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中的磷超標,應該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中,磷的去除是關鍵步驟之一。電鍍廢水中的磷多為次亞磷,需使用次亞磷去除劑進行處理,形成均相共沉澱。對於生活污水,有機磷可通過生化處理降解,但生化處理後仍需化學處理,添加鐵系或鈣系除磷劑,使總磷達標。
磷化廢水中的磷是正磷酸鹽,通常採用傳統除磷劑處理,如加入石灰或鐵系除磷劑進行沉澱。化肥廠或農葯含磷廢水是有機磷,可通過氧化或生化處理,將有機磷氧化為正磷,再進行處理。
污水處理的方法多樣,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離非溶解性物質,如重力分離、離心分離等,適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的情況。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有機物分解,適用於處理有機物含量較高的廢水。化學法通過化學反應去除溶解或膠體物質,適用於處理工業廢水。
每種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和優缺點,具體選擇需根據污水特性及處理要求來定。通過合理選擇和組合使用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實現污水中磷的去除,達到排放標准。
㈡ 含磷廢水中的磷包括幾種形式怎麼處理
含磷廢水形式
磷通常以低濃度磷酸鹽形式存在於廢水中,包括有機磷酸鹽、無機磷酸鹽(主要是正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其中以正磷酸鹽和聚磷酸鹽為主要形態。當然,廢水來源不同,各種形式的磷含量也不同。由於廢水瞎虧鎮中的磷多以正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形式存在。因此難以生化處理,傳統的混凝沉澱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遠達不到國家排放標准要求。
含磷廢水處理方法
1、化學法
化學法除磷的原理是將化學葯劑投加到含磷廢水中,試劑與廢水中的磷酸根離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解性磷酸鹽沉澱,通過過濾,去除磷酸鹽沉澱,從而達到除磷的目的。化學試劑主要是二價或者三價金屬離子。蘭吉奎和曾雪梅曾報道使用鈣鹽處理含磷廢水,去除率可達90.0%以上。謝經良等研究了不同形態的鐵鹽,通過實驗和研究發現,聚合態和凝膠態的鐵不如離子態的鐵除磷效果好。張萌使用強化鐵鹽除磷工藝處理高濃度含磷廢水,進水磷濃度為93.30mg/L,去除率達到97.02%。
鋁鹽與磷酸根離子生成磷酸鋁沉澱,通過吸附作用可去除去污水空殲中的磷。孫連偉等對氯化鋁除磷進行了探究,結果表明三磨粗價鋁離子和磷酸根離子是等摩爾反應,因此葯劑的投加量與原水TP濃度有關,pH為6.0時去除效率最高。
在含磷廢水中投加銨鹽、鎂鹽是目前國內常用的處理方法。銨鹽、鎂鹽與廢水中的磷酸鹽反應生成難溶的復鹽磷酸銨鎂,又名鳥糞石。張玉生等研究了鳥糞石法回收磷,實驗研究明,當pH控制在9.3,氮、磷物質的量比控制在4.0,鎂、磷物質的量比控制在1.1時,除磷效果最好。周庄古鎮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採用化學除磷工藝,在出水總磷含量小於1mg/L的情況下,處理成本為0.645元/m3。
2、生物法
生物除磷主要由一類統稱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由於聚磷菌能在厭氧狀態下同化發酵產物,使得聚磷菌在生物除磷系統中具備競爭的優勢。在厭氧狀態下(沒有溶解氧和硝態氮存在),兼性菌將溶解性有機物轉化成揮發性脂肪酸;聚磷菌把細胞內聚磷水解為正酸鹽,並從中獲得能量,吸收污水中易降解的COD,同化成細胞內碳能源存貯物聚β-羥基丁酸或β-羥基戊酸等。在好氧或缺氧條件下,聚磷菌以分子氧或化合態氧作為電子受體,氧化代謝內貯物質PHB或PHV等,並產生能量,過量地從污水中攝取磷酸鹽,能量以高能物質ATP的形式存貯,其中一部分轉化為聚磷,作為能量貯於胞內,通過剩餘污泥的排放實現高效生物除磷目的。
生物法除磷的主要工藝有Phostrip側流生物除磷工藝、厭氧-好氧(AO)生物除磷工藝、厭氧-缺氧-好氧(AA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氧化溝工藝、序批式反應器(SBR)工藝、反硝化除磷工藝等。陳洪波實驗表明,當進水磷濃度2~10mg/L時,SBR單級好氧生物除磷工藝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王然登等對強化生物除磷系統(EBPR)研究發現,除了聚磷菌(PAOs)對磷有去除作用外,細菌的胞外聚合物(EPS)對磷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生物法的優點是:
(1)成本低,微生物通過自身新陳代謝進行更新換代;
(2)產泥量少。生物法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生理需求從水中攝取可溶性磷酸鹽,在體內合成多聚磷酸鹽,慢慢地累積成高磷污泥;
(3)除磷范圍廣,在生化除磷中,除了可以將正磷酸鹽直接利用外,還可以使其它磷轉化為正磷。但是微生物對周圍生活環境要求比較苛刻,對水質變化敏感。
日本滋賀縣湖南中部凈化中心,先後採用厭氧-好氧(AO)、厭氧-缺氧-好氧(AA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和分段進水多級缺氧-好氧/反硝化(SMAO)3種深度處理工藝,均得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3、吸附法
吸附法除磷的原理是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積的固體物質對水中磷酸根離子具有吸附親和力,通過吸附親和力去除廢水中的磷。
磷吸附劑的選擇要求滿足以下條件:
(1)高吸附容量;
(2)高選擇性;
(3)吸附速度快;
(4)抗其他離子干擾能力強;
(5)無有害物溶出;
(6)吸附劑再生容易、性能穩定;
(7)原料易得並造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