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容積泵按結構怎麼分類
容積式泵分為往復式和回轉式二大類,回轉式容積泵與往復式容積泵相比,專回轉屬式泵沒有吸、排液閥,不會嚮往復泵那樣,因高粘度液體對閥門的正常工作有影響,泵效隨粘度提高而快速降低。而且在輸送液體粘度提高時,泵轉數的下降比往復泵小,因而,在輸送高粘度液體或液體粘度變化較大時,採用回轉式溶劑泵比採用往復式容積泵更為適宜。回轉式容積泵分:齒輪泵、旋轉活塞泵、螺桿泵、和滑片泵等幾類。具有轉數低、效率高、自吸能力強、運轉平穩、部分泵可預熱等特點,廣泛用於高粘介質的輸送。缺點:佔地面積大,建築投入大,體積大,重量重。
② 容積泵的分類有那些
泵按結構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泵的分類
水泵的標准所牽涉的產品種類也非常多,有離心泵、計量泵、螺桿泵、往復泵、水輪泵、潛水泵、油泵、清水泵、試壓泵、旋渦泵、低溫泵、真空泵、羅茨泵、分子泵、齒輪泵、泥漿泵、耐腐蝕泵、深井泵、水環泵、混流泵、軸流泵、鍋爐給水泵、液下泵、注水泵、化工流程泵、不堵式泵、無泄漏泵、塑料泵、消防泵等等,還有很多.其名稱有些是按泵的常規分類方法劃分的如葉片泵、容積泵等,有些則是按用途劃分的如污水泵、衛生泵等,有些名稱則比較隨意如擴散泵、液氮泵等.只要有此類產品的生產,有制定標準的需求,通過一定的申請、批准手續就可能產生一個新的標准,但有時內容也有相當的交叉、重復.就國內和國外的標准而言,則國內的標准數量多於國外的標准.總的來說,像離心泵這樣應用廣泛,產品生產歷史長久的泵類標准比較多(離心泵相關標準的總數達到100多個),而像無泄漏泵這種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泵類標准則比較少.現著重介紹泵按結構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一)容積式
分類 往復式 回轉式
基本原理 借活塞在汽缸內的往復作用使缸內容積反復變化,以吸入和排出流體 機殼內的轉子或轉動部件旋轉時,轉子與機殼之間的工作容積發生變化,藉以吸入和排出流體 ,如:活塞泵 齒輪泵,螺桿泵
(二)葉片式
葉片式泵與風機的主要結構是可旋轉、帶葉片的葉輪和固定的機殼.通過葉輪旋轉對流體作功,從而使流體獲得能量.
根據流體的流動情況,可將它們再分為下列數種:
分類 離心式 軸流式 混流式 貫流式
基本原理 葉輪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使流體獲得能量 旋轉葉片的擠壓推進力使流體獲得能量,升高其壓能和動能 離心式和軸流式的混合體 原理同離心式
,如:中央空調用離心風機 中央空調或冷庫用軸流式送水泵 混流送水泵 家用空調室內風機
泵與風機的工作原理
一、 離心式泵與風機的工作原理
葉輪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使流體獲得能量,即流體通過葉輪後,壓能和動能都得到提高,從而能夠被輸送到高處或遠處.葉輪裝在一個螺旋形的外殼內,當葉輪旋轉時,流體軸向流入,然後轉90度進入葉輪流道並徑向流出.葉輪連續旋轉,在葉輪入口處不斷形成真空,從而使流體連續不斷地被泵吸入和排出.
二.軸流式泵與風機工作原理
旋轉葉片的擠壓推進力使流體獲得能量,升高其壓能和動能,葉輪安裝在圓筒形(風機為圓錐形)泵殼內,當葉輪旋轉時,流體軸向流入,在葉片葉道內獲得能量後,沿軸向流出.軸流式泵與風機適用於大流量、低壓力,製冷系統中常用作循環水泵及送引風機.
三. 貫流式風機的工作原理
由於空氣調節技術的發展,要求有一種小風量、低雜訊、壓頭適當和在安裝上便於與建築物相配合的小型風機.貫流式風機就是適應這種要求的新型風機.
貫流式風機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葉輪一般是多葉式前向葉型,但兩個端面是封閉的.
(二)葉輪的寬度b沒有限制,當寬度加大時.流量也增加.
(三)貫流式風機不像離心式風機是在機殼側板上開口使氣流軸向進入鳳機,而是將機殼部分地敞開使氣流直接徑向進入風機.氣流橫穿葉片兩次.某些貫流式風機在葉輪內緣加設不動的導流葉片,以改善氣流狀態.
(四)在性能上,貫流式風機的全壓系數較大. 性能曲線是駝蜂型的,效率較低,一般約為30%一50%.
(五)進風口與出風口都是矩形的,易與建築物相配合.貫流式風機至今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特別是各部分的幾何形狀對其性能有重大影響.不完善的結構甚至完全不能工作,但小型的貫流式風機的使用范圍正在穩步擴大.
四、 其他常用泵
1、往復泵的工作原理
利用偏心軸的轉動通過連桿裝置帶動活塞的運動,將軸的圓周轉動轉化為活塞的往復運動.活塞不斷往復運動,泵的吸水與壓水過程就連續不斷地交替進行.
2、水環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水環式真空泵葉片的葉輪偏心地裝在圓柱形泵殼內.泵內注入一定量的水.葉輪旋轉時,將水甩至泵殼形成一個水環,環的內表面與葉輪輪轂相切.由於泵殼與葉輪不同心,右半輪轂與水環間的進氣空間4逐漸擴大,從而形成真空,使氣體經進氣管進入泵內進氣空間.隨後氣體進入左半部,由於轂環之間容積被逐漸壓縮而增高了壓強,於是氣體經排氣空間及排氣管被排至泵外.
3、羅茨真空泵工作原理
羅茨泵的工作原理與羅茨鼓風機相似.由於轉子的不斷旋轉,被抽氣體從進氣口吸入到轉子與泵殼之間的空間v0內,再經排氣口排出.由於吸氣後v0空間是全封閉狀態,所以,在泵腔內氣體沒有壓縮和膨脹. 但當轉子頂部轉過排氣口邊緣,v0空間與排氣側相通時,由於排氣側氣體壓強較高,則有一部分氣體返沖到空間v0中去,使氣體壓強突然增高.當轉子繼續轉動時,氣體排出泵外.
一般來說,羅茨泵具有以下特點:
在較寬的壓強范圍內有較大的抽速;
●起動快,能立即工作;
●對被抽氣體中含有的灰塵和水蒸氣不敏感;
●轉子不必潤滑,泵腔內無油;
●振動小,轉子動平衡條件較好,沒有排氣閥;
●驅動功率小,機械摩擦損失小;
●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
●運轉維護費用低.
因此,羅茨泵在冶金、石油化工、造紙、食品、電子工業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
4、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旋片式真空泵(簡稱旋片泵)是一種油封式機械真空泵.其工作壓強范圍為101325~1.33×10-2(Pa)屬於低真空泵.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級泵.它已廣泛地應用於冶金、機械、軍工、電子、化工、輕工、石油及醫葯等生產和科研部門.
旋片泵主要由泵體、轉子、旋片、端蓋、彈簧等組成.在旋片泵的腔內偏心地安裝一個轉子,轉子外圓與泵腔內表面相切(二者有很小的間隙),轉子槽內裝有帶彈簧的二個旋片.旋轉時,靠離心力和彈簧的張力使旋片頂端與泵腔的內壁保持接觸,轉子旋轉帶動旋片沿泵腔內壁滑動.
兩個旋片把轉子、泵腔和兩個端蓋所圍成的月牙形空間分隔成A、B、C三部分.當轉子按箭頭方向旋轉時,與吸氣口相通的空間A 的容積是逐漸增大的,正處於吸氣過程.而與排氣口相通的空間C的容積是逐漸縮小的,正處於排氣過程.居中的空間B的容積也是逐漸減小的,正處於壓縮過程.由於空間A的容積是逐漸增大(即膨脹),氣體壓強降低,泵的入口處外部氣體壓強大於空間A內的壓強,因此將氣體吸入.當空間A與吸氣口隔絕時,即轉至空間B的位置,氣體開始被壓縮,容積逐漸縮小,最後與排氣口相通.當被壓縮氣體超過排氣壓強時,排氣閥被壓縮氣體推開,氣體穿過油箱內的油層排至大氣中.由泵的連續運轉,達到連續抽氣的目的.如果排出的氣體通過氣道而轉入另一級(低真空級),由低真空級抽走,再經低真空級壓縮後排至大氣中,即組成了雙級泵.這時總的壓縮比由兩級來負擔,因而提高了極限真空度.
5、齒輪泵工作原理
齒輪泵具有一對互相嚙合的齒輪,如圖所示,齒輪主動輪固定在主動軸上,軸的一端伸出殼外由原動機驅動,另一個齒輪從動輪裝在另一個軸上,齒輪旋轉時,液體沿吸油管進入到吸入空間,沿上下殼壁被兩個齒輪分別擠壓到排出空間匯合(齒與齒嚙合前),然後進入壓油管排出.
6、螺桿泵工作原理
螺桿泵乃是一種利用螺桿相互嚙合來吸入和排出液體的回轉式泵.螺桿泵的轉子由主動螺桿(可以是一根,也可有兩根或三根)和從動螺桿組成.主動螺桿與從動螺桿做相反方向轉動,螺紋相互嚙合,流體從吸入口進入,被螺旋軸向前推進增壓至排出口.此泵適用於高壓力、小流量.製冷系統中常用作輸送軸承潤滑油及調速器用油的油泵.
7.噴射泵工作原理
將高壓的工作流體,由壓力管送入工作噴嘴,經噴嘴後壓能變成高速動能,將噴嘴外圍的液體(或氣體)帶走.此時因噴嘴出口形成高速使擴散室的喉部吸入室造成真空,從而使被抽吸流體不斷進入與工作流體混合,然後通過擴散室將壓力稍升高輸送出去.由於工作流體連續噴射,吸入室繼續保持真空,於是得以不斷地抽吸和排出流體.工作流體可以為高壓蒸汽,也可為高壓水,前者稱為蒸汽噴射泵,後者稱為射水抽氣器.這種泵在製冷系統中較為少見.
③ 一個小區的雨水提升泵站容積怎麼算
提升泵站集水池的容積滿足規范要求即可,即不應小於最大一台泵30秒的出水量。詳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1版)》GB 50014 -2006,5.3.3
④ 容積泵的共同特點有哪些
①效率高而且高效區寬。
②能達到很高壓力,壓力變化幾乎不影響流量,因而版能提供恆定權的流量。
③具有自吸能力,可輸送液、氣混合物,特殊設計的還能輸送泥漿、混凝土等。
④流量和壓力有較大的脈動,特別是單作用泵,由於活塞運動的加速度和液體排出的間斷性,脈動更大。通常需要在排出管路上(有時還在吸入管路上)設置空氣室使流量比較均勻。採用雙作用泵和多缸泵還可顯著地改善流量的不均勻性。
⑤速度低,尺寸大,結構較離心泵復雜,需要有專門的泵閥,製造成本和安裝費用都較高。活塞泵主要用於給水,手動活塞泵是一種應用較廣的家庭生活水泵。柱塞泵用於提供高壓液源,如水壓機的高壓水供給,它和活塞泵都可作為石油礦場的鑽井泥漿泵、抽油泵。隔膜泵特別適合於輸送有劇毒、放射性、腐蝕性的液體、貴重液體和含有磨礫性固體的液體。隔膜泵和柱塞泵還可當作計量泵使用。
⑤ 什麼叫液壓泵的容積效率,機械效率和總效率相互關系如何
容積效率是在進氣行程時氣缸真實吸入的混合氣體積除以氣缸容積。泵(馬達)的實際流量與泵(馬達)的理論流量之比。
機械效率是機械在穩定運轉時,機械的輸出功(有用功量)與輸入功(動力功量)的百分比。主要內容包括滑輪組,斜面效率,杠桿轉動,常見效率,增大效率。
總效率是發動機所產生的推進功率與單位時間所噴入燃料的化學能之比,即熱效率與推進效率的乘積。
容積效率=實際流量/理論流量。
機械效率=輸出功率/輸入功率。
總效率=容積效率x機械效率。
容積效率與工作壓力、液壓泵或馬達腔中的摩擦副間隙大小、工作液體的粘度以及轉速有關。
總功等於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佔總功的一部分。顯然,有用功所佔比例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機械對總功得了利用率。
總功:即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稱之為動力功,也叫輸入功。理想機械:W總=W有用,W輸入=W輸出,W動=W阻。實際機械:W總=W有用+W額外,W輸入=W輸出+W額外,W動=W有用阻力+W無用阻力。
(5)提升泵所佔容積擴展閱讀
機械功率是表示機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機械,效率不一定高。
活塞式壓縮機的輸氣系數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容積效率。壓縮機實際容積流量與理論容積流量之比。
容積效率或體積效率是一技術用語,是以單位體積的方式來比較性能或其他可量測的參數。此特性值出現 在許多彼此沒有關系的領域中,包括內燃機設計、液壓泵以及電路中使用的小型電子元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容積效率
網路-機械效率
⑥ 影響油泵容積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最重要
主要因素有:來密封間自隙;排出壓力;吸入壓力;油液溫度與粘度;轉速。
提高容積效率的措施有:
(1)保持齒側、齒頂、端面等間隙在規定范圍內,其中尤其是端面間隙;
(2)保持軸封工作正常(僅有微小滲漏);
(3)防止超壓工作;
(4)防止吸入壓力過低;
(5)保持油溫與粘度在適宜范圍內;
(6)轉速應控制在1000~1500r/min左右,不宜過高,但也不宜過低。
⑦ 液壓泵的容積效率與() 有關
液壓泵的容積效率與油液的氣穴有關;
為了保證安全閥的正常工作及延長安全閥的使用壽命,在使用中應做到定期檢查運行中的安全閥是否泄漏,卡阻及彈簧銹蝕等不正常現象,並注意觀察調節螺套及調節圈緊定螺釘的鎖緊螺母是否有松動,若發現問題及時採取適當的維護措施。
還應定期將安全閥拆下進行全面清洗、檢查並重新研磨、整定後方可重新使用。安裝在室外的安全閥要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以防止雨、霧、塵埃、銹污等 臟物 侵入安全閥及排放管道,當環境低於攝氏零度時,還應採取必要的防凍措施以保證安全閥動作的可靠性。
(7)提升泵所佔容積擴展閱讀:
彈簧式安全閥主要依靠彈簧的作用力而工作,彈簧式安全閥中又有封閉和不封閉的,一般易燃、易爆或有毒的介質應選用封閉式,蒸汽或惰性氣體等可以選用不封閉式,在彈簧式安全閥中還有帶扳手和不帶扳手的。
扳手的作用主要是檢查閥瓣的靈活程度,有時也可以用作手動緊急泄壓用。杠桿式安全閥主要依靠杠桿重錘的作用力而工作,但由於杠桿式安全閥體積龐大往往限制了選用范圍。溫度較高時選用帶散熱器的安全閥。
安全溢流閥的主要參數是排量,這個排量決定於閥座的口徑和閥瓣的開啟高度,由開啟高度不同,又分為微啟式和全啟式兩種。微啟式是指閥瓣的開啟高度為閥座喉徑的1/40~1/20。全啟式是指閥瓣的開啟高度為閥座喉徑的1/4
⑧ 什麼是容積式水泵和動力式水泵
什麼是容積式水泵和動力式水泵
容積泵,能量通過力的作用,周期性地向1個或1個以上的移動式有效附件的界面、液體——相當於容積施加,導致壓力直接上升,達到輸送液體通過閥門或管件直至排出管線所需壓力的裝置.
⑨ "液壓泵都是容積泵"這句話成立嗎
液壓泵都是容積泵成立的——
我們常用的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擺線泵都是「吸油區容積小變大」,「壓油區容積大變小」.通過容積大小變化實現吸、排油過程的,提高油液壓力,機械能轉換為壓力能.
⑩ 污水提升泵站中集水池怎麼算
你可以參考下《給排水手冊》中的第五冊 169頁中有個泵站的介紹,
裡面說的是容積不小於單台泵5分鍾的流量,啟動次數每小時不超過6次;
在實際中可以放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