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分子直徑是0.4納米,大於重金屬離子的直徑,飲水機所宣傳的反滲透膜如何過濾重金屬
你可能存在2個誤區,其一金屬離子在水溶液中大部分都不是單獨的離子,而版是水合金屬離子(權多個水分子合1個金屬離子呀),所以你不要以為「怎麼可能過濾了大的水分子而截留下小的金屬離子」。
其二反滲透膜其過濾作用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膜是有選擇性的,選擇性的依據不只是分子大小,還有膜表面的溶解-擴散和優先吸附-毛細孔流等。
從反滲透過程的傳質機理及模型來說,主要有三種模型學說:
一、現象學模型二、溶解-擴散模型 三、優先吸附-毛細孔流模型 四、摩擦模型 五、孔道模型
這5個模型都有不好解釋的地方,都不是很完善。
你可以看看《膜分離技術基礎》《反滲透過程的傳質機理及模型》
『貳』 反滲透膜型號應如何選擇
一般要從三方面來考慮:脫鹽率、產水量以及規格。
1、根據產水量來選型
產水量就是指使用反專滲透系統屬之後,RO反滲透膜在單位時間內的透水量。所以大家在選擇RO反滲透膜的型號時就要注意留意所選膜型的這一參數,並且還要考慮實際的用水量需求,如果用水的需求量較大那麼就要選擇產水量大的型號來使用,以確保能夠及時供應用水需求。
2、根據膜元件尺寸規格來選型
這個主要是考慮到反滲透設備系統設計,如果反滲透系統設計的是4寸膜,那麼只能是選擇4040規格的反滲透膜,如果是8寸或其他尺寸的膜殼,那麼需要相對應選擇適當的型號或更換膜殼。
3、根據脫鹽率來選型
RO反滲透膜表面的脫鹽層越緻密脫鹽率就越高,但是由於RO反滲透膜脫鹽率在生產製造成之時就已經確定,所以大家在選購RO反滲透膜型號時就要充分了解所選的膜型脫鹽率是多少,以及自己所需的脫鹽率是多少,根據兩者之間的匹配性來進行選型。
4、根據回收率來選型
回收率是指將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比,而且回收率是根據反滲透系統中預處理的進水水質及用水要求而定的。因此大家要想選購到合適的RO反滲透膜型號,就要充分了解較大較小回收率能達到多少,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的產水使用需求。
『叄』 家用反滲透凈水機好不好用_百度文庫
我家裡用的是歐麥特家用反滲透凈水機,還不錯用了好幾年了!
『肆』 反滲透系統出現濃差極化現象怎麼解決
在反滲透水處理中會出現濃差極化現象,想了解一下怎產生這種現象的並且如何應對?反滲透膜表面上因溶質或其他被截留物質形成濃差極化時,膜的傳遞性能以及分離性能均將迅速衰減。具體做法如下:為了減少濃差極化的影響,除工藝設計要充分考慮外,具體運行中也可採取一些改善對策,以防止反滲透阻垢劑系統出現濃差極化現象。 (1)裝設湍流促進器所謂湍流促進器一般是指可強化流態的多種障礙物。例如對管式膜組件而言,內部可安裝螺旋擋板。實驗表明,這些湍流促進器的效果很好。對板框式或螺旋卷式的膜組件可內襯網柵等物以促進湍流。 (2)填料法如將29~100um的小球放入被處理的液體中,令其共同流經反滲透器以減小膜邊界層的厚度而增大透過速度。此外,對管式反滲透器來說,也可向進料液中添加微型海綿球,不過,對板框式或螺旋卷式膜組件而言,家填料的方法是不適宜的,主要是因為有流道堵塞的危險。小球的材質可用玻璃或甲基丙烯酸甲酯製作。 (3)增高流速首先可以採用化工上常用的增加騷動的措施。也就是說設法加大流體流過膜面的線速度,其中也包括採用層流薄層流道法。 (4)攪拌法是目前應用廣泛,特別是在測試裝置中必定使用的一種方法。其主要做法是在膜面附近增設攪拌器,也可以把裝置放在磁力攪拌器上回轉使用。實驗表面,傳質系數與攪拌器的轉數成直線關系。 (5)加分散反滲透阻垢劑為了防止反滲透膜結垢,某廠過去曾以加硫酸或鹽酸來調節pH值,但因酸系統的腐蝕和泄露使操作者很感麻煩。現在改用一種JJC-701的高效分散阻垢劑可免去加酸的麻煩,並使系統運行正常。 (6)脈沖法主要做法是在流程中增設一脈沖發生裝置,使液流在脈沖條件下通過膜分離裝置。雖然動力增加了25%~50%,但是,換來了透過速度提高了70%的得益,有相當的經濟價值。對流速而言,振幅越大或頻率越高,透過速度也越大。脈沖的振幅和頻率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樣。
『伍』 反滲透法是利用壓力差作為推動力的膜法分離技術______
反滲透法的基本特點是其推動力為壓力差(1-10MPa),傳質機理一般認為是溶劑的擴散傳遞,透過膜的物質是水溶劑,截留物為溶質、鹽(懸浮物、大分子、離子),故答案正確.
『陸』 反滲透原理
一。基本原理
當純水和鹽水被理想半透膜隔開,理想半透膜只允許水通過而阻止鹽通過,此時膜純水側的水會自發地通過半透膜流入鹽水一側,這種現象稱為滲透,若在膜的鹽水側施加壓力,那麼水的自發流動將受到抑制而減慢,當施加的壓力達到某一數值時,水通過膜的凈流量等於零,這個壓力稱為滲透壓力,當施加在膜鹽水側的壓力大於滲透壓力時,水的流向就會逆轉,此時,鹽水中的水將流入純水側,上述現象就是水的反滲透(ro)處理的基本原理。
二。反滲透機理模型
統一的「干閉濕開」反滲透機理模型
有幾個經典模型
1.優先吸附毛細孔模型:弱點干態膜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80,90年代,鄧宇等提出的,能夠解釋1和2模型的統一的現代最貼切的逆滲透機理模型。既「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即
膜干時,膜孔收縮緻密,孔隙閉合,電鏡下看不到製成干態備鏡檢的干膜;膜濕時,膜材料溶脹,膜的孔隙被溶劑溶脹,孔打開。合並就是「干閉濕開」脫鹽模型。
三。反滲透簡介
ro(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源於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後逐漸轉化為民用,目前已廣泛運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嚴格區分開來。
一般性的自來水經過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5μs/cm(ro膜過濾後出水電導=進水電導×除鹽率,一般進口反滲透膜脫鹽率都能達到99%以上,5年內運行能保證97%以上。對出水電導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採用2級反滲透,再經過簡單的處理,水電導能小於1μs/cm),
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
.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准(gb
6682—92)。
目前的主要困難是研製價格便宜、穩定、長期受壓無損的反滲透膜
。中國從21世紀初開始掌握自主反滲透膜生產技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將該計劃列入國家計委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發展專項計劃,由國家海洋局下的杭州水處理研究開發中心的子公司——杭州北斗星膜製品有限公司承擔並研發成功。目前反滲透膜市場95%為進口膜,國產膜只佔據了5%左右的市場,中國的反滲透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應用范圍
太空水、純凈水、蒸餾水等制備;
酒類製造及降度用水;
醫葯、電子等行業用水的前期制備;
化工工藝的濃縮、分離、提純及配水制備;
鍋爐補給水除鹽軟水;
海水、苦鹹水淡化;
造紙、電鍍、印染等行業用水及廢水處理。
以高分子分離膜為代表的膜分離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高效流體分離單元操作技術,30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飛速發展,已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柒』 都有哪些原因導致超純水設備反滲透膜受污染呢
超純水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性能的正常衰減外,由於污染而引起設備性能的衰減更為回嚴重,其中最容答易污染的是反滲透膜。通常的污染主要有化學垢,有機物及膠體污染,微生物污染等。
反滲透膜污染往往不是單一的,其表現的症狀也有一定的差別,使得污染的鑒別更困難。鑒別污染類型要綜合原水水質,設計參數,污染指數,運行記錄,設備性能變化及微生物指標等加以判斷。超純水設備污染常見有:膠體污染、微生物污染、鈣垢污染。
『捌』 如何消除反滲透的濃差極化
1.要嚴格控制膜的水通量
2.嚴格控制回收率
3.嚴格按照膜生產廠家的設計導則指專導系統運行。
製造廠屬家對回收率的要求考慮了膜表面沖洗的流速,卷式膜流速不低於0.1m/s,對水通量的規定中是考慮了膜表面濃縮鹽分避免達到臨界濃度,一般定量地規定濃差極化因子β<1.2。膜與膜之間設計了濃水隔網是為了增加濃水流動的紊流程度。
對於溶質來說,由於膜使其絕大部分無法通過而被截留在膜的表面上積累,造成由膜表面到主體溶液之間的濃度梯度,從而引起溶質從膜表面通過邊界層,向主體流擴散。
減少濃差極化的另一辦法是增加濃水渠道的紊流,這在渦卷式反滲透元件設計中濃水隔網的設計已給予了考慮。
『玖』 反滲透法的反滲透原理
反滲透法通常又稱超過濾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回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答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漸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心轉向反滲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