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納米材料水處理分離懸浮物

納米材料水處理分離懸浮物

發布時間:2021-01-04 01:00:56

『壹』 水處理中為何有懸浮物在水面上

我覺得你的問題很難讓人回答,表述的不清楚
有懸浮物在水面上很正常的,一般有兩種原因
一是懸浮物為油脂類東西
而是懸浮物粘附了很多小氣泡

『貳』 現在廢水處理有什麼新的方法了嗎

廢水處理可以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來進行,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一、物理廢水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二、化學廢水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 ,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三、生物廢水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
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最後,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後進行處理,氯消毒後達標排放。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這種曝氣裝置稱謂鼓風曝氣。

『叄』 納米材料在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有哪些難點

納米技術這一特性,主要用於製造微特電機。如果將技術發展到一定的時候,用於製造磁懸浮,可以製造出速度更快、更穩定、更節約能源的高速度列車。 納米動力學,主要是微機械和微電機

『肆』 納米技術能運用在哪些方面。

納米技術其實就是一種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技術。
從迄今為止的研究狀況看,關於納米技術分為三種概念。第一種,是1986年美國科學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創造的機器》一書中提出的分子納米技術。根據這一概念,可以使組合分子的機器實用化,從而可以任意組合所有種類的分子,可以製造出任何種類的分子結構。這種概念的納米技術未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種概念把納米技術定位為微加工技術的極限。也就是通過納米精度的「加工」來人工形成納米大小的結構的技術。這種納米級的加工技術,也使半導體微型化即將達到極限。現有技術即便發展下去,從理論上講終將會達到限度。這是因為,如果把電路的線幅變小,將使構成電路的絕緣膜的為得極薄,這樣將破壞絕緣效果。此外,還有發熱和晃動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新型的納米技術。
第三種概念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而提出的。本來,生物在細胞和生物膜內就存在納米級的結構。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
納米科技現在已經包括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化學等學科。從包括微電子等在內的微米科技到納米科技,人類正越來越向微觀世界深入,人們認識、改造微觀世界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曾指出,納米左右和納米以下的結構是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一個重點,會是一次技術革命,從而將引起21世紀又一次產業革命。
雖然距離應用階段還有較長的距離要走,但是由於納米科技所孕育的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都對納米科技給予高度重視,紛紛制定研究計劃,進行相關研究。
可以用在建材
塑料行業
紡織行業
電子行業
生物行業
醫葯行業
環保行業
能源行業
陶瓷行業
汽車行業
化工行業
冶金行業
機械行業
納米材料和MEMS共促體育發展
納米技術在造紙工業中的應用
納米技術與農業
談納米防偽技術的原理及應用研究
納米殼層是製做化學感測器最佳選擇
納米墨水中國問世
最大直徑僅為二百
納米化學在消防技術領域的應用前景展望
[組圖]納米技術將使未來信息化戰場發生重大改觀

『伍』 納米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納米技術在治理有害氣體方面、污水處理方面.汽車等領域都有著很重要的應用

1、治理有害氣體

工業生產中使用的汽油、柴油以及作為汽車燃料的汽油、柴油等,由於含有硫的化合物在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氣體,這是二氧化硫最大的污染源,所以石油提煉中有一道脫硫工藝以降低其硫的含量。

納米鈦酸鑽(CoTiO,)是一種非常好的室友脫硫催化劑,經它催化的石油中硫的含量小於0.01% ,達到國際標准。

2、污水處理方面

污水中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懸浮物、泥沙、鐵銹、異味污染物、細菌病毒等。污水治理就是將這些物質從水中去除。新的一種納米技術可以將污水中的貴金屬如金、釕、鈀、鉑等安全提煉出來,變害為寶。一種新型的納米級凈水劑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它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凈水劑三氯化鋁的10~20倍。

3、汽車領域的應用

汽車製造中應用的塑料數量將越來越多。納米塑料可以改變傳統塑料的特性,呈現出優異的物理性能:強度高,耐熱性強,比重更小。由於納米粒子尺寸小於可見光 的波長,納米塑料可以顯示出良好的透明度和較高的光澤度,這樣的納米塑料在汽車上將有廣泛的用途。

經過納米技術處理的部分材料耐磨性更是黃銅的27倍、鋼 鐵的7倍。除此之外,納米塑料除了可回收外,還有長期耐紫外線、色澤穩定、質量較輕等優點,在汽車配件中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

在汽車外裝件中,主要用於保險杠、散熱 器、底盤、車身外板、車輪護罩、活動車頂及其它保護膠條、擋風膠條等。在內飾件中,主要用於儀錶板和內飾板、安全氣囊材料等。相關業內專家預測,在未來的 20年內,納米塑料將大量取代現有的車用塑料製品,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

(5)納米材料水處理分離懸浮物擴展閱讀:

多年來,中國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目前,我國在納米材料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高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充分證明了我國在納米技術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納米效應就是指納米材料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異或反常的物理、化學特性,

如原本導電的銅到某一納米級界限就不導電,原來絕緣的二氧化硅、晶體等,在某一納米級界限時開始導電。這是由於納米材料具有顆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佔比例大等特點,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應: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對於固體粉末或纖維,當其有一維尺寸小於100nm,即達到納米尺寸,即可稱為所謂納米材料,對於理想球狀顆粒,當比表面積大於60㎡/g時,其直徑將小於100nm,達到納米尺寸。

『陸』 納米技術在生活中應用

1、治理有害氣體
工業生產中使用的汽油、柴油以及作為汽車燃料的汽油、柴油等,由於含有硫的化合物在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氣體,這是二氧化硫最大的污染源,所以石油提煉中有一道脫硫工藝以降低其硫的含量。
納米鈦酸鑽(CoTiO,)是一種非常好的室友脫硫催化劑,經它催化的石油中硫的含量小於0.01% ,達到國際標准。
2、污水處理方面
污水中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懸浮物、泥沙、鐵銹、異味污染物、細菌病毒等。污水治理就是將這些物質從水中去除。新的一種納米技術可以將污水中的貴金屬如金、釕、鈀、鉑等安全提煉出來,變害為寶。一種新型的納米級凈水劑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它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凈水劑三氯化鋁的10~20倍。
3、汽車領域的應用
汽車製造中應用的塑料數量將越來越多。納米塑料可以改變傳統塑料的特性,呈現出優異的物理性能:強度高,耐熱性強,比重更小。由於納米粒子尺寸小於可見光 的波長,納米塑料可以顯示出良好的透明度和較高的光澤度,這樣的納米塑料在汽車上將有廣泛的用途。
經過納米技術處理的部分材料耐磨性更是黃銅的27倍、鋼 鐵的7倍。除此之外,納米塑料除了可回收外,還有長期耐紫外線、色澤穩定、質量較輕等優點,在汽車配件中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
在汽車外裝件中,主要用於保險杠、散熱 器、底盤、車身外板、車輪護罩、活動車頂及其它保護膠條、擋風膠條等。在內飾件中,主要用於儀錶板和內飾板、安全氣囊材料等。相關業內專家預測,在未來的 20年內,納米塑料將大量取代現有的車用塑料製品,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

『柒』 生活污水中的懸浮物的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有哪些

1、混凝沉澱--大規模
2、混凝過濾--中大型規模
3、膜--中小型規模並做中水回用

『捌』 如何聚沉水中懸浮物的方法

第1節 吸附法

一、 吸附原理

二、 影響吸附的因素

三、 吸附劑

四、 吸附工藝和設備

五、 吸附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一、吸附原理

固體表面有吸附水中溶解及膠體物質的能力,比表面積很大的活性炭等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可用作吸附劑。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如果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是通過分子間引力(即范德華力)而產生吸附,稱為物理吸附;如果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產生化學作用,生成化學鍵引起吸附,稱為化學吸附。離子交換實際上也是一種吸附,將在第二節中討論。

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並非不相容的,而且隨著條件的變化可以相伴發生,但在一個系統中,可能某一種吸附是主要的。在污水處理中,多數情況下,往往是幾種吸附的綜合結果。

一定的吸附劑所吸附物質的數量與此物質的性質及其濃度和溫度有關。表明被吸附物的量與濃度之間的關系式稱為吸附等溫式。目前常用的公式有二:弗勞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溫式,朗格繆爾(Langrnuir)吸附等溫式。

二、影響吸附的因素

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是衡量吸附過程的主要指標。固體吸附劑吸附能力的大小可用吸附量來衡量。吸附速度是指單位重量吸附劑在單位時間內所吸附的物質量。在水處理中,吸附速度決定了污水需要與吸附劑接觸的時間。吸附速度快,則所需的接觸時間就短,吸附設備的容積就小。

多孔性吸附劑的吸附過程基本上可分為三個階段:顆粒外部擴散階段,即吸附質從溶液中擴散到吸附劑表面;孔隙擴散階段,即吸附質在吸附劑孔隙中繼續向吸附點擴散;吸附反應階段,吸附質被吸附在吸附劑孔隙內的吸附點表面。一般,吸附速度主要取決於外部擴散速度和孔隙擴散速度。

顆粒外部擴散速度與溶液濃度成正比,也與吸附劑的比表面積的大小成正比。因此吸附劑顆粒直徑越小,外部擴散速度越快。同時,增加溶液與顆粒間的相對運動速度,也可以提高外部擴散速度。

孔隙擴散速度與吸附劑孔隙的大小和結構,吸附質顆粒的大小和結構等因素有關。一般,吸附劑顆粒越小,孔隙擴散速度越快。

吸附劑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吸附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吸附有很大影響。一般,極性分子(或離子)型的吸附劑容易吸附極性分子(或離子)型的吸附質;非極性分子型的吸附劑容易吸附非極性的吸附質。同時,吸附質的溶解度越低,越容易被吸附。吸附質的濃度增加,吸附量也隨之增加。

污水的pH值對吸附也有影響,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條件下比在鹼性條件下有較高的吸附量。吸附反應通常是放熱反應,因此溫度低對吸附反應有利。

三、吸附劑

吸附劑的種類很多。常用是活性炭和腐植酸類吸附劑。

1.活性炭

在生產中應用的活性炭的種類很多。一般都製成粉末狀或顆粒狀。粉末狀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強,制備容易,價格較低,但再生困難,一般不能重復使用。顆粒狀的活性炭價格較貴,但可再生後重復使用,並且使用時的勞動條件較好,操作管理方便。因此在水處理中較多採用顆粒狀活性炭。

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可達800—2000m2/g,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顆粒狀活性炭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吸附了大量吸附質,逐步趨向飽和並喪失工作能力,此時應進行更換或再生。再生是在吸附劑本身的結構基本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用某種方法將吸附質從吸附劑微孔中除去,恢復它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再生方法主要有:

(1)加熱再生法 在高溫條件下,提高了吸附質分子的能量,使其易於從活性炭的活性點脫離;而吸附的有機物則在高溫下氧化和分解,成為氣態逸出或斷裂成低分子。活性炭的再生一般用多段式再生爐。爐內供應微量氧氣,使進行氧化反應而又不致使炭燃燒損失。

(2)化學再生法 通過化學反應,使吸附質轉化為易溶於水的物質而解吸下來。例如,吸附了苯酚的活性炭,可用氫氧化鈉溶液浸泡,使形成酚鈉鹽而解吸。

濕式氧化法也是化學再生法,主要用於再生粉末狀活性炭。

在我國,目前活性炭的供應較緊張,再生的設備較少,再生費用較貴,限制了活性炭的廣泛使用。

2.腐植酸類吸附劑

用作吸附劑的腐植酸類物質主要有:天然的富含腐植酸的風化煤、泥煤、褐煤等,它們可以直接使用或經簡單處理後使用;將富含腐植酸的物質用適當的粘合劑制備成的腐植酸系樹脂

腐植酸類物質能吸附工業廢水中的許多金屬離子,如汞、鉻、鋅、鎘、鉛、銅等。腐植酸類物質在吸附重金屬離子後,可以用H2SO4、HCI、NaCl等進行解吸。目前,這方面的應用還處於試驗、研究階段,還存在吸附(交換)容量不高,適用的pH值范圍較窄,機械強度低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四、吸附工藝和設備

吸附的操作方式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間歇式是將廢水和吸附劑放在吸附池內進行攪拌30min左右,然後靜置沉澱,排除澄清液。間歇式吸附主要用於小量廢水的處理和實驗研究,在生產上一般要用兩個吸附池、交換工作。在一般情況下,都採用連續的方式。

連續吸附可以採用固定床、移動床和流化床。固定床連續吸附方式是廢水處理中最常用的。吸附劑固定填放在吸附柱(或塔)中,所以叫固定床。移動床連續吸附是指在操作過程中定期地將接近飽和的一部分吸附劑從吸附柱排出,並同時將等量的新鮮吸附劑加入柱中。所謂流化床是指吸附劑在吸附柱內處於膨脹狀態,懸浮於由下而上的水流中。由於移動床和流化床的操作較復雜,在廢水處理中較少使用。

在一般的連續式固定床吸附柱中,吸附劑的總厚度為3~5m,分成幾個柱串聯工作,每個柱的吸附劑厚度為1~2m。廢水從上向下過濾,過濾速度在4~15m/h之間,接觸時間一般不大於30~60min。為防止吸附劑層的堵塞,含懸浮物的廢水一般先應經過砂濾,再進行吸附處理。吸附柱在工作過程中,上部吸附劑層的吸附質濃度逐漸增高,達到飽和而失去繼續吸附的能力。隨著運行時間的推移,上部飽和區高度增加而下部新鮮吸附層的高度則不斷減小,直至全部吸附劑都達到飽和,出水濃度與進水濃度相等,吸附柱全部喪失工作能力。

在實際操作中,吸附柱達到完全飽和及出水濃度與進水濃度相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許的。通常是根據對出水水質的要求,規定一個出水含污染物質的允許濃度值。當運行中出水達到這一規定值時,即認為吸附層已達到「穿透」,這一吸附柱便停止工作,進行吸附劑的更換。

五、吸附法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由於吸附法對進水的預處理要求高,吸附劑的價格昂貴,因此在廢水處理中,吸附法主要用來去除廢水中的微量污染物,達到深度凈化的目的。如:廢水中少量重金屬離子的去除、少量有害的生物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脫色除臭等。

第2節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水處理中軟化和除鹽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廢水處理中,主要用於去除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離子交換的實質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它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吸附過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學吸附。

離子交換劑

水處理中用的離子交換劑有磺化煤和離子交換樹脂。磺化煤利用天然煤為原料,經濃硫酸磺化處理後製成,但交換容量低,機械強度差,化學穩定性較差,已逐漸為離子交換樹脂所取代。

離子交換樹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由樹脂本體(又稱母體或骨架)和活性基團兩個部分組成。生產離子交換劑的樹脂母體最常見的是苯乙烯的聚合物,是線性結構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在原料中,常加上一定數量的二乙烯苯做交聯劑,使線狀聚合物之間相互交聯,成立體網狀結構。樹脂的外形呈球狀顆粒,粒徑為:0.6~1.2mm(大粒徑樹脂),0.3~0.6mm(中粒徑樹脂),或0.02~0.1mm(小粒徑樹脂)。樹脂本身不是離子化合物,並無離子交換能力,需經適當處理加上活性基團後,才具有離子交換能力。活性基團由固定離子和活動離子組成。固定離子固定在樹脂的網狀骨架上,活動離子(或稱交換離子)則依靠靜電引力與固定離子結合在一起,二者電性相反電荷相等。

離子交換樹脂按樹脂的類型和孔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凝膠型樹脂、大孔型樹脂、多孔凝膠型樹脂、巨孔型(MR型)樹脂和高巨孔型(超MR型)樹脂等。

第3節 萃取法

在化工上,用適當的溶劑分離混合物的過程叫萃取。當混合物為溶液時叫液—液萃取,當混合物為固體時叫固—液萃取;使用的溶劑叫萃取劑,提出的物質叫萃取物,在廢水處理上,利用廢水中的雜質在水中和有機萃取劑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採用萃取的方法,將雜質提取出來。例如含酚濃度較高的廢水。由於酚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遠遠高於在水中的溶解度,我們可以利用酚的這種性質以及有機溶劑(如:油)與水不相溶的性質,選用適當的有機溶劑從廢水中把有害物質酚提取出來。

用萃取法處理廢水時,有三個步驟:①把萃取劑加入廢水,並使它們充分接觸,有害物質作為萃取物從廢水中轉移到萃取劑中;②把萃取劑和廢水分離開來,廢水就得到了處理。也可以再進一步接受其他的處理;③把萃取物從萃取劑中分離出來,使有害物質成為有用的副產品,而萃取劑則可回用於萃取過程才算,在技術上已經成立;其次,是經濟上的考慮。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理,生產才能採用。

在化工上常使用「相」這個名詞。「相」是一個均勻物質,具有組成相同和性質相同的特徵。如在一個物質體系裡同時存在界面明確的兩部分物質,這兩部分物質就抽象地叫做兩個相。例如,油和水混在一起,即使劇烈攪拌,油滴分散在水中,油水之間仍然存在明確的界面,我們就說這是存在水相和油相。一個物質體系裡的兩個相,常常一個呈連續狀態而另一個呈分散狀態,呈連續狀態的叫連續相,呈分散狀態的叫分散相。一個物質體系的相數並無限制。

第4節 膜析法

一、 滲析法

二、 反滲透法

三、 超過濾法

膜析法是利用薄膜以分離水溶液中某些物質的方法的統稱。目前有擴散滲析法(滲析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和超過濾法等。

一、滲析法

人們早就發現,一些動物膜,如膀胱膜、羊皮紙(一種把羊皮刮薄做成的紙),有分隔水溶液中某些溶解物質(溶質)的作用。例如,食鹽能透過羊皮紙,而糖、澱粉、樹膠等則不能。如果用羊皮紙或其他半透膜包裹一個穿孔杯,杯中滿盛鹽水,放在一個盛放清水的燒杯中,隔上一段時間,我們會發現燒杯內的清水帶有鹹味,表明鹽的分子已經透過羊皮紙或半透膜進入清水。如果把穿孔杯中的鹽水換成糖水,則會發現燒杯中的清水不會帶甜味。顯然,如果把鹽和糖的混合液放在穿孔杯內,並不斷地更換燒杯里的清水,就能把穿孔杯中混合液內的食鹽基本上都分離出來,使混合液中的糖和鹽得到分離。這種方法叫滲析法。起滲析作用的薄膜,因對溶質的滲透性有選擇作用,故叫半透膜。近年來半透膜有很大的發展,出現很多由高分子化合物製造的人造薄膜,不同的薄膜有不同的選擇滲析性。半透膜的滲析作用有三種類型:①依靠薄膜中「孔道」的大,小分離大小不同的分子或粒子;②依靠薄膜的離子結構分離性質不同的離子,例如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做成的薄膜可以透過陽離子,叫陽離子交換膜,用陰離子樹脂做成的薄膜可以透過陰離子,叫陰離子交換膜;③依靠薄膜:的有選擇的溶解性分離某些物質,例如醋酸纖維膜有溶解某些液體和氣體的性能,而使這些物質透過薄膜。一種薄膜只要具備上述三種作用之一,就能有選擇地讓某些物質透過而成為半透膜。在廢水處理中最常用的半透膜是離子交換膜。

二、反滲透法

反滲透法是一種藉助壓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滲透,以濃縮溶液或廢水的方法。

如果將純水和鹽水用半透膜隔開,此半透膜只有水分子能夠透過而其他溶質不能透過,則水分子將透過半透膜進人溶液(鹽水),溶液逐漸從濃變稀,液面則不斷上升,直到某一定值為止。這個現象叫滲透,高出於水面的水柱高度(決定於鹽水的濃度)是由於溶液的滲透壓所致。可以理解,如果我們向溶液的一側施加壓力,並且超過它的滲透壓,則溶液中的水就會透過半透膜,流向純水一側,而溶質被截留在溶液一側,這種方法就是反滲透法(或稱逆滲透法)。

近年來,由於反滲透膜材料和製造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型裝置的不斷開發和運行經驗的積累,反滲透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已廣泛用於水的淡化、除鹽和製取純水等,還能用以去除水中的細菌和病毒。但反滲透法所需的壓力較高,工作壓力要比滲透壓力大幾十倍。即使是改進的復合膜,正常工作壓力也需1.5MPa左右。同時,為了保證反滲透裝置的正常運行和延長膜的壽命,在反滲透裝置前必須有充分的預處理裝置。

反滲透裝置一般都由專門的廠家製成成套設備後出售。在生產中,根據需要予以選用。

三、超過濾法

超過濾法與反滲透法相似。但超濾膜的微孔孔徑比反滲透膜大,在0.005—1um之間。超濾的過程並不是單純的機械截留,物理篩分,而是存在著以下三種作用:①溶質在膜表面和微孔孔壁上發生吸附;②溶質的粒徑大小與膜孔徑相仿,溶質嵌在孔中,引起阻塞;③溶質的粒徑大於膜孔徑,溶質在膜表面被機械截留,實現篩分。毫無疑問,我們應力求避免在孔壁上的吸附和膜孔的阻塞,應選用與被分離溶質之間相互作用弱和膜孔結構是外密內疏的不對稱構造的超濾膜。

超濾的過程是動態過濾,即在超濾膜的表面既受到垂直於膜面的壓力,使水分子得以透過膜面並與被截留物質分離,同時又產生一個與膜表面平行的切向力,以將截留在膜表面的物質沖開。所以,超濾運行的周期可以較長。在運行方面,還可短時間地停止透水而增加切面流速,即可達到沖洗膜面的效果,使透水率得到恢復。這樣的運行方式,使超濾(膜)—活性污泥法這種新型的處理工藝得以實施和發展。

在廢水處理中,超過濾法目前主要用於分離有機的溶解物,如澱粉、蛋白質、樹膠、油漆等。超過濾法所需的壓力比反滲透法要低,一般為0.1—0.7MPa。

『玖』 納米材料作為污染物的吸附劑優勢有哪些

納米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性綜合學科.它是指在0.1~100納米尺度范圍內.對原子、分子進行操縱和加工的科學技術.包括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兩部分。納米材料又稱為超微顆粒材料, 由納米粒子組成。納米粒子的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影響物質的結構和性質。當人們將宏觀物體粉碎成超微顆粒並製成納米材料.它將在熱學、力學、光學、電學、磁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上與普通材料存在很大區別.具有吸收輻射、吸附、催化等新性質。發展納米技術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科學技術活動。

2.2 納米材料的吸附作用
吸附是氣體吸附質在固體吸附劑表面發生的行為 其發生的過程與吸附劑固體表面特徵密切相關。對於納米粒子的吸附機理.目前普遍認為:納米粒子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於納米粒子的表面羥基作用。納米粒子表面存在的羥基能夠和某些陽離子鍵合.從而達到表觀上對金屬離子或有機物產生吸附作用;另外,納米離子具有大的比表面積,也是納米粒子吸附作用的重要原因⋯。一種良好的吸附劑,必須滿足比表面積大。內部具有網路結構的微孔通道,吸附容量大等條件。而顆粒的比表面積與顆粒的直徑成反比。粒子直徑減小到納米級,會引起比表面積的迅速增加。當粒徑為10nm時,比表面積為90m"-/g;粒徑為5nm時。比表面積為180m2/g;粒徑下降到2nm時,比表面積猛增到450m7g日。由於納米粒子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使它具有優越的吸附性能,在制備高性能吸附劑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提供了在環境治理方面應用的可能性。 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出門做好防護
2.3 納米材料吸附能力的開發利用
納米材料的基本構成決定了它超強(10倍以上)的吸附能力,污水中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懸浮物,泥沙,鐵銹,異味污染物,細菌,病毒等。污水治理就將這些物質從水中去除,由於傳統的水處理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等問題,污水治理一直得不到很好解決。納米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很可能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污水中的貴金屬對人體極其有害的物質,但從污水中流失也是資源的浪費,新的一種納米技術可將污水中的貴金屬如金,釕,鈀,鉑能完全提煉出來,變廢為寶。此外納米TiO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與廢水中有機物更充分地接觸,可將有機物最大限度地吸附在它的表面,具有更強的紫外光吸收能力,因而有更強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可快速將吸附在其表面的有機物分解,用納米TiO光催化處理含有有機物的廢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 水環境中的常見污染物及危害

『拾』 凈水中哪個步驟可除去較大顆粒物、懸浮物雜質

DH高效污水凈化器的原理DH高效污水凈化器是將物理、化學反應有機融合在一起,集成了直流混凝、臨界絮凝、離心分離、動態過濾及污泥濃縮沉澱技術,短時間內(25~30min)在同一罐體中完成廢水快速多級凈化的一體化組合設備。該設備SS去除率高達99.9%,COD去除率達到40%~70%。凈化器為鋼制罐體,上中部為圓柱體,下部為錐體,自下而上分別為污泥濃縮區、混凝區、離心分離區、動態過濾區、清水區。直流混凝和臨界絮凝技術取代了混凝反應池,在泵前及泵後投加絮凝和助凝葯劑,利用泵、管道、水流完成葯劑的水解、混合、壓縮雙電層,吸附中和作用後高速沿切線方向進入罐體快速完成吸附架橋,絮凝形成礬花。離心分離是利用廢水沿切線方向進入罐體產生高速旋流、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廢水中形成的懸浮顆粒及礬花被甩向器壁,並隨下旋流及自身重力作用沿罐內壁下滑至錐形污泥濃縮區,廢水向下作螺旋運動到一定程度後向中心靠攏,又形成向上的旋流,這股旋流水質較清,流向設置在上層動態過濾區。在離心分離區一般粒徑大於20μm的懸浮顆粒(礬花)被固液分離至污泥濃縮區。廢水經離心分離進入動態過濾區再次完成吸附作用,過濾區採用表面吸附的懸浮濾料,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可截留5μm以上的粒徑的懸浮物。在動態狀態下過濾,因此濾料不易堵塞,吸附的顆粒物易脫落又下沉至離心分離區,因此濾料反洗周期長(0.5~1個月反沖洗一次)。廢水經多級固液分離及凈化後排出。離心分離和過濾脫落的懸浮顆粒在離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進入污泥濃縮區,污泥在錐形泥斗區中上部經聚合力的作用下,顆粒群體結合成一整體,各自保持相對不變位置共同下沉,在泥斗區中下部SS很高,顆粒間將縫隙中液體擠出界面,固體顆粒被濃縮壓密後從錐體底部排出,一般污泥含水率≤90%(排污量只有傳統工藝的1/6)。3 DH高效污水凈化器典型應用工藝及特點對於國華北京熱電分公司、貴州納雍二電廠、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京豐燃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廠的灰渣水改造和新建項目,根據電廠原有設施和現場條件,採用的工藝略有不同。但基本的工藝系統是一致的。下面以貴州納雍二電廠4×300MW機組灰渣水處理工程為例,說明新技術的典型工藝系統(見圖1)。 絮凝劑加葯 助凝劑加葯 反沖洗 計量泵 計量泵 泵撈渣機溢流水 機組排水槽 ○泵 混凝混合器 高效凈化器 冷卻塔 清水池 ○泵 回用 鼓風曝氣 污泥池 ○泵 撈渣機 電廠氣源 圖1 工藝流程 灰渣水處理系統選用3套DH-CSQ-200型高效(旋流)污水凈化器(處理水量為每台200m3/h),為保證在事故或檢修狀況下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1套作為備用設備。撈渣機溢流水自流進排水槽(原有設施),排水槽用作調節池,調節池污水經渣漿泵提升,在泵後管道上設置混凝混合器,在混凝混合器前後分別投加絮凝劑、助凝劑,在管道中完成直流混凝反應,然後進入高效(旋流)污水凈化器中,經離心分離、重力分離、動態把關過濾及污泥濃縮等過程,從凈化器頂部排出經處理後的清水自流進入冷卻塔,經冷卻後水溫度在30~35℃以下,然後進入到清水池,再經回用水泵送回,用於爐膛密封及撈渣機鏈條冷卻。灰水處理產生的濃渣則進入污泥池,再用污泥泵打回撈渣機循環處理。結合上述工藝流程和其他電廠設計、運行情況,該工藝具有以下特點:(1)工藝流程短,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2)處理能力強,效率高。設備處理負荷可達SS≤30000mg/L,最高可達≤90000mg/L;廢水的設備停留時間≤30min。(3)設備佔地面積小:處理量為200m3/h的單台設備,直徑僅為3.6m;無須配備預沉池,污水調節池、污泥池和清水池,可按普通過渡水池設計以節省佔地面積。(4)處理後的出水水質好SS=5~50mg/L,防止了冷卻塔和水封槽集灰,並可回用於爐膛密封。(5)採用PLC控制,並和電廠輔控網連接,自動化程度高,工人勞動強度低。(6)調節池和污泥池採用鼓風曝氣,無須人工清池。(7)採用冷卻塔替代板式換熱器,降低了工程造價,而且不需要大量循環冷卻水。(8)設備排污量少,污泥濃度高(SS>230000mg/L),含水率低,可以根據情況採用以下幾種處理方法:a.用壓濾機壓成泥餅外運;b.採用撈渣機系統的可以將污泥排至撈渣機或渣倉;c.採用脫水倉系統的可以將污泥打回脫水倉。(9) 若採用不帶過濾層的凈化設備,出水可達到≤150mg/L,設備本體可以免維護,減少維護工作量。(10) 在對王灘電廠含大量浮灰和漂珠的高濃度沖灰渣水進行為期9天設備小試試驗中,絕大多數的浮灰和漂珠被絮凝沉澱下來;少數漂珠可從設備的漂珠排放口定期排出。(11) 設備運行只需一次提升,節省配套設備,節省電耗。 8

閱讀全文

與納米材料水處理分離懸浮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c9空氣凈化器怎麼選 瀏覽:447
貴州工業廢水氨氮超標如何處理 瀏覽:63
脫色劑印染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734
純水用什麼鹽做水泥 瀏覽:384
力斯凈水器性價比怎麼樣 瀏覽:212
樹脂粘土bjd娃娃 瀏覽:591
光化樹脂牙變黃 瀏覽:290
半透膜表面積越大 瀏覽:274
污水入滲量 瀏覽:196
污水處理系統什麼意思 瀏覽:921
718gts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680
廢水處理的是怎麼進行的英語 瀏覽:24
煤灰渣場廢水揮發酚 瀏覽:179
創星外置過濾桶CF800價格 瀏覽:348
小區太多提升泵太吵 瀏覽:224
挖機大臂提升感測器 瀏覽:820
透析蒸餾水可以喝嗎 瀏覽:891
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直徑大小 瀏覽:934
油煙凈化器片尺寸多少 瀏覽:762
對印染廢水的漂色回用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