,目的是要讓制水系統設備出水符合相關的水質標准...。一傑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