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魚缸有過濾器還需要氧氣泵嗎
有過濾器的魚缸還需不需要氧氣泵,主要取決於魚缸的養殖密度。如果魚缸本身比較大,其中養的魚不多,需要的溶氧量並不是很高,可以不用安裝氧氣泵。但如果魚缸本身比較小,其中養殖的魚又比較多,就需要安裝氧氣泵了。這樣能保證缸內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以滿足魚兒呼吸的需要。
❷ 小魚缸瀑布式過濾器,可以增氧嗎還需要加氧泵嗎
可以,這是因為魚缸過濾抄器在過濾水的同時能往魚缸內通入氧氣。但是需要看魚缸類魚類的密度,如果密度過大的話,需要再加入氧氣泵,以此保證氧氣的充足,才利於魚類的生長。
魚缸箱過濾器是用於養魚器具中凈水補氧的裝置,其目的可以去除水中糞便等污物,保持水體清澈、氧氣充足、沒有有害物質、沒有污染,適合魚的生長。水族箱內有了好的過濾裝置,才能養好魚並且減少換水的次數。
魚缸日常維護:
控制穩定的水質:
剛開始調制一箱海水的時候,只需注意比例為每千克海水鹽可調制30升海水。調制好的海水pH大多數都維持在8.0~8.4,密度為1.020~1.024.,亞硝酸含量0.1毫克/升以下。水族箱運轉後,平時水會蒸發,會令水位降低而水的密度逐日升高,必需隔一段時間就添加淡水給予補充
穩定的pH:
養過海水觀賞魚的人都知道保持水族箱里穩定的pH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水族箱里的水的pH會因亞硝酸鹽、硝酸鹽的殘留而下降,必須定期檢測,以免水質變差,導致魚體不適而感染疾病。要知道,海水觀賞魚常見的大、小白點病,絕大多數是因pH變化過大而感染的。
定期的部分換水:
硝酸鹽無法經由硝化細菌分解,有些去除方法成本又太高,當硝酸鹽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藻類如毛藻、發藻、絲藻、褐藻甚至紅藻大量叢生。這不僅影響水族箱的美觀,也對魚或生物造成一定侵害,進而破壞水族箱的生態平衡,導致泛箱,不可不謂嚴重。
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上要做到定期換水,每個月換掉1 0%的海水(用砂石吸污器抽砂石下的臟水)。注意加入新海水時要緩緩的加入,用細管抽入,避免水質變化太快和刺激魚等。
要定期檢查過濾系統:
如果你用箱外過濾器,在清洗後,一定要把水管接好。注意,水泵既可以過濾箱中的水,也可以抽光水族箱中的水。經常檢查從過濾器流出的水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堵塞現象。此外第一層阻隔污物的生物綿或濾芯要經常清洗,定期更換。
適宜的照明:
適宜的照明是指能維持無脊椎動物共生的單細胞蟲黃藻生存和繁殖的光照。我們已經討論過對不同的生物它們對光照的要求是不同,有強光、中光、弱光之分。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一個長130厘米、水深 60厘米的水族箱,裝置兩只150瓦的金屬鹵素燈,距離水面40厘米,每天照射10小時就足夠了。
❸ 底濾魚缸用放加氧泵嗎
魚缸中是否需要增加氧泵,這主要取決於飼養密度。
如果魚缸內的飼養密度較小,例如只養一兩條魚,那麼即使不使用增氧泵,氧氣也足夠魚兒生存。然而,當魚缸中的飼養密度增大,魚兒出現浮頭現象時,就必須使用氧泵了。
增氧泵,也被稱為空氣泵,它的作用是將空氣壓入水中,使空氣中的氧氣與水充分接觸,這樣部分氧氣就能融入水中,從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這對於高密度飼養的魚缸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高密度飼養容易導致水中氧氣不足,影響魚兒的健康。
除了飼養密度外,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是否需要增加氧泵。例如,在炎熱的夏季或水溫較高時,水中溶氧量會自然降低,此時使用氧泵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確保魚兒得到足夠的氧氣。
總之,根據魚缸的飼養密度和其他環境因素綜合考慮是否需要增加氧泵是明智的選擇。在飼養密度大或水溫高的情況下,使用氧泵有助於保持水質和魚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