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規模怎麼分,何為中小規模污水處理,到底是以什麼為標准來區分規模
按日處理水量來劃分的。一般分為三類:日出一萬噸到兩萬噸的為小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二萬噸到五萬噸的為中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5萬噸以上為大型污水處理廠。
2. 關於污水廠的處理能力: 如果一個污水處理項目日處理量達到每天5萬噸,大概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概念
建議:1、翻下給排水手冊,或者下點資料(污水廠設計的畢業論文),了解下污水廠的專設計過程
2、你的問題太屬籠統了,我就你提出的三個問題分別回答,其他的你自己再看下別人的論文什麼的,快點。投資金額,投資金額分成幾個部分,主要包括配套管網,廠區(土建,污水構築物,以及管理運行費用)等,在你選擇不同的工藝的時候,土建,污水構築物的金額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問題。不考慮工業廢水的情況下,人口一定,根據手冊,每個人排出的污水量一定,你的處理能力擺在那兒,在多大的范圍內有多少人,你一算不就出來了嘛。
3、還是多看看設計方面的資料吧,你的問題,就是做一個工程。我回答的不全面
3. 日處理污水5萬噸污水處理廠每天可處理多少人的污水
沒有準確的數值,要看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而定,一般經過簡單脫水的濕污泥大概在100-350t都有可能。垃圾處理廠一般不收這樣的濕污泥,污水廠都是把它放到差不多幹了才運去垃圾場。一t要20塊錢左右
日處理量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每天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污水處理廠在選購污泥處理設備時首先要計算每日產生的污泥量,這里所說的污泥產生量包括污水處理每個工序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完最終產生的污泥。影響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的原因有許多方面,其中污水處理工藝,以及水質的影響比較大。投產的污水處理廠,一般一萬噸污水會產生10噸以上的污泥,這些污泥含水率較高,一般在80%以上。而污水處理廠都要求配有相應的污泥處理設備,對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後,才可運輸到污水處理廠外。污泥壓干機、污泥壓濾機等經過多個污水處理廠使用,可將含水率90%以上的污泥壓干成含水率40%的泥餅,使污泥體積減小為原來的1/10,很大程度的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既便於運輸,又解決了佔地面積大、污染范圍大的難題。通過以上數據可粗略估算,如果一座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量為10萬噸,則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因此也需要處理量不小於100噸/日的污泥處理設備,才能順利運行,不因污泥堆置問題影響正常運營。
4. 污水處理廠造價
一般十萬噸以上的污水廠每萬噸在1000萬左右(不包括污泥消化),十萬噸以下的2--5萬噸的在回每萬噸1500--2000萬左右,答2萬噸以下在每萬噸2000--3000萬左右。用地一般一萬噸10畝地(十萬噸以上),這只是概數,還要看具體工藝!
A在260萬--400萬
10--15畝
B在72萬---120萬
4---10畝
C在20---30萬
3--6畝
5. 建一個5萬方的污水處理廠需要多少錢
如果是企業的話就兩千萬。市政一個億
6. 什麼樣的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才能叫大型污水處理廠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大體上可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污水處理廠。
規模>10×104 m3/d的是內大型污水廠容,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資以億元計,年運營費用以千萬元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十多座,最大的是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規模達100×104 m3/d。
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為(1~10)×104 m3/d,一般建於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縣,基建投資幾千萬至上億元,年運營費用幾百萬到上千萬元,目前全國已建成幾十座,正建的有上百座,今後一段時間還將大量增加。
規模<1×104 m3/d的是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建於小城鎮,基建投資幾百萬到上千萬,年運營費用幾十萬到上百萬;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目前這類污水廠剛剛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的小城鎮出現,今後會越來越多,最終小型污水廠的數量將超過大中型污水廠。
7. 一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5萬噸的城市污水,每天處理後會產生多少的污泥
相信樓主需要的不是一大堆工具書上的公式,以下是對你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關於污泥產量。污泥的產生量一般工具書上分物化和生化兩階段進行計算,因為已經有人詳述了,這里不再羅列公式。提供一組設計常用經驗數據供樓主參考:按每人每日產生污泥50克或者污水處理量的萬分之2來估算,這個數值是按歐共體14國的經驗數據推算得到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關於污泥的處理。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污水處理廠污泥都交由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處理的方式有堆肥、焚燒和填埋等,因為二次污染和處理成本控制等原因,其中以填埋的方式採用頻率最高。
3、關於污泥的填埋價格。因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一般由不同公司運作,所以一般情況下,填埋場處理污水廠的污泥都收取一定費用(一般為50-200元每立方),費用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a、項目所在位置。一般經濟發達地區的費用要高於欠發達地區。
b、污泥性質。填埋場一般對填埋對象有嚴格的含水率要求,含水率過高的污泥具有流動性不利於分層壓實而且可能留下填場的塌陷隱患。對於樓主而言,過高的含水率會增加填埋量即污泥的處置成本,還可能遭到填埋場的拒絕。因此,建議樓主所在的污水廠綜合考慮技術和經濟可行性來選擇污泥的脫水方式,有條件的大污水廠建議採用離心脫水。
c、政府幹預。因為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都和政府有著緊密聯系,如果有政府出面干預污泥填埋的問題,那麼填埋價格很可能不會按照市場規律來操作。
從以上分析可知:樓主所提的5萬立方米處理能力的污水廠每天產生的干泥約為10噸,考慮70%的含水率(填場的實際要求為含水率低於60%,按有機類污泥考慮僅靠機械脫水較難達到),那麼每日需填埋的污泥量為33.3噸。若按50元每立方的處理成本考慮,每日需繳納的填埋費為1665元。(供參考)
8. 污水處理廠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目前狀況下,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性質復雜,有屬於事業單位的,有屬於國營企業的,通常來說污水處理廠都是國有的,特別是市區的大廠(規模>20萬噸/日),一般<5萬噸的就不好說了,也有屬於外資、私企的。而且,現在大多數國有的污水處理廠也開始改制了,由事業單位向企業過度。
(8)05萬噸污水處理廠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是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符合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
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是有各種常用的或特殊的水處理方法優化組合而成的,包括各種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費用最省。設計時必須貫徹當前國家的各項建設方針和政策。
因此,從處理深度上,污水處理廠可能是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設計包括各種不同處理的構築物,附屬建築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設計並進行道路、綠化、管道綜合、廠區給排水、污泥處置及處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等設計,以保證污水處理廠達到處理效果穩定,滿足設計要求,運行管理方便,技術先進,投資運行費用省等各種要求。
9. 大坦沙污水處理廠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珠江橋中坦尾大街。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大坦沙污水處理廠是廣州市第一座大型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市荔灣區珠江橋中坦尾大街,佔地面積25公頃,總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55萬噸,主要處理荔灣區、越秀區河涌的合流污水以及白雲區石井河、新市涌和景泰涌的分流污水,服務面積104.63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50萬。
10. 5萬噸污水廠投資多少
建造一座5萬噸污水處理廠的投資費用難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因為具體的費用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如建築材料、設備、土地、勞動力等等。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這個數字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通常來說,建造一座5萬噸污水處理廠的費用可以高達數千萬元甚至更多。
建造污水處理廠所需要的投爛鋒資是相當巨大的,因為這種設施需要高品質的建築材料和先進的技術設備。此外,污水處理廠還需要具備可靠的自動化系統、監控控制系統和污沒歷態水處理設備,以確保它們在全天候運作過程中的穩枯源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建造污水處理廠可能會對現有的環境和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建造過程中還需要投入一定的費用用於環保和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