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中總氮怎麼去除
1、 總氮元素主要氨氮、有機氮、硝態氮、亞硝態氮以及氮氧化合物組成,其中氨氮內主要來自容於氨水以及諸如氯化銨等無機物。如果濃度低情況,降解氨氮,總氮也會隨之降低。廢水中含有有機氮,有機氮大多通過微生物去除。在轉化中,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個階段。
2、 微生物法,例如活性污泥法、(甘度)反硝化菌等等。
3、厭氧池池或者缺氧池去除總氮:反硝化反應中迅速產生硝酸還原酶和亞硝酸還原酶將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還原成氮氣(N2)或一氧化二氮(N2O),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總氮去除找甘度……
2. 如何處理總氮超標廢水
現有的大多數總氮超標廢水處理方式為生化處理,即通過微生物的厭氧硝化、耗氧反硝化作用進行總氮去除。
3. 如何處理工業廢水中總氮
硝化液迴流進行前置反硝化工藝硝化液迴流至前端缺氧區,同時投加碳源,通過反硝化菌將硝基氮進行反硝化轉化為氮氣,無需新增處理設施,無需新增佔地,僅需在現有的好氧段的末端安裝內迴流泵,將硝化液迴流至前置反硝化區。此方案從理論上可行,但存在如下問題:1) 如需將總氮達到一級A標,需將硝基氮降至10mg/L以下,通過計算,硝化液迴流比將在150-200%,即2倍於進水水量的富含溶解氧的硝化液(DO約4mg/L)迴流至缺氧段將直接改變缺氧段的溶解氧環境(0.2mg/L≤DO≤0.5mg/L),影響反硝化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即嚴格的缺氧環境,如此大的迴流比導致的溶氧升高和缺氧停留時間減少將會嚴重影響反硝化效率和反應時間,進而出水總氮無法達到很低的水平,但減少迴流比則無法完成總氮的反硝化數量,亦會影響出水總氮達標。2) 如進行反硝化反應,反硝化菌必定會利用一定的碳源,從進水C/N比和出水的C/N比分析,該廠如進行反硝化需補加碳源,如在前端補充甲醇作為碳源,則存在反硝化菌和其他菌種的競爭關系,從微生物學的角度分析,反硝化在此條件下並非優勢菌種,因此前端投加的大量碳源會被浪費,導致運行費用升高,如過量補充則又會導致後端處理負荷的增加。根據不同水質需求對生化脫氮的不同環節進行設計與優化,比如IDN-BMP總氮去除裝備就是從反硝化階段入手,加強菌種的選擇與馴化,優化反應器結構,從而增強反應器的的脫氮效率。
4. 總氮的去除方法及原理
1、廢水中總氮的構成
總氮元素主要由氨氮、有機氮、硝態氮、亞硝態氮以及氮氧化合物組成,其中氨氮主要來自於氨水以及諸如氯化銨等無機物。有機氮主要來自於一些有機物中的含氮基團,比如有機胺類等。氮氧化合物諸如一氧化氮以及二氧化氮等是有毒氣體,由於狀態不穩定,一般很少存在。硝態氮在自然界中比較穩定,且含量較高,比如國防工業ZhaYao製造過程中大量用◇◇作為原料,機械化學等工業使用大量與◇◇相關的原材料作為氧化劑,同時很多污水通過前期生化以及硝化以後也含有大量的◇◇,因為硝態氮十分穩定,且極易溶解於水,因此污染十分嚴重,極易擴散。
2、氨氮的去除辦法
含氨氮廢水目前市場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一般通過以下幾種辦法去除。
第一,折點加氯氧化法,通過加入次◇◇或者漂白粉進行氧化,將氨氮轉化為氮氣釋放,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氨氮去除劑基本以漂白粉為主。其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首先通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將氨氮轉化為亞◇◇和◇◇,然後再進行反硝化,將◇◇轉化為氮氣。其反應原理圖如下所示:
2NH3 + 3O2 → HNO2 + H2O + 能量(亞硝化作用)
2HNO2 + O2 → 2HNO3 + 能量(硝化作用)
HNO3 + CH3OH → N2 + CO2 + H2O + 能量(反硝化作用)
3、有機氮的去除辦法
在一些廢水中含有有機氮,有機氮大多通過微生物去除。在轉化中,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個階段。在氨化過程中,水中有機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氨氮。硝化過程中,首先在亞硝化桿菌的作用下,氨氮轉化為亞◇◇氮,然後在硝化桿菌作用下,亞◇◇氮進一步被氧化成◇◇氮。反硝化過程中,◇◇氮轉化為氮氣,釋放到空氣中,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水中的氮被徹底去除了。
4、硝態氮的去除辦法
硝態氮主要是指◇◇根離子,目前有採用離子交換、膜滲透、吸附以及生物脫氮的方法。其中離子交換法、膜滲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根離子的濃縮與轉移,無法真正去除總氮,濃縮以後的◇◇根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
在生物脫氮中,主要是指◇◇根離子通過反硝化細菌降解轉化為氮氣的過程。在傳統的生化方法中,需要極大地佔地面積,而且由於微生物密度低,微生物脫氮效率很低,而且出水不清澈,有懸浮物,不耐毒性物質。
蘇州湛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設計一種高效反硝化生物濾池裝置,經過特殊結構設計的高效反硝化生物濾池,專為工業廢水處理研發,適應工業廢水高鹽分、高毒性、高硝氮、波動大的水質特點。
該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脫氮效率高——正常運行脫氮負荷2kg N/m³·d,出水總氮穩定達標
佔地面積小——10t/h的處理量,降低20mg/L總氮,佔地面積僅3㎡
易操作維護——全自動控制,無需更換填料,反沖洗水量少、頻率低
污泥產量少——反沖洗排出的少量微生物迴流至生化池繼續分解
運行成本低——去除20 mg/L的總氮,噸水成本約0.7元
5. 污水處理總氮超標怎麼辦
水中的總氮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測定有助於評價水體被污染和自凈狀況。地表水中氮、磷物質超標時,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長旺盛,出現富營養化狀態。
第一、折點加氯氧化法,通過加入次氯酸鈉或者漂白粉進行氧化,將氨氮轉化為氮氣釋放,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氨氮去除劑基本以漂白粉為主。其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首先通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後再進行反硝化,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其反應原理結構式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亞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註:總氮,簡稱為TN,水中的總氮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總氮的定義是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
第一、折點加氯氧化法,通過加入次氯酸鈉或者漂白粉進行氧化,將氨氮轉化為氮氣釋放,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氨氮去除劑基本以漂白粉為主。其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首先通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後再進行反硝化,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其反應原理結構式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亞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註:總氮,簡稱為TN,水中的總氮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總氮的定義是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總氮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測定有助於評價水體被污
6. 污水中總氮超標的處理技術有哪些
1、氨氮的去除
含氨氮廢水目前市場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一般通過以下幾種辦法去除。
第一,折點加氯氧化法,通過加入次氯酸鈉或者漂白粉進行氧化,將氨氮轉化為氮氣釋放,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氨氮去除劑基本以漂白粉為主。其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首先通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後再進行反硝化,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其反應原理圖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亞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2、有機氮的去除
生物法,氮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可實現向氮氣的轉化:
生物法成本較低,效果穩定,但工藝復雜,操作困難,且佔地面積較大,運行時間較長;化學法省去中間轉化步驟,更快速直接,但成本較高,折點加氯法控制難度大,效果不穩定。
3、硝態氮的去除
硝態氮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目前有採用離子交換、膜滲透、吸附以及生物脫氮的方法。其中離子交換法、膜滲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硝酸根離子的濃縮與轉移,無法真正去除總氮,濃縮以後的硝酸根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
7. 如何消除水中的總氮
樓主,你好:
我來為您解答下,如果總氮超標的話,需要檢測總氮中哪回種氮存在超標情況(答氨氮、有機氮、硝態氮、亞硝態氮)。
超標現象之一:氨氮超標,說明好氧硝化系統存在問題,這時候需要檢測和核算系統中的鹼度、溶解氧、停留時間是否合理,調整後再進行下一步分析,尤其是硝化菌群可能存在問題,是否是用土菌調試的,這是第一步。
超標現象之二:硝態氮或亞硝態氮超標,這種情況說明反硝化存在問題,需要核算系統的迴流量,碳源是否合理(新爾特研究的反硝化菌碳氮比是5:1才能良好進行,5是碳源,1是硝態氮和亞硝態氮,不是其它的總氮,否則不準確)。
超標現象之三:有機氮超標,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該有機氮非常穩定,難以破解,而是生化系統存在嚴重問題,不能把有機氮分解開來,如果有機氮穩定導致超標的話,需要預處理強化破壞有機結構,或者深度處理去除有機氮。
樓主,涉及到技術點和工況較多,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需要可以聯系,希望對您有幫助。
新爾特生物為您提供。
8. 污水處理廠總氮高怎麼辦
我們在給某污水處理廠配套風機時,常遇到污水廠的總氮指標經過處理設施處理後的濃度總是達不到預期的處理效率的情況,現將我們掌握的總氮濃度偏高不下的原因歸納總結如下,希望能幫到您:
(1)污泥負荷與污泥齡。由於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獲得而穩定的的反硝化。因此,脫氮系統也必須採用低負荷或超低負荷,並採用高污泥齡。
(2)內、外迴流比。生物反硝化系統外迴流比較單純生物硝化系統要小些,這主要是入流污水中氮絕大部分已被脫去,二沉池中NO3--N濃度不高。相對來說,二沉池由於反硝化導致污泥上浮的危險性已很小。另一方面,反硝化系統污泥沉速較快,在保證要求迴流污泥濃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迴流比,以便延長污水在曝氣池內的停留時間。運行良好的污水處理廠,外迴流比可控制在50%以下。而內迴流比一般控制在300~500%之間。
(3)反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系指單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鹽量。反硝化速率與溫度等因素有關,典型值為0.06~0.07gNO3- -N/gMLVSSd。
(4)缺氧區溶解氧。對反硝化來說,希望DO盡量低,是零,這樣反硝化細菌可以「全力」進行反硝化,提高脫氮效率。但從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要把缺氧區的DO控制在0.5mg/L以下,還是有困難的,因此也就影響了生物反硝化的過程,進而影響出水總氮指標。
(5)BOD5/TKN。因為反硝化細菌是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進行反硝化脫氮的,所以進入缺氧區的污水中必須有充足的有機物,才能保證反硝化的順利進行。由於目前許多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滯後,進廠BOD5低於設計值,而氮、磷等指標則相當於或高於設計值,使得進水碳源無法滿足反硝化對碳源的需求,也導致了出水總氮超標的情況時有發生。
(6)pH。反硝化細菌對pH變化不如硝化細菌敏感,在pH為6~9的范圍內,均能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但生物反硝化的有效pH范圍為6.5~8.0。
(7)溫度。反硝化細菌對溫度變化雖不如硝化細菌那麼敏感,但反硝化效果也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越高,反硝化速率越高,在30~35℃時,反硝化速率增至zui大。當低於15℃時,反硝化速率將明顯降低,至5℃時,反硝化將趨於停止。因此,在冬季要保證脫氮效果,就必須增大SRT,提高污泥濃度或增加投運池數。
9. 什麼是污水總氮,總氮高如何解決
污水總氮所指的主要意思是,污水整體的氮含總量比較高,超出了標準的范圍和要求,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採用,專業的技術和方式對它進行合理的處理,才可以達到更環保的程度。
10. 廢水中的總氮該怎麼去除
首先,要先了解總氮的構成,總氮包括有機氮、氨氮、硝態氮,組成成分不同版,處理方式也不同,總體分為物化法權和生化法。
對於不同種類的廢水,通常會應用不同的物化法,例如氨氮廢水,通常會採用氨氮去除劑,折點加氯,將氨氮以氮氣的形式脫離出廢水;有機氮廢水,則需通過高級氧化法。但是,大多數物化方法是不能完全將總氮處理到較低的標准。
生化法多以活性污泥為主,適用性也較強,可以處理低濃度廢水。生物脫氮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個主要的生化過程。這種方法水力停留時間短,運行成本低。但是由於大部分使用此工藝的系統反硝化環節受限,導致出水氨氮雖然下降,硝氮卻提高了,最終總氮依舊超標。
如上所述,活性污泥法不能將廢水中的總氮完全去除,主要是因為廢水中硝態氮的超標,由於迴流比數值偏離、缺氧段溶解氧含量較高等因素導致。那麼在反硝化過程即可採用強化HDN高效脫氮設備,通過對填料、結構、布水的優化,提高了負荷,一步消耗硝態氮,同時還能降低COD,是出水水質達標,實現廢水中總氮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