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體污染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法
河長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我國水環境治理體系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修改後的法律增加了河長制的相關內容。
1、新修改的法律規定,國家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地區,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約談該地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並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約談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
2、農村污水、垃圾的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對水環境影響明顯,但還是治理的薄弱環節。新修改的法律規定,國家支持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村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同時規定,制定化肥、農葯等產品的質量標准和使用標准,應當適應水環境保護要求。畜禽散養密集區所在地縣、鄉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
3、針對飲用水安全,新修改的法律規定,飲用水供水單位應當做好取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質檢測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至少每季度向社會公開一次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同時規定,飲用水水源發生水污染事故,或者發生其他可能影響飲用水安全的突發性事件,飲用水供水單位應當採取應急處理措施,向所在地市、縣級人民政府報告,並向社會公開。
4、修改後的法律加大了違法排污的處罰力度。若企業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水污染物、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水污染物的等情況,將被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面臨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若情節嚴重,還可能被責令停業、關閉等。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措施
在水污染日益加劇的現況下,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縱觀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立法和實施現況,借鑒美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設計,本文對我國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評述了其存在的不足。本文旨在立足國情,探索適合我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解決水污染帶來的相關環境問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7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接近三年,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當前的水污染程度日益嚴重,治理難度較之以前也更加復雜。水質的惡化直接影響飲用水的安全、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影響漁業生產、制約工業的發展並加速生態環境的惡化,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按照繼續完善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思路,本文從以下三個部分進行闡釋。第一部分對我國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兩個環節:第一環節分析了我國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第二環節指出了我國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一些不足。我國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包括單位水污染防治責任制,「三同時」制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排污費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和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強制應急措施制度,分析這些制度在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第二十一條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統籌長江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統一調度和高效利用,組織實施取用水總量控制和消耗強度控制管理制度。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根據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水污染防治要求,確定長江流域各省級行政區域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長江流域水質超標的水功能區,應當實施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措施。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統籌長江流域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計劃安排。
第四十三條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長江流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長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監管力度,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
㈡ 怎樣把污水變干凈需要幾步能完成
污水處理廠是把污水變成干凈的水,然後投放到河裡的過程如下:
(1)確定污水回處理答工藝流程的主要依據是污水所需要達到的處理程度,而處理程度則取決於處理後出水的去向。
(2)處理後的出水如果排入水體,則污水的處理程度既要能夠充分利用水體自凈能力,又要防止水體遭到污染。
(3)不考慮水體自凈能力,而任意採用高級處理方法是不經濟的,但也不宜將水體自凈能力耗盡,要留有餘地。
(4)處理後污水如用於灌溉農田,污水水質應達到所要求的標准。處理後的出水如果回用於工業企業或城市建設,要考慮兩種情況:直接回用;作某些補充處理後再行回用。
處理程序:
污泥濃縮、污泥厭氧消化、污泥干化、焚燒。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的確定較為復雜,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去除的主要對象,對處理出水水質的要求,廢水的水量、水質的變化等。對各種污染物可以採用的處理單元如表:處理工藝流程的排列順序,是先簡單後復雜;從去除對象考慮,則先去除懸浮的污染物,然後去除膠體物質和溶解性物質。
㈢ 怎樣保護水資源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
㈣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5條
法律分析:五大措施,1: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保護水環境:2: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收集管網建設;加強工業污染防治:3:在重點企業推進清潔生產,降低排放強度,減少工業污染,緩解環境壓力:4:推進重點流域治理;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5:加大水源地保護,防止對水源地污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第二十一條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統籌長江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統一調度和高效利用,組織實施取用水總量控制和消耗強度控制管理制度。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根據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水污染防治要求,確定長江流域各省級行政區域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長江流域水質超標的水功能區,應當實施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措施。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統籌長江流域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計劃安排。
第四十三條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長江流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長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監管力度,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
㈤ 環境污染嚴重我們該怎麼辦
你好,看到你反應的問題,我的身心也彷彿也置身於此,也為你們那的環境現狀和老百姓得生產、生存感到焦慮、憤慨和不安。現就此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可以不客氣的說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和全人類共同的不可迴避的問題,而尤以我國更為明顯和嚴重。這與前幾十年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脫軌和頭重腳輕有很大關系。先污染後自理的後果就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等到人們意識到更確切的說是領導層意識到這樣做的後果時,我們的山山水水,老百姓得呼吸空氣、生態影響方面都付出和巨大的代價。好在近些年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把環境保護工作提升到國家基本國策的層面,這也使得我們看到了希望。
氟酸、氟化鹽,現又新建硫酸生產線,其主要的污染物時氟化物,硫酸酸霧、工業廢渣等對於環境的影響主要是酸雨、地表水、地下水的氟化物超標累積、其酸霧對人體和其他生物具有刺激性危害,氟化物對人體、牲畜等累積危害為大骨結、致癌、致畸,是屬於國家重點控制的污染物質。
湘氟公司應該採取有效的措施對其污染進行治理,地方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必須對其進行監管,對玩忽職守造成環境污染事故和人群健康危害的行為進行處罰,必要時對企業予以搬遷和關停。建議你們要找當地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我想根據環保法和由關規定的要求,政府和法院會支持你們的合理訴求的。
祝你們當地的老百姓早日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飲用水、耕作上沒有污染的土地。
㈥ 為了減少水污染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節約用水:選用節水器具,如節水龍頭、洗浴設備、馬桶,節水數量相當可觀。刷牙、洗臉、淘米、洗菜時選用適當容器,不要長流水沖洗。
一水多用:洗衣廢水可以沖廁所,用過但還比較干凈的水也可以用來擦地、沖廁所、澆花等等。
少用化學合成劑:家庭使用最多的化學品主要用於消毒廁所和清潔廚房。這些化學品往往對微生物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它們從下水道流入河水或湖泊之中,會殺死水中的微生物,使水體的自凈能力喪失,水中的毒素就會積累起來。因此,應盡量少用化學合成劑,必須使用時,應選用具有環保標志的清洗劑。
收集利用雨水:這種主動增加淡水資源的作法目前在歐洲的家庭節水行動中十分盛行。雨水主要用於澆灌花園、擦洗車輛、做清潔和沖廁所等等。這樣可以減少家庭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裡,會使水質惡化。同時,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發生過敏性皮炎,長期使用濃度較高的清潔劑,清潔劑中的致癌物還會從皮膚、口腔處進入人體內,損害健康。
珍惜紙張——就是珍惜森林與河流
紙張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污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的30%以上)。
選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
我國生產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國年產洗衣粉200萬噸,按平均15%的含磷量計算,每年就有7萬多噸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給河流湖泊帶來很大的影響。大量的含磷污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
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因此,我們提倡多植樹綠化,保護身邊的綠水青山。
㈦ 水流被污染,我們該怎麼做
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被屏蔽廣告]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㈧ 除水污的好方法有哪些呢
1、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澱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顆粒的同時回收這些顆粒物;浮選法(或氣浮法)可除去乳狀油滴或相對密度近於1的懸浮物;過濾法可除去水中的懸浮顆粒;蒸發法用於濃縮廢水中不揮發性的可溶性物質等。
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體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廢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廢物在兩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廢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等。
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用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廢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
㈨ 怎麼樣才能細水長流
堅持做一件事情,要想做到細水長流,首先得先讓這件事在我們腦中所對應的區域的灰質增多,也就是形成習慣以後,才能不依賴意志力就能使我們每天都能堅持做下去。開始面對困難,即使再難每天也必做一遍,哪怕是看一遍也好,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你具備了解決這種問題的能力,大腦就是這么的神奇,奇跡也是這么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