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含有機胺的廢水處理方法

含有機胺的廢水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5-10-01 18:50:31

❶ 工業廢水去除氨氮的方法

根據廢水中氨氮濃度的不同,可將廢水分為3類:高濃度氨氮廢水(NH3-N>500mg/l),中等濃度氨氮廢水(NH3-N:50-500mg/l),低濃度氨氮廢水(NH3-N<50mg/l)。然而高濃度的氨氮廢水對微生物的活性有抑製作用,制約了生化法對其的處理應用和效果,同時會降低生化系統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從而導致處理出水難以達到要求。
故本工程的關鍵之一在於氨氮的去除,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物理法含反滲透蒸餾、土壤灌溉等處理技術;化學法含離子交換、氨吹脫、折點加氯、焚燒、化學沉澱、催化裂解、電滲析、電化學等處理技術;生物法含藻類養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術等處理技術。目前比較實用的方法有:折點加氯法、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氨吹脫法、生物法以及化學沉澱法。
1.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
折點氯化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將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當氯氣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最低,氨的濃度降為零。當氯氣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就會增多。因此該點稱為折點,該狀態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處理氨氮廢水所需的實際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及氨氮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最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折點加氯法處理後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進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殘留的氯。1mg殘留氯大約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時會產生氫離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殘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計)。折點氯化法除氨機理如下:
Cl2+H2O→HOCl+H++Cl-
NH4++HOCl→NH2Cl+H++H2O
NHCl2+H2O→NOH+2H++2Cl-
NHCl2+NaOH→N2+HOCl+H++Cl-
折點氯化法最突出的優點是可通過正確控制加氯量和對流量進行均化,使廢水中全部氨氮降為零,同時使廢水達到消毒的目的。對於氨氮濃度低(小於50mg/L)的廢水來說,用這種方法較為經濟。為了克服單獨採用折點加氯法處理氨氮廢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點,常將此法與生物硝化連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殘留氨氮。氯化法的處理率達90%~100%,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在寒冷地區此法特別有吸引力。投資較少,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化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2. 選擇性離子交換化去除氨氮
離子交換是指在固體顆粒和液體的界面上發生的離子交換過程。離子交換法選用對NH4+離子有很強選擇性的沸石作為交換樹脂,從而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沸石具有對非離子氨的吸附作用和與離子氨的離子交換作用,它是一類硅質的陽離子交換劑,成本低,對NH4+有很強的選擇性。
O.Lahav等用沸石作為離子交換材料,將沸石作為一種把氨氮從廢水中分離出來的分離器以及硝化細菌的載體。該工藝在一個簡單的反應器中分吸附階段和生物再生階段兩個階段進行。在吸附階段,沸石柱作為典型的離子交換柱;而在生物再生階段,附在沸石上的細菌把脫附的氨氮氧化成硝態氮。研究結果表明,該工藝具有較高的氨氮去除率和穩定性,能成功地去除原水和二級出水中的氨氮。
沸石離子交換與pH的選擇有很大關系,pH在4~8的范圍是沸石離子交換的最佳區域。當pH<4時,H+與NH4+發生競爭;當pH>8時,NH4+變為NH3而失去離子交換性能。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含氨氮10~20mg/L的城市污水,出水濃度可達1mg/L以下。離子交換法具有工藝簡單、投資省去除率高的特點,適用於中低濃度的氨氮廢水(<500mg/L),對於高濃度的氨氮廢水會因樹脂再生頻繁而造成操作困難。但再生液為高濃度氨氮廢水,仍需進一步處理。
3. 空氣吹脫法與汽提法去除氨氮
空氣吹脫法是將廢水與氣體接觸,將氨氮從液相轉移到氣相的方法。該方法適宜用於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吹脫是使水作為不連續相與空氣接觸,利用水中組分的實際濃度與平衡濃度之間的差異,使氨氮轉移至氣相而去除廢水中的氨氮通常以銨離子(NH4+)和游離氨(NH3)的狀態保持平衡而存在。將廢水pH值調節至鹼性時,離子態銨轉化為分子態氨,然後通入空氣將氨吹脫出。吹脫法除氨氮,去除率可達60%~95%,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效果穩定,吹脫出的氨氣用鹽酸吸收生成氯化銨可回用於純鹼生產作母液,也可根據市場需求,用水吸收生產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產硫酸銨副產品,未收尾氣返回吹脫塔中。但水溫低時吹脫效率低,不適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用該法處理氨氮時,需考慮排放的游離氨總量應符合氨的大氣排放標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低濃度廢水通常在常溫下用空氣吹脫,而煉鋼、石油化工、化肥、有機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高濃度廢水則常用蒸汽進行吹脫。該方法比較適合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但吹脫效率影響因子多,不容易控制,特別是溫度影響比較大,在北方寒冷季節效率會大大降低,現在許多吹脫裝置考慮到經濟性,沒有回收氨,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
汽提法是用蒸汽將廢水中的游離氨轉變為氨氣逸出,處理機理與吹脫法一樣是一個傳質過程,即在高pH值時,使廢水與氣體密切接觸,從而降低廢水中氨濃度的過程。傳質過程的推動力是氣體中氨的分壓與廢水中氨的濃度相當的平衡分壓之間的差。延長氣水間的接觸時間及接觸緊密程度可提高氨氮的處理效率,用填料塔可以滿足此要求。塔的填料或充填物可以通過增加浸潤表面積和在整個塔內形成小水滴或生成薄膜來增加氣水間的接觸時間汽提法適用於處理連續排放的高濃度氨氮廢水,操作條件與吹脫法類似,對氨氮的去除率可達97%以上。但汽提塔內容易生成水垢,使操作無法正常進行。
吹脫和汽提法處理廢水後所逸出的氨氣可進行回收:用硫酸吸收作為肥料使用;冷凝為1%的氨溶液。
4. 生物法去除氨氮
生物法去除氨氮是在指廢水中的氨氮在各種微生物的作用下,通過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應,最終形成氮氣,從而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生物法脫氮的工藝有很多種,但是機理基本相同。都需要經過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
硝化反應是在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將廢水中的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包括兩個基本反應步驟:由亞硝酸菌參與的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的反應。由硝酸菌參與的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的反應。亞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自養菌,它們利用廢水中的碳源,通過與NH3-N的氧化還原反應獲得能量。反應方程式如下:
亞硝化: 2NH4++3O2→2NO2-+2H2O+4H+
硝化 : 2NO2-+O2→2NO3-
硝化菌的適宜pH值為8.0~8.4,最佳溫度為35℃,溫度對硝化菌的影響很大,溫度下降10℃,硝化速度下降一半;DO濃度:2~3mg/L;BOD5負荷:0.06-0.1kgBOD5/(kgMLSS•d);泥齡在3~5天以上。
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脫氮菌)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為氮氣而從廢水中逸出由於兼性脫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硝化過程中產生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還原成N2的過程,稱為反硝化。反硝化過程中的電子供體是各種各樣的有機底物(碳源)。以甲醇為碳源為例,其反應式為:
6NO3-+2CH3OH→6NO2-+2CO2+4H2O
6NO2-+3CH3OH→3N2+3CO2+3H2O+6OH-
反硝化菌的適宜pH值為6.5~8.0;最佳溫度為30℃,當溫度低於10℃時,反硝化速度明顯下降,而當溫度低至3℃時,反硝化作用將停止;DO濃度<0.5mg/L;BOD5/TN>3~5。生物脫氮法可去除多種含氮化合物,總氮去除率可達70%~95%,二次污染小且比較經濟,因此在國內外運用最多。其缺點是佔地面積大,低溫時效率低。
常見的生物脫氮流程可以分為3類:
⑴多級污泥系統
多級污泥系統通常被稱為傳統的生物脫氮流程。此流程可以得到相當好的BOD5去除效果和脫氮效果,其缺點是流程長,構築物多,基建費用高,需要外加碳源,運行費用高,出水中殘留一定量甲醇;
⑵單級污泥系統
單級污泥系統的形式包括前置反硝化系統、後置反硝化系統及交替工作系統。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脫氮流程,通常稱為A/O流程。與傳統的生物脫氮工藝流程相比,該工藝特點:流程簡單、構築物少,只有一個污泥迴流系統和混合液迴流系統,基建費用可大大節省;將脫氮池設置在去碳源,降低運行費用;好氧池在缺氧池後,可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此外,後置式反硝化系統,因為混合液缺乏有機物,一般還需要人工投加碳源,但脫氮的效果高於前置式,理論上可接近100%的脫氮效果。交替工作的生物脫氮流程主要由兩個串聯池子組成,通過改換進水和出水的方向,兩個池子交替在缺氧和好氧的條件下運行。它本質上仍是A/O系統,但利用交替工作的方式,避免了混合液的迴流,其脫氮效果優於一般A/O流程。其缺點是運行管理費用較高,必須配置計算機控制自動操作系統;
⑶生物膜系統
將上述A/O系統中的缺氧池和好氧池改為固定生物膜反應器,即形成生物膜脫氮系統。此系統中應有混合液迴流,但不需污泥迴流,在缺氧的好氧反應器中保存了適應於反硝化和好氧氧化及硝化反應的兩個污泥系統。
由於常規生物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還存在以下:
為了能使微生物正常生長,必須增加迴流比來稀釋原廢水;
硝化過程不僅需要大量氧氣,而且反硝化需要大量的碳源,一般認為COD/TKN至少為9。
5. 化學沉澱法去除氨氮
化學沉澱法是根據廢水中污染物的性質,必要時投加某種化工原料,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溫度、催化劑、pH值、壓力、攪拌條件、反應時間、配料比例等等)進行化學反應,使廢水中污染物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澱物或聚合物,或者生成不溶於水的氣體產物,從而使廢水凈化,或者達到一定的去除率。
化學沉澱法處理NH3-N是始於20世紀60年代,在9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處理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NH4+、Mg2+、PO43-在鹼性水溶液中生成沉澱。
在氨氮廢水中投加化學沉澱劑Mg(OH)2、H3PO4與NH4+反應生成MgNH4PO4•6H2O(鳥糞石)沉澱,該沉澱物經造粒等過程後,可開發作為復合肥使用。整個反應的pH值的適宜范圍為9~11。pH值<9時,溶液中PO43-濃度很低,不利於MgNH4PO4•6H2O沉澱生成,而主要生成Mg(H2PO4)2;如果pH值>11,此反應將在強鹼性溶液中生成比MgNH4PO4•6H2O更難溶於水的Mg3(PO4)2的沉澱。同時,溶液中的NH4+將揮發成游離氨,不利於廢水中氨氮的去除。利用化學沉澱法,可使廢水中氨氮作為肥料得以回收。

❷ 實驗室污水一般使用什麼試劑處理

實驗室廢水含有酸、鹼、有機污染物、重金屬離子、病原微生物,版PH 值變化幅度大權,COD 濃度高,主要分為三大類:
1、有機廢水:主要來源是實驗試劑、溶劑;
2、無機廢水:主要來源是酸鹼試劑、重金屬試劑;
3、生物致病廢水:主要來源是微生物培養、血液生化實驗,血站、疾控中心等。
實驗室廢水處理比較成熟的方法及設備:
1、重金屬混凝共沉工藝:去除重金屬、懸浮物、色度;
2、PH自動調節工藝:酸鹼廢水自動調節PH值;
3、臭氧氧化消毒工藝:有機廢水降解、去除COD、殺滅大腸桿菌;
4、醫療廢水按要求還要投二氧化氯;
5、實驗室廢水處理凈化裝置:一體化組合工藝處理,全自動運行。
以上源自:瑞美迪官網,如有疑問,請咨詢。

❸ 化工、制葯、精細化工等產生的有毒有害的廢水怎麼處理

化工、制葯、精細化工等行業產生的廢水往往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例如有機物、無機物、氰化物、酚類、胺類等。若這些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以下是處理這些廢水的幾種常用方法:
1. 生物處理: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這通常需要在生物反應器中進行,並嚴格控制溫度、pH值和氧氣水平等條件。
2. 化學處理:添加化學物質,如氧化劑、還原劑、絮凝劑和沉澱劑,以轉化廢水中的有害物質為無害物質。
3. 物理處理:利用物理過程,例如蒸餾、膜分離和離子交換等,以移除廢水中的有害成分。
4. 組合處理:結合多種處理技術,以實現更優的處理效果。
不論選擇哪種處理方式,都需要對廢水處理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測,確保處理後的水質滿足相關標准和法規要求。同時,鼓勵企業採用環保和可持續的生產工藝,以及先進的處理技術,以減少污染和資源浪費。
艾柯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採用生物處理和膜分離技術,能有效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實驗室廢水,去除有機物、氮、磷等有害物質,確保處理後的水質達到排放標准。該設備操作簡便、維護方便,具有高度自動化和穩定性,適合實驗室廢水處理等場合。

❹ 目前稀土氯銨廢水的處理還有哪些不足

氨氮廢水是稀土分離廠最難解決的特徵污染物,處理氨氮廢水的方法主要有蒸發濃縮法、折點氯化法、膜法、氨吹脫法等。

蒸發濃縮法適用於銨濃度達80克/升以上的高濃度氯化銨廢水,但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生產出來的氯化銨產品也存在市場銷售困難的問題,因此該方法僅適用於煤炭資源豐富且氯化銨銷路較好的地區。

折點氯化法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雖然其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投資較少,但是加氯量較大、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要注意密封和再處理。

反滲透膜法是將低濃度含氨廢水(0.3%)濃縮至6%~7%,然後再通過氨鹼法生產氨水,其淡化水NH4+小於10毫克/升,淡水回用率達90%。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隔膜電滲析—電透析法是處理含銨廢水新技術,氯化銨、硝酸銨廢水經預處理以及隔膜電滲析處理後,濃度得到富集,再經電解透析處理,可回收HCl、HNO3、氨水。目前已投入工業運行。

氨吹脫法通過調節pH值,使NH4+轉化為NH3,然後大量曝氣,促使NH3向空氣中轉移, 因此達到去除水體中NH4+含量的目的。氨吹脫法運行過程中最大的費用是調整pH值消耗的鹼,用石灰雖然成本低但沉渣多難清理,採用純鹼或固鹼成本較高,氨氮含量難以達到排放標准,而且NH3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盡管氨氮可以採用不同方法進行處理,但靠一種方法很難達到排放標准,而且造成大量能源消耗,處理成本高,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源頭消除氨氮的污染問題,業內研究機構開發了系列無氨氮排放的清潔生產技術,部分已推廣應用。稀土非皂化萃取分離技術是採用氧化鎂或氧化鈣對有機相進行預處理,以此替代氨水或氫氧化鈉,可節約生產成本30%~50%,分離過程不產生氨氮廢水,極大地節約了治理成本,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碳酸鈉沉澱稀土工藝是用碳酸鈉代替碳銨沉澱稀土,也從源頭上消除了氨氮廢水的污染。

❺ 化工、制葯、精細化工等產生的有毒有害的廢水怎麼處理

萊特.萊德在廢水中出現的有機酸有甲酸、乙酸、長鏈脂肪酸、檸檬酸、草酸、芳香族羧酸及二元酸等。
1
蒸餾及蒸發法:加入過量甲醇產生沸點較低的甲酸甲酯,並使其從廢水中蒸出。之後再加熱回收甲醇。
2
混凝沉降法:調節廢水pH值並向廢水中加入化學混凝劑,可去除廢水中的有機酸。
3
吸附法:羧酸也可以用大孔吸附樹脂進行吸附回收,樹脂結構上含有不同的基團,則能夠吸附回收不同的化學物質。
4
萃取法:廢水中的醋酸可用丁醇萃取。
5
沉澱法:含芳香酸或其鹽的廢水可用三價鐵鹽作沉澱劑,調節廢水的pH值產生沉澱,然後經過濾去除。去除率與處理後的pH有關,而與污染物的濃度無關。
6
氧化法:大多數羧酸類廢水可用氧化法處理。包含批式液相氧化、濕式氧化、臭氧氧化等。
7
生化法:大部分脂肪酸均可採用好氧生物法處理。一般認為直鏈脂肪酸很易生化降解,在直鏈結構上引入其他基團可能會對酸的可生化降解性產生影響。

❻ 目前稀土氯銨廢水的處理還有哪些不足

氨氮廢水是稀土分離廠最難解決的特徵污染物,處理氨氮廢水的方法主要有蒸發濃縮法、折點氯化法、膜法、氨吹脫法等。

蒸發濃縮法適用於銨濃度達80克/升以上的高濃度氯化銨廢水,但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生產出來的氯化銨產品也存在市場銷售困難的問題,因此該方法僅適用於煤炭資源豐富且氯化銨銷路較好的地區。

折點氯化法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雖然其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投資較少,但是加氯量較大、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要注意密封和再處理。

反滲透膜法是將低濃度含氨廢水(0.3%)濃縮至6%~7%,然後再通過氨鹼法生產氨水,其淡化水NH4+小於10毫克/升,淡水回用率達90%。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隔膜電滲析—電透析法是處理含銨廢水新技術,氯化銨、硝酸銨廢水經預處理以及隔膜電滲析處理後,濃度得到富集,再經電解透析處理,可回收HCl、HNO3、氨水。目前已投入工業運行。

氨吹脫法通過調節pH值,使NH4+轉化為NH3,然後大量曝氣,促使NH3向空氣中轉移, 因此達到去除水體中NH4+含量的目的。氨吹脫法運行過程中最大的費用是調整pH值消耗的鹼,用石灰雖然成本低但沉渣多難清理,採用純鹼或固鹼成本較高,氨氮含量難以達到排放標准,而且NH3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盡管氨氮可以採用不同方法進行處理,但靠一種方法很難達到排放標准,而且造成大量能源消耗,處理成本高,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源頭消除氨氮的污染問題,業內研究機構開發了系列無氨氮排放的清潔生產技術,部分已推廣應用。稀土非皂化萃取分離技術是採用氧化鎂或氧化鈣對有機相進行預處理,以此替代氨水或氫氧化鈉,可節約生產成本30%~50%,分離過程不產生氨氮廢水,極大地節約了治理成本,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碳酸鈉沉澱稀土工藝是用碳酸鈉代替碳銨沉澱稀土,也從源頭上消除了氨氮廢水的污染。

閱讀全文

與含有機胺的廢水處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濾芯螺絲滑絲怎麼擰緊 瀏覽:627
樹脂眼鏡被熱水燙後的修補方法6 瀏覽:79
凈水機多少個壓力才停機 瀏覽:1000
新捷達汽油濾芯怎麼拆視頻 瀏覽:884
污水提升泵運營管理 瀏覽:662
南陽景區污水處理電話多少 瀏覽:477
空氣凈化器什麼牌子好點知乎 瀏覽:375
廢水處理微生物一般細胞分子式 瀏覽:897
凌渡換空氣濾芯怎麼換 瀏覽:194
河南家用油煙凈化器需要多少錢 瀏覽:127
含有機胺的廢水處理方法 瀏覽:232
3m凈水器和反滲透有什麼區別 瀏覽:870
艾沃超濾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683
internet和edi結合方式 瀏覽:806
凈水池上班的人叫做什麼 瀏覽:437
污水處理站建設完成沒有運行 瀏覽:360
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管理方案 瀏覽:852
空氣凈化器外邊怎麼漏電 瀏覽:383
窗式空氣凈化器怎麼選 瀏覽:669
福建含銅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