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水處理表1表2

水處理表1表2

發布時間:2023-06-01 05:26:58

①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②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2)水處理表1表2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處理工藝

③ 請問污水處理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那麼各個級別的進水、出水都執行什麼標准

進水沒有什麼標准,先說排放水質標准~
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都一樣(單位mg/l)
1.總汞:0.001
2.烷基汞:不得檢出
3.總鎘:0.01
4.總鉻:0.1
5.六價鉻:0.05
6.總砷:0.1
7.總鉛:0.1
基本控制指標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平均值,單位還是mg/l)
下面第一行項目:接著就是一級A、一級B、二級標准、三級標准:
COD:50、60、100、120
BOD5:10、20、30、60
SS:10、20、30、50
動植物油:1、3、5、20
石油類:1、3、5、15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5、1、2、5
總氮(以氮計):15、20、-、-(-表示不限,下面一樣)
氨氮(以氮計):5、8、25、-
總磷(以P及):0.5、1、3、5
色度:30、30、40、50
PH:全部都6-9
糞大腸菌群數(個每升):10三次方、10四次方、10四次方、-
然後再是三個處理級別:
1.按污水處理程度劃分:
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深度處理)
2.按處理原理劃分:
物理處理法(格柵截留法、沉澱法、氣浮和過濾),化學處理法(中和,混凝,點解,氧化還原萃取吸附離子交換等)和生物處理法(厭氧好氧什麼你懂的)。
一級處理就是二級處理的預處理,就是去掉水中漂浮懸浮物,也就是我們講的固液分離。
二級就是把水裡膠體和溶解狀態的用微生物處理,一般BOD可以去掉個百分之九十差不多。
三級就是在一級和兩極之後,再進一步處理,處理那種難降解的,有機物,可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三級一般都以回用為目的的。
每一級處理後還有什麼倒說不定,但去掉了什麼大致可以了解,去掉多少也差不多,打這么多,估計也沒什麼太多有用的,你可以多找點書看下~進步會很快了~

④ 污水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深度處理各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

一級處來理、二級處理、三級源處理,是目前城市污水及工業廢水根據不同需要而採用污水處理方法。
一級處理也叫預處理,是通過沉澱、浮選、過濾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狀固體物質,或通過凝聚、氧化、中和等化學方法,使污水中的強酸、強鹼和過濃的有毒物質,得到初步凈化,為二級處理提供適宜的水質條件。二級處理是在一級處理的基礎上,利用生物化學作用,對污水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三級處理也叫深度處理,三級處理根據進水水質,採用相應處理方法,如凝集沉澱、活性碳過濾、逆滲透、離子交換和電滲析等。廢水經深度處理後可達到工業用水或城市用水所要求的水質標准。

⑤ 回用水處理技術和水質標准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回用水處理技術和水質標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經適當程度消毒後的二級出水(100-1000個糞性大腸菌群/100mL)廣泛適用於各種用途,包括限制接觸性回用(如某些灌溉方式和非接觸性景觀用水)、環境修復和許多工業應用。有些形式的環境修復要求去除營養物質,提高消毒水平。回用水用作工業冷卻水時,需去除硬度、氨和溶解性固體。當用作給水補充之前要求有一系列的處理過程,要取決於原有供水對回用水的稀釋程度和是否形成處理而定,例如回用水流經土壤後匯入原水源即可認為是行成處理工序。目前,許多回用水工程正在運用膜處理技術生產回用水。其中一種為採用二級出水作為原水,經過微濾(予處理)、反滲透、有時加上紫外線消毒。微濾膜和超濾膜也可並入生物處理工藝,取代傳統的二沉池。
1.簡介
目前存在許多水的再生和回用方法並在實踐中正常運作(美國EPA,1992),每一種使用方式都有不同的水質要求,因此也要求不同的處理水平。表1總結了常用的回用水使用方式和所要求的相應的處理水平,從最高水平到最低水平處理都有所涉及。本文將論述不同的使用方式和相應的處理方法,鍵迅還將討論一些新出現的處理技術。
2.非食用型作物和深加工型食用作物的農業回用水
回用水可以灌溉人類並不直接消費的各種作物,如灌溉那些動物食用的作物(苜蓿、青草、高粱、玉米、大豆等各種飼料作物)和需要深加工才可食用的作物(如小麥、也許還有大米)。關系公共健康和環境的首要問題是這種回用方式是否會將有毒物質和致病菌帶到我們的食物供應中來。主要有兩種機制來控制有毒物質,其中包括不允許工業瞎凳廢水(很大可能含有毒物質)排入要回用的污水收集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中。為避免工業污水,我們可以從工廠稀少的服務區收集污水或要求工廠首先去除廢水中有毒物質,然後再排入市政排水管。廢水中有毒物質的去除方法有許多種。在一些實際應用中,基本的二級處理就可予以足夠的保護。事實上,初級處理可能已經足夠了,而二級處理則對有毒物質又加了一道關卡。二級處理中允許回用水貯存起來以滿足不同季節變化的農灌需水量。致病菌的傳播是通過防止一般公眾與污水直接接觸以及適度的殺菌消毒來解決的。
用於農業性回用的水可通過許多種處理方法,包括初級處理、二級(生物)處理和傳統的消毒工藝。生物塘處理系統廣泛用於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的穩定化,因此當回用水季節性貯存時不產生過多令人厭惡的問題(氣味、病菌等),同時,生物塘還有自然的消毒作用。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一個厭氧或好氧塘,進行污水的基本處理,然後是兼性塘,對污水進行更深一步的處理和消毒,同時還可用作季節性貯水。已經預處理和消毒的再生水則可根據作物的需水量進行農灌使用。這樣的一個系統允許回用市政污水中的水和其的營養物質,但要控制有毒物質的量,並進行消毒處理。從水管理的整體和長遠角度來看,水回用灌溉農作物時,土壤的進一步處理去除了污染物,減少了環境中污染物質的排放量,因此也減少了污染物質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量。而凈用水量卻下降了,因為先前用作農業的水現在可以轉向城市供水或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方式保留在環境中。
3.環境修復
環境修復指污水處理後以合格的水質向環境排放以保持水環境的流量,維持環境的功能。所要求的處理則根據修復環境對污染物的同化容量而定。一般至少要求傳統的二級(生物)處理和一定程度的消毒。有些環境修復則要求更高級的處理方式,如去除營養物質等。一些傳統的處理系統可用於這些情況。而目前新興的一種處理工藝是二級處理(傳統二級處理或生物塘二級處理)後加濕地處理。濕地不僅提供處理(提高了水質),也改善了環境。可以將濕地設計成野生生物棲息地或者設計成市區開放性的綠地。
PalmBeach縣屬於潮濕的亞熱帶氣候。而恰恰相反,TresRios濕地位於阿利桑那州Phoenix城附近,屬於沙漠地區。但TresRios濕地處理系統和Wakodhatchee濕地處理系統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圖3所示,他們都有淺水水生植物生長區、深水區和棲息島。綠色濕地對於Phoenix城的沙漠景觀是一個很受歡迎的補充,磨亮旅同時也改善了水質,為野生生物提供了棲息地。
4.限制接觸性回用
限制接觸性回用包括城市水回用,這種回用方式應控制公眾接觸回用水以保護公眾健康。對於農業性回用,主要風險的是這類回用可能將有毒物質引入環境中和傳播疾病,有毒物質可以採用降低回用水中有毒物濃度來控制,可採用多種方法,如控制排放源和污水處理。而疾病傳播的控制則可採用一定的消毒措施,同時防止公眾直接接觸回用水。恰當的限制接觸性回用還包括灌溉和景觀水面。
限制接觸性回用一般至少採用二級處理,衛生指標為100-1000個糞性大腸菌群/100mL。二級處理可以控制原水(工業廢水或生活污水)中有毒物質的量,也能減少水回用時配水系統中的麻煩問題。不完全消毒的回用水僅能保證系統操作者偶爾接觸回用水時的安全,因操作者能採取常規的、適當的防護措施。然而不能保證普通公眾廣泛接觸回用水時的安全。為保護公眾的安全,不允許他們與回用水經常接觸。例如,使用回用水澆灌時,將澆灌時間限制在公眾不在現場的時候,或者採用公眾與回用水隔絕的灌溉方式(滴灌)。又例如,當回用水用於限制公眾與之接觸的景觀水面時,不允許在湖中釣魚和(或)游泳。
5.非限制接觸性回用
非限制接觸性回用水是經過更高級的處理工藝產生的,公眾與之接觸(並非消耗)是安全的。盡管一個地區與另一個地區之間具體要求有變化,但加利福尼亞州在其「22條」中所確定的條款提供了一個一致的解決方案,已被廣泛接受。這些要求進行高度的消毒,明顯地減少再生水中致病菌的存在機會。其基本的處理工藝為生物處理,用來減少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濃度和總懸浮固體(TSS).
6.工業性回用
不同的工業性回用方式要求不同的回用水質。一般需要二級處理和適度消毒以盡量減少回用水中的污染物質,保護工廠工人的健康。回用水作為工廠冷卻水應用較為廣泛。它要求去除水中的會引起冷卻裝置結垢的硬度,還要求去除會引起裝置腐蝕和生物污垢的氨。圖4列出了這類回用水的處理工藝流程。二級出水(一般來自現有的污水處理廠)需經過石灰軟水裝置和粒狀介質過濾。如果作為回用水原水的二級出水未進行硝化處理,硝化需合並入過濾工序中進行。目前新興的一種應用於工業性回用的處理方法是使用膜裝置進行脫鹽處理。
特別是採用微濾或超濾預處理的二級出水再接反滲透的工藝流程在這一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多,這種工藝流程的進一步的討論將和補充給水的工藝流程結合在一起進行。
然後是過濾以減少顆粒物質的濃度,最後為消毒。顆粒物質的去除可以從幾個方面幫助消毒的進行。首先,一些較大的致病菌,如賈第鞭毛蟲(Giardia)和隱性芽孢蟲(cryptosporidia)等,可以通過過濾直接去除;其次,顆粒物質的去除使得下面的消毒處理更為有效,這是因為經過生物處理和過濾後,水中殘留的致病菌是呈游離狀態的,當然更容易在消毒工序中被殺死。氯消毒和紫外線(UV)消毒都是常用的方法。為了使回用水達到非限制接觸性應用的標准,表2總結了一些處理要求。
7.補充給水和新興技術
補充給水就是故意將回用水加入飲用水供應的回用方式。回用水可以引入供給飲用水的地表水(如水庫)或地下水源。和工業性回用的處理方法一樣,這種回用方式也可採用許多種處理方法。其所需要的處理程度則根據回用水和天然水體的混合程度以及在被提取用作公共給水供應之前的處理能力而定。
如果通過地表漫流方式注入地下水的回用水所佔比例相當小,則僅需要經過二級處理和適度消毒。土壤的滲濾作用可將回用水中大量的有機物和致病菌去除,然後再與地下水混合。這種情況下要考慮的主要的問題是可能引入氮,而氮可以在土壤中轉化為硝酸鹽。天然地下水和回用水混合後在取水井抽取之前流經地下蓄水層時也會進行一些處理。
自然環境所提供的處理程度越低,和回用水混合的天然水比例越小,回用水所需要的處理程度就越高,就需要更高級別的處理方法去除有機物和致病菌。圖5列出UpperOccoquan污水管理部門(UOSA)使用的傳統處理工藝。UOSA廠從服務區域收集包括生活污水、商業污水和達標排放的工業廢水在內的原污水,處理後出水接近飲用水質標准,排放至Occoquan水庫,這是美國弗吉尼亞州東北部的主要飲用水源。處理工藝為傳統的初級處理和帶硝化的二級處理、石灰再碳酸化處理、過濾、粒狀活性炭吸附,最後進行消毒處理。在pH﹥11的情況下石灰澄清處理起到消毒、去除高分子有機物、阻攔重金屬的作用。粒狀活性炭更進一步地去除溶解性有機物,尤其是上道工藝的生物處理中無法去除的非生物降解性有機物。加氯消毒為最後一個環節。
UOSA設施從1978年便開始運行,已經顯示了滿足常規的具體排放標准和保護公眾健康的能力。其目前的能力為130,000m3/d,正在擴建為210,000m3/d。進入Occoquan水庫的水中回用水(UOSA廠出水)占的比例為雨季時不到10%,旱季時超過90%。
目前新興的一種處理流程為二級處理後接微濾(MF)、反滲透(RO)和紫外線消毒(UV)(AWWA,1996)。MF可很大范圍地去除顆粒物質,放在RO處理工藝的前面是十分必要的。RO廣泛去除有機物和無機物,這兩級順序的膜處理工藝也起到了廣泛的消毒作用。UV消毒則是公眾免受致病菌侵襲的又一道保護屏障。如上所述,MF後接RO工藝也成為生產各種工業用水的新興技術。另一新興的處理技術為膜生物反應器,以置於反應器外部或浸沒在反應器內部的生物膜取代傳統的二沉池(Gunder,2001;Stephenson,etal.,2000)。膜上留有必要的生物量,用於處理污水,也能去除顆粒物質,所以出水的顆粒物質含量很低。生產的出水可用於許多回用目的,或經活性炭吸附、RO和UV消毒可用於非直飲水的回用。
8.總結與結論
總之,不同回用方式所要求的水質同相應的處理技術之間的關系已經列出,如表1所示。大范圍的水質及其相應的生產回用水所用的處理方法取決於不同的回用目標。基本的二級處理,或更低程度的處理對農業性回用來說就足夠了。這種農業性回用,一般不允許公眾接觸回用水,而且所澆灌的作物是人類不直接食用的和(或)需要深加工的作物。由於生物塘處理工藝可以使進入的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穩定化,具有消毒的作用,生物塘還可將季節性貯水與處理系統結合,使供水量和農灌需水量更為吻合,因而常被採用。在所有情況下都應控制來自工業廢水中的有毒物質量,不允許工業廢水排入要進行回用的污水集水系統中和(或)要求工廠去除廢水中有毒物質後再排入集水系統。
二級出水經過適度消毒(100-1000個糞性大腸菌群/100mL)後適合於許多用途,包括限制接觸性回用(如某些方式的灌溉和非接觸性景觀水體)、某些方式的環境修復和許多工業性回用。一些環境修復要求去除營養物質,加強消毒,當用作工業冷卻水則要求先去除硬度、氨和溶解性固體。用作給水補充時,可有許多種需要的處理方法,取決於回用水和現有給水源的稀釋程度以及是否進行了處理,如流經土壤時進行的處理。膜處理系統正在回用水應用領域興起。其中一種新興的膜處理工藝流程為二級出水作為原水,由微濾(予處理)、反滲透、有時加紫外線消毒工藝組成。微濾膜和超濾膜也可並入生物處理工藝取代傳統的二沉池。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⑥ 接手一個泳池項目需要了解的指標有那些

游泳池水的各項指標

在游泳池設計中首先要確定的是執行的水質標准。我國《游泳場所衛生標准》(GB9667—1996)中「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質衛生標准」在執行過程中普遍反映指標過低,與國外游泳池水質標准規定項目相差較大。若完全執行國際游泳聯合會(FINA)水質衛生標準的要求,有些指標過高,不符合我國國情。FINA在2005~2009年版的「國際競賽規則」中取消了2002~2005年版本中(14章)水質衛生的具體要求,在總則中提出,游泳池的衛生、健康和安全,應符合舉辦國的當地法律和衛生各項規定。2008年奧運會將在我國舉行,水質標准執行GB9667—1996顯然是不行的。編制新的「游泳型陵池水質標准」是必要的。
根據建設部建標函【2005】81號《2005年建設部歸口工業產品行業標准制訂、修訂計劃》的要求,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作為主編單位,中國游泳協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等12家單位參編,負責編制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准《游泳池水質標准》(以下簡稱「標准」)
1 「標准」制定的原則
(1)水質指標項目的確定應有足夠的基礎資料,具有可行的檢測方法。
(2)水質限值應確保水質感官良好,防止水性傳染病暴發及其他健康的危害,還應考慮其處理技術和化驗檢測費用。
(3)應與國際接軌,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游泳池、按摩池水環境指導准則》(2006年版)為主要依據,並參考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游泳池水質標准,結合我國的情況綜合分析論證,制定出有關項目和限值。
(4)「標准」必須符合我國國情和具有可操作性。
(5)「標准」適用於人工游泳池(包括室內外競賽游泳池,公共游泳池、商業游泳池、專用游泳池和休閑游泳池)。
(6)國際比賽的游泳池水質標准同時應符合FINA的要求。
(7)「標准」不適用於原水使用海水和溫泉水的游泳池以及天然水域游泳池。

2 「標准」的主要內容
游泳池水質應符合下列要求:水的感官性狀良好;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學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
(1)游泳池池水水質常規檢驗項目及限值見表1
表1 游泳池池水水質常規檢驗項目及限值
序號 項目 限值
1 渾濁度/NTU ≤1
2 PH 7.0~7.8
3 尿素/mg/L ≤3.5
4 菌落總數【(36±1)℃,48h】/CFU/mL ≤200
5 總大腸菌群【(36±1)℃,24h】 每100mL不得檢出
6 游離性余氯/mg/L 0.2~1.0
7 化合性余氯/mg/L ≤0.4
8 臭氧(採用臭氧消毒時)/mg/m ≤0.2以下(水面上空氣中)
9 水溫℃ 23~30

(2)游泳池池水水非質常規檢驗項目及限值見表2
表2 游泳池池水水質非常規檢驗項目及限值
序號 項目 限值
1 溶解性總固體(TDS)/mg/L ≤原水TDS+1500
2 氧化還原電位(ORP)mV ≥650
3 氰尿酸/mg/L ≤150
4 三鹵甲烷(THM)ug/L ≤200

(3)競賽池舉辦世界級比賽時的水質標准,應符合FINA的相關要求,可參照FINA建議的世界級競賽游泳池池水水質標准(在標准中為資料性附錄)。標准中將「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驗檢方法」作為規范性附錄。

3 「標准」主要指標的對比和分析

3.1 渾濁度
渾濁度是反映游泳池物理性狀的一項指標,從消毒和安全考慮,池水的渾濁度應高於等於生襲源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通過對國內游泳場的初步調查,常規的水處理(沉澱—砂濾—氯化)在正常合理的運行條件下,可以將渾濁度凈化到≤2NTU。世界衛生組織「游泳池水環境指導准則」指出宜在0.5NTU,德國游泳池水質標准為0.2(過濾後下限值)~0.5NTU(池水上限值),西班牙游泳池水質標准為0.5~1NTU。綜觀國外游泳池水質標準的發展,渾濁度限值趨向降低,考慮我國國情,「標准」中限值為1NTU。

3.2 pH
生活飲用水的pH允許范圍在6.5~8.5,對人們的飲用和健康均不受影響,但在游泳池水處理中,調節池水的pH很重要,大多數消毒劑的殺菌作用取決於PH,因此必須是pH保持在一種消毒劑的最佳有效范圍內。以氯消毒劑為例拍租態,從表3可以看出次氯酸鹽與pH的變化關系。
表3 pH對氯的影響
pH HOCI/% OCI-/%
6 97.5 2.5
6.5 92.4 7.6
7 79.3 20.7
7.2 70.7 29.3
7.4 60.4 39.6
7.5 54.8 45.2
7.6 49 51.0
7.8 37.8 62.2
8 27.7 72.3
8.2 19.5 80.5
8.5 10.8 89.2

HOCI是比OCI-更強的氧化劑,隨著pH升高,HOCI百分比降低,OCI-的百分比增加,使用氯消毒應使pH保持在7.2~7.8,此時消毒作用最有效和經濟,GB9667—1996將池水的pH范圍定位於6.5~8.5,其他西方國家均規定池水pH在7.2~7.8,我們認為就pH的范圍,游泳池水質應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

3.3 總溶解性固體(TDS)
總溶解性固體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所有無機物、金屬、鹽、有機物的總和,但不包括懸浮在水中的物質,其監測意義在於控制池水的更新。國外游泳池水質TDS的規定見表4.
表4 國外游泳池水質標准對TDS的規定
國家或地區 總溶解性固體(TDS)/mg/L
美國(ANSI/NSPI-1) 游泳池水比水源水高出1500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游泳池水1000-2000,按摩池高出水源水1500
英國 游泳池水不應高出水源水1000,最大到3000
澳大利亞 游泳池水≤1000,理想值400~500

3.4 消毒劑餘量
世界衛生組織的「游泳池水環境指導准則」中對消毒劑餘量的規定為:
(1)池中的殘余氯應為≤5mg/L(符合WHO飲用水標准),建議在整個池中保持余氯為1mg/L。
(2)化合性余氯的濃度≤游離性余氯的一半,理想值應為0.2mg/L。
(3)臭氧消毒系統應採用低濃度的游離殘余濃度(≤0.5mg/L),高濃度2mg/L宜用於SPA和水療池。
(4)氯異氰尿酸鹽消毒系統中應維持和控制氰尿酸(Cyanuric acid)在100mg/L。
(5)溴基消毒系統在游泳池中消毒殘餘量為1~6mg/L,當溴基消毒劑與臭氧結合時,在整個時間內溴離子濃度應維持和控制在15~20mg/L。
(6)如果採用溴源BCDMH,其中DMH(二甲基乙內醯脲)宜維持不超過200 mg/L。
(7)用沖擊投量(Shock dosing)補償不適當的水質處理,並非好方法,因為它能掩蓋運行和設計中的缺點,同時也可能產生消毒副產物(即THMS和氯胺)。
為了達到滿意的微生物指標條件,游離性余氯應盡量保持最低。根據國外經驗,設計運行良好的公共和半公共游泳池余氯不少於1 mg/L,可滿足常規消毒要求和達到消毒效果。條件不理想時,游泳池需要的余氯可能超過了1 mg/L,但不得超過1.5~2 mg/L。我們參考了WHO的《游泳池水環境指導准則》中的規定,且根據美國奧麒公司「余氯控制范圍」的報告和「休閑水沖擊處理科學研究總結報告」的內容,提出遊泳池余氯限值1~3mg/L,按摩池2~3 mg/L的規定。
化合性余氯會引起結喉炎和鼻粘膜炎,這種有強烈刺激性的化合物也是引起「室內游泳池異味」的物質,所以世界各國對游泳池水中的化合性余氯均做出了不同規定。德國0.2 mg/L;丹麥0.2 mg/L;義大利0.3 mg/L;瑞士0.4 mg/L;挪威0.5 mg/L;英國≤2/1游離性余氯,最大0.2 mg/L;美國游泳池0.2 mg/L,按摩池0.5 mg/L;我國≤0.4 mg/L。

3.5 臭氧(O3)
臭氧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它在水中溶解度低,在20℃水中很不穩定,通常其半衰期約為25min。臭氧在陽光下極易分解,同時也易在水中揮發,並有一定的毒性,其暴露濃度僅為0.1 mg/L(0.2mg/m3)。美國ANSI/NSPI-2003版本中,對池水中O3濃度未作規定,游泳池和SPA池上方空氣中的O3濃度應執行OSHA標准(0.2mg/m3)。同時參考我國相關標准,制定「標准「中的O3限值為0.2mg/m3。

3.6 尿素
在我國,長期以來,游泳池水中的尿素是用來評價池水水質衛生的一個重要指標,GB9667-1996規定尿素≤3.5 mg/L,其含量超標時對人體會產生危害,並為此制定了游泳池水尿素的分析檢測國家標准。根據我國文獻報道,池水開放使用初期,尿素與耗氧量呈正比關系,隨著時間的延長,尿素的指示性較耗氧量更為明顯,這是由於耗氧量雖是反應有機物污染的間接指標,但它表示的是容易氧化的有機物質,因此隨著時間的變化,其含量改變不顯著,故耗氧量作為污染指標不夠敏感,而尿素可反映池水的新舊程度,專家反饋意見多數建議應採用GB9667-1996標准中的尿素限值。更符合我國國情。

3.7 氰尿酸(Cyanuric Acid)
二氯異氰尿酸鈉(Dichlor、NaC3O3CI2)和三氯異氰尿酸鹽(Trichlor、C3N3O3CI2)消毒劑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在水中分解成氰尿酸和氯,其中的氰尿酸是穩定劑。它能夠穩定的原因是先控制次氯酸一次只生成一定的數量,是葯劑中的氯逐漸釋放出來,即使在陽光照射下,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次氯酸流失。
二氯異氰尿酸鈉和三氯異氰尿酸鹽投入池中,氰尿酸會不斷積累,氰尿酸量太少,剩餘量很快會被陽光分解;量太少也可能會減少氯的效果,使菌群增加,產生藻類。所以對氰尿酸必須予以監測和控制。
國外發達國家游泳池中對氰尿酸如下的規定:
(1)美國:氰尿酸最小為10 mg/L,最大為150 mg/L,理想為30~50 mg/L。
(2)澳大利亞:氯穩定及的氰尿酸的濃度為100 mg/L,在室內游泳池和公共SPAs中不宜使用異氰尿酸。
(3)英國:有機消毒劑應用在人數負荷大,要求較低的游泳池的水處理,氰尿酸的濃度,最大為200 mg/L,理想范圍是50~100 mg/L。
氰尿酸過多可能會導致水質過穩,使消毒劑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目前我國使用二氯異氰尿酸鈉和三氯異氰尿酸鹽消毒劑比較普遍,我們認為增加氰尿酸的控制指標是十分必要的。

3.8 三鹵甲烷(THMs)
THMs(又稱鹵仿),是潛在的致癌物質,國外的游泳水質標准除了FINA和德國有明確規定外(20ug/L限值);日本(2001年)游泳池水質衛生標准中將THMs值希望暫定目標約為200ug/L;英國的規定與其次飲用水水質相同,限值為100ug/L。
雖然我國對游泳池水中THMs的檢測並不完善,但顯然池水加氯消毒後的THMs可能遠遠大於飲用水的規定。
有關專家認為將飲用水標准照搬到游泳池水質標准中並不合適。從整體而言,幾乎不可能確知游泳時有多少池水被咽下,又有多少不同的副產物會進入人體組織,並且進入的量也會受游泳強度和時間長短的影響,所以這一限值很難確定。由於THMs在池邊檢測困難,費用高,美國,英國等國家沒有將THMs的監測列入日常監測項目。
目前國際有將THMs限值放寬的趨勢,我們也認為FINA和德國THMs的要求有些偏高,但控制THMs對濫用氯制劑消毒有一定的作用,而且這些物質確實有一定的致癌性,對運動員和經常游泳的人可能會產生影響,應加以控制。
3.9 菌落總數
發達國家的游泳池細菌總數的限值;德國規定過濾後>20CFU/mL,池內水<100 CFU/mL;英國規定池內水<100 CFU/mL;美國加利福尼亞規定<200 CFU/mL;法國規定<200 CFU/mL。
只要循環周期合適,有足夠的消毒劑餘量,pH維持在一定水平,水質平衡,同時經常反沖洗過濾器,並且游泳池管理完善,控制池水中的微生物並不困難。因為微生物等指標和人體健康直接相關,有必要採用比較高的標准。

3.10 總大腸菌群
水中總大腸菌群國際上均以100mL水樣中污染的總大腸菌群最大可能數(MPN)表示。各國的限值要求(OMPN/100mL)均為不可檢出。
本水質標准中提出菌落總數≤200 CFU/mL,總大腸菌群100mL不可檢出的規定。當消毒失效,影響過濾器,特別是活性炭過濾器中細菌繁殖,管道系統和平衡池水質變差,水質受污染時,就必須進行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菌的非常規檢測。

3.11 氧化還原電位(ORP)
消毒劑投加量的控制指標是氧化還原電位(ORP),用ORP的主要優點是測量消毒劑量的活性,而不是普通測試方法測定消毒的量。各國游泳池經常保持ORP在650mV以上,可防止病菌和微生物生長。
ORP能夠體現消毒劑的作用,活性炭的性能等指標,而且可以在線監測,是比較好的游泳池日常維護參數。

3.12 其他運行參數,未在標准列入,這些參數為保持池水的化學平衡也是很重要的。
鹼度:鹼度是對溶解度在水中鹼性鹽的測定。鹼度越高,水體對由於消毒劑和pH調節劑而引起的PH值變化就具有更強的阻抗。如果鹼度過高,能使PH值調整困難,使PH鎖定(PH lock)。鹼度太低,可能發生PH跳動。理想的總鹼度值應為80~120 mg/L;可接受的鹼度值為60~200 mg/L;較高較低均存在問題,池水會出現PH值過高或過低,水混濁或腐蝕。
鈣硬度:鈣硬度是指在池水中,所有不同的鈣化合物所含鈣離子的總和。通常在水中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因素,但在游泳池水處理方面,常常被忽視,實際上的游泳池水的鈣硬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腐蝕和結垢現象。如果池水鈣硬度較低,只要鹼度適當,就不會對水質產生很大影響。但池水鈣硬度較高,一旦游泳池的PH或總鹼度偏高就會產生腐蝕或結垢。理想的鈣硬度為200~400 mg/L。
總溶解性固體:在標准中列出限值,作為超負荷或缺少稀釋的預警,如果TDS過高,稀釋可能是正確的處理措施。

⑦ 一般城市污染水處理廠分一,二,三級處理,其中三級處理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呵呵!目的很明確,主要是達到排放標准,當然多級處理也有採用"中水回用"…。華粼水質

⑧ 請教,污水處理水質等級有1級A、1級B、2級、3級,超過3級叫什麼呢

污水處理通過分為三級,不同的級別處理後達到的水質效果不同,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設計合理的處理方案。

污水一級處理:

污水一級處理又稱污水物理處理,通過簡單的沉澱、過濾或適當的曝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調整pH值及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藝過程。處理可由篩選、重力沉澱和浮選等方法串聯組成,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粒徑在10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質。

篩濾可除去較大物質;重力沉澱可除去無機顆粒和相對密度大於1的有凝聚性的有機顆粒;浮選可除去相對密度小於1的顆粒物(油類等)。廢水經過一級處理後一般仍達不到排放標准。

污水二級處理:

污水經一級處理後,再經過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氣池及沉澱池的處理,使污水進一步凈化的工藝過程。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級處理後污水中的有機物;絮凝法是通過加絮凝劑破壞膠體的穩定性,使膠體粒子發生凝絮,產生絮凝物而發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級處理後污水中無機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物或低濃度的有機物。

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污水一般可以達到農灌水的要求和廢水排放標准。但在一定條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體的污染。

污水三級處理:

污水三級處理又稱深度處理:污水經二級處理後,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細懸浮物、微量有機物和無機鹽等)的工藝處理過程。

⑨ 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1K414021-1)
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表1K414021-1 來源:考試大
自然沉澱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
混凝沉澱 使用混凝葯劑沉澱或澄清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等
過濾 使水通過細孔性濾料層,截流去除經沉澱或澄清後剩餘的細微雜質;或不經過沉澱,原水直接加葯、混凝、過濾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細菌,保證飲水衛生和生產用水安全
軟化 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使硬水軟化 來源:考試大
除鐵除錳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過量的鐵和錳,使水質符合飲用水要求
二、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見表1K414021-2)
常用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 表1K414021-2
工藝流程 適 用 條 件
原水一簡單處理(如篩網隔濾或消毒) 水質較好
原水一接觸過濾——消毒 一般用於處理濁度和色度較低的湖泊水和水庫水,進水懸浮物一般小於l00mg/L,水質穩定、變化小且無藻類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採用的常規處理流程,適用於濁度小於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經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可採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澱直接過濾
原水一調蓄預沉——自然預沉澱或混凝沉澱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高濁度水二級沉澱,適用於含砂量大,砂峰持續時間長,預沉後原水含砂量應降低到1000mg/L以下,黃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廠和長江上游高濁度水處理多採用二級沉澱(澄清)工藝,適用於中小型水廠,有時在濾池後建造清水調蓄池
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
為了進一步發揮給水處理工藝的整體作用,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除了常規處理工藝之外,還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按照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不同,預處理方法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預處理技術主要有氯氣預氧化及高錳酸鉀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預處理;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沒式生物濾池,如進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鐵錳去除等。吸附預處理技術,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處理。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⑩ 生活用水的水處理

常用的水處理方法有:(一)沉澱物過濾法、(二)硬水軟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離子法、(五)逆滲透法、(六)超過濾法、(七)蒸餾法、(八)紫外線消毒法等。
一、沉澱物過濾法
沉澱物過濾法的目的是將水源內之懸浮顆粒物質或膠體物質清除干凈。這些顆粒物質如果沒有清除,會對透析用水其他精密的過濾膜造成破壞或甚至水路的阻塞。這是最古老且最簡單的凈水法,所以這個步驟常用在水純化的初步處理,或有必要時,在管路中也會多加入幾個濾器(filter)以清除體積較大的雜質。濾過懸浮的顆粒物質所使用的濾器種類很多,例如網狀濾器,沙狀濾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狀濾器等。只要顆粒大小大於這些孔洞之大小,就會被阻擋下來。對於溶解於水中的離子,就無法阻攔下來。
二、硬水軟化法
硬水的軟化需使用離子交換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以鈉離子來交換硬水中的鈣與鎂離子,*此來降低水源內之鈣鎂離子的濃度。其軟化的反應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
Mg2++2Na-EX→Mg-EX2+2Na+1
式中的EX表示離子交換樹脂,這些離子交換樹脂結合了Ca2+及Mg2+之後,將原本含在其內的Na+離子釋放出來。
三、活性碳
活性碳是由木頭,殘木屑,水果核,椰子殼,煤炭或石油底渣等物質在高溫下干餾炭化而成,製成後還需以熱空氣或水蒸氣加以活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氯與氯氨以及其他分子量在60到300道爾頓的溶解性有機物質。活性碳的表面呈顆粒狀,內部是多孔的,孔內有許多約1Onm~lA大小的毛細管,1g的活性碳內部表面積高達700-1400m2,而這些毛細管內表面及顆粒表面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影響活性碳清除有機物能力的因素有活性碳本身的面積,孔洞大小以及被清除有機物的分子量及其極性(Polarity),它主要*物理的吸附能力來排除雜物,當吸附能力達飽合之後,吸附過多的雜質就會掉落下來污染下游的水質,所以必須定時利用逆沖的方式來清除吸附其上的雜質。
四、去離子法
去離子法的目的是將溶解於水中的無機離子排除,與硬水軟化器一樣,也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的原理。在這 使用兩種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與陰離子交換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利用氫離子(H+)來交換陽離子;而陰離子交換樹脂則利用氫氧根離子(OH-)來交換陰離子,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互相結合成中性水,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M+x+xH-Re→M-M-Rex+xH+1
A-z+zOH-Re→A-Rez+zOH-1
上式中的的M+x表陽離子,x表電價數,M+x陽離子與陽離子樹脂上H-Re的氫離子交換,A-z則表陰離子,z表電價數,A-z與陰離子交換樹脂結合後,釋放出OH-離子。H+離子與OH-離子結合後即成中性的水。這些樹脂之吸附能力耗盡之後也需要再還原,陽離子交換樹脂需要強酸來還原。
五、逆滲透法
逆滲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溶解於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細菌,熱原及其它顆粒等,是透析用水之處理中最重要的一環。所謂滲透(osmosis)是指以半透膜隔開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其中溶質不能透過半透膜,則濃度較低的一方水分子會通過半透膜到達濃度較高的另一方,直到兩側的濃度相等為止。在還沒達到平衡之前,可以在濃度較高的一方逐漸施加壓力,則前述之水分子移動狀態會暫時停止,此時所需的壓力叫作 滲透壓 (osmotic pressure),如果施加的力量大於滲透壓時,則水份的移動會反方向而行,也就是從高濃度的一例流向低濃度的一方,這種現象就叫作逆滲透。逆滲透的純化效果可以達到離子的層面,對於單價離於(monovalentions)的排除率(rejectionrate)可達90%-98%,而雙價離子(divalent ions)可達95%-99%左右(可以防止分子量大於200道爾敦的物質通過)。
六、超過濾法
超過濾法與逆滲透法類似,也是使用半透膜,但它無法控制離子的清除,因為膜之孔徑較大,約10-200A之間。只能排除細菌,病毒,熱原及顆粒狀物等,對水溶性離子則無法濾過。超過濾法主要的作用是充當逆滲透法的前置處理以防止逆滲透膜被細菌污染。它也可用在水處理的最後步驟以防止上游的水在管路中被細菌污染。一般是利用進水壓與出水壓差來判斷超過濾膜是否有效,與活性碳類似,平時是以逆沖法來清除附著其上的雜質。
七、蒸餾法
蒸餾法是古老卻也是有效的水處理法,它可以清除任何不可揮發性的雜質,但是無法排除可揮發性的污染物,它需要很大的儲水槽來存放,這個儲水槽與輸送管卻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用水不用這種方式來處理。
八、紫外線消毒法
紫外線消毒法是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紫外線消毒不產生任何二次污染物,屬於國際上最新一代的消毒技術,它以其高效率、廣譜性、低成本、長壽命、大水量、無污染等其他消毒手段無法比擬的優點,已在西方發達國家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消毒手段 。它的殺菌機理是破壞細菌核酸的生命遺傳物質,使其無法繁殖,其中最重大的反應是核酸分子內的pyrimidine鹽基變成雙合體(dimer)。一般是使用低壓水銀放電燈(殺菌燈)的人工253.7nm波長的紫外線能量。紫外線殺菌燈的原理與日光燈相同,只是燈管內部不塗螢光物質,燈管的材質是採用紫外線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一般紫外線裝置依用途分照射型,浸泡型及流水型。
九、生物化學法
[1]生物化學水處理方法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種細菌微生物,將廢水中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無害物質,使廢水得以凈化。生物化學水處理方法可以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塔、土地處理系統、厭氧生物水處理方法。生物化學水處理法的流程:原水→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澱地→過濾→消毒→出水。
1、活性污泥水處理方法
(1)鼓風曝氣:即排流式曝氣,將壓縮空氣不斷地鼓入廢水中(主要裝置由曝氣鼓風機和曝氣器組成),保證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氧,以維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分解水中有機物,以達到水處理的凈化效果。
(2)機械曝氣:即表面曝氣,利用裝在曝氣池內的機械葉輪轉動,劇烈攪動水面,使空氣中的氧溶於水中,供微生物生命活動,進行生化作用以達到水處理的凈化效果。
(3)純氧曝氣:它是按鼓風曝氣方法向水中吹入純氧,以提高充氧效率,從而加快水處理的凈化速度。
2、生物膜水處理方法
(1)生物濾池:使廢水流過生長在濾料表面的生物膜,通過兩面間的物質交換及生化作用,使廢水中有機物降解,達到水處理的凈化目的。
(2)生物轉盤:由固定在一橫軸上的若干間距很近的圓盤組成,不斷旋轉的圓盤面上生長一層生物膜,以達到水處理凈化效果。
(3)生物接觸氧化: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全部浸於廢水中,並採用機械設備向廢水中充入空氣,使廢水中有機物降解,以凈化廢水。
3、土地處理系統 (1)土地滲濾:利用土壤膜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來進行生活污水處理,同時利用污水中的水、肥來促進農作物、牧草、樹木生長。
(2)污水灌溉:這種水處理方法主要目的為灌溉,以充分利用凈化後的污水。
4、厭氧生物水處理方法:利用厭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機物,達到水處理凈化目的,同時產生甲烷氣、CO2等氣體。
生活用水(domestic water)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飲用、洗滌等室內用水和洗車、綠化等室外用水)和公共設施用水(浴池、商店、旅館、學校、醫院、市政綠化、清潔、消防等用水)。中國的年生活用水總量約600多億立方米(2001年),大城市人均每人每年生活用水量為70~247立方米,中小城市人均年用水量約為32~166立方米,農村人均用水量約28立方米。由於中國大部分城市和農村未實現分質供水,所以生活用水的水質評價一般仍沿用飲用水的標准或採用優於Ⅳ類水的標准來衡量。

閱讀全文

與水處理表1表2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ro反滲透膜怎麼沖洗 瀏覽:382
午夜電影大全 瀏覽:652
快播最新電影 瀏覽:551
四川通力達醫療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103
哈弗h6空氣濾芯和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589
益寶純凈水有什麼問題 瀏覽:835
沈陽中順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987
飛機上吻戲電影推薦 瀏覽:776
澳藍溪五級凈水器怎麼裝 瀏覽:745
男主叫林楓惡魔島 瀏覽:172
李采潭演醫生的電影 瀏覽:549
薦片1003薦片 瀏覽:102
狼的孩子雨和雪國語百度雲 瀏覽:6
韓劇電影男老師與女生 瀏覽:838
鍋爐環保過濾設備圖片 瀏覽:346
史上最黃大片 瀏覽:516
食品葯品級過濾網布 瀏覽:617
男生露器官電影真做 瀏覽:931
廣州哪裡能檢測污水 瀏覽:120
血竭不是油膠樹脂葯嗎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