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DI的工作流程、急急急
工藝原理:
連續電除鹽(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利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去除的過程,此過程離子交換樹脂不需要利用酸和鹼再生。
EDI是離子交換和電滲析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因此在脫鹽過程中具有離子交換和電滲析的所有工作特徵。
與傳統的離子交換相比,EDI所具有的優點為:
² EDI無需化學再生,節省酸和鹼。
² EDI可以連續運行。
² 提供穩定的水質。
² 操作管理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小。
² 運行費用低。
EDI的給水要求如下:
² 給水:二級反滲透產水。
² TEA(總可交換陰離子,以CaCo3計):<35ppm。
² PH:6.0~9.0 EDI最佳工作的PH范圍為8.0~9.0。
² 總硬度低於0.1ppm時。
² 溫度:5℃~35℃。
² 進水壓力:<4bar(60psi)。濃/極水的入口壓力一般低於產品水的出口壓力0.3~0.5kgf/cm²。
² 硬度(以CaCo3計):<10.0ppm。
² 有機物(toc):<0.5ppm。
² 氧化劑:Cl2<0.05ppm,O3<0.02ppm。
² 變價金屬:Fe<0.01ppm,Mn<0.01ppm。
² H2S:<0.01ppm。
² 二氧化硅:<0.5ppm。
² SDI(15min):<0.5ppm。
² 色度:<5APHA。
² 二氧化碳的總量:二氧化碳含量和PH值將明顯影響產品水的電阻率。如果CO2大於10ppm,EDI系統不能制備高純度的產品水。可以通過調節反滲透進水PH值或使用脫氣裝置來降低CO2量。
² 電導率:<60μS/cm。
Ø EDI系統保護和控制
為了保護EDI膜件,使之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一些系統保護是必須的。最關鍵的保護是當水流量過低時,要斷電停機,否則,會對EDI組件造成致命的損壞。以下是EDI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
² 濃(極)水的流量超過最小值。
² 預處理正常。
² 反滲透運行正常。
² EDI的入水TEA及其他指標低於允許的最大值。
² 溫度在限制范圍之內。
❷ 簡述edi的工作流程
首先了解下EDI工作流程,此為理解其基本業務和職能的基礎: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是將數據和信息規范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交換和處理的信息交換系統,在國際貿易中,EDI處理的數據和信息是訂單、發票、報關單等商業文件,它大大提高了國際貿易的工作效率。
EDI應用到國際貿易中,是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通過EDI網路中心,把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工廠、公司、海關、運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聯系起來,可以大大加速國際貿易的全過程。
EDI網路服務中心的基本業務:
一個生產企業的EDI系統,就是要把買賣雙方在貿易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紙面單證由EDI通信網來傳送,並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全部(或大部分)處理過程。具體為:企業收到一分EDI訂單,則系統自動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然後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應商訂購零配件;向交通運輸部門預訂貨運集裝箱;向海關、商檢等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並給訂貨方開出EDI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單等。從而使整個商貿活動過程中在最短時間內准確地完成。一個真正的EDI系統是將訂單、發貨、報關、商檢和銀行結算合成一體,從而大大加速了貿易的全過程。因此,EDI對企業文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的影響是巨大的。
EDI網路服務中心職能:
集中處理各EDI用戶的業務數據及EDI信息,並將其翻譯、分發至目的方。它一般不是一個EDI的用戶,只是作為EDI業務的第三中介方,向EDI的用戶提供EDI增值網服務、信息服務以及其他EDI業務服務等,是EDI用戶之間聯接的主要方式。EDI服務中心不僅是一個大型的信息交換中心,必須提供完整的EDI服務,必須保障信息交換的可靠性,還具有權威性和合法性,能起信息公證機構的作用等。所以EDI中心建設和運行在我國EDI應用發展中十分重要。
❸ EDI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工作原理:
一、發送方將要發送的數據從信息系統資料庫中取出,轉換成平面文件;
二、將平面文件翻譯為標准 EDI 報文,並組成 EDI 信件;
三、發送方將 EDI 信件傳送到接收方的 EDI 信箱;
四、接收方從 EDI 信箱收取信件;
五、接收方將 EDI 信件拆開並翻譯成為平面文件;
六、接收方將平面文件轉換並送到信息系統中進行處理。
❹ EDI的基本工作流程
在進行EDI業務時,首先,發生方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會生成原始用戶數據,這包括了各類訂單、發票等信息。接著,這些原始數據需要經過數據影射與翻譯的過程。影射程序會將用戶格式的原始數據報文轉換成平面文件,這樣翻譯程序就可以識別並進行翻譯。翻譯程序將平面文件翻譯成EDI格式文件,這個過程就像是在用戶原始資料格式與EDI標准格式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使得雙方可以使用統一的國際標准格式編制文件資料。
在國際和國內貿易活動中,使用EDI業務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紙面貿易文件,比如訂單、發貨票和發票等。這種方式不僅使文件交換更加便捷高效,還能夠提高雙方的工作效率,減少因紙質文件帶來的不便。使用電子方式傳遞貿易資料,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普遍採用的「無紙貿易手段」,並被認為是世貿組織成員國將來必須使用和推廣的標准貿易方式。
使用EDI的主要優點包括:首先,它能夠大幅度降低紙張文件的消費;其次,減少了大量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再次,使得貿易雙方能夠更迅速、有效地進行貿易,大大簡化了訂貨過程或存貨過程,使雙方能及時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最後,可以改善貿易雙方的關系,廠商可以准確地估計日後商品的需求量,貨運代理商可以簡化大量的出口文書工作,商業用戶可以提高存貨的效率,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通過上述過程,EDI不僅提高了貿易效率,還大大降低了成本,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一個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