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需要哪些設備呢
污水處理有五種典型的工藝:
(1)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污水處理需要以下設備:
1格柵清污機
2砂水分離器
3一沉池刮泥機
4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5一沉池排泥泵
6曝氣機
7污泥迴流泵
8二沉池刮吸泥機
9帶式壓濾機
10羅茨鼓風機
11剩餘污泥泵
12濾帶沖洗泵
13污泥輸送泵
14加葯計量泵
15空氣壓縮機(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
16二氧化氯消毒器
㈡ 污水泵有多少種各自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市政污水和內澇的排水泵主要是軸流泵,特點是流量大,揚程小。小流量高揚程的場合使用離心泵。他們運用的都是負壓原理。
㈢ 地下室帶有衛生間的污水池用什麼泵
可以選用管道式的污水泵或是污水提升裝置。
無堵塞潛水式污水提升泵是在引進國回外先進技答術的基礎上,結合國內水泵的使用特點而研製成功的新一代泵類產品,具有節能效果顯著、防纏繞、無堵塞、自動安裝和自動控制等特點。在排送固體顆粒和長纖維垃圾方面,具有獨特效果。
該系列泵採用獨特結構和新型機械密封,能有效地輸送含有固體物和長纖維。葉輪與傳統葉輪相比,該泵葉輪採用單流道或雙流道形式,它類似於一截面大小相同的彎管,具有非常好的過流性,配以合理的蝸室,使得該泵具有效率高、葉輪經動靜平衡試驗,使泵在運行中無振動。
㈣ 請問污水處理不同工藝中各個池子一般需要什麼設備,如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接觸氧化池等等,謝謝
調節池一般需射流攪拌器,
厭氧池,需要配水系統,布水系統,三相分離系回統,再復雜一答點還有沼氣回收系統。
缺厭池,這個池子裡面通常是曝氣裝置
接觸氧化池,曝氣裝置,生物填料,
其餘的二沉澱,刮吸泥機,
沉澱池需要斜板沉澱器,基本就這些了,如果還有需HI我吧。
㈤ 污水處理中幾種常用泵類選用
1、污水提升泵
污水提升泵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污水從一個水池抽送到另一個水池,或從一個污水處理環節輸送到另一個處理環節,實現污水的傳輸作用,在污水處理過程中使用的比較多些。
污水提升泵放在污水處理廠進水口,污水管網輸送過來的污水,水位較低,需要用污水提升泵,將水位較低的污水抽送到後續的處理工藝設備中。很多污水處理設施按高程設置,通過水位差,使污水實現自流,自動流向後續設施中,從而減少能耗。另一個作用,是把上一個水池處理過的污水,抽送到下一個水池,進行下一個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
2、加葯泵
加葯泵主要是添加污水處理葯劑到污水池,使污水處理葯劑與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發生中和反應,去除污染物,凈化水體。污水處理葯劑在加葯箱內配製好,經攪拌器攪拌均勻後,投入溶液箱。加葯泵從溶液箱中吸入葯液,然後與工作介質的水混合,輸送到污染水體中,實現加葯的目的。加葯泵接觸的污水處理葯劑理化性質不同,根據葯劑特點選擇相應的加葯泵,加葯過程的平穩性、准確性也是要考慮的。
3、污泥泵
污泥泵主要作用,是把污水處理後產生的污泥,從水池底部抽取出來,去做污泥處理。污泥泵主要用在產生污泥的池子,比如沉澱池、污泥池、生化池、過濾池等。污泥泵把產生的污泥抽送給壓濾機,壓濾機把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實現污泥處理。污泥泵的壓力大小,決定污泥泵抽送污泥的含水量大小,對後面的壓濾機的污泥處理產生直接影響。
㈥ 污水提升泵常規類型有哪些
用於污水提升的泵從結構形式上可分為卧式泵、立式泵、潛水泵。
1.卧式泵
要求的安裝精度回比答立式泵低,同時也便於檢修,但一般在啟動前要進行排氣充水,要求泵房有較大的平面尺寸,適用於水源水位變幅不大的場合。
2.立式泵
要求泵房的平面尺寸較小,水泵葉輪浸沒於水下,啟動方便,電動機安裝在上層,有利於散熱、採光、防潮、通風,適用於水源水位變幅較大的場合。
3.潛水泵
潛水排污泵是一種泵與電機連體,並同時潛入液下工作的泵類產品,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與一般卧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潛水排污泵明顯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①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潛水排污泵由於潛入液面下工作,因此可直接安裝於污水池內,無需建造專門的泵房用來安裝泵及電機,可以節省用地及基建費用。
②安裝維修方便。小型的潛水排污泵可以自由安裝,大型的潛水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動藕合裝置可以進行自動安裝。自動耦合裝置是潛水泵的一種常用安裝方式,池底固定耦合架,豎直安裝兩根導桿,可以方便的將泵提起放下,而不用在池底安裝泵,泵的出口能和排出管自動鎖緊安裝,維修方便。
③連續運轉時間長。潛水排污泵由於泵和電機同軸,軸短,轉動部件重量輕,因此軸承上承受的載荷相對較小。
㈦ 生活污水處理都可以用到哪些設備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生活污水處理都可以用到以下這些設備:
1、鼓風機
2、潛水污水提升泵,比如WQ型等
3、旋轉式滾筒篩分機
4、迴旋式格柵
5、泵類:計量泵、軸流泵、泥漿泵、離心泵
6、各種閥門(碟閥、閘閥、球閥、旋塞閥,截止閥等等)
7、超聲波液位感測器
8、PH在線檢測儀
9、帶式污泥壓濾機
10、螺旋給料機
11、空氣壓縮機
12、刮泥機
13、潛水攪拌器
14、潛水推進器
㈧ 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
大類分:通用設備和污水處理專用設備
通用設備:閥門、風機、管材、水泵
污水處理專用設備:生化設備、污水處理監控設備、物化處理專用設備、一體化設備。
㈨ 污水提升泵如何分類和選型
離心式污水泵是在泵體的導水殼內裝置轉動輪葉,當輪葉轉動時,泵內轉軸部位產生負壓,通過密封鋼管可從污水池中不斷吸取污水,再由葉片離心力作用將吸取的污水沿泵殼切線方向經鋼管排出。常與電動機成套供應,卧式離心泵與電動機在同一水平安裝,立式離心泵則將電動機設在水泵垂直線上。往復式污水泵是卧式水泵,由帶活塞的機械橫桿在泵內往復移動,通過閥門的啟閉造成泵內真空,由泵內相應位置的進出口閥門吸入和排出污水。
選用污水泵時,應按單位時間內最大需要抽升污水量、抽升高度以及管道中摩擦阻力的數值,並參照水泵產品的性能、造價及維持費等確定型號、台數及原動力等。
㈩ 污水處理需要哪些設備
主要有以下設備:
1
容器(塔)設備:填料及其支承裝置、布水布氣裝置
2
攪拌設備
3
曝氣設備
4
污泥處置設備
5
計量和投葯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