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污水量怎麼算
就是按水量的1-1.5%折算,精細點的,可以根據SS的去除率折算污泥量+剩餘污泥量。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 指城鎮居民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用人均系數法測算。
測算公式為: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系數×市鎮非農業人口×365。(1)深圳市布吉污水廠處理多少水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有害氣體中毒的防範
在污水管道和處理廠的各種構築物和井內,都有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些有害氣體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有害氣體(窒息性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兩大類。
有毒有害氣體主要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進入人體內部後會抑制人體細胞的換氧能力,引起肌體組織缺氧而發生窒息性中毒。
易燃易爆氣體是遇到各種明火或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能引起燃燒甚至爆炸的氣體,比如沼氣、石油氣等,在污泥井、集水井(池)等氣體流通不暢或長時間沒有任何操作的地方,這些氣體容易積聚成害。
㈡ 何謂深圳河污染3+1方案和8+1方案
根據深圳市水利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編寫的《深圳河灣流域污水截排及處理專題研究(徵求意見稿)》(2005年2月)(以下簡稱「截排」),目前做過的污水處理方案主要有:深圳市規劃局所做的8+1方案和「截排」所推薦的3+1方案。
8+1方案:實際為9座污水處理廠和一條截污干管方案。9個污水處理廠分別為已經建成的羅芳、濱河、南山、蛇口4座,規劃建設的5座分別為:福田、西麗、草埔、埔地嚇和沙灣污水廠(西麗污水廠是2002年規劃調整時增加的,故稱8+1方案)。其中,福田、西麗屬特區內,草埔、埔地嚇、沙灣屬特區外。原規劃9座污水處理廠的總規模為256萬m3/d。一條截污干管為已經建成的皇崗路以西至南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排海(珠江口)干管(管徑2.4m,岸邊深入海里1.6km)。根據「截排」,8+1方案需要新增加的投資為33.65億元,佔地及動遷投資為40.54億元,年運行費為6692萬元。
3+1方案:實際為4座污水處理廠和一條污水輸送隧道,加4座污水處理回用站方案。方案的主要內容為:布吉河以西污水全部截排至南山污水處理廠(除污水處理回用水外),處理後排海。南山污水處理廠規模擴建為150萬m3/d,現有的濱河污水處理廠和原規劃的福田、西麗、草鋪污水廠功能均由南山污水廠替代;布吉河以東,特區內原有羅芳污水廠保留,新建特區外新建埔地嚇污水廠1座;1條污水輸送隧道的規模為:直徑5.5m,長度25.02km。除此之外,3+1方案考慮到污水回用的要求,計劃建設濱河、福田、西麗、草鋪4座污水回用處理站(不回用時可以通過隧道排向珠江口),並考慮羅湖、南山污水廠小部分回用。根據「截排」,3+1方案需要增加的投資為34.28億元,佔地及動遷投資為26.73億元,年運行費比8+1方案少2000萬元左右。
㈢ 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一噸水要花多少錢工業廢水一般什麼范圍比較合理
每噸污水處理成本不到3角錢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汪亮亮)湖北新三板企業武漢芳笛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環保裝備產業園項目日前在天門開工,此舉標志著湖北污水處理廠建設將朝模塊化方向發展,以後建一座小型污水處理廠,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最快只用一天。
芳笛環保作為國內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高新技術環保企業,其負責人介紹,傳統用生物法處理污水,需要4個池子,一環套一環,不僅佔地多,而且效率低。該公司獨創的技術,4個池子合並成一個池子,節約佔地也提高了效率。近日發布的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上,芳笛環保成為湖北唯一上榜的環保行業上市公司。
2009年,芳笛環保建設了仙桃市毛嘴鎮污水處理項目,污水處理效果顯著,當地政府要求運營成本控制在處理每噸污水花費0.4元,但實際成本為每噸0.3元以內。
㈣ 深圳市龍崗區有幾家污水處理廠分別在什麼位置
有上洋廠配套管一期工程、布吉污水廠
在建的有南灣哺地嚇、平湖鵝公嶺、坪山上洋、坑梓龍田、沙田污水處理廠
㈤ 污水處理公司的水量是大概是每天多少噸會有不同等級之分嗎
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復日處理量制一般在幾十萬噸/日至百萬噸/日,如北京的高碑店(100萬噸),小紅門(60萬噸);
中型污水處理廠可以達到幾萬噸至十萬噸
小型污水處理廠從千噸至萬噸
至於百噸級別的,應稱為污水處理站了。
網路武漢格林環保了解更多。
㈥ 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標准
這個沒有,這個是在建廠前的立項報告中就說明了進水各項指標的濃度的。版
主要看周邊是生活污水為主權,還是工業污水為主。
一般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比例:生活污水70%,工業污水30%
城鎮污水處理廠在設計初期,COD和NH3-N設計在300和30左右。
在運行過程中,一般會低於設計標准,COD和NH3-N在130和15左右。
㈦ 一般的污水處理廠每天能處理多少噸污水
一般城市生活污水廠。2w,5w,10w,20w,50w都有。
㈧ 布吉河的污染
布吉河,發源於布吉鎮,由北而南流經深圳羅湖商業中心,匯入深圳河,全長16.47公里。從20年前開始,這里逐漸變成深圳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布吉河,又黑又臭的布吉河,成為深圳人揮之不去的惡夢之河。
在10月31日召開的我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委常委、代市長李鴻忠在講話中談到深圳河和布吉河污染情況時,不無痛心地說,布吉河兩岸違法建築林立,廁所都建在了河堤上,垃圾、廢物、糞便隨意倒入河道,深圳河污染源的50%以上來自布吉河。
最近兩日,本報派出特別報道組,從深圳河入海口和布吉河入深圳河口溯流而上,直至布吉河源頭,沿途察看了布吉河污染現狀,所見所聞觸目驚心。布吉河,大地的血脈,她是無辜的,她是受害的,不可原諒的是那些把污水穢物傾入河中的人。從布吉河歸來,記者眼前不停晃動著的,是黑得發亮的污水緩緩流淌,是花花綠綠的垃圾漂在河中,是大大小小直接排入河道的下水管……
來自下游的黑色警告
深圳河入海口:水色污濁流速緩慢
皇崗口岸是深圳河匯入大海的地方,在這里,承載了布吉河的黑水和垃圾的深圳河水色污濁,流速緩慢,顯得不堪重負。
1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深圳河入海口。走上一條邊防武警執勤的躉船,船上的武警戰士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在這條船上工作了3年。白天在水面上執勤,陽光把水中的臭味一股股蒸發上來,說沒感覺是假的。不過近一年來他們也親眼目睹、親身參加了有關部門頻繁的清潔河水行動,不管怎麼說,河水比前兩年要干凈了一點,當然要根本改善深圳河水質,打撈漂浮垃圾和清除河底淤泥仍然顯得很困難。
鹿丹村附近:河面漆黑臭味熏人
下午3時半,記者沿著深圳河來到了濱河大道旁的鹿丹村,這里是布吉河與深圳河的交界處。一進小區記者就感受到了異樣:下水道般的臭味隨風陣陣傳來,而當記者走進一群群正在乘涼聊天的居民時,驚訝地發現他們的話題毫無例外都是村後面的這條河。
當記者說明了來意後,小區保安顯得格外熱情。他立刻帶著記者來到24棟居民樓,爬上8層樓後記者發現,這里真是俯看布吉河與深圳河交界的最佳位置。在布吉河漆黑的河面上,3隻小艇正在捕撈水中的垃圾,捕撈網一次次伸入黑油油的水面下,攪起一圈圈近乎粘稠的水紋。
於兩條河的交界線可以明顯地看出,布吉河比深圳河黑很多。交界線上已經攔起了一道浮網,以阻止布吉河面上的漂浮垃圾進入深圳河,然而顯然它無法隔斷烏黑的河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深圳河。
住在15棟居民樓的楊大媽告訴記者,她已經在這里住了15個年頭了,每逢夏季悶熱無雨的時節,她就特別害怕深圳河會枯水:「河底如果露出來,被太陽一曬,那臭味簡直受不了,關窗也沒用。熏得人頭暈!」另一位住在小區靠近馬路最遠離河水一座居民樓里的姜先生則最擔心刮南風,「一刮南風那臭味就飄過來了,離得遠也沒用!」
小區的居民告訴記者,就因為河水太臭,小區內的居民已經有二三百人陸續離開,40多套房屋轉賣他人。他們說,如果有條件他們也早就離開這里了。
洪湖公園:人已麻木魚翻鳥亡
下午5時,記者來到曾有「深圳第一座生態公園」之譽的洪湖公園,曾幾何時,洪湖就是靠著布吉河的直接滋養而清波漣漣。如今的洪湖和布吉河已經被隔離開來,只通過一個大水管從河中取水,進行過濾處理後再輸入洪湖中。
走出公園後門,記者就站在了惡臭熏天的布吉河邊。只見烏油油的黑中帶綠的水面上,不時緩緩地冒出一串水泡。給記者帶路的公園保安小劉告訴記者,這是河底發酵後產生的沼氣,臭得很。小劉說,他和同事們就住在河邊的一棟公司宿舍里,他還記得剛來的那天,大家一個晚上說的話題都是「這么臭以後怎麼熬」,一個夏天過去,他們已經養成了再熱也不開窗的習慣。小劉說,他現在已經不覺得這河水太臭了,因為他的嗅覺已經很麻木,對香味的感覺也很遲鈍。身體好像也變差了,經常感冒。
為了凈化布吉河水,洪湖公園內已經建起了一座污水過濾池,但是隨著布吉河水質的不斷惡化,只設一道過濾工序已經無法得到符合標準的水了。在浮滿荷葉的洪湖上,記者看到了一些翻著肚皮的死魚在漂浮,而棲息在這里的水鳥也有一些沒能倖免於難:有的水鳥因為吃了死魚後中毒而死。小劉指著遠處說,那已經是他看見的第3隻死鳥了。
第二座污水過濾池已經在修建之中,小劉對記者說,新的過濾池建好以後,洪湖裡的水會比現在干凈一些。然而記者卻憂慮地想到:如果布吉河的水質繼續惡化下去,洪湖公園里還能再建幾座過濾池呢?
布吉河邊居民怨聲載道許多受害者就是「施暴者」
北橋上攔水壩:格柵上下景觀迥異
1日下午3時,在市水務局防洪設施管理處和布吉河管理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記者的車從清水河小關進入布吉鎮,在布吉河北橋以上數百米處,一道攔水壩出現在記者眼前。攔水壩前面是一道鐵格柵。格柵上下遊河面景觀迥異,下游基本沒有浮動的垃圾,上游垃圾漂滿河道,有的地方垃圾沉積如小島,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在流動的河水裡翻卷。
這道格柵,是布吉河管理所設在河道里的第一道格柵,格柵和攔水壩旁邊是布吉污水處理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在攔水壩前,出水口在攔水壩後。進水口搭著一個小涼棚,棚下站著一個工人,操著一把叉鉤不停地在水中撈雜物,垃圾袋、泡沫盒、破衣爛布、菜葉子等等,什麼都有,一天下來可裝幾十筐。一些沒有流到進水口的雜物就滾下攔水壩,隨著黑乎乎的河水流向下游。
兩岸搭建的建築物:工業廢水毒死樹木
從攔水壩向前走,在布吉河兩岸隨處可見拋下的垃圾。那些搭建在河岸上的建築物,不時有垃圾從窗口拋下河。有一棟五六層的工廠宿舍就建在河堤上,樓下是懸空的基樁,基樁下面則是成堆的垃圾,堆成了小山,河水都沖不走。
再往前走,一個垃圾中轉屋也建在河邊,起風的時候,或者垃圾清理工的掃帚不小心揚高一點,一些零星的垃圾就會跌下河道。而在這個垃圾屋旁邊,有一條排入主河道的小溝溝,在小溝深處一個很隱蔽的地方,記者赫然看見一道黃澄澄的水從管中泄下。管子接進一家工廠,顯然,這是未經任何處理的工業廢水。廢水排放管兩旁的樹都死了。
布吉河在布吉鎮拐了一個大彎,在廣深鐵路橋兩邊拐來拐去。記者循著河道來到老粵寶橋。這里已是布吉鎮中心,橋下就是布吉河。忍住令人作嘔的臭氣,站在橋上看河道,慘像不忍目睹。河岸上多是農民房,靠河的一面牆上,到處可見一條條排水管,直接伸到河道中,生活污水長流不息。
橋邊公廁和垃圾屋:垃圾如山糞便漂浮
就在橋邊幾米處,記者發現了一個公廁和一個垃圾中轉屋。公廁的一半懸空建在河道上,下面是黑臭黑臭的垃圾山。記者問公廁管理員,公廁下面是什麼?是化糞池。化糞池直接排到河裡嗎?不排到河裡排到哪裡?這河道本來就是排污用的嘛。
在布吉鎮住過兩年的老趙說,何止公廁建在河上,沿岸許多民宅的廁所也是直接排入河中的,河面上經常可見糞便漂浮。
過鐵路橋再往前走,就到了穿孔橋。這里是布吉河三條支流之一大芬河匯入處。穿孔橋下垃圾成山,把橋墩都包圍了。旁邊有一個建築工地,建築垃圾堆滿了河坡。
在一排車行前,幾個車行的員工說,他們看到垃圾清掃工懶得運走垃圾,經常把垃圾順手掃進河道,他們看到就罵,但是罵也沒用。河水臭得要命,比廁所還臭,吃飯是不敢在店裡吃的,晚上一直臭到家裡去,一些客戶不敢在這里久留,對生意也很有影響。
然而就是這些員工抱怨同時,記者也看到幾個排污口從車行的樓房下面接到河堤上,污水汨汨而流。他們也許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
夕陽西下,記者第一天的行動結束。一行人說要吃晚飯,但是記者已經完全沒有了胃口,只感覺臭氣在體內翻轉,惡心不已。
來自上游的紅色警示
中海怡翠山莊附近:污水泄下形成瀑布
2日上午10時,報道組再次來到布吉鎮,向布吉河上游尋去。記者先來到布吉鎮商業中心的牛嶺嚇,這里是布吉河兩大支流水徑河和塘徑河交匯處。
往北,是塘徑;往西北,是水徑。經過1.3公里的箱涵後,水徑河在布吉鎮城區外露出地面。河道開始變窄,水流開始變少。沿岸有不少工廠,工廠的排污口都直接接到河中,粗的管,細的管,都在淌水,匯成了布吉河水。
在中海怡翠山莊後面的河堤上,記者看見幾道「瀑布」飛流而下。走近仔細一看,「瀑布」原來是從河兩岸的住宅下面冒出來的,河岸高約10米,從住宅下面接出的排水口高高伸向河道,生活污水直泄而下,形成了「瀑布」景觀。
甘坑村路口:幾股黑水流入河道
汽車從麗湖花園門前拐上布龍公路,過了恆通工業區,到了甘坑村路口。水徑河在這里變成了一條小水溝,大約兩三米寬,水深大約幾十厘米,成粘稠狀流動。在路口開店的居民說,這里有幾股黑水流入,一股是山上養豬場的豬糞豬尿,一股是山邊三鳥批發市場的污水,一股是秀峰工業城的工業廢水,一股是山上垃圾填埋場的污水。
記者驅車來到附近山上的布吉鎮垃圾填埋場,一輛接一輛的垃圾運輸車把垃圾運上山,順著山坡倒下去,上百個垃圾清理工在垃圾堆里忙碌,推土機隨後把垃圾掩埋起來,平均每天填埋8噸之多。蔚為壯觀的垃圾山下,垃圾殘液中流出各種顏色的污水,也滲進了水徑河。
再來到秀峰工業城。進工業城口,路邊出現一溜梯級水池,黑油油的池水滿滿盪盪,水面上生長著密密麻麻的水葫蘆。這是處理工業廢水的厭氧塘。陪同記者的一位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說,其實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污水處理方法,對污水沒有大的去污作用,布吉污水處理廠曾經採用過這種方法,後來廢棄了。
水徑河上游:沒有源水只有污水
從秀峰工業城出來,記者就很難看到水徑河的河道了。聽說源頭在三聯水庫,我們驅車來到禾沙坑村的三聯水庫邊。只見水庫只比山塘大一點,水量很小,有一個抽水泵在工作,把水抽到山上的水廠處理,這就是三聯村的飲用水源了。水泵房旁邊是一個泄洪口,此刻離庫面還有數米高。水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主要靠老天下雨蓄水,但雨水總是很少,已經兩年沒有泄洪了,連村民吃水都不夠,哪來多餘的水放下水徑河?水庫工作人員的話證實了水徑河沒有天然的源水。
從三聯水庫下到下面的村莊里,不出300米,記者看到了水徑河的上游。河裡污水橫流。顯然,水徑河的「源水」就是村裡的污水了。
李朗水庫:水質清爽水量太少
水文書上寫著布吉河的源頭還在黃竹瀝,記者無法找到。但是聽三聯水庫的工作人員說,黃竹瀝已經沒有這個地名了,可能就是現在的李朗水庫一帶。這個水庫可能與三聯水庫一般大小,呈長形分布。水庫的上游長滿了水葫蘆,再往上是菜地,幾十個菜農正在耕種。水庫邊有人在打豬草。打豬草的夫婦捧起一捧水,還算是干凈。遠處有人在垂釣,三五條羅非魚在網兜里撞來撞去。從羅湖來的垂釣者說,這里的魚味道不錯。
記者掬起一捧水洗了一把臉,感覺很清爽。只是轉過一個彎,就看見一個窩棚,深處傳來豬叫聲,估計是個養豬場,豬場的污水直接流入水庫。水庫下游,泄洪口高懸,離水面還有數米遠,周圍長滿了野草,看來是很長時間沒有水泄出去了。順著泄洪道翻過山坡,從一片樹林里鑽出來,就到了一個工廠後面,一條臭水溝出現了,看來就是塘徑河的源頭了,溝里堆滿了剩飯殘羹。水溝從鐵路邊往南拐,就是塘徑河了。
塘徑河探源證實,塘徑河也沒有源水,所謂的源水就是污水。
布吉河的另一條支流大芬河,我們沒有去。聽說源頭被一群無業人員霸佔了,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沿河還有幾個公廁,糞便直接入河。
尋找布吉河源頭一天下來,記者明白了一點,除了雨水,布吉河的源水其實都是污水,布吉河其實就是一條下水道,作為河流,她已經失去了天然的源水。
土生土長的布吉人老鄒說,小時候,他和夥伴們在布吉河裡挑沙挑水,游泳摸魚,好不快樂。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成片成片的山頭被推平,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這種美好的日子再也一去不復返了。
誰污染了布吉河?本報記者將繼續走進各個污染點,直擊污水的來源,探查布吉河污染的根源。
㈨ 污水處理廠電耗量一般為多少噸每噸水
污水處理耗電為0.2-0.3kwh/m3,需要根據處理廠的規格來實際決定。
污水處理的主要工回藝有A/O工藝、A2/O工藝、氧化溝答工藝、SBR工藝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其他改進工藝。市政污水處理廠的一般流程是:進水→粗格柵→污水提升泵站→細格柵→沉砂池→初次沉澱池→好氧活性污泥處理→二次沉澱池→消毒池→出水。
預處理單元包括格柵、提升泵、沉砂池等,主要用於污水的提升及渣、沙等的去除,為生化處理創造條件。生化處理單元主要包括曝氣系統、迴流系統和二次沉澱池。
(9)深圳市布吉污水廠處理多少水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耗電介紹如下:
用於有機物、氨氮等的去除。污泥處理單元包括濃縮機、脫水機、出泥泵等,將剩餘污泥脫水外運。不同處理單元的構造和運行模式不同,因而其能耗計算就需要根據能耗分布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市政污水處理廠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電能、燃料及葯劑等潛在能源。其中,電耗占總能耗的60%~90% 。電能的消耗主要用在污水和污泥的提升、生物處理的供氧和迴流。
㈩ 深圳布吉水費(含污水處理費)多少錢一噸
家庭用水
水費
2元/噸
電
0.45/度
煤氣
2元
不知道你要的是
家庭用水
商業的
還是工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