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漢市居民水費收費標准
1. 武漢市居民水費收費標准分為三個階梯:
- 第一階梯:每噸5.79元
- 第二階梯:每噸6.48元
2. 對於單一用戶,月均用水量不超過12立方米(含)的部分,按照基本水價收費。超過部分則按標准加價的水費進行收取。
3. 不同區域的基礎單價可能存在差異。例如,江岸區、黃陂區等地的基準單價為5.9元/每立方米,而新洲區的某些小區單價達到6.83元。
4. 居民用水價格:
- 第一級供應價格:1.52元/立方米 + 污水處理費0.8元/立方米 = 到戶價格2.32元/立方米(適用於月用水量25立方米及以下,或月人均用水量6.25立方米及以下的家庭)
- 第二級供應價格:2.28元/立方米 + 污水處理費0.8元/立方米 = 到戶價格3.08元/立方米(適用於月用水量25立方米至33立方米,或月人均用水量6.25立方米至8.25立方米的家庭)
- 第三級供應價格:3.04元/立方米 + 污水處理費0.8元/立方米 = 到戶價格3.84元/立方米(適用於月用水量超過33立方米,或月人均用水量超過8.25立方米的家庭)
5. 非居民用水供應價格為2.35元/立方米 + 污水處理費0.8元/立方米 = 到戶價格3.15元/立方米。
6. 特種行業用水供應價格為9元/立方米 + 污水處理費0.8元/立方米 = 到戶價格9.08元/立方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水庫中的水歸該組織使用。第四條規定,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B.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匯報(兩篇)
篇一:
一、基本情況
xx區下轄長風鄉、新洲鄉兩個鄉,共16個行政村,其中有3個行政村於2018年實施了棚改拆遷,還有1個行政村實施了引江濟淮工程拆遷,目前只有12個,農村戶籍人口3.5萬人。
二、工作進展情況
(一)加強專項工作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其納入區委常委會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在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統籌推進。同時建立三項工作機制,一是工作調度機制,由區委分管縣干牽頭,每兩周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會,區委常委會每月聽取一次工作落實情況匯報;二是投入保障機制,由區財政局牽頭,根據年度任務,安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財政專項資金x萬元;三是督查考核機制,由區考核辦牽頭,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區政府對各鄉、各區直有關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確保各項任務有效落實。
(二)農村「三大革命」工作
1.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今年,全區農村改廁253戶,其中結合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改廁x戶,自然村常住戶改廁x戶(省、市下達的任務)。在充分調研2018年農戶改廁使用情況和群眾認可度的基礎上,今年我區繼續參照2018年改廁模式,即採用裝配式一體化三格化糞池模式,聘請了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組織改廁工程施工設計,制定技術標准,同步開展廁具招標采購工作。改廁具體任務分解到各鄉、村,明確實施主任、責任人、完成時間進度表,同時加強工作落實情況跟蹤調度。截止目前,各項工作正順利推進中,計劃於8月底前全面完工。
2.扎實開展農村垃圾治理。一是穩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立農村垃圾保潔收集處理市場化機制,長風鄉、新洲鄉與安慶京環公司2018年簽訂協議,由京環公司統一管護。1-5月份共處理農村垃圾3238噸。二是強化村莊內日常保潔,加強保潔人員的配備,全區兩鄉共配備保潔員x名,配齊保潔裝備,努力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三是探索性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在長風鄉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建立垃圾分揀站3處,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力度,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自覺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3.穩步推進農村污水治理。一是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x萬元,完成了對新洲鄉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保證了污水出水水質達標排放。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今年在長風新義村新建污水處理站1座。二是做好污水處理站的運管工作,目前,全區美麗鄉村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已全覆蓋,要求鄉、村加強管護力度和資金投入,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三是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區河長制、湖長制日常管理工作,同時加大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去年,聯興村下排河溝、合興村主幹河溝的兩條黑臭水體治理已通過國家環保部、住建部驗收、
(三)「三大行動」工作
1.集中開展「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農辦、農業農村廳等18個部門印發的《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精神,明確區、鄉主要負責同志為「一線總指揮」,以村為單位,引導農民參與,因地制宜、分類推進,集中開展 「五清一改」 村莊清潔行動,1-5月份,全區清理清理村內塘溝70個,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30噸,規范畜禽散養的行政村11個,清理亂搭亂建140戶,清理廢舊廣告牌312個,清理無功能建築面積710平方米,開展清潔衛生宣傳教育活動7次,參加活動人數185人。
2.強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結合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1515」工作和江豚自然保護區環境問題整改,區政府成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每月調度推進,全區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專業戶)共計11戶,去年關閉6家;5家完成整改達標,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今年在去年整治的基礎上,再次開展畜禽養殖糞污污染排查清理,對51戶散養戶進行了整治。5月29日,區委召開xx區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月調度」會,會議明確對我區長江岸線1公里范圍內的畜禽養殖業和灘塗地養殖戶將依法進行關停。
3.持續推進村莊規劃建設提升行動。一是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實施,根據市裡統一部署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全區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加快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根據《安慶市美麗鄉村中心村布點規劃》,我區規劃建設中心村10個,目前已完成8個,在建2個,為新洲康寧先鋒中心村和長風新義中心村,今年全區計劃投資x萬元,實施建設項目工程12個。目前中心村建設類項目正在掛網招標。三是加快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落實「林長制」,推進xx區生態廊道及林業景觀提升PPP項目,打造長風、新洲沿江綠化景觀長廊,營造經濟林1852畝,綠地景觀x畝,公路景觀林18公里,總投資約x億元,目前該項目正在掛網招標。
四、下一步工作
(一)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健全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的工作機制,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逐級壓實責任的工作格局,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最大支持,統籌協調區直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尤其督促鄉黨委書記、村書記要親自上手,抓村帶戶、發動農民,組織實施。
(二)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堅決貫徹區委提出的「四清單一辦法」即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標准清單和問責辦法,切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實做細。堅持問題導向,對前期農村「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動工作開展中暴露出的問題,逐一研究分析問題原因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做到有的放矢。
(三)進一步強化督查考核。健全「雙周調度、每月一考評一獎懲」工作推進機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列入每月區委常委擴大會議通報事項。
(四)進一步做好發動群眾工作。加大工作宣傳引導力度,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宣傳,讓農民參與,尊重農民意願,讓農民滿意。把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貫穿人居環境整治全過程,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篇二:
自「四治六化」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開展以來,XXX立足實際,緊緊圍繞集中整治的總體目標,認真對照整治要求、細化整治內容、明確整治范圍、嚴格整治標准、跟蹤督查考核、走實步驟節點,全鎮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形成了領導帶頭、幹部駐村、人人參與、村村爭先的良好氛圍,全力開展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攻堅行動,著力打造「四美兩宜」的人居新環境。
一、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一是思想重視,精心安排部署。縣上動員會召開後,我們迅速行動,立即召開黨政班子聯席會議,成立了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全鎮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動員會,細化具體工作舉措,認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務,制定整治標准,明確整治重點,嚴格把握時間節點,從嚴狠抓落實。要求全鎮幹部在思想認識上務必高度重視,行動上務必見真碰硬,全力開展城鄉環境集中整治工作。二是傳導壓力,靠實工作責任。先後多次召開「兩委」幹部整治工作推進會和進展情況匯報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整治措施。分三次對6個行動緩慢、整治效果不明顯的村主幹進行約談,強化壓力傳導。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捆綁式」制度,班子成員包片、機關幹部包村、村幹部負責,定村莊、定路段、定標准、定時限,將責任層層細化分解。鎮村幹部全部深入一線,帶頭參與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諉,使狠勁、動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動員、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確保了全鎮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的順利推進。
(二)強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一是先後印發了維護環境衛生倡議書10000多份,製作布幅標語40多條,書寫永久性標語150條,每村懸掛5-10條環境整治宣傳條幅,每戶一張環境整治宣傳單,對沿主幹路的亂搭亂建經營戶下發取締通知書129份,採取每天各村廣播宣傳的形式,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等平台,廣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宣傳報道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動態,並通過宣傳車進行集中宣傳,營造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二是通過戴黨徽、亮身份、作表率行動,以實際行動進行宣傳。鎮黨委政府把這次行動同「三問四比」大討論大競賽活動相結合,同「五城同創」相結合,同脫貧攻堅相結合,組織機關黨員幹部40餘人,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時間,分三個突擊隊,深入六個重點村與幹部群眾共同參加整治工作,清除「五堆」1500餘處,轉運陳年垃圾200餘方,達到創造美好環境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效果;三是製作了XXX「四治六化」城鄉環境整治宣傳記錄片,對各村好的典型、經驗進行宣傳,對差的村進行曝光,並組織全體鎮村幹部進行觀看,達到好的村繼續提升標准,差的村繼續改進;四是加大對「臟亂差」現象和違法佔地、亂堆亂排亂放等不良行為的曝光力度,教育引導群眾增強文明環保意識,營造了鎮村互動、上下聯動、干群共建共管共治共護的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氛圍。
(三)突出重點,開展綜合整治。
以「整治三條主幹公路,提升一條主街道,樹立十個示範村」為目標,一是堅持以治「臟」為重點。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徹底清理大街小巷「五堆」,實行「戶分類——村收集——村清運——村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建設多處垃圾填埋場,實施定點收集、定點傾倒、定時清運、集中處理。截至目前,動員幹部群眾12000人次,其中黨員幹部3080人次,轉運陳年垃圾31900方,整治大街小巷「五堆」23100處。二是堅持以治「亂」為重點。以「五無一美」為整治要點,組織鎮城建辦、安監辦、派出所、食葯所、國土所40人執法大隊,對所有涉及到亂搭亂建的區域採取聯合執法,徹底拆除亂搭亂建96處、規范治理鎮區沿路商店82處。對全鎮76家果品收購市場進行規范化整治。三是堅持以治「破」為重點。對農村殘牆斷壁、廢棄院落、農村危房、主幹街道、公共場所、路面牆面進行全面修繕整理、清洗,共拆除修整64處,修繕整治路面牆面46處。加強對古村落,歷史建築的修復保護。全鎮20個村牆面刷白48000平米,重點示範村實施文化上牆2000餘平米,其中秦家莊、南陽城完成文化上牆450平米,南辛庄、馬家莊村實施文化版面上牆82塊,刷寫固定標語15條,全鎮營造良好環境整治的氛圍初步形成。四是堅持以治「污」為重點。重點整治農村污水橫流問題,加大村內排水設施建設,對3個村主街道排水渠、6個村池塘進行整修。五是堅持以治「差」為重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差、公共服務差問題,爭取項目資金,全鎮20個村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工程41件(涉及道路硬化、牆面美化、修復排水溝等)。六是堅持以保證「綠」為重點。超前規劃了村莊綠化工作,在通村路、沿溝、沿河及村頭巷邊、房前屋後、田間道路植樹造林,見縫插綠,新建3個小游園,完成8個園林村的提檔升級和3.2公里的通道綠化工作。七是繼續實施以治垃圾、治柴堆為主的冬季行動。全鎮20個村新一屆兩委幹部帶領黨員群眾掀起新一輪整治高潮,同時結合環保工作實行了包片領導包主要路段、村幹部包主要街道、黨員包戶的機制,發動黨員幹部1500餘人,動用機械80餘台次,清理垃圾、柴堆1200餘方,有力鞏固前期整治成果。八是堅持以長效機制運行為重點。在全面整治的基礎上全鎮20個村根據各自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環境衛生長效運行機制,切實鞏固整治的成果。同時各村成立了領導機構專門負責此項工作,並完善了《保潔員管理制度》、《垃圾清運制度》、《環境衛生監督員制度》和《獎懲制度》等相關制度,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常、抓出實效。引導桃果種植戶合理堆放定點堆積。
(四)強化督導,時時跟進
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城鄉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的督導檢查力度,各包村幹部全部下鄉監督和支持所包村的環境整治工作。鎮行動領導組對全鎮20個村環境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實行不間斷督查,建立督查台賬,跟蹤問題整改,對整治行動遲緩、工作推進不力的幹部,進行逐級約談督辦、通報批評問責。並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直接與農村環境衛生經費和主幹績效工資掛鉤。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雖然我們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離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一是各村環境衛生長效機制還不夠完善,制度作用發揮不明顯;二是各村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環境衛生整治配套資金嚴重短缺;三是各村垃圾傾倒點規劃不合理;四是沿主幹路柴堆等堆放不夠規范等現象。
2018年,我鎮將繼續深化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抓重點,攻難點,按照市委「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的要求,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四基地一名城」的戰略目標,努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範樣板美麗鄉村。
一是繼續強化教育、宣傳和引導,努力提升農民素質。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文明鄉村、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大力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生活品味,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改變落後、陳舊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確保農民既用心參與活動,又享受勞動成果,進一步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二是繼續完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要堅持把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完善各項整治規劃,完善村規民約。要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獎懲措施,執行落實好已經建立的衛生打掃、垃圾清運、全天保潔、門前三包等機制,絕不能「一陣風」,讓制度成為擺設。
三是繼續強化工作措施,做到四個結合。繼續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分步實施;同脫貧攻堅相結合,以市委劉書記提出的「四好」為目標,聯合幫扶單位進行結對幫扶,提升貧困戶家庭環境;同農村衛生家庭創建相結合,以庭院內外「三包六凈」為抓手,聯合團委、婦聯、計生等部門,簽訂「三包六凈」責任書,使衛生家庭創建全覆蓋;同鄉鎮河長制相結合,全鎮8個沿河村河長要加大巡河力度,解決沿河垃圾、河道垃圾及沿河企業的亂倒亂排現象,規范河道治理,不斷推進全鎮的面貌更上一個新台階。
四是繼續強化督查問責,鞏固成果。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大對此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要增加檢查次數,擴大檢查覆蓋面。將對工作成效顯著的進行典型宣傳,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公開曝光,讓先進有光有彩,讓後進無地自容。同時要將督查結果、工作成效與下撥專項資金、幹部考核緊密掛鉤,年底對此項工作進行評比。真正通過強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動城鄉環境集中整治達到預期目的。
;C. 新洲李集現在開發嗎
湖北新洲李集街扶貧開發工作
2013年,李集街扶貧工作在新洲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扶貧辦的具體指導、關心支持下,按照區委、區政府總體工作部署規劃,著力抓好老區建設投資、整街推進、整村推進以及市區對口幫扶等工作,進一步完善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開發荷花和油茶產業建設,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有力的推動了全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現將一年來的扶貧開發典型工作匯報如下:
李集村在區派小康工作組的幫扶下,共投入15.8萬元資金,加大對農村村灣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秀美村莊的建設 ,整治院牆300平方米,立麵粉刷800平方米,立面外牆塗料套白1800平方米,硬化路面980平方米,新建公共廁所1座,維修公共廁所2座,維修下水暗溝200餘米,修建站石340平方米,鋪彩磚200平方米,安裝健康器材一套,完成了300多米的U型排水渠的建修任務,使得該村立面亮化,村容舊貌變新顏;道路硬化,居民出行更方便;旮旯凈化,百姓心情更舒暢;水渠興建,菜農後顧再無憂。
李集街垃圾轉運站於2012年6月承建,位於街李鎮村新李公路旁,總佔地面積3.58畝,承載轉運垃圾能力日總量達32噸位。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日處理垃圾10噸,目前主要解決李集集鎮周邊的李集村、李集社區、河頭村、大游村、李鎮村、劉先村、何程村、李寨村等村的垃圾處理及轉運,為李集集鎮及周邊地區環境創建工作提供了有力地保障。下一步,我街將投入400萬元資金,配合全街的垃圾轉運,建設一佔地面積5畝的集鎮污水處理廠,繼續加大垃圾轉運站的建設投入,將垃圾的轉運由原來的8個村擴大到包括原來的23個村。
新建的李集中心幼兒園,是李集街扶貧開發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項目, 2012年新改擴建項目正式立項,於當年11月動工,2013年7月基本完工,2013年9月幼兒入園投入使用。新的幼兒園位於新洲區李集街劉先村西張灣,佔地面積約3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37.30平方米,可同時開辦六個教學班,容納240名幼兒,總投資350餘萬元,投入資金全部來自中央、省、市、區人民政府對口幫扶資金。
鄢家沖水庫擴容加固工程由省、市對口幫扶單位投資96萬元擴容加固,目前總蓄水量達到15.5萬方,可解決我街張信、羅崗、彭崗等村1750戶農戶、5200畝農田的灌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