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有哪些局限性
因為抄離子交換吸附蛋白質並不是特異性吸附,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難以判斷結合的蛋白質是否為當初設計的目的蛋白。
離子交換吸附依賴於蛋白質表面的靜電荷,如果蛋白質結構比較特殊,可能會有在各種pH都難以結合上離子交換層析的情況。
離子交換層析對於等電點與目標蛋白接近的雜蛋白並沒有很好的分離效果。
B.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有哪些局限性
1,離子交換樹脂固定床的床層壓力會隨著分離過程的進程而不斷加大,需要重回新填充答。同時,也造成固定床填充過程操作麻煩,而且密封性要求高。2,蛋白質分離純度問題,如果在出峰之後再行切換接收餾分,而在峰行下降後提前切換,雖可以保證純度,但蛋白分離收率則會下降。3,由於交換層析介質決定,不同蛋白質相互分離效果也不確定,這種分離,也易造成各蛋白峰重疊,造成分離純度下降。4,自動化程度不高。主要也是受固定床以及樹脂交換飽和當量無法保持長期穩定造成的。無法像液相色譜柱那樣,可以在標樣標定後,建立方法,自動分離目標蛋白。5,不過,規模化分離純化蛋白質過程,使用這種層析法,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
……………………
詳細資料請參考:
離子交換層析: http://proct.bio1000.com/100474/
C. 我要分離純化一種未知酶,一切未知,想用凝膠層析和離子交換層析分離,不知選用什麼填料合適有好的建議
建議用離子交換層析。凝膠過濾層析流速慢,上樣量低,而且分離效果一般,凝膠回過濾答一般用於層析的後期包括除鹽,去除降解片段之類的。
離子交換一般就用到DEAE,因為大部分蛋白都偏酸。要是你的酶是鹼性蛋白,那就更好辦,上個CM柱,其他雜蛋白就留不下多少了。
所以先拿DEAE試試吧。
D. 用離子交換法純化蛋白如何選定緩沖液
也可以用AEC,主要以流穿模式做。sspxiaoji(站內聯系TA)用陽離子交換柱,可以考慮pH6.0-7.0的緩沖液,因內為容大部分蛋白質的等電點在這附近,帶電荷少,這樣容易穿透除去其他雜蛋白。而你的目的蛋白PI在11,掛柱應該比較牢固。但是有個問題需要注意,PH離你的目標蛋白PI太遠,有可能導致掛柱後難以洗脫。
E. 採用離子交換柱純化蛋白時,洗脫採用的離子強度的大小范圍應該如何確定
離子交換純化是利用離子交換劑上的可解離基團(活性基團)對各種離子的親和力內不一樣人達容到分離的目的的一種分離技術。離子交換劑是含有若幹活性基團 的不溶性物質,即在不溶性母體上引入若干可解離基團而成,根據引入解離基團的不同,可以分為陽離子交換劑和陰離子交換劑。各種離子對離子交換劑的親和力各 不相同,親和力隨離子的價數與原子序數增加而增加,而隨離子水化膜半徑的增加而降低。對具體離子交換純化,需要主要離子交換劑的選擇和處理。洗脫不同蛋白 的最恰當的離子強度液不一定一樣,通常採用濃度梯度和PH梯度相結合的方式洗脫,純化不同的蛋白最好先摸一摸洗脫液的離子濃度和PH值……
……………………
………………………………
離子交換介質 http://proct.bio1000.com/100025/
F. 建立離子交換法純化蛋白質的方法需要摸索哪些條件
pH值,緩沖液的pH值對於蛋白結合離子交換層析有非常大的影響,需要先摸索出合適的版pH值,既能權保證蛋白結合上離子交換層析,又不會出現不穩定沉澱的情況。
鹽濃度,鹽濃度是離子交換層析洗脫的關鍵,需要摸索出蛋白能在什麼樣的鹽濃度下被洗脫,且洗脫後純度能夠達到最初的要求。
柱體積,盡管各種離子交換層析均有理論結合蛋白量,但各種蛋白情況不一樣,需要摸索出能夠完全結合目的蛋白合適的柱體積。既不會太大造成洗脫濃度過稀,也不會太小造成目標蛋白過載。
溫度,溫度可能會造成蛋白變性等等。
G. 離子交換色譜法是蛋白質純化技術中的一種嗎
是的,蛋復白質純化技術分為制電泳和色譜法兩種。離子交換色譜法是色譜法的一種,所以也是蛋白質純化技術中的一種。其實在伯樂生命醫學上有很詳細的介紹,蛋白質純化技術就是為了獲得的蛋白質去除雜質而是用的各種方法,並且根據不同的蛋白質採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蛋白質純化的工作是較為復雜的。
H. 某蛋白質等電點為8.14,如採用離子交換色譜法來純化,如何選擇填料和緩沖體系
我的話,第一步會選擇pH7.0-7.4左右過陰離子交換,讓大多數雜蛋白(大多數雜蛋白pI在6左右)、核酸、色素等雜質結合,收集流穿液,此時蛋白溶液的純度和澄清度會大大提高,再校pH7.0或更低pH過陽離子交換進行純化。講究一點的話,在緩沖選擇上可以區分一下陰陽離子緩沖,多數情況影響不大,不必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