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如何進行加葯的
通過計量泵加葯,根據效果來調整加葯量的多少
B. 污水處理需要那些葯劑
1、 絮凝復劑:可以有效的將制頑固物質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常常用在初沉池、二沉池、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中,主要使用的是聚丙烯醯胺。
2、 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 調理劑:對脫水前剩餘污泥進行調理。
4、 破乳劑:主要是應用在含油廢水預處理中。
5、 消泡劑:主要是用於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
6、 PH調整劑:用於調節污水的酸鹼性。
7、 氧化還原劑:主要應用於含有氧化物質或還原物質的廢水處理。
8、 消毒劑:應用於廢水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處理中。希望可以幫到你
C. 污水處理一般加什麼葯
調節酸鹼度用石灰和鹽酸居多;
投加碳源用乙酸鈉、工業葡萄糖居多;
混凝沉澱用PAC居多,也有用鐵鹽;
污泥處理用PAC,PAM居多;
處理重金屬離子葯劑成分繁雜且保密,有螯合物、硫化物等;
出廠水消毒多採用次氯酸鈉、二氧化氯。
D. 污水處理出水消毒加多少次氯酸鈉
不同水質次氯酸鈉配比如下:
1、自來水消毒殺菌——加葯一般1~3mg/L。
2、熱電廠循環水、海水殺菌除藻,加葯量一般為3~5mg/l。
3、污水處理後生產的中水,加葯量一般為5~10mg/l。 石油行業的回填水(注水),加葯量一般為3~6mg/l。
4、醫院廢水殺菌消毒,加葯量一般為30~50mg/l。
5、養殖業、畜禽舍的消毒殺菌,加葯量一般為5~10mg/l。
6.畜產品消毒殺菌,加葯量一般為1~3mg/l。
7、蔬菜、果品及食品的殺菌消毒,加葯量一般為1~3mg/l。
8、酒店、飯店、醫院、食品與肉類加工企業及公共設施環境的消毒,加葯量一般為1~3mg/l。
(4)污水處理怎麼加葯擴展閱讀:
特性
白色極不穩定固體,與有機物或還原劑相混易爆炸。水溶液鹼性,並緩慢分解為NaCl、NaClO₃和O₂,受熱受光快速分解,強氧化性。
次氯酸鈉主要用於漂白、工業廢水處理、造紙、紡織、制葯、精細化工、衛生消毒等眾多領域,具體是:
1、用於紙漿、紡織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學纖維和澱粉的漂白。
2、制皂工業用作油脂的漂白劑。
3、化學工業用於生產水合肼、單氯胺、雙氯胺。
4、用於製造鈷、鎳的氯化劑。
5、水處理中用作凈水劑、殺菌劑、消毒劑。
6、染料工業用於製造硫化寶藍。
7、有機工業用於製造氯化苦,電石水合制乙炔的清凈劑。
8、農業和畜牧業用作蔬菜、水果、飼養場和畜舍等的消毒劑和去臭劑。
9、食品級次氯酸鈉用於飲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製造設備、器具的殺菌消毒,但是不可以用於以芝麻為原料的食品生產過程。
E. 廢水處理如何加葯配比
一、葯劑備用
1、聚合氯化鋁(PAC)
2、聚丙烯醯胺(PAM)
3、固體氫氧化鈉(NaOH)
二、葯劑的配比
1、聚合氯化鋁(PAC)的配製
1.1計算
PAC溶液一般按100kg/m³配製。如PAC溶解罐是1立方,那麼溶解一罐PAC溶液需要加入的PAC的量是:1×100=100kg。
1.2溶解方法
溶解罐中先放入四分之三的清水,啟動攪拌,把稱好的100kg的PAC加入溶解罐中,邊攪拌邊繼續補充清水至罐滿;待葯品全部溶解後放入儲葯罐備用。
2、聚丙烯醯胺(PAM)的配製
2.1計算
PAM溶液一般按5kg/m³配製。如PAM溶解罐是1立方,那麼溶解一罐PAM溶液需要加入的PAM的量是:1×5=5kg。
2.2溶解方法
溶解罐中先放入四分之三的清水,啟動攪拌,把稱好的5kg的PAM緩慢地加入溶解罐中,邊攪拌邊繼續補充清水至罐滿;待葯品全部溶解後放入儲葯罐備用。
注意:由於PAM得粘度很大,加入PAM過快,外面溶解的PAM會包裹住裡面的PAM,阻止其溶解(其明顯的表現是有成團的PAM在溶液中出現)。所以要緩慢的加入PAM,使它充分的溶解,提高利用率。
F. 污水處理設備加葯運行的方法是什麼
加葯是污水處理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加葯量是否合理是決定處理後的水質好壞的關鍵。不同專的水質要求的加葯量屬不同。各種葯品投加量都要根據來水的成分和濃度通過小樣試驗來確定。
一般來講,酸鹼溶液的用量要能保證水的PH值達到6~9即可;破穩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的5~15%;符合聚結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0.5~1%;氧化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的0.5~2%;符合速沉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的1~2%。
G. 污水處理中葯劑的投加量怎麼確定
這個問題提的很籠統,通常在污水處理中的加葯往往就兩種:1、加酸(鹼)進行中專和;2加絮凝劑增強屬污泥的沉降性能。
對於1而言,可以通過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得出結果。而對於2而言往往要通過小試,配出一個合適的濃度,不能盲目的指定一個量一個濃度進行投加。因為往往污水的流量高出加葯量很多,所以在配置2時可以盡量配置稀一些,然後提到一個比較大的濃度,這時葯劑和污水充分混合。根據我的經驗實際加葯量往往比小試得出的結果高一些,但不能高太多,太多會造成出水更混,這個問題還應考慮到沉澱池的一些參數。
H. 如何正確向污水處理設備投放葯劑
1、酸鹼溶液的用量要能保證水的PH值到達6~9即可,破穩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的5~15%,契合聚版結劑的權用量約為處理量0.5~1%,氧化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的0.5~2%,契合速沉劑的用量約為處理量的1~2%。
2、各種處理劑都由氟塑料泵輸送的,他們的投加量都是經過各自的玻璃轉子流量計來計量,用進出口閥門
3、各種水處理葯劑的盛放方位、輸送泵的方位和投進地點,以便給運用者提供方便,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的提升泵和加葯泵都安裝在泵房內。
I. 我想問一下污水處理廠處理電廠用水,都需要哪幾種葯劑,哪一種用量比
摘要 電廠水處理葯劑的配製:
J. 污水處理的六個步驟是什麼
1、廢水首先經過格柵、篩網後流至絮凝沉澱池,為了使處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澱池中加入混凝劑,使廢水中懸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葯也起到調節廢水的作用。絮凝沉澱後的廢水流入預曝氣調節池中。
2、曝氣調節池中通入空氣,起到預曝氣調節的作用。調節均勻的廢水用泵提升到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裝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氣頭,並裝入浮動填料,實踐證明該項技術對COD和BOD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廢水自流入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二池採用方法相同。
4、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澱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窩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負荷高,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小。
5、混凝沉澱池與斜板沉澱池沉澱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中,然後經污泥脫水機械脫水。
6、斜板沉澱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經檢測後外排。
污水工藝流程選型要求:
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加強處理效果的改造,改造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處理設施,對現有醫院中應用較多的化糞池、接觸池在結構或運行方式上進行改造,必要時增設部分設施,盡可能地提高處理效果,以達到醫院污水處理的排放標准。
通過混凝沉澱(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並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