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氨氮如何去除
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
物理法含反滲透、蒸餾、土壤灌溉等處理技術;化學法含離子交換、氨吹脫、折點加氯、焚燒、化學沉澱、催化裂解、電滲析、電化學等處理技術;生物法含藻類養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術等處理技術 。
目前比較實用的方法有:折點加氯法、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氨吹脫法、生物法以及化學沉澱法。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
折點氯化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將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當氯氣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最低,氨的濃度降為零。當氯氣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就會增多。因此該點稱為折點,該狀態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處理氨氮廢水所需的實際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及氨氮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最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折點加氯法處理後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進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殘留的氯。1mg殘留氯大約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時會產生氫離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殘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計)。折點氯化法除氨機理如下:
Cl2+H2O→HOCl+H++Cl- NH4++HOCl→NH2Cl+H++H2O
NHCl2+H2O→NOH+2H++2Cl-NHCl2+NaOH→N2+HOCl+H++Cl-
折點氯化法最突出的優點是可通過正確控制加氯量和對流量進行均化,使廢水中全部氨氮降為零,同時使廢水達到消毒的目的。對於氨氮濃度低(小於50mg/L)的廢水來說,用這種方法較為經濟。為了克服單獨採用折點加氯法處理氨氮廢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點,常將此法與生物硝化連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殘留氨氮。氯化法的處理率達90%~100%,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在寒冷地區此法特別有吸引力。投資較少,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化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2. 一級反滲透使用兩年後出水標准
一級反滲透使用兩年後出水標准小於500毫克/升(總溶解性固體(TDS))。
1、氨氮:小於0.15毫克/升。
2、螞答鉛(Pb):小於0.01毫克/升。
3、鎘(Cd)悶肆慧:小於0.003毫克/升。
4、汞(Hg):小於雹緩0.001毫克/升。
5、六價鉻(Cr6+):小於0.05毫克/升。
6、總大腸菌群:小於100個/100毫升。
7、余氯:小於0.5毫克/升。
3. 井水氨氮太高用反滲透怎麼處理
處理井水中含高氨氮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反滲透(RO)技術。以下是一些全面分析:
1、原理
反滲透是一種通過半透膜分離技術,將溶液中的溶質從水中去除的過程。在反滲透系統中,井水通過一個半透膜(也稱為RO膜),只有水分子可以通過,而氨氮等溶質會被膜截留,最終得到去除氨氮的水。
2、RO系統
RO系統由一系列組件組成,包括預處理單元、高壓泵、RO膜單元和後處理單元。預處理單元通常包括預過濾器、軟化器等,用於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溶解性離子、有機物等。高壓泵將水壓增加至適合RO膜的操作壓力。RO膜單元則是核心組件,將水分離為產水(去除氨氮)和濃縮水(富集氨氮)。最後,後處理單元可能包括消毒和調節水質的步驟,以確保產水的安全和穩定。
3、優勢
使用RO進行井水處理具有以下優勢:
- 高效去除氨氮:RO膜對氨氮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通常可以將其去除率達到90%以上。
- 多污染物去除:RO系統還可以去除其他水質污染物,如重金屬、有機物、細菌和病毒等。
- 靈活性:根據所需的水質要求,可以採用不同的預處理方法和配置,以適應不同水質的處理需求。
- 可擴展性:RO系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展和添加附加的處理單元,以滿足不同規模和水質要求。
4、注意事項
使用RO處理井水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RO膜可能受到氨氮、硫化物和氧化還原電位的影響,需做適當的預處理和後處理,以保護膜的性能和壽命。
- RO系統需要定期清洗和維護,以避免膜污染和堵塞。
- RO處理過程會產生廢水,需要進行適當的處理和排放,以防止環境污染。
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RO系統的設計、安裝和運行。消除井水中的高氨氮含量可改善水質,並滿足飲用水或工業用水的需求。最佳的處理方案應根據水質分析、水量需求和經濟可行性等因素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