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魚塘廢水如何凈化

魚塘廢水如何凈化

發布時間:2022-05-12 14:42:46

① 水產養殖中的廢水該如何處理

水產養殖的廢水現在都是直排進河湖海的,沒有凈化措施。
今年海南省最先開始關注水產養殖廢水問題,要求應先凈化廢水後再排出,也許以後全國都會這樣要求的。

② 魚塘的污水怎麼處理

魚塘的來污水,需要看你自魚塘的規模了。對於育苗場的養魚污水,一般需要經過物化處理去除水中的魚糞便,懸浮雜質以後,在進行殺菌消毒後排放或者過濾回用繼續養魚。你可以聯系山東拓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他們有專業的技術工程師為你解答養魚污水處理的方法。

③ 養殖場廢水怎麼處理好

1.物理處理法:利用格柵、濾網或化糞池進行前期的物理處理,去除懸浮物和沉澱,這道工序可有效過濾掉污水中50%以上的固體物質。
2.化學處理法:利用化學反應原理,通過加入一些制劑,例如三氯化鐵、硫酸鋁、硫酸亞鐵等混凝劑使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沉澱而達到處理污水的目的。
3.微生物在污水中加入含有細菌、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同時往污水中加入空氣,活性泥通過物理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來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也可使用生物膜法來處理污水,由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組成,工作原因是使污水通過一層表面充滿生物膜的濾料,通過大量微生物的降解氧化,來處理污水。
4.可以使用一些廢水減量設備減少廢水的量

④ 怎樣處理高密度養魚廢水

一、水產養殖需要過環保關

在過去,養魚幾乎跟環保沒有什麼關系。但現在不一樣了,不僅魚塘的水不能夠外排,即使是存留在自己魚塘中的水質如果不做防滲防溢處理,環保也是一樣要管的。

特別是現在隨著高密度魚蝦、蛙、龜鱉等的養殖,大量飼料的投喂帶來了更嚴重的水質污染,不僅養殖水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磷等濃度高,腥臭味和藻類也非常嚴重,導致水產動物疾病頻發,不斷用葯,但還是控制不住大量的死亡等情況。最關鍵是,這種惡劣的水質由於需要大量的不斷換水,導致帶來的環保問題非常嚴重,環保部門目前已經嚴格進行管理。對現有的魚塘要求整改、對新建的魚塘必須通過評審(建設時需要提供廢水的處理工藝等)才能進行養殖。

二、低成本解決工藝達到的效果

小編下面就給大家提供完整的低成本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這個工藝不僅僅是給環保看的,關鍵是非常實用,廣泛用於高密度養殖各種魚類、蛙類、龜鱉類等,運用後能夠達到如下效果:

1.養殖環境腥臭味下降80%以上。

2.養殖水質改善明顯,減少換水頻率。

3.水產動物腸道和皮膚疾病顯著減少,死亡率明顯減少。

4.廢水通過幾個簡單的水池處理即可達到農灌水標准(COD、氨氮、總磷、懸浮物達標)。

三、基本的設施

除正常的水產動物養殖的基本設施外,還需要3個廢水沉澱微生物處理池,以及水稻田和普通魚塘作為輔助(因為當前的大部分地方環保政策,即使處理達標也不可以對外排放,但排放到自己的水田或一般以低密度且水草為主的魚塘中,再排出到外面或者循環使用就沒有問題)。

四、實施說明

1.新水入口處長期滴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每1500立方水體每3天使用1kg)或者每5-10天使用1次「富養魚塘強力凈水劑」(每1500方水體每天使用500g的量)。確保高密度水產養殖池水不富營養化,這樣可以減少換水頻次和用水量。這些微生物菌劑不會對水產動物產生副作用,還有保護皮膚等的功效,且水體活爽度明顯改善,腥臭味顯著降低。

2.飼料中長期添加專業復合益生菌「高密度水產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500g拌料100公斤,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節約飼料成本,能夠從源頭減少排放,且對水產動物腸道保健效果顯著。

3.集污池根據實際情況是否做固液分離,無很多渣和大的固態物可以不用固液分離。在這個地方需要長期加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激活菌液,在這里根據廢水的濃度調節加入量,一般1kg「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可以處理500立方左右甚至更多。3級沉澱微生物處理池大小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日換水1000立方為例,每個處理池大約在300-500立方即可。每個池用一半面積(出水口方向)種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蘆)用於提高凈化能力。

4.凈化池其實就是種植水稻等水田或者種植水草低密度養魚的水池,通過前面的處理只需要稍微有一定的面積(原則上越大越好,分成多級更好)進行簡單的凈化即可達標農灌水標准,可以用於循環用水或者對外排放(如果允許的話)。

通過上述基礎設施與全程微生物技術的加入,就可以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且運用微生物產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使用後節約的飼料和葯物、減少死亡帶來的效益要遠遠大於投入的微生物使用產品的開支。

⑤ 水產養殖廢水怎麼處理,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

水產養殖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
1物理處理法
1)過濾法
由於養殖廢水中的剩餘殘餌和養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懸浮態大顆粒形式存在,因此採用物理過濾法去除是最為快捷、經濟的方法。常用的過濾設備有機械過濾器、壓力過濾器、沙濾器等。在實際處理工程中,機械過濾器(微濾機)是應用較多、過濾效果較好的方式。沸石過濾器兼有過濾與吸附功能,不僅可以去除懸浮物,同時又可以通過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屬、氨氮等溶解態污染物。
12)泡沫分離法
泡沫分離根據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氣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氣泡為載體對液相中的溶質或顆粒進行分離,因此又稱泡沫吸附分離。其原理是向被處理水體中通入空氣,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質被微小氣泡吸著,並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後分離水面泡沫,從而達到去除廢水中溶解態和懸浮態污染物的目的。由於泡沫分離技術不僅可以將蛋白質等有機物在未被礦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質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質在水體中積累,而且可向養殖水體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對維護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有良好作用。
泡沫分離是根據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質的液體中鼓泡,使液體內的表面活性物質聚集在氣液界面(氣泡的表面)上,在液體主體上方形成泡沫層,將泡沫層和液相主體分開,就可以達到濃縮表面活性物質(在泡沫層)和凈化液相主體的目的。被濃縮的物質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質,也可以是能與表面活性物質相絡合的物質,但它們必須具備和某一類型的表面活性物質能夠絡合或鰲合的能力。
2化學處理法
1)臭氧處理法
海水工廠化養殖廢水存在養殖生物排泄物等懸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等物質,而且也存在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因此,利用臭氧、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學氧化劑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難生物降解溶解態有機物是養殖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手段。因此採用O3/UV工藝,既能提高處理效率又可減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術凈化湖水可達到水質凈化及水體增氧的目的。
臭氧的凈化原理在於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7 V,高於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它能夠破壞和分解細胞的細胞壁(膜),迅速擴散滲入細胞內,從而殺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間物質羥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劑難分解的有機物。因此,用臭氧處理廢水,既能夠迅速滅除細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質,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從而達到凈化養殖廢水的目的。
2)電化學法
電化學是研究電和化學反應相互關系的科學。電和化學反應相互作用可通過電池來完成,也可利用高壓靜電放電來實現,二者統稱電化學,後者為電化學的一個分支,稱放電化學。在水產養殖廢水的處理中,用電化學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亞硝酸鹽和氨氮的研究結果表明,亞硝酸鹽完全去除的時間和能耗隨著傳導率的增加而降低,輸入電流最大為2A時,耗能最少,pH相對於輸入電流和電導率來說幾乎沒有影響;在酸性條件下有利於亞硝酸鹽的去除,鹼性條件有利於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於亞硝酸鹽的去除速度。
3生物處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組成。
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形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於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後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澱池,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澱下來與水分離,澄清後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經過沉澱濃縮的污泥從沉澱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迴流至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稱為「剩餘污泥」。事實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餘污泥中。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並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慶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處理效果好並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於固液分離;(4)動力費用省。

⑥ 池塘老水處理方法

水中氮、磷等有機化合物過多,在某種條件下,容易與水中的溶解氧結合,抑於水生動物生長,甚至窒息死亡。
如果想改善水質,有幾種方法供你選擇:
1 適當引入干凈水源,逐步改善水質環境,消耗水中過多的氮磷等有機化合物.停止向誰內肆意排放。
2 用微生物制劑控制水體中過多營養物質,抑制藍藻技術 在養殖池中經常施放有益微生態制劑,如復合微生態制劑、益水寶、EM菌、利生素等,能及時降解進入水體中的有機物,如動物屍體、殘餌等,減少有機耗氧,穩定pH值,同時能均衡地給單細胞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提供營養,平衡藻相和菌相,穩定池塘水色。單細胞藻繁殖旺盛的水體,不但溶氧高而且可以穩定水質的物理要素及化學要素,清除氨氮等有害的物質,減輕環境中對養殖動物產生應激的因素。
微生態制劑應用於改善養殖池塘環境後,能顯著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同時池塘中的綠藻、硅藻等有益藻的比例明顯上升,而藍藻比例明顯降低,從而有效地控制了藍藻的生長和泛濫,因綠藻中的水網藻、小球藻、柵藻等對氮、磷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利用有益藻類吸收養殖水體中過剩的營養物質,抑制對養殖動物有害藻類的生長繁殖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措施,當有益藻在養殖池塘中形成優勢種群後,有害藻類就會失去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了有害藻類的生長。因此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劑,對保持池塘水質、控制藍藻會有很好的效果。
3 池塘中移植水生植物,通過改變周圍光線的強度和營養條件間接地提高水體透明度,植物和根區微生物共生,產生協同效應,凈化水質,再經過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轉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懸浮顆粒,達到控制或殺死某些藻類的目的。在6月下旬可在池塘中選定幾片區域,並用竹竿固定,移植大型水生植物如鳳眼蓮、浮萍等。
3 可以適當加入石灰石,以起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並做好回收措施,講反映完全的熟石灰石塊從水中取出。此法是逼上樑山的做法,一定要注意用量。否則可能會變成新的的水體污染源。

⑦ 養殖污水如何處理有哪些設備

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系統有好幾種,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主要是看採用什麼處理工藝,這就要看您要處理的水量,排放標准,預算等等,上次我有個朋友在春雷一體化設備商城上去找的,你也可以去看看。

⑧ 養殖廢水應採用哪種處理方式

按國家規范,有三種,我說一下兩種極端情況。
其一,是節約水沖洗,做沼液沼渣,沼氣發電。沼渣和沼液還田。
其二,是上游分離固糞,污水做達標排放。源頭控制。

⑨ 養殖污水生物處理技術

1 畜禽養殖業的污染現狀

畜禽業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禽養殖業大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不僅影響經濟發展, 而且還危及生態安全, 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和污水造成地表水、 地下水、 土壤和環境空氣的嚴重污染, 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畜禽養殖場未經處理的污水 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質, 其污染負荷很高, 各類畜禽糞尿排泄系數見表 1 。這種高濃度有機廢水直接排入或隨雨水沖刷進入江河湖庫 , 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 , 使水體變黑發臭。水中含有大量的 N 、 P 等營養物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排入魚塘及河流使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 嚴重者導致魚塘及河流喪失使用功能。養殖污水長時間滲入地下, 使地下水中的硝態氮或亞硝態氮濃度增高, 地下水溶解氧含量減少, 有毒成分增多, 導致水質惡化, 甚至喪失其使用功能, 同時危及周邊生活用水水質。高濃度污水還可導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氣、 透水性下降及板結、鹽化, 嚴重降低土壤質量, 甚至傷害農作物 , 造成減產和死亡。



為控制畜禽養殖業產生的廢水、 廢渣和惡臭對環境的污染,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了《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 , 著手治理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區的污染難題。這一標准旨在鼓勵生態養殖, 推動畜禽養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促進畜禽場在廢棄物處理過程中考慮資源化利用, 減少末端污染物處理量。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見表 2 。



2 畜禽養殖廢水的預處理

畜禽養殖廢水無論以何種工藝或綜合措施進行處理, 都要採取一定的預處理措施。通過預處理可使廢水污染物負荷降低, 同時防止大的固體或雜物進入後續處理環節, 造成設備的堵塞或破壞等。針對廢水中的大顆粒物質或易沉降的物質, 畜禽養殖業採用過濾、 離心、 沉澱等固液分離技術進行預處理, 常用的設備有格柵、 沉澱池、 篩網等。格柵是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作用是阻攔污水中粗大的漂浮和懸浮固體, 以免阻塞孔洞、 閘門和管道, 並保護水泵等機械設備。沉澱法是在重力作用下將重於水的懸浮物從水中分離出來的處理工藝, 是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目前, 凡是有廢水處理設施的養殖場基本上都是在舍外串聯 2至3個沉澱池, 通過過濾、 沉澱和氧化分解將糞水進行處理。篩網是篩濾所用的設施, 廢水從篩網中的縫隙流過, 而固體部分則憑機械或其本身的重量, 截流下來, 或推移到篩網的邊緣排出。常用的畜禽糞便固液分離篩網有固定篩、振動篩和轉動篩。此外, 還有常用的機械過濾設備如自動轉鼓過濾機、 轉輥壓濾機、 離心盤式分離機等。

3 畜禽養殖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

3.1 自然處理法

自然處理法時畜禽養殖廢水處理技術最傳統的方法。自然處理法是利用天然水體、土壤和生物的物理、 化學與生物的綜合作用來凈化污水。其凈化機理主要包括過濾、 截留、 沉澱、 物理和化學吸附、 化學分解、 生物氧化以及生物的吸收等。其原理涉及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 分層多級截留、 儲藏、 利用和轉化營養物質機制等。這類方法投資省、 工藝簡單、 動力消耗少 , 但凈化功能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自然處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 土壤處理法、 人工濕地處理法等。氧化塘又稱為生物穩定塘 , 是一種利用天然或人工整修的池塘進行污水生物處理的構築物。其對污水的凈化過程和天然水體的自凈過程很相似 , 污水在塘內停留時間長 , 有機污染物通過水中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而被降解 , 溶解氧則由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復氧作用提供 , 亦可通過人工曝氣法提供。作為環境工程構築物 , 氧化塘主要用來降低水體的有機污染物 ,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 並適當去除水中的氮和磷 , 減輕水體富營養化的程度。土壤處理法不同於季節性的污水灌溉, 是常年性的污水處理方法。將污水施於土地上, 利用土壤 - 微生物 - 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一系列物理的、 化學的和生物凈化過程, 使廢水的水質得到凈化, 並通過系統的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循環利用,使綠色植物生長繁殖, 從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 無害化和穩定化。人工濕地可通過沉澱、 吸附、 阻隔、 微生物同化分解、 硝化、 反硝化以及植物吸收等途徑去除廢水中的

⑩ 魚塘可用少量水葫蘆能凈化水嗎

魚塘可用少量水葫蘆能凈化,最好做好清理水葫蘆的准備。

魚塘日常管理,密切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和活動行為。尤其是在雷陣雨或悶熱天氣,要避免泛池死魚情況發生。應做好輪捕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以免進入梅雨期漁塘載魚量過多誘發各種病害。

梅雨季節飼料、漁葯、肥料等投入品極易發生霉變,這些投入品應保存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不可使用過期的配合飼料或葯物,還要做好防汛、防旱、防逃、防偷等工作,確保各環節萬無一失。

水質調控:

1、定期加註新水: 一般每7天~10天加註新水一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水質惡化時應換水。水色應保持草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為30厘米~40厘米。也可用生石灰定期調節水質,一般每半月按每畝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潑灑一次。

2、加強增氧措施:精養池塘應配備專門的增氧機,在晴天的下午2時~3時開機增氧,另外在有浮頭危險時也可適時開機增氧,也可選用增氧劑等相關葯物予以增氧。

3、使用微生物制劑:及時清除殘餌、污物,防止水質污染。底泥較多的水體應當使用微生物制劑,以改良底質,抑制各種厭氧菌及病毒的繁殖,防止魚病和缺氧的發生。

閱讀全文

與魚塘廢水如何凈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匯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808
知識蒸餾英文 瀏覽:55
辛集皮革污水招工網 瀏覽:9
醫學陽離子交換劑 瀏覽:736
新車內空氣凈化器怎麼選擇 瀏覽:750
家禽廢水 瀏覽:567
供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532
凈水出口和純水出口怎麼區分 瀏覽:541
洛陽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503
回用景觀水 瀏覽:447
粉劑除垢劑 瀏覽:296
樹脂瓦機械多少錢 瀏覽:381
環氧樹脂地坪的防火等級要求 瀏覽:218
岳陽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瀏覽:34
什麼飲水機安全 瀏覽:356
超濾凈的水含有礦物質嗎 瀏覽:594
拾回雕文怎麼用 瀏覽:889
污水處理池施工碰到的問題 瀏覽:129
宋dm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5
靜放水除水垢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