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面積模板工程方案
模板施工方案
1 前 言
**小區E 座樓高層住宅,位於北京市**中區。樓座基本呈 「U」字型布置,東西向長96.58m,寬16.80m;兩端側南北向長56.54m,寬16.38m。地下二層,地上8、11、14、15 層,結構形式為全現澆剪力牆結構,箱形基礎,基礎埋深約為6.43m,最大檐高49.65m,±0.00 絕對標高為70.60m。本工程±0.000 m 以下牆板模板採用竹編板模板,頂板採用竹編板模板,支撐系統採用鋼管支架。主體結構標准層牆體模板採用大模板,頂板模板採用竹編板模板,頂板採用圓木支撐。
第一章:基礎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E 座樓地下室二層,地下二層層高為3.1m,地下一層層高為2.3m,均為非標准層。無法全部使用標准層的全鋼大模板,而使用小鋼模的效果又不理想,故決定地下室內牆使用標准層的全鋼大模板,外牆使用竹編板現場拼裝成大模板,模板高3100mm。竹編板的尺寸為2440×1220×12mm。牆體的組裝尺寸,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加工製作。竹編板採用100×100 木方做肋,木方間距不大於250mm。所有竹編板牆體採用φ16 的穿牆螺桿,間距為600 mm。外牆螺桿必須是止水螺桿。拆模後在該處打入20mm,在螺桿根部割斷。然後用1:2水泥砂漿填補抹平。
第一節:基礎底板模板施工
1. 底板外模板:底板外模板採用永久性防水保護牆做為底板模板。砌築永久性防水保護外牆,內側通過抹灰來保證模板的平整度,砌築時應考慮好抹灰厚度,抹灰完成後,考慮底板厚度較大,為防止側壓力過大引起磚模變形,保護牆外側回填砂石土,並夯壓密實,以加強磚胎模的穩定性。測量人員應彈出外牆控制線,及防水保護牆的牆身線。做完防水後抹1:3 水泥砂漿2找平層。防水工程完畢以後,抹防水水泥砂漿保護層(摻6%的膨脹劑)。施工過程中在防水保護牆上部貼餅子,控制厚度,抹灰時上部以所貼的餅子為依據,下部以彈出的控制線為依據。嚴格控制砂漿厚度,以保證底板凈尺寸。
2. 導牆模板:導牆高出底板300mm,內、外牆模採用12mm 竹編板吊模施工,背楞採用50mm×100mm 方木,木料應平直,無節疤。支撐採用Φ16 短鋼筋頭和鋼管結合作支撐。導牆中設外側高200 寬150、內側高300 寬150 企口縫。
2.1.工藝流程:配模→支模→加固→校正→驗收
2.2.根據測量抄測好標高在附加鋼筋上焊好限位鋼筋,將模板下邊放在限位鋼筋上。為保證牆體厚度准確,採用內支外頂,用鋼筋按牆厚加工好牆內撐鐵,撐鐵中部按規范加焊止水鋼片。外部用鋼管加緊。
2.3. 配模:採用12mm 厚竹編板及50mm×100mm 方木,外牆內模配300mm高,外牆外模配200 高,高低差處配100 高。背楞間距不得大於300mm。中間100 高的吊模距內側模板凈距為150 mm。
2.4.支模:根據底板地線,用線墜將線引上,並在鋼筋上做好標記。在底板鋼筋上加設附加鋼筋,將配好的模板按線就位,然後用鋼筋頭固定,調直後用電焊將鋼筋頭與附加筋焊接牢固。
2.5.加固:300 mm 高導牆模採用Φ16 鋼筋做支撐加固,100mm 高的吊模採用Φ48 鋼管結合Φ16 鋼筋做加固。導牆的外側模用鋼管與外腳手架固定,內側用1000 長的鋼管作頂撐,間距為1000mm。
2.6.校正:模板支設後,應做拉線檢查,其平直度和上口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模板的接茬應符合規范要求。
2.7. 作法如附圖所示。
3.後澆帶、伸縮縫模板:
本工程為解決超長引起的伸縮變形基礎設有一道後澆帶,二道伸縮縫。後澆帶寬800mm,內凹50mm,後澆帶斷口面支設竹編板模板隔斷,中部根據凹進處用50*100 的木方與模板釘牢。用木方頂在兩側模板上,然後進行拉通線矯正,模板上口用小木擋固定。最後矯正垂直度,可用打斜撐來調整模板的垂直。
伸縮縫由基礎貫穿到頂,寬200mm,地下室部分採用磚砌築永久性隔牆。SBS 防水卷材熱熔粘結。
作法如附圖所示。
4. 集水坑模板:用竹編板模板按集水坑尺寸預製成箱形模板,模板加縱橫背楞,背楞間距為300mm。內壁用鋼管支頂牢固,陰角部分加陰角模調正後用鋼管頂緊。按標高焊接限位鋼筋,模板下邊放置在附加鋼筋上,四周由附加鋼筋頂撐。為防止澆築過程中模板上浮,打砼時應在模板支撐上加重物。
作法如附圖所示。
第二節:地下室牆、柱模板施工
1. 外牆模板為竹編板配模。為保證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模板縱向背楞採用100×100mm 木方,間距300mm 一道,橫向背楞選用Φ48 雙排鋼管,間距600mm 一道;對拉螺栓選用φ16 鋼筋製作,滿焊止水鋼片,間距為600mm一個,下面的四排螺栓均為雙螺帽。拉頂結合,牆內撐鐵500mm 間距一個。支設模板時先將模板下口清理、找平,貼海綿條防止牆體根部漏漿。為支撐牢固,在澆築底板混凝土時距牆邊4.5M 預埋鋼筋地錨,設斜撐支頂牆模。
1.1. 將門窗洞口模板安裝好後,先安裝外牆外側模板,按導牆將大模板
就位找正,安裝外牆內側模板,將模板就位,穿螺栓緊固校正,注意施工縫模板的連接處必須嚴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現錯台和漏漿現象。
1.2. 每個房間的陰角加工成定型模板,陰角模的尺寸為200*200,角模的陰角處用100*100 的方木作背楞,兩側用50*100 的方木作背楞,在離陰角130mm 處,根據竹編板的孔位打一排φ16 的螺栓孔,便於陰角的固定。安裝時,模板的橫向鋼管背楞應壓到陰角100*100 的方料上。不充許背楞出現懸臂的現象。
2. 柱子模板為竹編板配模,模板縱向背楞採用100×100mm 木方,間距250mm 一道,橫向背楞選用Φ48 雙排鋼管,間距600mm 一道。設斜撐支頂柱模。柱子模板的支設詳見附圖。
3. 伸縮縫處牆體模板施工:由於伸縮縫寬200mm,故採用先按常規支設一側牆體,待澆築完砼,然後再做另一側的牆體模板的方式施工。
3.1. 按普通外牆施工一側的牆體,拆模後立即切割穿牆止水螺桿,用膨脹水泥砂漿修補後,用砂漿找平,待乾燥後做SBS 卷材防水層。
3.2. 在卷材防水層上做20 厚水泥砂漿保護層,然後干鋪一層瀝青油氈。
3.3. 砌築120 厚磚牆,水泥砂漿找平。找平後距牆體30mm。待乾燥後做SBS 卷材防水層。
3.4. 在卷材防水層上做20 厚水泥砂漿保護層。然後進行牆體鋼筋綁扎。墊好保護層墊塊,必須充分保證牆體的截面尺寸。
3.4. 支設單面模板:採用竹編板模板,100*100 的木方背肋,間距300mm,水平背肋用鋼管間距400mm 布置,起步為250mm。外用間距1200mm 的豎向鋼管與水平鋼管用十字扣件固定。豎向鋼管外側設上、中、下三根水平鋼管用於鋼管斜撐的固定,最下根水平鋼管距地300mm,第二根距地1800mm,第三根距地3000mm,斜撐間距1200mm。也可採用大鋼模,安裝時應將螺桿洞堵塞嚴密,並用鋼管頂撐。牆面每間距500mm 設φ12 的鋼筋撐鐵。作法如圖所示。
4. 模板的安裝與拆除
4.1. 按照先橫牆後縱牆的安裝順序,將一個流水段的模板用塔吊按順序吊至安裝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牆位線調整模板位置,用托線板測垂直效正標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標高符合設計要求,用穿牆螺栓將兩塊模板鎖緊。
4.2. 拆除模板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
5. 竹編板模板的安裝如附詳圖所示。
第三節:地下室頂板模板施工
1.頂板模板
頂板模板採用12mm 厚竹編板,下設兩道龍骨,主龍骨為100×100mm 木方,間距1000mm 一道。副龍骨選用100×100 木方,間距250mm 一道。支撐選用φ48 鋼管作為頂板支撐系統,其立桿間距1000mm,立桿上放置頂托,用100×100 木方做為主龍骨鋪設在頂托之上,主龍骨上放置副龍骨,副龍骨間距250mm,材料為100×100 木方。副龍骨上鋪設12 厚竹編板。立桿下鋪設墊板(100×100×50<h>的木方)。
1.1.牆體模板拆除以後,塗刷養護劑。即可彈1000 高控制線(建築標高)。高程式控制制沿結構外牆向上豎直測量。測量時採用通尺進行,避免累計誤差。本工程在建築物的四周中間部位向上引測,引測時對各個施工段進行校核。1.2. 為了保證陰角的順直,在支設頂板模板之前,檢查牆體的平直度,要求誤差在2mm 以內,對於超出誤差范圍內的部分,事先進行修整,合格後方可支設頂板模板,支設頂板模板時,頂板模板與牆體相交處,採用硬拼的方法,在竹膠板的側面粘貼密封條,避免澆注混凝土時漏漿。
1.3. 在支設模板之前,將100×100 木方刨平、修整。龍骨的誤差要在3mm 之內,根據開間大小立好滿堂紅腳手架,腳手架間距為1000 mm,設二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距地200mm。支設腳手架應從一側開始,依次進行。同時放頂托及100×100 木方。根據牆體上彈好的1000 高控制線,調整頂托,使100×100 木方距頂板模板面112mm,要求拉線進行。主龍骨安放完畢後,安放附龍骨,附骨中距250mm。龍骨安裝完畢後,鋪設竹編板,用1 寸鐵釘與龍骨固定,在竹編板拼縫處處採用硬拼的方法進行。模板在拼縫處墊海綿條,並用100×100 木方頂死,避免漏漿。再次調整標高,直至符合要求。
1.4. 模板支設完成以後,檢查模板的各部分尺寸的位置是否准確。同時檢查模板拼縫的情況,如有拼縫間距過大的情況,用竹編窄板條鑲固。
1.5. 施工縫留設方法:採用竹編板製作,竹編板兩端按照鋼筋間距及鋼筋直徑做豁口。竹編板與鋼筋固定在一起,固定方法,在竹編板背後立鋼筋棍,鋼筋棍綁在頂板主筋上。作法如圖所示。
1.6.按照規范要求大於4M 的板及梁均按照2/1000 的要求進行起拱。起拱只在房中間起拱,靠近牆的位置不起拱。在頂板模板的支撐系統上引測標高線,做為起拱的依據。
1.7.上層立桿位置應盡量對准下層支設立桿的部位,下層立桿加設支架支撐,立桿下鋪設墊板。
2.梁模板
梁模板應先與頂板模板施工,當梁跨度大於4m 時,跨中梁底處應起拱0.2%,主次梁交接處,先主梁起拱,後次梁起拱。
2.1.根據梁砼澆築的壓力計算,在梁下設置水平鋼管支架,間距為1000mm,與滿堂紅腳手架用扣件固定。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架的標高,然後安裝梁底模板,並拉線找平。
2.2.待梁鋼筋綁扎完畢,自檢合格後,即可安裝梁側模板。根據樓板面已彈好的梁線,安裝梁側板,兩側斜撐用短鋼管與滿堂腳手架固定,並夾緊梁側板。梁側板支好後應對模板的尺寸、標高、板面平整度、模板與支架的牢固情況作全面檢查。如出現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偏差,應及時糾正和加固,並將板面清理干凈。
2.3.模板的拆除同頂板模同時進行,以同條件養護試塊為參考依據。
2.4. 作法如附圖所示。
第四節:樓梯模板施工
1. 地下部分的樓梯模板選用12 mm 厚竹編板模板,主龍骨擬採用100×100 木方,次龍骨為100×100 木方,次龍骨的間距250mm,樓板模板支撐採用碗扣架支撐系統,支架應盡量靠近樓梯兩側,以利於施工時通行。
2. 樓梯模板拆模及養護支撐的設置應根據上部的荷載、氣溫、砼強度、跨度等諸因素確定,由技術負責人簽發拆模及養護支撐設置的通知單。
3. 作法如附詳圖所示。
第五節:門窗洞口模板施工
1. 門窗洞口模採用木方、竹膠合板組成,事先根據洞口尺寸預制好模板。窗模板下口留2 個Φ16 的通氣孔。
2. 框模高同結構洞口高,框模寬根據牆厚而定。
3. 安裝:將框模的平面位置、標高、垂直度控制好,用Φ8~10mm「 」形鋼筋與框模頂緊並焊於牆筋上,窗洞口模每邊各焊三道,門洞口模每邊各焊四道,以防止框模變位。
4. 作法如附圖所示。
第六節:模板計算
1.牆體模板驗算
1.1. 地下室牆體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計算:
新澆築混凝土作用於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二式計算
F=0.22γct0β1β2V1/2
F=γcH
式中: F ——新澆築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t0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實際確定;取水泥初凝時間2.5小時
T ——混凝土的溫度(100);
V ——混凝土的澆灌速度(1.8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築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
取H=3.62m
β1——外加劑坍落度修正系數,取1.0;
β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
F=0.22γct0β1β2V1/2
=0.22×25×2.5×1.0×1.15×√1.8
=21.3 KN/m2
F=γcH
=25×3.62=90.5 KN/m2
取較小值,故最大側壓力標准值為25.5KN/m2。
考慮到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荷載標准值4KN/M2,分別取荷載分項系數1.2 和1.4,則作用於模板的總荷載設計值為q=21.3×1.2 + 4×1.4=31.2 KN/m2
1.2. 模板強度驗算:
竹編板厚12mm ,W=1000×122/6=2.4×104mm3
M=1/10(ql2)=31.2×0.32/10=0.28 KN• m
模板截面強度驗算
Wn=M/fm =0.28×106/13
=21538 mm2<W= 24000mm2
故強度滿足要求
剛度驗算採用標准荷載,不考慮振動荷載,則q2=21.3×1=21.3 KN/m2=0.021 N/mm2
模板撓度得:
ω= q2l4/150EI
=0.021×3004/[150×9×103×1200×123/12]
=0.007mm<[ω]=300/400=0.75mm
故剛度滿足要求。
1.3. 木楞驗算:
木楞截面均為100*100mm,W=166667 mm3;I=8.3×106mm4;外楞間距600mm。
M=1/10(ql2)=31.2×0.62/10=1.12 KN• m
模板截面強度驗算
σ=M/W=1.12×106/166667
=6.72<fm= 13N/mm2(松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故強度滿足要求
剛度驗算採用標准荷載,不考慮振動荷載,則
q2=21.3×1=21.3 KN/m2=0.021 N/mm2
模板撓度得:
ω= q2l4/150EI
=0.021×6004/(150×9×103×8.3×106)
=0.0002mm<[ω]=600/400=1.5mm
故剛度滿足要求。
2.頂板模板驗算:
頂板次龍骨為100×100mm 方木,間距250mm,主龍骨為100×100mm 方木,間距1000mm。頂撐用鋼管作支撐,間距為1000mm,中間設一道水平鋼管。板厚按300mm 計算。
模板按四跨連續梁計算,分別進行強度和剛度驗算。
W≥M/fm
ωA=Kwql4/100EI≤[ω]=l/400
式中:W——板模板的截面抵抗矩;
M——板模板計算最大彎矩;
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
ωA——板模板的撓度;
KW——撓度系數,取KW =0.967;
q——作用於模板底板上的均布荷載;
l——計算跨度,等於木楞間距;
E——木材的彈性模量,取E=9.5×103N/mm2
I——底板的截面慣性矩,I=bh3/2
b——底板模板的寬度;
h——底板模板的厚度;
[ω]——板模板的容許撓度;取勝l/400。
2.1.荷載計算
樓板標准荷載為:
樓板模板自重力 500×0.1×0.1×1×3=150 KN/m2
樓板鋼筋混凝土自重力 25×0.30=7.5 KN/m2
施工荷載 2.5 KN/m2
2.2. 次龍骨驗算:
次龍骨按等跨連續四跨布置按最不利荷載布置,得KM=0.121, KV=0.62
q=1/3×6000=2000N/m
M=KMql2=0.121×2000×1=242KN•m
ω=M/fm=242/13=18610mm3<[ω]=166670mm3
※ 剪應力驗算:
V=KVql4=0.62×2000×14=1260N
τ=3V/2bH=3×3720/(2×100×1002)=0.186MPa<[fv]=1.4MPa
滿足要求
※ 撓度驗算:
按強度驗算荷載組合,進行撓度驗算
ω=K×ql4/(100EI)
=0.28mm<[ω]=l/400=1000/400=2.5mm
滿足要求。
2.3. 主龍骨驗算:
主龍骨按等跨連續四跨布置按最不利荷載布置,得KM=0.121 KV=0.62
M=KMql2=0.121×6000×1=726KN•m
ω=M/fm
=726/13=55846N<[ω]=bh2/6=166670N
※ 剪應力驗算
V=KVql4=0.62×6000×14=3720
τ=3V/2bH
=3×3720/(2×100×1002)
=0.558MPa<[fv]=1.4 MPa
滿足要求
※ 撓度驗算
ω=K×ql4/(100EI)
=0.84mm<[ω]=l/400=1000/400=2.5mm
滿足要求
2.4. 頂撐計算
強度驗算
已知P=6000N,φ48 鋼管截面積A=424mm,回轉半徑i=15.9mm
σ=P/A=141.5N/mm2<215N/mm2
穩定性驗算
λ=l0/i=3000/15.9=188
ψ=2800/λ2=0.08
σ=P/(ψA)=177 N/mm2<215N/mm2
滿足要求。
第二章:主體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第一節:牆體模板施工
1. 首層及以上牆體模板採用拼裝式全鋼大模板,模板的生產廠家選用經過ISO-9002 質量體系認證的北京**偉業模板有限公司。具體的模板配置方案詳見模板的配置方案。
1.1. 模板採用組裝大模板內模高2790mm,外模高2950mm,每塊成型的大模板根據牆體尺寸設計為一整體大模。模板連接處採用子母口搭接式的連接方法,丁字牆及模板接縫處均採用直芯帶進行加固。模板結構設計為:面板6mm 厚原平板,主筋為[8#普通槽鋼,間距為300mm,豎邊框為∠80*80*80角鋼,上下邊框為∠80*80*80 角鋼,成型的大模板背面設置有加強背肋,每道背肋由兩根[10#組成,穿牆螺栓為Ф30 銷式螺栓,對拉螺栓最大中心距為1200mm×1100mm,大模板斜支撐用[8#焊接成型,用於調節模板的垂直度,模板上口處配置三角挑架平台。
1.2. 採用搭接式陰角模取消傳統蓋板式,使砼表面平滑,無凹槽現象,確保角模與大模板在現一平面上。為便於施工一般陰角模面板與大模接茬處設企口,避免砼漏漿。大模就位後,用鉤頭螺栓和槽鋼墊鎖緊陰角模。
1.3. 陽角處採用大陽角模的連接方式。陽角模與大模板的連接同樣採用企口搭接的方法,並用直芯帶與相領大模板進行加固(縱向三道)。
1.4. 為了保證大模的截面尺寸。在鋼筋的豎向梯子鐵上每隔200mm 焊與牆厚相同尺寸的控制筋,兩端頭處塗刷防銹漆。
1.5. 模板按照先橫牆後縱牆的安裝順序,外牆模板先安裝外牆內側模板,按樓板上的位置線將大模板就位找正,然後安裝外牆外側模板。
2.內牆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清理—→放模板就位線做砂漿找平層,貼海綿條—→安放角模—→安裝一側模板—→安裝另一側模板—→安裝穿牆螺栓—→調整模板垂直度
2.1. 模板安裝前應彈上模板定位線,地面不平處做砂漿找平處理,高度=20mm,寬度=80mm,同時在其口貼6~8mm 厚海綿條,以防模板穿牆螺栓高低錯位及模板下口跑漿。
2.2. 模板安裝前應進行編號,並把板面清理干凈,刷好脫模劑,脫模劑塗刷要均勻,不得漏刷。
2.3. 每個房間每塊大模板安裝前,應先將每個房間的四個角模用鐵絲同盟暗柱鋼筋綁扎牢固、就位,然後吊放大塊平模就位,就位後用斜支撐調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模板之間的聯結處、牆體的轉角處,必須嚴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現砼表面錯台和漏漿、爛根現象。
2.4. 參見大模板組裝示意圖及安裝節點示意圖。
3. 外牆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牆體上彈水平線—→外撐架搭設—→貼海綿條—→外牆內模板吊裝就位—→安裝外牆外側模板—→安裝穿牆螺栓—→調整
3.1. 在外側大模板底面200mm 處的外牆面上,彈出水平線,用以控制外牆模板安裝及陽台、窗洞口模板的安裝。
3.2. 外撐架採用∠50×5 的角鐵製作成「 」形,以Φ20 的鋼筋作斜撐,角鐵內部焊Φ20 的鋼筋,與斜撐和角鐵焊接牢固。在角鐵上水平面向下350mm、1450mm 處開Φ16 的圓孔,用於與下層牆體的固定。支撐架安裝好後,將300*50(厚)的木挑板架設在支撐架上。
3.3. 根據已彈好的水平線粘貼海棉條。
3.4. 將內模吊裝就位後,將外模吊放在木挑板上,模板上部與牆體鋼筋用鐵絲綁扎固定,用木契調整模板高度。用穿牆螺栓將內外模連接固定。
3.5. 根據模板安裝的質量要求對模板進行調整。
3.6. 參見外模板組裝示意圖及安裝節點示意圖。
第二節:頂板模板施工
1. 頂板模板頂板模板採用12mm 厚的竹編板,為加強質量,在牆體四周加100×100 的木方。主龍骨為100×100mm 木方,間距1000mm 一道。副龍骨選用100×100 木方,間距250mm 一道。支撐選用圓木作為頂板支撐,支撐拉結採用25×35mm 木板條或竹夾板條。 圓木支撐直徑為Φ100mm,對每根支撐做好挑選,保證支撐滿足直徑要求,且平直,木梢無明顯裂紋,為施工方便平均均採用定長尺寸2460mm,用木楔進行調整標高,但應保證其足夠的支撐強度。
2. 加工龍骨:對進場的100×100 木方進行加工,首先對整批木方進行檢查,確定統一的加工尺寸,木方要經過壓刨機進行處理,要求經過加工的木方其斷面尺寸誤差在2mm 以內,保證最後支設完的模板平整度能夠滿足規范要求。
3. 根據主龍骨間距,確定支撐距離,在兩側邊跨靠牆處,先各立兩根支撐,並將主龍骨用釘子釘於木梢上,然後鋪設3~4 道副龍骨,主、副龍骨間用釘子釘牢,然後根據標高用木楔將標高調到位,調好後再依次加密中間主龍骨,並每加一根主龍骨下面按1000mm 間距加設支撐,支撐與支撐間用小木條連接好。最後進行房間的整板鋪設,模板與龍骨間用釘子釘牢,使模板不拱翹,模板應緊貼牆面。模板鋪設後,再次檢查模板表面標高,不符要求時調節支撐下部木楔,使標高到位,並檢查支撐間距,過大時必須進行加密。
4. 為保證頂板平整、光滑,竹編板拼接採用硬拼法。竹編板外邊必須平直(可用手工刨刨平),以使接縫嚴密,然後用鐵釘與副龍骨釘牢。陰角部位根據標高控制線彈出頂板下邊線,沿此線貼海綿條。與竹編板頂緊,防止漏漿,確保陰角平直。
5. 清理竹編板上的木屑等污物,模板面上滿刷脫模劑。
6. 作法如附圖所示。
第三節:標准層樓梯模板施工
1.標准樓梯的規格:標准層層高2900mm,樓梯共9 個踏步,踏面寬280mm,踏面高1450/9=161mm。
2.用兩根3.6m 長槽鋼([140×60×8],做成一個反Z 型,作為定型鋼模的主肋;用角鋼∠50×5 從起始踏步開始,沿槽鋼以280mm 的間距在槽鋼上雙面滿焊,與槽鋼成夾角θ=600 為次肋;用鋼板作為定型模板,與角鋼單面滿焊。鋼板上鑽兩個小孔。
3.在踏步面預埋保護角(∠30×4 的角鐵);在距角鋼兩端200mm 處及中間各鑽一個Φ3 的小眼(眼鑽在角鋼棱上),在角鋼面也鑽兩個小孔,與鋼板上小孔重合,可用螺栓固定。
4.待樓梯砼澆築完可拆模後,將螺栓松下,將樓梯模板吊走,護角留在樓梯中。
5.作法如附圖所示。
第四節:門窗洞口模板施工
1. 門、窗洞口模板均採用定型鋼模板。窗模板下口留2 個Φ16 的通氣孔。門、窗洞口模板應在牆體鋼筋綁扎完畢,牆體模板支設前安裝。
2. 在模板彈好線以後,立窗口及門口模板,窗口及門口模板要依據控制線安裝,在暗柱及門樑上的附加鋼筋上焊U 型鋼筋固定窗口及門口模板,每400mm 焊一道。門窗洞口模板安裝好以後要吊垂直找正。
3. 洞口模板安裝完以後,統一進行全數檢查,確保安裝穩固,位置正確。4.作法如附圖所示。
第五節:陽台、雨篷模板施工
陽台及雨蓬模板也採用竹膠合板,陽台的養護支撐不少於連續四層。陽台支撐立柱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陽台跨度大於4m 時起拱0.4%,支撐方法同樓板模板。
第六節:模板計算
牆體定型大模板結構計算
該模板是按《大模板多層住宅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20-84)、《鋼結構設計規范》( GBJ17-88 ) 與《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的要求進行設計與計算的。
已知:層高為2900mm,牆厚200mm,採用全剛模數組合模板系列,2 根[10#背楞,採用T30 穿牆螺栓拉結,混凝土C30、Y=25KN/m2,混凝土塌落度160~180mm,採用泵送混凝土,澆築速度1.8m/h,溫度T=20,用插入式振動器搗實,模板撓度為L/400(L 為模板構件的跨度)。
模板結構為:面板6mm 厚普熱板,主筋為[8#,間距h=300mm,背楞間距L1=1100mm,L2=300mm,穿牆螺栓水平間距L3=1200mm。L=5400mm。
一.模板側向荷載:
1. 混凝土側壓力標准值:
F=0.22Y*β1β2ν1/2*200/(T+15)
=0.22*25*1*1.15*1.81/2*200/(15+15)
=56.57KN/m2
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F1=56.57*1.2=67.9KN/m2
有效壓頭高度:h=67.9/24=2.83m
2. 混凝土傾倒力標准值:4KN/m2
其設計值:4*1.4=5.6KN/m2
二. 面板驗算:
由於5400/250=21.6>2,故面板按單向板三跨連續梁計算。1. 強度驗算:取1m 寬的板條為計算單元
F3=F1+F2=67.9+5.6=73.5KN/m2=0.0735N/mm2
q=0.0735*1*0.85=0.062475N/mm
Mmax=Kmxqly
2=0.117*0.062475*2602=494.13N.mm
則: Wx=1/6*1*62=6mm3
所以: δmax=Mmax/(γxWx)=494.13/1*6=82.36N/mm2
<f=215N/mm2
滿足要求.
1. 撓度驗算:
Vmax=KVql4/100EI
q=0.062475N/mm
Kv=0.583
L=300
I=300*63/12=5400mm4
Vmax=0.583*0.062475*3004/(100*2.06*105*4500)
=0.0047mm
Vmax<[V]=Ly/500=0.50mm
故滿足要求.
三. 主筋驗算:
q=0.0735*300=22.05N/mm
1. 強度驗算:計算簡圖見1-1
Wx=23.5*103mm3
Ix=101*104mm4
δmax=Mma x/(γxWx)=0.125*22.05*11502/(1*25.3*103)
=144.08N/mm2<f=215N/mm2
故滿足要求.
2. 撓度驗算:
(1). 懸臂部分:
q=Fh=0.0735*300=22.05N/mm
Vmax=ql2
4/8EIx=22.05*3004/(8*2.06*105*101*104)
=0.11<[V]=300/500=0.60mm
(2). 跨中部分:
λ=300/1150=0.26
Vmax=(5-24λ2)ql4/(384EI)
=(5-24*0.262)*22.05*11504/(384*2.06*105*101*104)
=1.63mm<[V]=1150/500=2.30mm
故滿足要求.
四. 背楞計算:
計算簡圖見1-1
q=Fh=0.0735*1150=84.53N/mm
1. 強度驗算
用彎矩分配法及疊加法求得:
MA=-1/2qa2=-1/2*84.53*1502=0.95*106N.mm
MAB 中=KMql2
2=0.101*84.53*11502=11.3*106N.mm
MBC 中=KMql3
2=0.075*84.53*11502=8.38*106N.mm
MB 支=KMql3
2=0.117*84.53*11502=13.08*106N.mm
故: Mmax=MB 支=13.08*106N.mm
2 根[10# Wx=79.4*103mm3
Ix=396.6*104mm4
δmax=Mma x/(γxWx)=13.08*106/(1*79.4*103)
=164.73N/mm2<f=215N/mm2
故滿足要求.
2. 撓度驗算:
q=0.0735*1150=84.53N/mm2
(1). 懸臂部分:
Vmax=ql4/8EIx=84.53*3004/(8*2.06*105*396.6*104)
=0.105mm<[V]=150/400=0.375mm
(2) 跨中部分:
Vmax=q1L3
4*(5-24λ2)/384EI
=84.53*11504*(5-24*0.262)/(384*2.06*105*396.6*104)
=1.59mm<[V]=1150/400=2.875mm
故滿足要求.
五、 穿牆螺栓計算
N≤An.f
N=1.2*1.15*67.9=93.702KN=93702N
An.f=560.6*170=95302N>93702N
故強度滿足要求.
六、吊環計算
(1).吊環承載力計算
[PX]=An.100=3.14*102*100=31400N
PX=2.85*6.0*130*1.3=28899N
[PX]>PX
故強度滿
㈡ 止水鋼板為什麼朝迎水面
為了延長水的迴路,不管朝內朝外,水的進出都是沿施工縫,止水帶,施工縫流,路徑都是一樣的,不存在怎樣放止水帶而能保證水的單向流動。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下有水壓力作用在混凝土結構面上的部位稱為迎水面。如:水箱的內牆面,內底面。地下室地下水位以下與土體接觸的外牆面,底板底面,需要覆土或位於室外的地室頂板面。
通俗地說,水流從一面向另一面有滲透的趨勢。這個第一面,即迎水面。如地下室的外牆,當地下水從外面向裡面有滲透的趨勢時,外面即迎水面。
作用:它將地下水隔離在地下室的外牆以外並阻止地下水向地下室內滲入,因此要求在做地下室的底板時需將施工縫的位子留置在外牆距底版250毫米以上的地方,為了避免在施工縫處漏水就在牆厚的二分之一處設置一道鋼板止水帶。這就是為了避免在新舊混凝土結合處由於混凝土澆築不密實而設置的就是為了能夠加強止水的措施。
原理為:新舊混凝土接縫位置稱為施工縫,此屬於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環節,增加止水鋼板後,水沿著新舊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縫隙滲透時碰見止水鋼板即無法再往裡滲,止水鋼板起到了切斷水滲透路徑的作用。及時沿著止水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縫隙滲透,止水鋼板有一定寬度,也延長了水的滲透路徑,同樣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㈢ 頂板澆混凝土接茬留在什麼位置合適
後澆帶
㈣ 車庫頂板與立牆接茬寬度和位置規范是在哪個規范上多少頁,
接頭部位屬於施工縫,如何處理涉及的規范主要有: 1、《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版(JGJ3-2010): 第13.8.10條規定權,混凝土施工縫宜留置在結構受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位置。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