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滲透系統進水余氯過高是何原因造成的
1. ORP,即氧化還原電位,是衡量水溶液氧化還原能力的指標,單位為毫伏(mV)。
2. 在反滲透處理過程中,為了預防生物污染,預處理階段通常會添加過量的殺菌劑,如次氯酸鈉或液氯。
3. 然而,反滲透系統對余氯極為敏感。若余氯濃度過高,會氧化反滲透膜,導致產水質量下降,甚至膜元件損壞。
4. 因此,反滲透系統的進水需要添加還原劑,如亞硫酸氫鈉,以還原氧化性物質,從而消除進水中的氧化性,保護膜免受損害。
2. 反滲透裝置反滲透裝置的清洗方法
反滲透技術因其高效性能,廣泛應用於各類水處理領域。然而,反滲透凈水設備的清洗問題常令技術實力較弱的用戶頭疼,因此,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預防嚴重問題的關鍵。
首先,對反滲透裝置實施低壓沖洗是常見且有效的清洗方法之一。通過使用大流量、低壓力、低pH值的沖洗,可以有效剝離膜表面的污染物,保持膜的性能。特別是在反滲透裝置進水SDI(懸浮固體指數)突然升高至5.5以上時,應立即進行低壓沖洗,以確保水質合格後再重新啟動裝置。
在設備停運時,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也至關重要。短期保存適用於停運時間不超過15天的系統,通過每1至3天進行一次低壓沖洗,可以有效防止膜性能的下降。特別是在水溫高於20℃時,應每2至3天沖洗一次,以防止水質變質和細菌大量繁殖。
對於長期停用的系統(停運時間超過15天),應採用保護液(如殺菌劑)充入反滲透裝置進行保護。常見的保護液配方包括甲醛、異噻唑啉酮和亞硫酸氫鈉等,這些物質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膜表面的污染。
化學清洗是恢復反滲透膜性能的另一種方法。當反滲透膜受到無機物垢、膠體、微生物、金屬氧化物等物質的污染時,它們會沉積在膜表面,導致裝置出力和脫鹽率下降,壓差升高。為了恢復反滲透膜的透水和除鹽性能,定期進行化學清洗是必要的。通常情況下,每3至12個月清洗一次是合理的選擇。若不得不每月清洗一次,則應考慮優化預處理系統或調整運行參數。每1至3個月清洗一次時,應評估是否需要提高設備運行水平或改進預處理系統。
3. 鍙嶆笚閫忔潃鑿屽墏鏄鍗遍櫓鍝佸悧
涓嶆槸銆傚弽娓楅忔潃鑿屽墏鏄涓縐嶅寲瀛﹀搧錛屽叿鏈夋潃鑿屻佹秷姣掋侀櫎鑷絳夊姛鏁堬紝騫挎硾鐢ㄤ簬姘村勭悊銆侀熷搧鍔犲伐銆佸尰鐤楀崼鐢熺瓑棰嗗煙銆
4. 為什麼反滲透設備要除去余氯,余氯的作用是什麼,怎麼除
1. 氯是市政供水系統中常用的殺菌劑,因為它效果顯著且操作簡便。
2. 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通常控制水中的余氯濃度在0.5-1.0ppm范圍內。
3. 然而,這個濃度對於反滲透設備來說過高,因此在進入反滲透主機之前需要進行脫氯處理。
4. 余氯會對反滲透膜造成氧化破壞,導致脫鹽率下降,這是去除余氯的主要原因。
5. 反滲透膜對氯具有一定的抗性,但長期接觸1ppm余氯可能導致膜降解,這一過程可能需要200-1000小時。
6. 氯對膜的攻擊速度受進水水質影響,鹼性水質下攻擊速度快於中性和酸性水質。
7. 在重金屬(如鐵)和高水溫條件下,氯的攻擊速度會加快,這些因素類似催化劑,加速膜的降解。
8. 去除水中余氯的有效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
9. 化學方法涉及使用還原劑,常用的還原劑是焦亞硫酸鈉,它通過氧化反應去除余氯。
10. 物理方法則使用活性炭,活性炭能有效吸附余氯,這也是反滲透設備預處理部分加入活性炭裝置的原因。
5. 為什麼加反滲透殺菌劑
反滲透進水絕對不可以用殺菌劑,殺菌劑應該用在反滲透之前的預處理系統,而且通過內預處理之後進反滲容透之前還要用亞硫酸氫鈉還原或者活性炭吸附,使反滲透進水余氯=0,必須的、、。
預處理殺菌劑一般使用次氯酸鈉,食品行業使用二氧化氯。
6. 反滲透還原劑加多少
1. 反滲透液體還原劑的推薦投加濃度通常在20至50毫克每升之間。
2. 為了避免氧化型殺菌劑侵害反滲透膜並造成氧化,建議在反滲透系統前端安裝還原劑加葯裝置。
3. 若還原劑加入過量,可能會導致系統堵塞。因此,需要定期監測余氯水平,並且精細調整氧化型與還原劑的葯量比例。
4. 確保還原劑能充分中和氧化性物質對膜元件的潛在傷害,同時避免過多的殘留量給系統帶來額外污染。
5. 使用純凈水將反滲透膜還原劑BT0633稀釋至10至20%的水溶液,可以有效去除氯氣,從而保護膜元件不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