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廢水中余氯過剩會導致什麼

廢水中余氯過剩會導致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04 18:18:30

『壹』 余氯的概念是什麼氯消毒的特點主要有哪些

1.目前自水消毒殺菌主要式
答:目前自水凈化式:氯氣殺菌;世界發達家區自水凈化式:紫外線臭氧技術殺菌
2.氯
答:氯氣黃綠色、強烈窒息性異味、毒氣體強氧化劑與二氧化碳接觸能形光氣高壓液化液氯密度2.48kg/m3熔點-102℃沸點-34.6℃空氣呈白色煙霧極易溶於水、醇醚其水溶液稱鹽酸
3.自水要添加氯
答:自水原本應該種既衛安全飲用水由於環境污染導致水細菌等害物質量滋要抑制殺滅水細菌處理水程加入氯
4.氯體危害
答:氯氣體嚴重危害能刺激眼、鼻、喉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腫及肺炎濃度高麻痹呼吸樞、現閃擊性死亡期吸入低濃度氯引起慢性毒導致體內產量自由基加速體衰速度主要病症鼻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肝硬化、脈粥硬化甚至癌症
氯加入水讓您發產干澀、斷裂、叉讓您肌膚漂白化、皮膚層脫落及產奇癢比皮癬敏症氯受熱與水機腐質產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
5.含余氯水清洗蔬菜、水、穀物等何影響
答:氯破壞蔬菜水、穀物維素、礦物質等營養嚴重影響體營養物質吸收
6.余氯何進入體
答:用於自水氯任何毛細孔皮膚、鼻孔、口腔、肺部、毛發、眼睛、肉類蔬菜等氧化表層都容易快速吸收
7.余氯容易通體皮膚吸收
答:體皮膚表層遍布毛孔汗腺與自水接觸瞬間余氯容易通些細微毛孔進入體皮膚所吸收
8.期用含余氯水洗澡危害
答:用含余氯自水洗澡浴室內氯氣總量四經由呼吸道吸入三由皮膚吸收平通飲用進入體體內氯6——8倍輕者產瘙癢積月累致癌率增加30%;
9.說自水燒危害更
答:自水加煮沸氯受熱與水機腐質產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三氯甲烷比自水增加3——4倍余氯能除我每所飲用咖啡、茶或湯經加溫煮沸飲用;我體內即增加3——4倍致癌物
10.期飲用含余氯水導致疾病
答:臟疾病、冠狀脈粥硬化、貧血症、膀胱癌、肝癌、直腸癌、高血壓敏等症狀
11.余氯童危害
答:用自水給童洗澡氯使發產干澀斷裂岔使肌膚漂白化、皮膚層脫落及產奇癢比皮癬敏症;氯機物比汗液相互作用候容易造周圍空氣形三氯化氮非容易損害眼睛嗓;氯通呼吸道吸入肺部損害呼吸細胞(Clara細胞)進導致哮喘肺氣腫
12.余氯孕婦危害
答:孕婦期飲用含氯自水胎、肺造影響能導致新律齊、力衰竭及肺部功能性障礙
13.余氯危害
答:導致脈粥硬化、力衰竭、脈硬化、臟病、膀胱癌、肝癌、直腸癌、高血壓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貳』 污水廠余氯對氨氮有什麼影響

加足量的次鈉是可以去除水中氨氮的,不過成本比較高,一般不會採用這種方式的,關鍵詞:「折點加氯」,我就不復制了
作參考

『叄』 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根對污水生化處理有何危害

高鹽廢水有可能把生化池中的細菌搞死,但是氯離子本身殺菌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內,對無論對厭氧容菌還是好氧菌,原則上最好控制氯離子含量。最好不要超過3%。細胞容易失水死亡,含鹽量超過2000mg/l就出現不適狀態了,可通過馴化,能提高微生物的適應能力,可馴化到5%濃度左右,氨氮去除率也響應降低,同時氯根離子過高,對管道、設備等腐蝕比較嚴重

『肆』 循環水氯離子含量高的危害是什麼

氯離子有很高的極性,能促進腐蝕反應,又有很強的穿透性,容易穿透金屬表面的保護膜,造成縫隙和空蝕等局部腐蝕。

特別是對奧氏體不銹鋼造成的應力腐蝕開裂危害很大,可以使換熱器在短期內泄漏報廢。故一般認為,在使用碳鋼換熱器的循環水系統中,應控制氯離子<=1000mg/L;使用不銹鋼換熱器較多的循環水系統應控制氯離子<=300mg/L。有的系統還要求SO₄²⁻+Cl⁻<=1500mg/L

Cl⁻具有催化作用。在存在拉應力的情況下,Cl⁻的催化作用可能使不銹鋼腐蝕開裂。另外,Cl⁻在縫隙中或污垢下容易高度濃縮,即產生富集現象。

(4)廢水中余氯過剩會導致什麼擴展閱讀

目前,去除廢水中氯離子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沉澱法,用硝酸銀沉澱出氯離子,在工業中成本太高,應用不廣泛,僅限於實驗室使用。

2、離子交換法,用復床或混床,將氯離子去除,屬傳統工藝,設備投資較低,運行成本低,但陰離子交換樹脂容易飽和,需要再生。

3、電滲析法適合處理低濃度含氯廢水,水耗和電耗較大。

4、反滲透(RO)膜法去除率高於電滲析,操作方便,但投資較大,而且膜容易堵塞,不適用於處理電導率高、離子濃度大的廢水。

『伍』 污水中氯離子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一般的城市污水中所含的氯離子大約100左右,基本對環境沒影響。而且一般的污水處理廠也無法處理氯離子

『陸』 飲用水中氯化物含量超標的具體危害.

當水中氯化物濃度為IO0mg/L,陽離子為鎂離子時,會使人中毒。

水中氯化物濃度達到1500mg/L,時,對牛、羊、豬等家畜和家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而當氯化物濃度超過4000mg/L,時,即可使上述動物死亡。一般認為氯化物對淡水生物的毒性很小,但在水中氯化物的濃度達到較高值時,可以導致魚類死亡。

飲水與癌症發病率之間的確存在著某些因果關系。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鉻、鎳、鈹、氯代芳烴污染水體後,可以在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物體內蓄積起來。人若長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水或者食用體內蓄積有這類物質的生物就很容易誘發癌症。

(6)廢水中余氯過剩會導致什麼擴展閱讀:

飲用水雜質的危害介紹如下:

被鎘污染的水、食物,人飲食後,會造成腎、骨骼病變,攝入硫酸鎘20毫克,就會造成死亡。鉛造成的中毒,引起貧血,神經錯亂。水中不可避免的有重金屬,化學物質,雜質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殘留,加上運輸管道的老化,管內附著一層鐵銹。

長期使用未經處理的水對人們的健康存在一定的隱患。而經純水機處理後可得到純凈水,源水中含有的雜質可被過濾,可以有效地減少疾病發生概率。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致癌因子主要是來源於工業廢水、化肥和農葯。

『柒』 污水廠出水的余氯量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中沒有對余氯做出規定,是否對其水質進行余氯的監測,可以按處理後的水的用途來定。如是中水回用,看用戶的要求了。

『捌』 氯化物對污水處理有什麼影響

溶液中的氯離子會影響污水的COD,使COD偏高,當然,測COD的時候會加硫酸汞去除氯離子的影響。另外,氯化物是鹽類,鹽類過高也是不允許排放的,高鹽一般不能進生化,進生化前需脫鹽

『玖』 自來水中余氯對人體的危害!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中國的水污染問題非常突出。根據中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達到三類水質可以進入自來水廠的最低要求的僅佔29.5%;另外,中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污染也比較普遍,約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相當嚴重。工業污染使得人們喝的自來水變成死水、臟水,水分子的活性和物理性遭到嚴重的破壞。且自來水加氯經過煮沸後產生致癌物三氯甲烷,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嚴重受損,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威脅,比鴉片更可怕。

水是生命之源,嬰兒身體90%是水。兒童74%是水。成人69%是水。所以飲用什麼樣的水,直接關繫到身體健康。

一、余氯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

它能刺激眼睛,鼻子,喉嚨以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腫,濃度高時可以麻痹呼吸中區神經。長期吸入低濃度氯會引起慢性中毒。氯加入水中後,會讓您的肌膚漂白化,皮膚層脫落及產生過敏症。氯受熱後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

二、含余氯的自來水對洗菜水果等有何影響

氯會破壞蔬菜水果,穀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嚴重影響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三、長期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有什麼危害

用含余氯的自來水洗澡,浴室里氯氣的總量中有四成是經過呼吸道吸入,三成是由皮膚吸收,是平常通過飲用進入人體里氯的6到8倍,輕者產生瘙癢,重者致癌幾率增加30%。

四、自來水燒開危害更大

自來水燒開後水中的有機腐質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三氯甲烷將比自來水增加3到4倍,如果余氯不能去除,我們每日飲用的咖啡,茶,湯,經過加熱後,人體的致癌物質將增加3到4倍。

五、余氯對兒童的危害

用自來水給兒童洗澡時,氯會使頭發產生干澀斷裂分叉,也會使肌膚漂白化,皮膚層脫落及產生過敏。當氯和有機物如汗液相互作用的時候,容易造成周圍空氣中三氯化氮,容易損害眼睛和嗓子。氯通過呼吸道吸入肺部後,會損害呼吸細胞,容易導致哮喘和肺氣腫。

六、余氯對孕婦的影響

孕婦長期飲用含有餘氯的自來水,會對胎兒心,肺的生長造成影響。還可能導致新生兒心律不齊及肺部功能性障礙。

七、余氯對老人的危害

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膀胱癌,肝癌,直腸癌,高血壓等等。

八、長期飲用含余氯的水會導致的疾病

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貧血、膀胱癌、肝癌、直腸癌、高血壓和過敏等症狀。

『拾』 水中氯化物嚴重超標對水稻的影響

當今,在淡水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地方利用污水灌溉農田。未經處理的污水,既含有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養分,又含有有毒成分。盲目使用污水,不僅會污染土壤,而且還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品質量,損害人體健康。為了科學利用污水,妨患於未然,現將國家頒布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 5084-92)中提到的水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超標對農業環境的危害分述如下:
1、五日生化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的條件下,溫度為20 培養水樣5天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常作為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
灌溉水中的需氧有機污染物進入農田後,最終要被分解。在處於氧化條件的旱田土壤中,有機物質將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在水田處於還原條件的土壤中,將生產氨氣、沼氣、有機酸、乙醇類等中間代謝產物。在分解過程中,由於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及土壤中的氧化物的氧,從而使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下降,產生二價鐵、硫化氫、二價錳等。
灌溉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不太高時,對作物生長一般無不良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甚至還有改良土壤,促進增產的作用。但是,需氧有機物的含量過高時,上述產生的過剩的二價鐵、硫化氫等就要隨同有機酸等一起被水稻吸收,阻礙植株體內的代謝活動,抑制根系生長,甚至引起爛根,以至影響地上部植株的發育。尤其是作物對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受到阻礙後,必然造成作物減產。
需氧有機物污染對水稻的危害一般在水田入水口附近較明顯,這是由於水中不溶性的有機物多半沉積在這里,土壤發生還原性危害所致。國標要求灌溉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80 mg/l,旱作應小於150 mg/l,蔬菜應小於80 mg/l。
2、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水樣時,所消耗該氧化劑量相當的氧的質量濃度,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體被還原性物質污染的主要指標。其中包括大多數有機物和部分無機還原物質。
作為灌溉水的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與五日生化需氧量具有一定的類似性質,只是化學需氧量除了包括需氧有機生物氧化所耗之氧外,還包括無機還原性物質化學氧化所耗的氧。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化學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200 mg/l,旱作應小於300mg/l,蔬菜應小於150mg/l。
3、懸浮物
懸浮物系指水樣經過慮後,截留在慮片上並於103~105 烘至恆重的固體物質。
含有大量的懸浮物的污水灌入農田後,由於流速減緩或膠體被破壞而使懸浮物大量沉澱,如果這些沉澱是由金屬粉末、泥沙組成,則會覆蓋在農田表層而影響農田的肥力;懸浮物還是水中各種重金屬污染物的吸附劑,這些重金屬污染物隨著懸浮物一起沉澱在農田,造成重金屬污染物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積累。國標要求灌溉水中懸浮物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50 mg/l,旱作應小於200 mg/l,蔬菜應小於100 mg/l。
4、凱氏氮
凱氏氮是指以凱氏法測得的含氮量。它包含了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被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
氮本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凱氏氮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2 mg/l,旱作應小於30 mg/l,蔬菜應小於30mg/l。
5、總磷(以P計)
動物或植物內所含磷質,經過分解與氧化作用,最後生成硫酸鹽。人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磷質,經過新陳代謝而排出硫酸鹽。洗滌劑、磷肥及骨粉等工廠廢水中也含有磷酸鹽。天然水中磷酸鹽含量一般較低,如果水中發現過量的磷酸鹽存在可表明水被污染。若同時發現過量的硝酸鹽和氯化物時,更可以進一步證實動物性物質曾經污染過水源。
天然水和廢水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縮合磷酸鹽以及與有機體相結合的磷酸鹽3種形態存在。總磷量即水樣中各種形態的磷經消解後轉變成正磷酸鹽的總磷濃度。
磷也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總磷的含量:水作應小於5.0 mg/l,旱作應小於10 mg/l,蔬菜應小於10 mg/l。
6、水溫
水溫過低會減緩植物生長,水溫過高會造成植物根系腐爛、死亡,農灌水水溫要求小於35 。
7、pH值
pH值除直接影響植物生長外,還會使一些營養物質被淋失或被土壤固定,造成植物缺乏養分而致害;或吸收了有毒的元素,造成生理危害,這些都是導致植物死亡的原因。pH值小於4,大於9時,對農作物均會產生不良影響。用pH低於3,高於11的水灌溉作物,作物很快死亡。大部分栽培植物喜歡在弱酸性和弱鹼性條件下生長。它們對pH的適應范圍為4~9,最宜范圍為5-8.5。不同作物對pH值的要求不同。小麥在弱酸性條件下比中性條件下生長的好。國標要求灌溉水的pH值允許范圍是5.5~8.5。
8、全鹽量
全鹽,主要是鈣、鎂、鈉、鉀所形成的硫酸鹽、鹽酸鹽和碳酸鹽,它們對作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離子起作用。對作物危害最大的是鈉鹽,鈣鹽和鎂鹽對作物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佔主導地位。
灌溉水含鹽量在1000mg/l以上,對作物生長有抑製作用,有使土壤積鹽的可能性。含鹽2000mg/l以上,使土壤積鹽明顯,會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土壤鹽分增加,使土壤溶液濃度提高,物質形態變化,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困難,植物因缺乏養料導致減產或最後死亡。因鹽類對離子的拮抗作用和協同作用,在灌溉水中,必須注意多種鹽類的存在,以防治單因子鹽類對作物的傷害。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全鹽量在非鹽鹼地區應小於1000 mg/l,在鹽鹼地區應小於2000 mg/l,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放寬。
9、氯化物(以CL計)
氯化鈉危害小麥發芽的臨界濃度為2000mg/l,危害水稻發芽的臨界濃度為1000mg/l。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氯化物的含量應小於250 mg/l。
10、硫化物(以S計)
地下水(特別是溫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厭氧條件下,由於細菌的作用,使硫酸鹽還原或由含硫有機物的分解而產生的。某些工礦企業,如焦化、造氣、選礦、造紙、印染和製革等工業廢水亦含有硫化物。
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 、 、 ,存在於懸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屬硫化物以及未電離的有機、無機類硫化物。硫化氫易從水中逸散於空氣、產生雞蛋臭味,且毒性很大。硫化物是水體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
硫化物濃度即使很低也會使土壤有臭味,因此禁止採用含硫化物的廢水灌溉作物。國標要求灌溉水的硫化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1、汞及其化合物(按Hg計)
含汞0.005mg/l以上的水溶液灌溉水稻,糙米中含汞量均超過我國《食品中汞允許量》規定的0.02毫克/公斤的標准。汞在糙米及油菜中的殘留量隨灌溉液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汞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為根>莖葉>殼>糙米。
灌溉水中含汞0.005mg/l,則汞在土壤表層即稍有積累,長期灌溉可造成汞在土壤表層的積累,污染土壤,造成對作物的危害。土壤中含汞量隨灌溉水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灌溉水進入土壤中的汞主要集中在表層0-5厘米處。農作物能從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汞。作物中含汞量與土壤積累量成正相關。根據汞對農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及農產品中的殘留,在土壤的積累,考慮到汞的毒性較大,長期灌溉能污染土壤,擬定汞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為0.001mg/l。
12、鎘及其化合物(按Cd計)
土壤對鎘有很強的吸附力,特別是粘土和有機質多的土壤,易於造成鎘含量的積蓄。當土壤的pH值偏酸時,鎘的溶解度增高,而且在土壤中易移動,可能污染地下水,同時也易被植物從根部吸收;當土壤pH值偏鹼時,鎘的移動性差,作物也難以吸收。在銅、鋅、砷、鎘這些元素中以鎘最容易造成土壤污染。
當灌溉水中或土壤中含有一定鎘時,均可被農作物吸收和在土壤中造成積蓄,其吸收量和積蓄量的多少隨灌溉水中鎘濃度、灌溉量和污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農作物吸收鎘後,鎘在植物體內的分布順序是根>莖葉>籽實。各種作物吸收鎘的能力有很大差異,小麥的吸收能力比水稻高,而玉米的吸收能力又低於水稻。由於鎘大量地積累在植物根、莖葉中,因此,在受鎘嚴重污染的農田裡,農作物的莖葉不宜作家畜飼料,根茬也不宜漚制肥料。為了防治土壤及在其上生長的農產品中有鎘的積累,建議灌溉水中鎘的最高允許濃度不應超過0.005mg/l。
13、砷及其化合物(按As計)
砷在土壤中的殘留主要集中在表層,自上而下的移動性小。
利用含砷污水灌溉農田,隨灌溉水中砷含量的增高和灌溉次數的增加,砷在土壤和作物中累積增加,使作物受害,污染收獲物。0.05mg/l以上的砷使水稻減產15.9%。0.1mg/l以上的砷使油菜減產10.3%。水稻、油菜減產百分率均隨砷濃度的增高而增加。用含砷0.25mg/l的水灌溉水稻,開始在糙米中出現殘留。含砷0.5mg/l水灌溉油菜,在油菜中開始出現砷殘留。用含砷0.5mg/l以下的灌溉水對水稻、油菜生長影響不明顯;含0.5mg/l以上砷的水對水稻、油菜生長有抑製作用,抑製程度隨砷的濃度增高而加大,含砷0.5mg/l為危害濃度,100mg/l為致死濃度。因為砷及其含砷化合物毒性很強,對人、蓄的健康有較大影響。規定灌溉水中的砷含量:水作、蔬菜不得超過0.05mg/l,旱作不得超過0.1mg/l。
14、六價鉻化合物(按Cr 計)
含六價鉻的灌溉水對水稻、小麥種子的萌發及其生長發育都有一定影響。水稻、小麥均能吸收灌溉水及土壤中的鉻。鉻對數種蔬菜及穀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鉻濃度5mg/l對作物有害;濃度10mg/l時作物出現嚴重的萎黃病;鉻與鎳協同作用時,鉻濃度僅2mg/l即對作物產生損害。鉻還在作物內積累。吸收的鉻主要積累在根中,其次是莖葉,少量積累在籽實里。
含鉻污水灌溉後,土壤可以積累鉻。植物吸收和土壤積累的鉻都隨灌溉水中鉻的濃度的增加及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施用量和適當提高土壤的pH值來減少鉻污染造成的危害。為防止鉻對農作物、土壤造成的污染危害,灌溉水中鉻的最高允許濃度控制在0.1mg/l以下。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六價鉻的含量應小於0.1 mg/l。
15、鉛及其化合物(按Pb計)
含鉛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允許量應在1.0mg/l以下,否則抑制植物生長。進入土壤的鉛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當污灌水中鉛的濃度為50ppm左右時,對水稻產生毒害作用。但污水中硫酸根離子含量較多時,易生成硫酸鉛,就沒有危害了。鉛對植物毒性比砷、銅小。作物可以通過根吸收土壤或灌溉水中的鉛,並主要積累在根部,只有極少部分轉移到地上部。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鉛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0.1mg/l。
16、銅及其化合物(按Cu計)
含銅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以允許量應在2.0mg/l左右。銅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缺銅時,幼葉尖端乾枯,葉片脫落,生長受到抑制。谷類作物一般不能結實。土壤含銅過高時,作物主要積累在根部,造成根系發育惡化,減弱了根對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收。作物受害的程度,一般是隨農業環境中銅的含量的增加而加重。銅被作物吸收後,以根部分布的最多,莖葉次之,籽粒中最少。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7、錳
錳濃度1~10mg/l對豆類有害;達5mg/l對橙和柑桔幼苗有致毒作用;錳濃度5~10mg/l對西紅柿有致毒作用;錳濃度10~25mg/l對大豆和亞麻有致毒作用。
18、鋅及其化合物(按Zn計)
鋅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鋅可以間接影響植物生長素的形成,在缺鋅的土壤里,作物生長常常受到抑制,並出現各種病症。含鋅廢水灌溉農作物,鋅可以在土壤內累積,並能富集。土壤里含鋅過高時,主要傷害作物的根系,使根的伸長受到阻礙,葉子呈黃綠色,並逐漸萎黃,而且分孽少,莖短。小麥受鋅危害,葉尖上即出現黃褐色的條斑點。被吸收的鋅主要積蓄在植物的根部,也有一部分向莖葉中轉移。鋅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居於中等水平,向籽實中的轉移不如鎘。我國規定灌溉水中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為不超過2.0mg/l。
19、氟化物(按F計)
氟在植物體的積累隨著植物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氟化物含量在34.0mg/l以下,水稻生長發育未受影響;113.25mg/l以上,水稻生長發育受到抑制;453mg/l可致水稻死亡,但此濃度以下對茄子無影響。含氟污水中有一定的磷酸鹽,污灌後硫化細菌增加,可促進磷酸鹽的轉化,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有利作物生長。含氟污水灌溉後細菌數量增大,生物學過程旺盛,產量增加。由於不同作物對氟敏感程度不同,為避免對地面水和漁業的污染危害,為保護整個農業環境和人民健康,規定氟的灌溉標准為高氟區應小於2.0mg/l,一般地區應小於3.0mg/l。
20、氰化物(按游離氰根計)
50mg/l以上氰對水稻、油菜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影響,並開始在糙米、油菜中有殘留,殘留量隨灌溉濃度最高而加大。
根據不同生育期污灌氰殘留量不同,在生產上利用含氰污水灌溉水稻宜在前期,不宜在後期。不同濃度氰在水稻根、莖、葉中有殘留,殘留量與澆灌濃度成正相關。殘留量:根>莖葉>谷殼>糙米。根殘留量佔80%左右,莖葉佔15%左右。不同濃度氰在土壤中有殘留,殘留量隨著濃度增加而增大,但不與灌溉濃度成正比上升。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與氣溫和灌溉濃度有關,但無論在何種氣溫下,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都與灌溉氰的濃度成正相關。氰化物隨水進入土壤後消失的速度較快,在土壤中不會逐年積累。一般大田土壤中,氰的年凈化率都在90%以上。採取隔年清污輪灌,不會造成土壤和水稻的明顯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氰化物的含量應小於0.5mg/l。
21、揮發性酚
灌溉水中的酚,高濃度時(50-1000mg/l)可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甚至造成作物的死亡(1000mg/l)。低濃度時(30mg/l)可促使作物增產。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和產量的安全濃度在50mg/l左右。灌溉水中的酚可造成作物體內酚量的增加。作物體內的酚量隨灌溉水中酚濃度的提高而增加。作物體內酚積累量莖>根>籽粒。酚毒性較小,酚在作物中的積累問題,以及酚對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問題,不會成為制定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限制因素。
含酚污水進入土壤,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5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酚的含量極少。土壤對酚具有較強的凈化能力,酚在土壤中的年凈化率在90%以上。因此,低濃度含酚污水灌溉後,不會影響土壤肥力,也不會造成土壤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揮發酚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閱讀全文

與廢水中余氯過剩會導致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定新區地下水廠超濾 瀏覽:451
污水管道跨越燃氣管道如何處理 瀏覽:882
地熱過濾網拆除 瀏覽:840
mbr廢水 瀏覽:695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是否是半透膜 瀏覽:736
浮雕立體樹脂裝飾畫 瀏覽:867
凈水器制水怎麼關閉一直流水 瀏覽:580
科魯滋空氣濾芯總成怎麼安裝 瀏覽:926
安徽濕固化樹脂廠家 瀏覽:478
飲水機管道怎麼安裝 瀏覽:496
陶式超濾膜有序列號嗎 瀏覽:852
醫院直飲水機漏水怎麼辦 瀏覽:240
污水泵加什麼油加多少合適 瀏覽:816
樹脂檯面製作視頻教程 瀏覽:613
污水中tss什麼意思 瀏覽:88
蘇州新區污水廠什麼時候搬遷 瀏覽:710
火鹼加到污水中什麼時間發完 瀏覽:240
dtro反滲透膜廠家大全 瀏覽:490
康佳KQJH70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326
煙台回東北用隔離嗎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