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怎麼去色
在處理工業廢水中的顏色問題時,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其中,最直接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利用吸附劑進行吸附處理。這種方法通過添加特定的吸附劑,如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等,將廢水中的色素分子吸附在其表面,從而達到脫色的目的。
另外,如果廢水中的顏色是由於食品加工等過程中產生的,那麼可以採用生化方法進行處理。生化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害物質,從而有效去除顏色。這種方法不僅環保,而且能夠處理較大量的廢水。
此外,雙氧水、氯氣等氧化劑也可用於消毒處理污水,並達到一定的脫色效果。通過氧化作用,這些化學物質能夠破壞廢水中的色素分子,使其變為無色或低色度的物質。
除了上述方法外,絮凝沉降和過濾也是常見的脫色手段。絮凝劑能夠使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和色素分子凝聚成大塊,然後通過沉降或過濾的方式將其去除。而超濾、納濾等過濾技術則能夠進一步去除水中的微小顆粒和色素分子,提高水質。
當然,具體的脫色方法還需根據廢水中的著色物質性質來確定。不同的物質可能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脫色效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脫色方案。
⑵ 污水處理所需要的全部化工原料
絮凝葯劑:聚合氯化鐵、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醯胺(PAM)等
脫色消毒葯劑內:活性炭、次容氯酸鈉、臭氧、氯氣等
重金屬捕集葯劑:DTC類、甲殼素、EDTA類等
營養源:甲醇、磷酸二氫鈉、鉀鹽、尿素等
污水處理最常用的化工原料是水處理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混凝劑:普通無機混凝劑、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和復合型混凝劑等;緩蝕劑:無機緩蝕劑及有機緩蝕劑;殺菌劑: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阻垢分散劑: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除氧劑:最常用的是亞硫酸鈉和聯氨。其中最常用的應該是混凝劑,其他葯劑在處理特定廢水時才使用。
⑶ 脫色劑處理印染污水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印染廢水處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
在物理處理法中應用最多的是吸附法,這種方法是將活性炭、黏土等多孔物質的粉末或顆粒與廢水混合,或讓廢水通過由其顆粒狀物組成的濾床,使廢水中的污染物質被吸附在多孔物質表面上或被過濾除去。目前,國外主要採用活性炭吸附法(多半用於三級處理)。該法對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非常有效,但它不能去除水中的膠體和疏水性染料,並且它只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Saito T等人的研究表明,活性炭的吸附率、BOD去除率、COD去除率分別達93%、92%和63%,活性炭吸附能力可達到500 mg COD/g炭,污水如先曝氣,則會加快吸附速率。但若廢水BOD5>200 mg/L,則採用這種方法是不經濟的。
吸附處理使用的吸附劑多種多樣,工程中需考慮吸附劑對染料的選擇性,應根據廢水水質來選擇吸附劑。研究表明,在pH=12的印染廢水中,用硅聚物(甲基氧)作吸附劑,陰離子染料去除率可達95%~100%。
高嶺土電是一種吸附劑,研究表明經長鏈有機陽離子處理,高嶺土能有效地吸附廢水中的黃色直接染料。此外,國內也應用活性硅藻土和煤渣處理傳統印染工藝廢水,費用較低,脫色效果較好,其缺點是泥渣產生量大,且進一步處理難度大。
化學法
a 混凝法
主要有混凝沉澱法和混凝氣浮法,所採用的混凝劑多半以鋁鹽或鐵鹽為主,其中以鹼式氯化鋁(PAC)的架橋吸附性能較好,而以硫酸亞鐵的價格為最低。近年來,國外採用高分子混凝劑者日益增加,且有取代無機混凝劑之勢,但在國內因價格原因,使用高分子混凝劑者還不多見。據報道,弱陰離子性高分子混凝劑使用范圍最廣,若與硫酸鋁合用,則可發揮更好的效果。混凝法的主要優點是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設備投資省、佔地面積少、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率很高;缺點是運行費用較高、泥渣量多且脫水困難、對親水性染料處理效果差。
b 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在國外應用較多,Zima S.V.等人總結出了印染廢水臭氧脫色的數學模式研究表明:臭氧用量為0.886 g O3/g染料時,淡褐色染料廢水脫色率達80%;研究還發現,連續運轉所需臭氧量高於間歇運行所需臭氧量,而反應器內安裝隔板,可減少臭氧用量16.7%。因此,利用臭氧氧化脫色,宜設計成間歇運行的反應器,並可考慮在其中安裝隔板。臭氧氧化法對多數染料能獲得良好的脫色效果,但對硫化、還原、塗料等不溶於水的染料脫色效果較差。從國內外運行經驗和結果看,該法脫色效果好,但耗電多,大規模推廣應用有一定困難。
光氧化法處理印染廢水脫色效率較高,但設備投資和電耗還有待進一步降低;
c 電解法
電解對處理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廢水有較好的處理效果,脫色率為50%~70%,但對顏色深、CODcr高的廢水處理效果較差。對染料的電化學性能研究表明,各類染料在電解處理時其CODcr去除率的大小順序為:硫化染料、還原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中性染料、直接染料>陽離子染料。目前這種方法正在推廣應用。
生物法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對印染廢水以生物處理為主,佔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處理法佔絕大多數。從現有情況看。我國印染廢水生物處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氣和接觸氧化法佔多數。此外,鼓風曝氣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氣活性污泥法、生物轉盤等也有應用,生物流化床尚處於試驗性應用階段。但由於生物對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50%左右,所以當出水色度要求較高時,需輔以物理或化學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對BOD去除效果明顯,一般可達80%左右,但色度和COD去除率不高,尤其是PVA等化學漿料、表面活性劑、溶劑及匹布鹼減量技術的廣泛應用,不但使印染廢水的COD達到2 000~3 000 mg/L,而且BOD/COD也由原來的0.4~0.5下降到0.2以下,單純的好氧生物處理難度越來越大,出水難以達標;此外,好氧生物處理法的高運行費用及剩餘污泥處理或處置問題歷來是廢水處理領域沒有解決好的一個難題。據資料報道,一般污泥處理或處置費用占整個污水處理廠費用的50%~70%(國外),在國內也佔40%左右。由於上述原因,印染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
⑷ 水處理聚丙烯醯胺的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
本品為白色顆粒粉劑,是由陽離子單體和丙烯醯胺以不同的比例共聚而成。離子度從20%到55%水溶解性好,能以任意比例溶解於水且不溶於有機溶劑。特別適用於城市污水、城市污泥、造紙污泥及其它工業污泥的脫水處理。
主要用途:
1、 用於污泥脫水;2、用於生活污水和有機廢水的處理;3、用於以江河水源的自來水廠的水處理絮凝劑。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特別是和無機絮凝劑復配使用更好。它將成為沿長江、黃河及其他河流流域的自來水廠的高效絮凝劑。
2)用於生活污水和有機廢水的處理,本產品在配性或鹼性介質中均呈現陽電性,這樣對污水中懸浮顆粒帶陰電荷的污水進行絮凝沉澱,澄清很有效。如生產糧食酒精廢水,造紙廢水,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廢水,啤酒廢水,味精廠廢水,製糖廢水,有機含量高 廢水、飼料廢水,紡織印染廢水等,用陽離子聚丙烯醯胺要比用陰離子、非離子聚丙烯醯胺或無機鹽類效果要高數倍或數十倍,因為這類廢水普遍帶陰電荷。
3)用於以江河水作水源的自來水的處理絮凝劑,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特別是和無機絮凝劑復合使用效果更好,它將成為治長江、黃河及其它流域的自來水廠的高效絮凝劑。
4)造紙用增強劑及其它助劑。
5)用於油田經學助劑,如粘土防膨劑,油田酸化用稠化劑。
高效聚丙烯醯胺與聚丙烯醯胺鉀鹽的區別?
高效聚丙烯醯胺是以聚丙烯醯胺為主體,引入特定增效離子改性而成,比普通聚丙烯醯胺具有更好的絮凝、脫色、助濾性能。是一種新型、高效、環保凈水劑。用來提高水處理過程中沉降、澄清、過濾、離心等工藝的效率。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污水和飲用水的處理。
一、高效聚丙烯醯胺物化性質
水溶性高分子聚電解質,白色晶體,無毒、無味,易吸潮、易溶於水,不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分子鏈上帶有活性基團,有優異的絮凝作用。
二、高效聚丙烯醯胺產品特性
1、引入了特定增效離子,具有更好的絮凝和脫色性能。
2、用量少,相當於聚丙烯醯胺(PAM)的一半,降低水處理成本。
3、無毒無害,安全環保。
三、高效聚丙烯醯胺主要用途:
1、石油開采領域,主要作為三次採油驅油劑。特高分子量聚丙烯醯胺廣泛應用於石油工業、採油、鑽井泥漿、廢泥漿處理。能防止水串,降低摩阻,並提高採收率,其抗鹽性能、抗溫性能完全能替代同類產品;聚丙烯醯胺在第三次採油中也可用作增稠劑,提高採油率;除此以外,聚丙烯醯胺還可用作鑽井泥漿的增稠劑、穩定劑和沉降絮凝劑、水油比控制劑、壓裂液添加劑、潤滑劑等。
2、廢水處理,對帶正電荷的金屬氧化物沉降有特效,以陰離子為主。
3.生活污水處理,對有機膠體懸浮物沉降有特效,以陽離子為主。
4.造紙,聚丙烯醯胺廣泛用於紙張干、濕增強劑,助留阻濾劑、表面增強劑和纖維分散劑。具有很好的抗白水性,能適用於各種苛刻的PH條件,適應於各類紙張的生產過程。可以有效提高紙張的強度,改善紙頁的均勻度,並有助於提高產量,大量節約工藝用水。聚丙烯醯胺可使紙張的濕紙拉力提高20-30倍,干紙拉力提高50%,主要以陽離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