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純化水微生物菌落超過多少進行臭氧消毒一次
菌落數的報告,按國家標准方法規定菌落數在1~100時,按實有數字報告,如大於100時,版則報告前面兩權位有效數字,第三位數按四捨五入計算。固體檢樣以克(g)為單位報告,液體檢樣以毫升(ml)為單位報告,表面塗擦則以平方厘米(cm)報告。准確的說不是菌落總數超標,在GMP檢查過程中要求的純化水的指標為 微生物限度≤100 cfu/ml,這個檢查內容應該是定期對分配、管網消毒的定期檢查,不能發生問題在消毒要有必要的定期消毒措施來避免微生物超標
⑵ 水產品菌落總數多少以上算超標啊
我看到鱅魚的一級鮮度的菌落總數不超過1.3*10 5,二級鮮度是不超過1*10 6,其中5和6是指數。
⑶ 有測過純化水系統取樣點菌落總數的嗎結果大約多少我的結果不超過10個每毫升
一般純凈水復和普通純化水的限度跟制自來水是一樣的100CFU/mL
但是反滲透設備的警戒限度一般設置在50,超過50就說明你設備可能有問題了,需要殺菌了
一旦到了50很快就會到100,500
你這個是10的話,是正常水平
⑷ 桶裝水的菌落總數超標準是什麼意思
菌落總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後(如培養基成分培養溫度和時間、PH值、需氧性等)所取1ml(g)檢樣中所含菌落的總數。
標准值為≤20cfu/mL
是指桶裝水的細菌總數超過了20cfu/mL
⑸ 菌落總數超100能飲用嗎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中,關於微生物指標的限值規定為:
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耐熱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檢出
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檢出
菌落總數(CFU/mL) 100
如檢測樣本的菌落總數正好為100,說明該水樣已經達到國標要求的上限,嚴格說來應經過消毒處理方可作為生活飲用水。
⑹ 方便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標準是多少
1、膨化食品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7401-2003《膨化食品衛生標准》規定,膨化食品的菌落總數應為≤10000cfu/g、大腸菌群應為≤90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膨化食品。
2、固體飲料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7101-2003《固體飲料衛生標准》規定,固體飲料產品的菌落總數應≤1000cfu/g;大腸菌群應≤90MPN/100g;黴菌應≤50cfu/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固體飲料。
3、糕點、麵包、月餅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 7099-2003《糕點、麵包衛生標准》規定,月餅產品中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500cfu/g,大腸菌群不得超過30MPN/100g,黴菌計數不得超過100cfu/g;蛋糕生產的標准要求:菌落總數≤10000cfu/g,大腸菌群≤300MPN/100g,黴菌≤150cfu/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糕點類產品。
4、食醋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19-2003《食醋衛生標准》規定,食醋中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00cfu/mL ,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食醋。
5、冷凍飲品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59.1-2003《冷凍飲品衛生標准》規定,含澱粉或果類的冷凍飲品菌落總數應≤3000cfu/g,大腸菌群應≤100MPN/100g;含乳蛋的冷凍飲品的菌落總數應≤25000cfu/g,大腸菌群應≤450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雪糕或冷飲。
6、餅乾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7100-2003《餅干衛生標准》規定,非夾心餅乾的菌落總數不得超過750cfu/g,夾心餅干菌落總數不得超過2000cfu/g;餅干產品的黴菌計數不得超過50cfu/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餅干。
7、巴氏殺菌、滅菌乳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9645 -2005《巴氏殺菌、滅菌乳衛生標准》規定,滅菌乳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cfu/g,大腸菌群不得超過3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乳製品。
8、蜜餞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4884-2003《蜜餞衛生標准》規定,蜜餞食品中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0cfu/g;黴菌不得超過50cfu/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乳蜜餞產品。
9、調味品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SB/T10371-2003《雞精調味料》標准規定,雞精調味料中大腸菌群不得超過90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雞精產品。
10、瓶裝水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7324-2003《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規定,飲用純凈水的菌落總數應≤20cfu/ml,大腸菌群≤3MPN/100ml;強制性國家標准GB19298-2003《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飲用水的菌落總數應≤50 cfu/ml,大腸菌群應≤3MPN/100ml;強制性國家標准GB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規定,天然礦泉水的菌落總數為<50cfu/ml,大腸菌群為0。若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純凈水或礦泉水。
11、醬腌菜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14-2003《醬腌菜衛生標准》規定,醬腌菜產品的大腸菌群不得超過30MPN/100g,若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醬腌菜。
12、食糖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3104-2005《食糖衛生標准》規定,白砂糖、綿白糖的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cfu/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糖製品。
13、肉乾、肉鋪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強制性國家標准GB2726-2005《熟肉製品衛生標准》規定,肉製品中大腸菌群不得超過30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肉製品。
14、油炸小食品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6565-2003 《油炸小食品衛生標准》規定,油炸類炒貨大腸菌群為≤30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炒貨製品。
15、果、蔬汁飲料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9297-2003《果、蔬汁飲料衛生標准》規定,果(蔬)汁及果(蔬)汁飲料產品的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cfu/mL,酵母不得超過20cfu/mL,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果、蔬汁飲料。
16、果凍的落菌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9299-2003《果凍衛生標准》規定,果凍中菌落總數≤100cfu/g、大腸菌群≤30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果凍產品。
17、黃酒的菌落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58-2005《發酵酒衛生標准》規定,黃酒產品的菌落總數應≤50cfu/ml,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黃酒。
18、芝麻醬的菌落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標准規定芝麻醬產品的大腸菌群應≤90個/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芝麻醬。
19、碳酸飲料的菌落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59.2-2003《碳酸飲料衛生標准》規定,碳酸飲料產品的酵母應≤10cfu/mL,菌落總數應≤100cfu/mL,大腸菌群應≤6MPN/100mL;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碳酸飲料。
20、熟肉製品的菌落總數標准
強制性國家標准GB2726-2005《熟肉製品衛生標准》規定,菌落總數標准限量值為≤30000cfu/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熟肉製品。
21、豆製品及麵筋的菌落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11-2003《非發酵性豆製品及麵筋衛生標准》規定,定型包裝非發酵豆製品的菌落總數為≤750 cfu/g;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2712-2003《發酵性豆製品衛生標准》規定,定型包裝發酵性豆製品的大腸菌群為≤30MPN/100g。若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豆製品或麵筋。
22、方便麵的菌落總數標准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准GB17400-2003《方便麵衛生標准》規定,方便麵的面塊+調料菌落總數為≤50000cfu/g,大腸菌群為≤150
MPN/100g,超過國家標准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方便麵。
⑺ 純凈水標準是多少
在國標GB17323-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純凈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而成,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
一、技術要求
1、原料用水應符合GB 5749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
2、感官指標應符合表1規定。
二、檢驗方法
1、感官、理化部分按GB 5750及附錄A有關項目檢驗。
2、電導率的測定按附錄A(標準的附錄)執行。
3、微生物部分按GB 4789有關規定執行。
(7)清藍純凈水菌落總數超標多少擴展閱讀
加強自身衛生管理,強化食品衛生質量意識,指定一名領導負責衛生工作,設立專職衛生檢驗機構,加強對水源、包裝物、灌裝間空氣和產品檢測,制訂從水源管理、殺菌、灌裝、包裝到個人衛生各環節的衛生管理制度,並指定專人監督實施,加強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重點掌握消毒方法和明確微生物容易污染關鍵環節。
根據水源的特點,合理、科學地設計生產流程,配備必要的水處理和生產設備,選擇符合水消毒的滅菌系統。我國礦泉水和純凈水多使用紫外線、超濾和臭氧作為除菌和消毒殺菌設施。但多年的經驗證明前兩種可靠性差,是造成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而採用臭氧殺菌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⑻ 純凈水國家標准
純凈水飲用標准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1、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2、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國標衛生指標中還有一項重要指標為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於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鹽,鹽鹼地、大量施用硝酸鹽肥料以及缺鉬的土壤中硝酸鹽含量更高。在國標中規定亞硝酸鹽不得超過0.002mg/L。
3、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黴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這是由於微生物污染體現在純凈水在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等各個環節上。
在生產加工中,工人不注意個人衛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嚴格,甚至一些廠家為降低成本,回收瓶蓋再次使用,由於回收瓶蓋的變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標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腸桿菌達到一定指標,會引起人體腹瀉。
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鏈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污染的水會引起急性腸道傳染病,出現腹瀉發熱等症狀;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會引起人體中毒,出現急性胃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鏈球菌則是造成人體化膿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黴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於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長的黴菌在繁殖過程中吸取了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並且散發異味,影響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黴菌生長的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嚴重者會導致癌症。
4、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准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
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准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5、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於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
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等。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統稱為鹵代烷。
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純凈水與純水的主要區別是:
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 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電子級水標准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准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1.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2.制水工藝的水平;3.檢測技術的現狀。
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
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
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採用加葯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
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繫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高純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氣、氯氣等,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還必需去除這類的氣體。為了有效的去除雜質,在生產高純水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學殺菌劑,如甲醛、雙氧水、次氯酸鈉等。
⑼ 純凈水的水質標準是多少
純凈水的水質標准如下: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1L水中
純凈水
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國標衛生指標中還有一項重要指標為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於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鹽,鹽鹼地、大量施用硝酸鹽肥料以及缺鉬的土壤中硝酸鹽含量更高。在國標中規定亞硝酸鹽不得超過0.002mg/L。
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黴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這是由於微生物污染體現在純凈水在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等各個環節上。在生產加工中,工人不注意個人衛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嚴格,甚至一些廠家為降低成本,回收瓶蓋再次使用,由於回收瓶蓋的變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標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腸桿菌達到一定指標,會引起人體腹瀉。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鏈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污染的水會引起急性腸道傳染病,出現腹瀉發熱等症狀;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會引起人體中毒,出現急性胃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乙型鏈球菌則是造成人體化膿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黴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於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長的黴菌在繁殖過程中吸取了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並且散發異味,影響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黴菌生長的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嚴重者會導致癌症。
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准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准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於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等。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統稱為鹵代烷。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⑽ 看新聞說怡寶飲用純凈水菌落總數實測值是標准值最高限的1450倍,最高限是多少啊,菌落總數又是什麼
標准值復最高限是國家制對飲用水水質所做的規定,規定上要求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CFU/mL。
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其中菌落形成單位叫做CFU。CFU的含義是形成菌落的菌落個數,不等於細菌個數。
菌落總數的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
以上是我在食安論壇網上收集的信息,關於其他的大腸菌群什麼的,你可以去了解下,在新聞頭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