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納米級是什麼意思
納米級是毫微米級別的長度的度量單位。
國際單位制符號為nm。1納米=10的負9次方米,長度單位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長度的度量單位。1納米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的多。國際通用名稱為nanometer,簡寫nm。
單個細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軸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1納米。也就是說,1納米就是0.000001毫米。納米科學與技術,有時簡稱為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
(1)東山新型飲水機多少錢擴展閱讀
1981年,科學家發明研究納米的重要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分子世界從此可見。
1990年,首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辦,納米技術形式誕生。
1991年,碳納米管被人類發現,它的質量是相同體積鋼的六分之一,強度卻是鐵的10倍,成為納米技術研究的熱點。
繼198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搬走原子團「寫」下斯坦福大學英文名字,1999年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在鎳表面用36個氙原子排出「IBM」之後,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操縱原子成功寫出「中國」二字。
1997年,美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地用單電子移動單電子,這種技術可用於研製速度和存儲容量比現在提高成千上萬倍的量子計算機。同年,美國紐約大學科學發現,DNA可用於建造納米層次上的機械裝置。
1999年,巴西和美國科學家在進行碳納米管實驗時發明了世界上最小的「秤」,它能夠稱量十億分之一克的物體,即相當於一個病毒的重量;此後不久,德國科學家研製出能稱量單個原子重量的「秤」,打破了美國和巴西科學家聯合創造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