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生化廢水處理結論

生化廢水處理結論

發布時間:2023-03-29 12:29:08

廢水生化處理運行管理中異常問題有哪些簡述處理方法

1.廢水生化處理時,經常處理大量泡泡,導致處理效果低,目前已經有公司研發出消泡機。
2.當生化處理時,沉澱池中,懸浮物含量過多,就不能使微生物起到有效處理,所以控制懸浮物不能多於溶液比例的4分之1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3.當廢水中COD含量過高或廢水被乳化,就要在生化處理前,降低含量,目前是採用厭氧好氧共同合作的處理方法。
4.當廢水中含義大量的酚或氨時,也不能進行生化處理,也要進行預處理,一般是將此類廢水進行萃取,以降低含量,並可有效回收。

污水處理時你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最好有工程經驗的分享

71、當生化池受到負荷沖擊,微生物受損時該採取什麼措施?
生化池在運行過程中,當微生物一旦受到負荷(水量、濃度)的沖擊,COD去除率會突然下降,嚴重時污泥會從生物填料上脫落,使出水變混。這時應立即停止進水,往生化池內投放粉末活性炭以降低污泥負荷,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比例為每100m3生化池容積投加10公斤。當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所恢復後,可採取污泥馴化的快速增殖法,在生化池內投加生活污水或投放廢酒精或用乾麵粉燒熟的濕漿糊,投加比例為每100m3生化池容積投加5-10公斤乾麵粉,2-3天後開始進水並逐日增加進水量,直到微生物恢復正常。
72、當微生物大量死亡時該怎麼辦?
當微生物受到嚴重損傷且大量死亡而又搶救無效時,應立即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申報備案,並立即更換活性污泥。然後查明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再度發生。只要申報及時,在更新、馴化污泥期間向外排放的廢水可以不作排污罰款處理。
73、怎樣保證動力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水處理系統欲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必須使各類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況和保持應有的技術性能,正確操作、保養、維修設備是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的先決條件。
隨著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污水處理系統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污水處理系統使用的設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污水處理系統不僅使用許多污水處理所特有的設備,而且使用許多通用設備,所有這些設備都應該使用好、保養好、修理好。
所有這些設備都有它的運行、操作、保養、維修規律,只有按照規定的工況和運行規律,正確地操作和維修保養,才能使設備處理良好的技術狀態。同時,機械設備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因摩擦、高溫、濕氣和各種化學效應和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損、配合失調、技術狀態逐漸惡化作業效果逐漸下降,因此還必須准確、及時、快速、高質量地拆修,以使設備恢復性能,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74、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各類污水泵、污泥泵、存水泵、計量泵、螺旋泵、空氣壓縮機、羅茨鼓風機、離心鼓風機、表面曝氣機、自動取水樣機、格柵清污機、刮砂機、刮泥機、刮泥吸泥機、污泥濃縮刮泥機、消化池污泥攪拌設備、沼氣鍋爐、熱交換器、葯液攪拌機和污泥脫水機等。
75、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電氣設備?
電器設備:交直流電動機、變速電機、啟動開關設備、照明設備、避雷設備、變配電設備(包括電纜、室內線路架空線、隔離開關、負荷開關、熔斷器、少量油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力電容器、斷電器、保護器、自動裝置和接地裝置等)。
76、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通用輔助設備?
通用設備:電動葫蘆、離心機、恆溫箱、烘箱、冰箱、各種手動及電動閘閥、蝶閥、閘門啟閉機和止回閥、綠化葯水噴灑車、手推及電動割草機、卷揚機、車床、刨床、銑床、橋式起重機、運輸車輛等。
77、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儀器儀表?
儀器儀表設備:各種天平、化驗室常用分析儀器、電磁流量計、液位計、空氣流量計和溶解氧測定儀等。
78、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管理要點主要有哪些?
污水處理系統來說,設備管理有以下四個要點:
(1)使用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要有操作規程,規定操作步驟。設備操作規程主要根據設備製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相結合而制定。工人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設備使用過程中要作工況記錄。
(2)保養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應制訂保養條例,保養條例根據設備製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結合而制定,也可把保養條例放在操作規程一起。保養條例中包括進行清潔、調整、緊固、潤滑和防腐等內容。保養工作同樣應作記錄。保養工作可分為:例行保養--指運轉中的巡視檢查保養。定檢保養--定期停機檢查保養。停放保養—指備用機組或閑置設備的保養。換季保養—指設備入夏、入冬、梅雨期等季節性需要的保養工作,包括採取防曬、防寒、防潮、降溫等措施。
(3)檢修好設備
對主要設備制訂設備檢修標准,通過檢修,恢復技術性能。有些設備,要明確大、中、小修界限、分工落實。對主要設備必須明確檢修周期,實行定期檢修,不要到損壞十分嚴重時再想到修理。對常規修理,應制定檢修工料定額,以降低檢修成本,每次檢修都應作詳細記錄。
(4)管好設備
這里所說的「管」,是指從設備購置--安裝--調試—驗收-使用-保養-檢修-報廢-更新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設備的資金管理(大修費、折舊費等)對每一環節都應有制定規定。
79、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完好標準是什麼?
可以下列標准作為完好標准:
(1)設備性能良好,各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原設計或最低限底應滿足污水處理生產工藝要求。
(2)操作控制的安全系統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
(3)運轉穩定,無異常振動和噪音。
(4)電器設備的絕緣程度和安全防護裝置應符合電器安裝規程。
(5)設備的通風、散熱和冷卻、隔音系統齊全完整,效果良好,溫升在額定范圍內。
(6)設備內外整潔,潤滑良好,無泄漏(漏油、漏氣、漏風、漏水)。
(7)運轉記錄,技術資料齊全。
80、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維護周期一般多少?
設備使用一段時期以後,必須進行小修、中修、或大修有些設備製造廠明確規定了它的小修、大修期限;有的設備沒有明確規定,那就必須根據設備的復雜性,易損零部件的耐用度以及本廠的保養條件確定修理周期。修理周期是指設備的兩次修理之間的工作時間,污水處理系統若干設備大修周期如表。(僅供參考)
序 設備名稱 大修(小時) 定時檢修
1 離心式污水泵<600r/min 40000 500
2 離心式污水泵<800r/min 30000 500
3 離心式污水泵<1000r/min 20000 500
4 離心式污水泵>1000r/min 10000 500
5 污泥泵(>1000r/min) 8000 500
6 污泥泵(<1000r/min= 10000 500
7 氣提泵(空氣提升器) 8年 1年
8 螺旋泵 20000 500
9 離心風機 15000 500
10 刮砂機 10000 500
11 羅茨鼓風機 15000 500
81.問:CAST工藝,污泥脫水後的混合液直接排入進水泵房,導致進水COD,SS偏高,並影響選擇池的反硝化反應(因為前段爆氣沉砂池已經降解了部分C源),應該如何解決?
答:這是一個目前污水處理廠普遍被忽視的問題,即污泥脫水後的濾液迴流至生化池後對生化處理的影響問題。由於污泥脫水前要加調質葯劑,如PAC和PAM,有些葯劑有一定的毒性,污泥脫水時可隨濾液迴流至生化反應池。處理這些濾液在技術上沒問題,只是成本問題,如果選用合適的污泥調質葯劑,並控制好加葯量以及脫水機的進泥量等,對前面的生化處理就不會造成大的影響。還是強調的是,污泥脫水效果取決於污泥處理工序的全過程管理,包括污泥濃縮池的管理。
82.問:「污泥泥齡」是怎樣確定的?如何來控制?究竟是用排泥量確定它,還是用其它來確定排泥量?
答:泥齡、F/M、等與其說是運行的控制參數,不如說是設計方面的參數,在工藝控制中的只是參考參數。實際運行中排泥量通常是根據MLSS值加上經驗來控制的,在SVI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也可用SV30來參考。
83.問:本廠用的是卡羅塞爾氧化溝工藝。有時裝置的出水氨氮比進水還高,進水TP2.5mg/L 左右,出水只有0.2左右,曝氣機3台滿負荷運行。一直查不出什麼原因,這是怎麼回事?
答:只能根據你提供的情況來初步分析, 可能是污水含氮有機物較多,反應時間不夠,有機氮的氨化速率大於氨氮的硝化速率,此外,也可能是磷不夠,影響氨氮通過同化途徑去除的效果。
84.問:在運行過程中,氧化溝表面有一層厚厚的污泥堆積,粒徑約1mm左右的污泥顆粒泛黃色,時常會造成二沉池大量飄泥,污泥返白,有絮體隨出水一同流出,SV30迅速下降,處理效果喪失,堆積污泥減薄消除。周而復始,請問其成因和控制措施?
答: 說明污泥已失去活性,使ESS增加。有二種可能:一是污泥自身氧化;二是污泥中毒。從你所描述的現象看,前者的可能性大,可測定一下比耗氧速率,即內源耗氧速率與基質耗氧速率之比來確定,針對性採取措施。
85.問:AB法A段如何控制?是從一沉池以等同的流量給A段連續迴流嗎?SV30應控制在多少?是5%-10%嗎?
答:A段的迴流比應該大一些,但也不能使污泥在一沉池的停留時間太短,雖然A段主要是吸附為主,但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生物降解大多在沉澱池內進行,只有將吸附在污泥表面的有機物降解,才能恢復吸附能力。應該用MLSS來控制,在污泥沉降性能穩定時也可用SV30,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沉降比5%-10%太低。
86.問: 如果一家污水廠運行一兩年處理效果沒達到較佳狀態,那是不是應該考慮重新培菌(換泥)?換泥跟開始時的培菌有什麼不一樣呢?
答:不用換!如果運行條件不變,換了也會一樣的,即使你用優勢菌種投加也沒用,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重要的是控制好運行條件,如果是設計上的的問題要及時整改。
87.問:我調試的是工業廢水。工藝為水解+厭氧+好氧池1+好氧池2+沉澱。由於安裝問題,曝氣池布氣不均勻(圓形曝氣頭曝氣),每個曝氣器處,均有一個類似噴泉上下翻滾(直徑1m左右),曝氣不均,對處理效果有多大影響?還發現曝氣區填料掛膜較少,鏡檢有大的後生動物,沒有發現其它生物,填料生物膜表面為淡黃色,曝氣區外的生物膜厚達3cm,能給我解示一下嗎?
答:你所說的情況不能說是曝氣不均,是正常現象。還有你說生物膜不多,不知是多少?如生物膜把填料基本覆蓋就很好了,至於說曝氣區外的生物膜厚達3cm就是嚴重結球了,要採取措施,如用大氣量沖刷和厭氧脫膜等措施。
88.問:請問有關接觸氧化池的下例問題。
(1)接觸氧化池在放空時,填料上污泥能存活多少時間?
(2)當接觸氧化池處理能力下降時,要不要投加營養 ?
(3)對於泡沫,加煤油消泡你認為有效嗎,若有效通常要加多少?
答:三個問題回答如下:
(1)接觸氧化池放空後並不是生物膜污泥能存活多長的問題,而是要避免軟性填料曬干而板結,板結後再浸放水中就很難再伸展開,要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
(2)接觸氧化池處理能力的下降應從多因素考慮,其中生物膜的厚度控制很重要,膜太厚會嚴重影響處理能力,還要注意池放空時只能緩緩放,否則掛有大量生物膜的軟性填料架會倒塌或變形;
(3)化學性泡沫用水噴淋較有效(不能直接用水沖),我不贊同用煤油之類的方法消泡。
89.問:本廠近一周的進水、出水及生化池各數據平均如下:進水: BOD:253 COD:810 PH:7.9 SS :286 色度 :32 倍
氨氮:28 總氮:64 總磷:6.0 出水: BOD:4.8 COD: 74 PH: 8.1 SS : 12 色度: 8 倍氨氮:7.6 總氮:22.8 總磷:1.02 生化池:MLSS:4200 MLVSS:2340 SV % :47.2
污泥指數:118.9 泥齡是35天
採用的是改良型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目前的進水大約只有2.5萬噸/天(設計是5萬噸),80%以上是工業廢水,另有少量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工藝流程是曝氣沉砂池-後生化池-後二沉池,沒有設置接觸池與水解池。生化池是鼓風機供氣,深水轉碟曝氣,連續進水時溶解氧達不到 1 mg/L,停止進水後溶解氧緩慢上升至4-5mg/L左右。進水的嚴重超標及構築物的缺陷,導致了生化池的負荷很高,且污泥濃縮池很小(180立方),有相當部分剩餘污泥重回到進水泵房去。 現在碰到的問題是: (1)二沉池在進水後經常發現有活性污泥懸浮顆粒,是靜沉時間不足還是難以沉澱? (2)三個二沉池均發現聚集的紅蟲(水蚤),水蚤好像是處理水質好的表現,是不是因為污泥濃度高導致大量繁殖?(3)二沉池有時發現有薄薄的一層飄泥,是不是污泥的沉降性能很差,生化池曝氣不足?還是污泥迴流不及時?(4)二沉池三角堰板上容易青苔或是藻類滋生,有什麼方法克服? (5)我認為污泥已老化嚴重,要將MLSS控低為3000-3500之間或更低些,增加剩餘污泥排放量,降低泥齡,這樣生化池的耐沖擊會不會下降?出水水質會不會上揚?
答:污泥是有些老化,但不算很嚴重, 泥齡已達35天,按此推算,污泥負荷不到0.03。控制目前污泥濃度的2/3就足夠了,應該逐漸減少污泥濃度,水蚤對出水沒影響,分析取樣時不要取到水蚤。還要注意沉澱池泥層控制,二沉池三角堰板上青苔和藻類只能人工清除。
90.問:我們是石油化工廢水兩級生化處理,一級是圓形完全混合式曝氣池,二級是推流曝氣池,一級DO 0.2mg/L,二級DO 5.0mg/L。這段時間一級生化進水PH 8.0,出水6.5,二級生化後PH 5.78,超出指標6-9的范圍,這是怎麼回事?
答:一級DO低很正常,因為污泥負荷高,一級pH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負荷太高發生酸化,二級出水pH下降可能是硝化反應消耗鹼度造成的。因為你介紹得太簡單,我也只能簡單分析和推斷。
91.問:氨氮的去除,除了要有充足的碳原和足夠長的污泥齡和保證足夠的迴流,迴流是迴流好氧池出水還是二沉池底部迴流?我現在調試氨綸廢水,原來設計迴流好氧池出水,可實際上是,若迴流量達一倍時,就不能保證前邊缺氧池的厭氧環境,我師傅說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1mg/L左右會好些,這樣說是否對?
答:根據你介紹的應該是前置反硝化,需迴流好氧池的出水和二沉池污泥。你說若迴流量達一倍時,就不能保證前邊的缺氧池的厭氧環境的話不妥,缺氧區不等於厭氧,DO小於0.5mg/L就可。你師傅說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1mg/L左右也是有道理的,這樣可防止缺氧區DO大於0.5mg/L。 如果好氧區DO在1左右,出水迴流量在一倍時,缺氧區DO仍大於0.5mg/L時,不能再降低好氧區的溶解氧,也不要隨意減少出水迴流量(進入缺氧區的硝酸氮會少),此時可在不影響二沉池泥水分離效果的前提下,減少二沉池出泥量,將池內污泥層升高,使污泥在二沉池內的停留時間增加,使之處於缺陷氧或無氧狀態,這樣也有利於避免缺氧區DO上升。二沉池出泥量減少不會影響迴流至反應池的污泥量,因為在二沉池內泥層升高的情況下,污泥在泥層中的濃縮時間長了,這種情況下出泥量減少了但出泥的濃度提高了。 如果是接觸氧化工藝,出水要迴流,污泥就不迴流了。我不贊成用前置反硝化。因為出水迴流的能耗大,迴流量大要求反應池容積也大。關於去除硝化菌的說法不妥,但明白你的意思。

Ⅲ 國外是怎麼處理抗生素生產廢水的

抗生素生產廢水成份復雜,有機物濃度高,溶解性和膠體性固體濃度高,PH值經常變化,溫度較高,帶有顏色與氣味,懸浮物含量高,含有難降解物質和有抑菌性作用的抗生素,並且有生物毒性。其具體特徵如下:
處理方法:
1、混凝預處理
抗生素廢水的濁度和懸浮物濃度較高,因而在水質預處理部分採用混凝法預處理,去除高懸浮物和濁度,以便使水質史適宜進行後續生物處理。
混凝的基本原理
混凝澄清是給水和廢水處理實踐中的一種常用的單元操作它是指在混凝劑的作用下,使廢水中的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凝聚為絮凝體,然後予.以分離除去的水處理方法。膠體溶液或懸浮液穩定的原因是:固體微粒的粒度太細,同時帶有同性電荷形成布朗運動;另外,溶液中還有一種親水的膠體,它是可溶性的大分子,如蛋白質、澱粉和腐植酸等,它們的分子上都帶有親水的極性基團如一OH、一COOH、一NH3等對水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在分了的周圍保持較厚的水層,能發生膨脹,有形成真溶液的傾向。膠體或懸浮液形成分散體系就是依靠細微粒度,荷同性電荷以及在水中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穩定狀態的,因而必須投加混凝劑來破壞他們的穩定性,使其相互聚集為數百微米以至數毫米的絮凝體,才能予以除去。混凝就是在混凝劑的離解和水解產物的作用下,使水中膠體污染物質和細微懸浮物脫穩並聚集為具有可分離性的絮凝體的過程,其中包括凝聚和絮凝兩個過程,統稱為混凝。
混凝的作用機理
在混凝處理中,主要是通過壓縮雙電層和電性中和機理起作用的。
凝聚作用:
凝聚作用是指加入無機電解質,通過電性中和作用,壓縮雙電層,降價了ζ電位,減少微粒間的排斥能,解除布朗運動,使微粒能夠靠近接觸而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混凝預處理對原水中的COD及硫酸鹽濃度的影響
在進行混凝預處理時,除了希望通過混凝預處理去除較高的SS外,還希望能夠同時去除水中的高濃度COD及某些生物抑制性物質,如硫酸鹽。由於在進行水質保存時,引入了硫酸根離子,根據前述內容可知,抗生素制葯廢水中主要的生物抑制性物質就是硫酸鹽。因而,在預處理部分,混凝預處理過程對COD及硫酸鹽濃度變化的影響。隨沉降時間的延長,COD及硫酸鹽的去除率均會逐漸地增大,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沉降時間的延長,不溶性的COD附著在絮凝體上而不斷下沉,最終被除去的緣故。硫酸鹽的去除為下一步的厭氧生物處理提供了便利,降低硫酸鹽濃度,從而減少硫酸鹽還原菌作用後生成的硫化氫不能及時地外排而造成對厭氧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抗生素廢水的生化處理
2、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
廢水的好養生物處理原理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提供游離氧的前提下,以好氧微生物為主,使有機物降解,穩定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廢水中存在的各種有機污染物,以膠體狀、溶解狀的有機物為主,作為微生物的營養源。這些高能位的有機物質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質穩定下來。有機物被微生物攝取後,通過代謝活動,有機物一方面被分解、穩定,並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被轉化,合成為新的原生質的組成部分,即微生物自身生長繁殖。這一部分就是廢水生物處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長部分,通常稱為剩餘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應用最廣的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它是指將空氣連續鼓入大量溶解有機污染物的廢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即形成生物絮凝體一活性污泥,在活性污泥上棲息、生活著大量的好氧微生物,這種微生物以溶解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增長,使廢水得到凈化。它由曝氣池、二次沉澱池、曝氣系統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由初次沉澱池流出的廢水與二次沉澱池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在曝氣池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溶解氧並使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為活性污泥所吸附並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體所分解,使廢水得到凈化。
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是:
(l)廢水中含有足夠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機物,作為微生物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2)混合液含有足夠的溶解氧:(3)活性污泥在池內呈懸浮狀態,能夠充分地與廢水相接觸:(4)活性污泥連續迴流,及時地排除剩餘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5)沒有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質進入。
活性污泥法的凈化過程
在正常發育的活性污泥的微生物體內,存在著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組成的生物聚合物,這些生物聚合物是帶有電荷的電介質。因此,由這種微生物形成的生物絮凝體,都具有生理、物理、化學吸附作用和凝聚、沉澱作用,在其與廢水中呈懸浮狀和膠休狀的有機污染物接觸後,能夠使後者失穩、凝聚,並被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
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表面積,能夠與混合液廣泛接觸,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吸附作用,就能夠除去廢水中大量的呈懸浮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使廢水的COD值大輻度地下降。
小分子有機物能夠直接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透過細胞壁被攝入細菌體內,但大分子有機物則首先被吸附在細胞表面,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小分子後再被攝入到細胞體內。一部分被吸附的有機物可能通過污泥排放被去除。
3、廢水的厭氧處理
廢水的厭氧處理原理
廢水的厭氧處理是在沒有游離氧的情況下,以厭氧微生物為主對有機物進行降解,穩定的一種無害化處理方法[。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降解,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CH4的形式出現,可回收利用。同時,僅少量有機物被轉化,合成新的細胞組成部分。
第一階段,可稱為水解、發酵階段。復雜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水解發酵。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質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因此它們在第一階段被細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水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而後,這些物質在發酵細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並被分泌到細胞外。發酵是有機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酸類、乳酸、CO2、H2、H2S、甲胺等。與此同時,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的、多種多樣的發酵細菌完成的。其中重要的類群有權梭狀芽孢桿菌和擬桿菌。它們大多是嚴格厭氧的,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於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保護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
第二階段,稱為產氫、產乙酸階段,是由一類專門的細菌,稱為產氫產乙酸菌,將丙酸、丁一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轉化為乙酸、C02、HZ。
在標准條件卜,乙醇、丁酸和丙酸不會被降解,因為在這些反應中不產生能。但氫濃度的降低可使這些反應導向產物方向。在運轉良好的反應器中,氫的分壓一般不高於lOPa,平均值約為0. 1 Pa。當作為反應產物之一的氫的分壓如此之低時,乙醇、丁酸和丙酸的降解則可以產生能,即反應的實際自由能成為負值。
在由氫和二氧化碳形成甲烷時,只有在產乙酸產生的氫被產甲烷菌有效利用時,系統中氫才能維持在很低的分壓。根據平均氫分壓可以計算出反應器里一個氫分子平均在0. 5s以內被消耗,這意味著氫分子在其產生後僅僅能移動0. 1 mm的距離。也說明這種生化反應需要密切的共生關系存在於菌種之間。這種現象稱為「種間氫傳遞」。不僅存在著氫的傳遞,有跡象證明「種間甲酸傳遞」也是相當重要的。
第三階段,稱為產甲烷階段。由產甲烷菌利用乙酸、H2、C02,產生CH4。
在厭氧反應器中,所產甲烷的大約70%由乙酸歧化菌產生。在反應中,乙酸中的羧基從乙酸分子中分離,甲基最終轉化為甲烷,羧基轉化為二氧化碳,在中性溶液中,二氧化碳以碳酸氫鹽的形式存在。
已知利用乙酸的產甲烷菌是索氏甲烷絲菌和巴氏甲烷八疊球菌。兩者的生長速率有較大的區別。當乙酸濃度較低時,索氏甲烷絲菌較巴氏甲烷八疊球菌優勢生長。由於索氏甲烷絲菌對底物有更高的親和力,在廢水處理中可能取得較高的有機物去除率,且索氏甲烷絲菌的生長有利於形成品質良好的顆粒污泥。因此這種優勢生長對系統運行是非常有利的。
厭氧消化微生物
1、發酵細菌(產酸細菌)
主要包括梭菌屬、擬桿菌屬、丁酸弧菌屬、真菌屬和雙歧桿菌屬等。
這類細菌的書要功能是先通過胞外酶的作用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機物,再將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脂肪酸、醇類等。研究表明,該類細菌對有機物的水解過程相當緩慢,pH和細胞平均停留時間等因素對水解速率的影響很大。不同的有機物的水解速率不同,如類脂的水解就很困難。因此當處理的廢水中含有大量類脂時,水解就會成為厭氧消化過程的限速步驟。但產酸的反應速率較快,並遠高於產甲烷反應。
發酵細菌大多數為專性厭氧菌,按其代謝功能,發酵細菌可分為纖維素分解菌、半纖維素分解菌、澱粉分解菌、蛋自質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
2、產氫產乙酸細菌
產氫產乙酸菌包括互營單胞菌、互營桿菌屬、梭菌屬和暗桿菌屬等。這類細菌能把各種揮發性脂肪酸降解為乙酸和H2。
3、產甲烷細菌
產甲烷菌分為兩類:一類主要利用乙酸產生甲烷,另一類數量較少,利用氫和二氧化碳的合成生成甲烷。
厭氧反應中的硫酸鹽還原
在處理含硫酸鹽或亞硫酸鹽廢水的厭氧反應器中,這些含硫化合物會被細菌還原。硫酸鹽和亞硫酸鹽會被硫酸鹽還原菌(SRB)在其氧化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作為電子受體而加以利用。SRB將硫酸鹽和亞硫酸鹽還原為硫化氫,會使甲烷產量減少。
根據所利用底物的不同,SRB可被分為三類:
氧化氫的硫酸鹽還原菌(HSRB);
氧化乙酸的硫酸鹽還原菌(ASRB);
氧化較高級脂肪酸的硫酸鹽還原菌(FASRB)。
有機物的降解中少量硫酸鹽的存在不會影響處理過程,但與甲烷相比,硫化氫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得多,每克以硫化氫形式存在的硫相當於2克COD,因而在處理含硫廢水時,盡管有機物的氧化已相當不錯,COD的去除率卻不令人滿意。
4、抗生素廢水的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水處理的特點
活性炭吸附技術用於醫葯、化工及食品工業等方面,在國內外有多年的歷史。活性炭水處理的特點為:
1、活性炭對水中有機物有卓越的吸附特性
由於活性炭具有發達的細孔結構和巨大的比表面積,因此對水中溶解的有機污染物,如苯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石油及石油產品等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而且對用生物法和其它化學法難以去除的有機污染物,如色度、異臭、亞甲藍表面活性物質、除草劑、殺蟲劑、農葯、合成洗滌劑、合成染料、胺類化合物及許多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等都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2、活性炭對水質、水溫及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同一種有機物污染物的污水,活性炭在高濃度或低濃度時都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3、活性炭對某些重金屬化合物也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如汞、鉛、鐵、鎳、鉻、鋅、鑽等,因此,活性炭用於電鍍廢水、冶煉廢水處理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4、活性炭水處理裝置佔地面積小,易於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
5、飽和炭可經再生後重復使用,不產生二次污染。
6、可回收有用物質,如處理高濃度含酚廢水,用鹼再生後可回收酚鈉鹽。
活性炭吸附的基礎理論
固體表面由於存在著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學鍵力,而使所接觸的氣體或溶質被吸引並保持在固休表面上,這種表面現象稱為吸附。固體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具有實用價值的吸附劑是比表面積較大的多孔性固體。活性炭就因為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而具有較高的吸附能力,可用作吸附劑。
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是通過分子間引力(即范德華力)而產生吸附的,稱為物理吸附;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產生化學作用,生成化學鍵引起吸附的,稱為化學吸附離子交換吸附是指一種吸附質的離子,由於靜電引力,被吸附在吸附劑表面的帶電點上。
活性炭的吸附速度
吸附速度是指單位重量吸附劑在單位時間內所吸附的物質量。在廢水中,吸附速度決定了廢水和吸附劑的接觸時間。吸附速度越快,所需的接觸時間越短,吸附設備容積也越小。
吸附速度決定於吸附劑對吸附質的吸附過程。多孔吸附劑對溶液中吸附質吸附過程基本上可分為三個連續階段:第一階段稱為顆粒外部擴散階段,吸附質從溶液中擴散到吸附劑表面:第二階段稱為顆粒孔隙擴一散階段,吸附質在吸附劑孔隙中繼續向吸附點擴散:第三階段稱為吸附反應階段,吸附質被吸附在吸附劑孔隙內的表面上。一般而言,吸附速度主要由膜擴散速度或孔隙擴散速度來控制。
由實驗得知,顆粒外部膜擴散速度與溶液濃度成正比。對一定重量的吸附劑,膜擴散速度還與吸附劑的表面積的大小成正比。因為表面積與顆粒直徑成反比,所以顆粒直徑越小,膜韋、一散速度就越大。另外,增加溶液和顆粒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會使液膜變薄,可以提高膜擴散速度。
孔隙擴散速度與吸附劑孔隙的大小及結構、吸附質顆粒大小及結構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吸附劑顆粒越小,孔隙擴散速度越快,即擴散速度與顆粒直徑的的較高次方成反比。因此,採用粉狀吸附劑比粒狀吸附劑有利。其次,吸附劑內孔徑大可使孔隙擴散速度加快,但會降低吸附量。
影響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1、吸附劑的理化性質
吸附劑的種類不同,吸附效果也不一樣。一般是極性分子(或離子)型的吸附劑容易吸附極性分了(或離子)型的吸附質,非極性分子型的吸附劑容易吸附非極性分子型的吸附質。由於吸附作用是發生在吸附劑的內外表面上,所以吸附劑的比表面積越大,吸附能力就越強。另外,吸附劑的顆粒大小、孔隙構造和分布情況,以及表面化學特性等,對吸附也有很大的影響。
2、吸附質的物理化學性質
吸附質在廢水的溶解度對吸附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吸附質的溶解度越低,越容易吸附。吸附質的濃度增加,吸附量也是隨之增加:但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吸附量增加很慢。如果吸附質是有機物,其分子尺寸越小,吸附反應就進行得越快。
3、廢水的pH值
pH值對吸附質在廢水中的存在形態(分子、離子、絡合物等)和溶解度均有影響,因而其吸附效果也就相應地有影響。廢水pH值對吸附的影響還與吸附劑性質有關。例如,活性炭一般是在酸性溶液中比在鹼性溶液中有較高的吸附率。
4、溫度
吸附反應通常是放熱的,因此溫度越低對吸附越有利。但在廢水處理中,一般溫度變化不大,因而溫度對吸附過程影響很小,實踐中通常在常溫下進行吸附操作。
5、共存物的影響
共存物質對主要吸附質的影響比較復雜。有的能相互誘發吸附,有的能相當獨立地被吸附,有的則能相互起千擾作用。但許多資料指出,某種溶質都以某種方式與其他溶質爭相吸附。因此,當多種吸附質共存時,吸附劑對某一種吸附質的吸附能力要比只含這種吸附質時的吸附能力低。懸浮物會阻塞吸附劑的孔隙,油類物質會濃集於吸附劑的表面形成油膜,它們均對接觸時間吸附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吸附操作之前,必須將它們除去。
6、接觸時間
吸附質與吸附劑要有足夠的接觸時間,才能達到吸附平衡。吸附平衡所需時間取決於吸附速度,吸附速度越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越短。
四、研究結果(廢水處理試驗結論)
1、針對此種廢水,其混凝處理的最佳條件為:混凝劑品種為三氯化鐵,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0%,每lL廢水中需投加此種混凝劑0.2ml,其最適pH值為7
2、進行廢水的生化處理,可知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隋性物質、難降解物質。
3、在T=33士1℃的條件下,確定其厭氧水解常數
4、由於廢水中含有多種有機化合物,在用活性炭進行吸附試驗時,表現了一定的競爭作用,活性炭總吸附量不高。
5、對於厭氧處理中的硫酸鹽,它的去除與廢水中所含的COD有一定的關系。詳細資料摘自:http://wenku..com/link?url=-rZYzotwVqhEibE74YEzhcMF_gxdXU3ZhB0sJEQVO8NtKcdqDwSeh_m6m-fjJY7ooOxeuuSJvT_2rnAuTtVNHi4TdsfeE3r-0esoZroDqEm www.juheliusuantie.com.cn 詳情請到網路文庫了解

Ⅳ 生化機器和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產生的廢水怎麼處理

因為生化機器和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產生的廢水都是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因此該廢水具有cod和氨氮高、可生化處理等特點。
處理該廢水建議採用的處理流程為:厭氧處理(水解酸化)-酸鹼中和-好氧處理-沉澱-消毒。

Ⅳ 生化法廢水處理

看你用什麼工藝
如果只是好氧,只要時間足夠,氨氮的去處率可近乎100%,但是總專氮脫除率為0%。
目前的脫氮工藝屬很多啊,象硝化—反硝化脫氮、厭氧氨氧化等,效果都還不錯。這些都是脫除總氮。

不同的工藝目的就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
再過幾年,TN就會作為一個水質指標了,現在的好多工藝就會大難臨頭。

Ⅵ 如何處理可生化性差的廢水BOD5/ COD=0.25 應選用什麼工藝

提高污水可生抄化性有如襲下方法:
1、在處理工藝前段增設水解酸化池,將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通過厭氧酸化反應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質,從而提高可生化性;
2、在生化處理後面加臭氧氧化工藝,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氧化分解生化處理階段難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出水水質。
3、在生化處理階段投加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澱粉等,提高BOD值,從而提高可生化性,改善出水水質。
4、微電解方法,但是隨著使用效果會逐漸下降,主要是鐵屑表面出現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膜,效果就越來越差了。

樓主提到B/C已經為0.25,已經具備活性污泥法的可生化性指標,常規指標為B/C大於0.2即可。因此樓主如果選擇污水處理工藝,選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即可,如果對出水有特殊要求,如回用的話,可以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後段加深度處理工藝,如多介質過濾器,砂率、膜處理工藝等。但是選擇何種處理工藝與現場的可用地面積,實際處理水量,進水水質,產水水質指標息息相關,因此只能簡單建議使用「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CAST+平流沉澱池+深度處理工藝」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廢水的生化處理中營養比碳氮磷之比為100:5:1.

1
首先必須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
生物膜
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
活性污泥
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厭氧條件下是200:5:1.
2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
BOD5
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
氨氮
,但不包括亞硝氮和
硝態氮
,因為除了
反硝化細菌
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
氮源
,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3
最後我來解釋一下這個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
原生質
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
C60
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
百分數
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
能量代謝
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4還想提點個人看法: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的,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

Ⅷ 怎樣利用微生物處理廢水

廢水生物處理法

隨著工業的發展,污水成分已愈來愈復雜。某些難降解的有機物質和有毒物質,需要運用微生物的方法進行處理,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條件,因而微生物能從污水中獲取養分,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廢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廢水中呈溶解態或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降解作用,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處理方法。廢水生物處理技術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藝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

定義

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除去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方法,亦稱廢水生物化學處理法,簡稱廢水生化法。由於傳統治理方法有成本高、操作復雜、對於大流量低濃度的有害污染難處理等缺點,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生物治理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耐重金屬毒性微生物的研究進展,採用生物技術處理電鍍重金屬廢水呈現蓬勃發展勢頭,根據生物去除重金屬離子的機理不同可分為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學法以及植物修復法。

特點

1、用生物方法去除有機物最經濟;

2、90%廢水處理工藝屬於生物處理工藝;

3、水中氨氮用生物處理方法去除最有效;

4、絕大多數工業廢水也是以生物處理方法為主

分類

生物化學法

生物化學法指通過微生物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將可溶性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硫酸鹽生物還原法是一種典型生物化學法。該法是在厭氧條件下硫酸鹽還原菌通過異化的硫酸鹽還原作用,將硫酸鹽還原成H2S,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可以和所產生的H2S反應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屬硫化物沉澱而被去除,同時H2SO4的還原作用可將SO42-轉化為S2-而使廢水的pH值升高。因許多重金屬離子氫氧化物的離子積很小而沉澱。有關研究表明,生物化學法處理含Cr6+濃度為30—40mg/L的廢水去除率可達99.67%—99.97%。有人還利用家畜糞便厭氧消化污泥進行礦山酸性廢水重金屬離子的處理,結果表明該方法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趙曉紅等人用脫硫腸桿菌(SRV)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銅離子,在銅質量濃度為246.8 mg/L的溶液,當pH為4.0時,去除率達99.12%。[2]

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澱的一種除污方法。微生物絮凝劑是一類由微生物產生並分泌到細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謝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質、DNA、纖維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質構成,分子中含有多種官能團,能使水中膠體懸浮物相互凝聚沉澱。至目前為止,對重金屬有絮凝作用的約有十幾個品種,生物絮凝劑中的氨基和羥基可與Cu2+、 Hg2+、Ag+、Au2+等重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鰲合物而沉澱下來。應用微生物絮凝法處理廢水安全方便無毒、不產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且生長快、易於實現工業化等特點。此外,微生物可以通過遺傳工程、馴化或構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而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

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體本身的化學結構及成分特性來吸附溶於水中的金屬離子,再通過固液兩相分離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離金屬離子,有些細菌在生長過程中釋放的蛋白質,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屬離子轉化為沉澱物而去除。生物吸附劑具有來源廣、價格低、吸附能力強、易於分離回收重金屬等特點,已經被廣泛應用。[2]

需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將廢水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的方法。生活污水中的典型有機物是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滌劑、脂肪、蛋白質及其分解產物如尿素、甘氨酸、脂肪酸等。這些有機物可按生物體系中所含元素量的多寡順序表示為 COHNS。

生物體系中這些反應有賴於生物體系中的酶來加速。酶按其催化反應分為:氧化還原酶:在細胞內催化有機物的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電子轉移,使其與氧化合或脫氫。可分為氧化酶和還原酶。氧化酶可活化分子氧,作為受氫體而形成水或過氧化氫。還原酶包括各種脫氫酶,可活化基質上的氫,並由輔酶將氫傳給被還原的物質,使基質氧化,受氫體還原。水解酶:對有機物的加水分解反應起催化作用。水解反應是在細胞外產生的最基本的反應,能將復雜的高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使之易於透過細胞壁。如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將復雜的多糖分解為單糖等。此外還有脫氨基、脫羧基、磷酸化和脫磷酸等酶。

許多酶只有在一些稱為輔酶和活化劑的特殊物質存在時才能進行催化反應,鉀、鈣、鎂、鋅、鈷、錳、氯化物、磷酸鹽離子在許多種酶的催化反應中是不可缺少的輔酶或活化劑。

在需氧生物處理過程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的有機物分子降解為構成單元──單糖、氨基酸或甘油和脂肪酸。在第二階段中,第一階段的產物部分地被氧化為下列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二氧化碳、水、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或稱 α-氧化戊二酸)或草醋酸(又稱草醯乙酸)。第三階段(即三羧酸循環,是有機物氧化的最終階段)是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和草醋酸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有機物在氧化降解的各個階段,都釋放出一定的能量。

在有機物降解的同時,還發生微生物原生質的合成反應。在第一階段中由被作用物分解成的構成單元可以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再進一步合成細胞原生質。合成能量是微生物在有機物的氧化過程中獲得的。

厭氧生物處理法

主要用於處理污水中的沉澱污泥,因而又稱污泥消化,也用於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水。這種方法是在厭氧細菌或兼性細菌的作用下將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最後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是有經濟價值的能源。中國大量建設的沼氣池就是具體應用這種方法的典型實例。消化後的污泥比原生污泥容易脫水,所含致病菌大大減少,臭味顯著減弱,肥分變成速效的,體積縮小,易於處置。城市污水沉澱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完全厭氧消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見圖)。在第一階段,污泥中的固態有機化合物藉助於從厭氧菌分泌出的細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並通過細胞壁進入細胞中進行代謝的生化反應。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將復雜的多糖類水解為單糖類,將蛋白質水解為縮氨酸和氨基酸,並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第二階段是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將第一階段的產物進一步降解為比較簡單的揮發性有機酸等,如乙酸、丙酸、丁酸等揮發性有機酸,以及醇類、醛類等;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新的微生物細胞。

反應原理

第一、二階段又稱為液化過程。第三階段是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此又稱為氣化過程,其反應可用下式表示:

一些有機酸或醇的氣化過程舉例如下:

乙酸:

CH3COOH─→CO2+CH4

丙酸:

4CH3CH2COOH+2H2O─→5CO2+7CH4

甲醇:

4CH3OH─→CO2+3CH4+2H2O

乙醇: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為了使厭氧消化過程正常進行,必須將溫度、pH值、氧化還原電勢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以維持甲烷菌的正常活動,保證及時地和完全地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

生物化學反應的速度直接受溫度的影響。進行厭氧消化的微生物有兩類:中溫消化菌和高溫消化菌。前者的適應溫度范圍為17~43℃,最佳溫度為32~35℃;後者則在50~55℃具有最佳反應速度。

近年來,厭氧消化處理法發展到應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如屠宰場廢水、肉類加工廢水、製糖工業廢水、酒精工業廢水、罐頭工業廢水、亞硫酸鹽制漿廢水等,比採用需氧生物處理法節省費用。

利用生物法處理廢水的具體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土地處理系統和污泥消化等

Ⅸ 急求一篇畢業論文<<養豬場高濃度廢水處理>>

集約化養豬場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

養豬場廢水是養殖業廢棄物中最典型的一類污
染物,主要包括豬尿、部分豬糞和豬舍沖洗水,屬高濃
度有機廢水。由於養豬業屬傳統產業,用於廢水處理
的資金有限,所以養豬場廢水處理各項指標要完全達
標難度很大。迄今為止,國內外對養豬場廢水處理已
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工程應用實踐。文章分析總結了
近3年來集約化養豬場廢水處理的工藝研究和工程
應用等方面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豬場廢水處理工藝
目前,養豬場廢水處理研究的工藝方法有物化處
理、自然生態處理、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實際工程
應用中常常是這些處理技術的組合工藝。
豬場廢水懸浮物質濃度很高,懸浮物質是COD
的主要來源之一,過高的懸浮物質將會影響後續生化
處理的效果,所以在養豬場廢水進入生化處理系統之
前進行固液分離處理是必要的。固液分離機有振動
篩、回轉篩、水力篩和擠壓式分離機等,其中擠壓式分
離機可以連續運行,效率較高。德國研製的FAN -
SEPATOR的擠壓式離心分離機,具有很好的分離效
果,在我國的應用表明,懸浮物的去除效率較高,分離
出來的泥渣含水率為80%左右。
豬場廢水氮磷含量很高, 採用磷酸鎂銨
(MgNH4 PO4 ·6H2O,俗稱鳥糞石)化學沉澱法處理,
使得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緩釋肥中的營養元素,解決
了氮的回收和氨的污染兩大問題,同時達到較好的預
處理效果,為後續的生化處理創造了條件。但該方法
必須考慮廢水中N、P、Mg的平衡問題,所以廉價的添
加劑是化學沉澱法能否實際應用的關鍵。Lee S I等
人利用海水或制鹽工業中的廢鹽鹵作為Mg2 + 添加
劑,沉澱速度快,與添加MgCl2 作鎂源對磷有等同的
去除效果,是一種處理成本低廉的方法,但去除氨的
效果不如添加MgCl2。
自然生態法是運用生態學原理與工程學方法相
結合的技術,應用較多的是穩定塘工藝和人工濕地系
統。PoachM E[ 1 ]為了研究有機負荷和去除效果的關
系,設計了6個並聯的濕地- 池塘- 濕地處理系統,
通過分別進水控制各處理單元的有機負荷,試驗研究
表明,最佳TSS、COD、TN、TP去除率分別為35% ~
51%、30% ~50%、37% ~51%、13% ~26%,夏季處
理效果明顯優於冬季,處理效果受溫度和降雨的影響
較大。自然生態法處理建設費用較低,運行成本低
廉,但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適宜於土地資源豐富
的地區,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好氧生化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
成文[2]採用接觸氧化水解(酸化) -兩段接觸氧化-混凝
工藝處理豬場廢水,水解對CODcr有較高的去除率,穩定
在60%~70%;接觸氧化對COD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
整個工藝對氨氮去除效果較好,出水氨氮在13~15 mg/
L, CODcr在200~250 mg/L,經過聚合氯化鋁混凝沉
淀後,最終出水CODcr穩定在100 mg/L 以下,出水
達到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准(GB8978 - 88) 。但該工
藝程序復雜,佔地面積大,對氨氮的去除效果還有待
進一步研究。鄧良偉[ 3 ]研究水解- SBR處理豬場廢
水,大大簡化了處理工藝, 水解去除了大部分的
COD, TP去除率達到55% ,但對氨氮去除效果不好;
SBR對氨氮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TN的去除率為74.
1% ,氨氮的去除率在97%以上,但最終出水的COD
殘留量較大。豬場廢水的高氨氮常常導致生化處理
過程中碳源不夠、C /N過低,從而影響總氮的去除效
果,如果採用外加碳源則會增加處理成本。Ju -
Hyun Kim等人利用序批式反應器( SBR) 實時控制
工藝,採取補充源水作外加碳源的方式處理豬場廢
水,通過ORP以及pH值實時控制缺氧段、好氧段,
TOC和總氮的去除率分別在94%和96%以上,能夠
有效除去TOC和TN,但對TP的去除效果不佳。豬
場廢水氨氮濃度高,對直接進行生化處理可能會產生
影響,因此在生化處理前進行化學脫氮以減輕後續生
化處理的難度,是目前豬場廢水處理的一個新途徑,
於金蓮等人提出了加石灰乳混凝沉澱- 脫氨- 好氧
生化的聯合處理工藝,在生化處理前進行混凝沉澱和
脫氨預處理,一方面去除了大部分懸浮物和部分難降
解有機物;另一方面提高pH值,脫除大部分氨氮,使
後續生化處理降低能耗、容易達標。
自然生態法和好氧處理都有各自的不足,自然生
態法處理需要大面積的處理場地;好氧處理能耗大,
去除污染物不完全。
對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厭氧技術是必然選擇
之一。目前較常用也比較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厭氧或
厭氧+好氧後續處理工藝,研製高效厭氧反應器是豬
場廢水處理的關鍵。鄧良偉等人利用內循環厭氧反
應器( IC)處理豬場廢水,水力停留時間0. 8~2. 0 d,
COD 負荷3~7 kg / (m3 ·d) ,經過半年的運行,結果
表明, COD 平均去除率為80. 3% ,耐沖擊負荷好,
BOD5 平均去除率為95. 8% , SS去除率為78. 5%。
厭氧反應器中,部分有機氮轉化為氨態氮,使得出水
氨氮濃度比進水高2. 82% ,反應器對總氮、總磷的去
除還需進一步的試驗研究。一般而言,單純使用厭氧
工藝,出水有機污染物還很高,必須採用後續處理才
能達到排放標准。考慮到SBR 對氨氮有較好的去
除,楊朝暉等人提出沉澱- UASB - SBR工藝處理豬
場廢水,經厭氧消化可除去大部分的有機質,在SBR
工藝中的曝氣過程分為2個階段,中間添置閑置階
段,既防止產生過多泡沫,又增強反消化作用。經過
穩定運行, UASB 反應器COD 有機負荷穩定在
8~10 kg/ (m3 ·d) , COD去除率達到70%左右,BOD5
去除率80%左右,經SBR 處理可去除氨氮95% ~
98% ,最終出水CODcr為186 ~412 mg/L, BOD5 為
78~146 mg/L,氨氮為20 ~60 mg/L,出水仍殘留部
分生化處理難以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這是因為厭氧
消化較完全,消化液COD較低,而氨氮很高,導致後
續生化處理碳源不足,影響了後續的處理效果。楊朝
暉等人又研究水解酸化+好氧處理豬場廢水工藝,采
用水解酸化反應器(ASBR)進行厭氧處理,保持厭氧
消化處理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使出水C /N 較高,
保證了後續SBR的生化效果。經過最終混凝處理,
COD去除率為99. 6% , BOD5 去除率為99. 8%, TN
為88. 3% ,氨氮為99. 8% ,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二
級標准(GB8978 - 96) 。但水解酸化反應器COD 的
容積負荷較低僅為2. 3 kg/ (m3 ·d) ,還需進一步研
究提高其負荷。
豬場廢水中還存在大量細菌,如不經處理可能將
大腸桿菌帶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類健康, James
A Entry等人提出用水溶性的陰離子聚丙烯醯胺
( PAM ) 處理豬場廢水, 基建投資低、應用快捷。
PAM、PAM與CaO復配和PAM與Al2 ( SO4 ) 4 復配能
夠使總的大腸桿菌和排泄物大腸桿菌減少30% ~
50%,降低源水中的總磷、正磷酸根以及氨氮。正確
的應用PAM及其復配物可以減少進入地表水和地下
水中的污染物數量,保護水質。
2 豬場廢水處理技術應用情況
目前,應用到實際工程上的豬場廢水處理工藝有
自然生態法處理、好氧處理、厭氧+好氧處理等。潘
涌璋等人利用高級綜合穩定塘處理豬場廢水,經過穩
定運行, 出水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
(GB18596 - 2001)的要求,氨氮在60 mg/L 左右,總
氮沒有考慮,總停留時間在20 d以上,佔地面積大,
適合於土地資源較豐富的亞熱帶山區。由於鳳眼蓮
對水體中的污染物質和營養物質有較好的吸收,

]考慮用鳳眼蓮處理豬場廢水,工藝流程如下:
該鳳眼蓮生化處理系統對COD 的______去除率為
43%~69% ,對總氮的去除率為55% ~72% ,對氮元
素的吸收量很大,同時對總磷、揮發酚等污染物都有
較好的去除效果。該處理系統的停留時間為30 d,日
設計流量為600 m3 ,但需要較大的處理場地,且受氣
候條件影響很大,這都限制了該工藝的應用。目前,
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應用較為廣泛。胡海良等人將
環形生活污水高效凈化沼氣裝置應用到豬場廢水的
處理上,廢水經過高效凈化沼氣裝置後進入接觸氧化
池,進行自然曝氣去除CODcr和BOD5 , 該工藝對
COD、BOD的去除率達到90%以上,但出水氨氮為
100~200 mg/L,去除效果不好。鄧良偉等人進行了
厭氧- 加源水- 間隙曝氣(Anarwia)的研究,此工藝
是厭氧+ SBR工藝的改良,因為厭氧消化較完全,導
致好氧處理中C /N較低,影響後續消化效果,如果添
加外源碳源或外源有機物提高C /N,運行成本隨之增
高,故提出了部分豬場廢水進入厭氧池進行厭氧處
理,另一部分進入沉澱配水池與厭氧出水混合後再采
用間歇曝氣的序批式反應器( SBR)處理,經過一年的
生產性試驗,該改良工藝對COD、氨氮、TN的去除率
分別為93. 1% ~97. 4%、98. 2% ~99. 5%、93. 1% ,
但最終剩餘難降解的有機質還需要進一步物化處理
才能達到排放標准。
3 其他相關處理技術
豬場廢水處理還有其他的相關處理技術,如從養
豬場生產過程的環境管理上考慮,在源頭改進工藝減
少排污,減輕污染。採用干清糞工藝取代水沖式清糞
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干清糞工藝是將糞便單獨清
出,不與尿、污水混合排出,這種工藝固態糞便含水量
低,糞中營養成分損失小,肥料價值高,便於堆肥和其
他方式處理,還可以節約用水,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
放量,易於凈化處理,是目前理想的清糞工藝。以萬
頭規模化養豬場為例,將現有的水沖糞工藝改為干清
糞工藝,每年可減少污水排放5. 5萬噸,既節約了用
水,又減少了污染。王德剛等人提出「零污染」乾式
法養豬,即在欄舍內鋪上敷料,將豬的糞尿吸附混合,
生物處理後進行二次發酵,並經工藝處理合成生態有
機肥,對周圍環境達到「零污染」的排放效果,同時降
低豬群疾病發生率,加快生長速度,提高飼養效益以
達到較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
目前很多學者提出了不少豬場廢水處理的新方法,
但都只停留在試驗室小試階段,真正應用到生產中還需
要進一步的研究試驗。鄧良偉等人利用秸稈作為載體
進行堆肥,在堆肥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生物熱蒸發濃縮
「豬場廢水」,達到處理豬場廢水和生產有機肥的目的。
以秸稈為載體用豬糞水及其厭氧消化液進行堆肥處理,
其吸水比可達1∶5. 94~1∶6. 65,堆肥含水率基本在
70%以上,超過一般堆肥過程含水率( 50% ~60% ) ,
且能保持較長的高溫期,說明以秸稈為載體吸收豬糞
水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堆肥的工藝路線是可行的。在
堆肥過程中,氮、磷、鉀是一個累加的過程,所獲得的
堆肥是一種肥效較高的有機肥,但該工藝消耗豬場生
產廢水有限,僅限於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對於大規模
的豬場廢水處理還需研究探討。
4 結論與展望
根據以上分析,解決豬場廢棄物污染問題,首先
應當加強豬場環境管理,從源頭污水減量化考慮,采
用「零污染」乾式養豬,減少用水量,基本實現零污染
物排放;或採用干清的方式代替水沖,既不會流失營
養物質,又可以大大減少廢水的排放。養豬業屬於傳
統產業,豬場廢水處理必須尋求經濟可行、處理效果
好的方法。開發經濟有效的處理工藝是目前豬場廢
水處理的重點。高效厭氧反應器的研製、氮磷污染物
的去除、沼氣發電技術及無害化資源能源的回收是今
後豬場廢水處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 1 ] POACH M E. SwineWastewater treatment bymarsh - pond - marsh
constructed wetlands under varying nitrogen loads [ J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4 (23) : 165 - 175.
[ 2 ] 成文. 養豬場廢水處理工藝研究[ J ].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0, 22
(1) : 24 - 27.
[ 3 ] 鄧良偉. 水解- SBR工藝處理規模化豬場糞污研究[ J ]. 中國給
水排水, 2001, 17 (3) : 8 - 11.
[ 4 ] 余遠松. 鳳眼蓮水生生態系統處理大型養豬場廢水的應用研究
[ J ]. 農業環境保護, 2000, 19 (5) : 301 - 303.

畜禽糞便用於生產飼料的方法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蓬勃發展,生產規模化、集約
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給人類提供豐富的畜禽產品同
時,由於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糞便和污水多不處理直
接用作肥料,某些地區甚至直接排入江河,造成嚴重
的環境污染。其實,畜禽糞便並非完全是不可利用的
廢物,糞便中有一部分營養物質能被動物直接再吸
收,還有一部分物質可通過處理再被動物吸收。現在
被各國所接受和使用的主要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 乾燥法
一般只適用於營養物質含量較高的雞糞。
1. 1 自然乾燥
將新鮮糞便單獨或摻入一定比例糠麩拌勻後,攤
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隨時翻動,自然風干、曬干,
然後粉碎,摻到其他飼料中飼喂。此法成本較低,操
作簡單,但受天氣影響大,曬干時造成的環境污染大。
1. 2 加溫乾燥
乾燥快速,可達到滅菌、滅雜草籽和去臭的目的,
但是經處理後的糞便養分損失較大,成本較高。
1. 2. 1 低溫乾燥 將畜禽糞便運到裝有機械攪拌和
氣體蒸發的乾燥車間或乾燥機、隧道窖中,在70 ~
500 ℃的溫度下烘乾,使畜禽糞便含水量降到13%以
下,再儲藏和利用。
1. 2. 2 高溫快速乾燥 將含水量為70% ~75%的
畜禽糞便通過高溫快速乾燥機,在不停旋轉的乾燥機
中,畜禽糞便通過間接加熱( 500 ~700 ℃) , 12 s左
右,含水量即可降至13%以下。
1. 3 微波處理乾燥

Ⅹ 廢水生化好氧處理後的廢水含磷,氮高,怎麼處理啊廢水中要加什麼營養嗎

如果氮磷值很高,那就需要增加缺氧、厭氧的工藝了。
如果加營養,需要加C肥,簡單的說就是樹葉子,乾草之類的東西堆積成的肥料。

閱讀全文

與生化廢水處理結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場污水處理池怎麼做 瀏覽:871
北京有哪些污水環保處理公司 瀏覽:171
長安鈴木維特拉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438
汽油濾芯漏氣了怎麼修復 瀏覽:829
牙床萎縮樹脂修復 瀏覽:982
污水廠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瀏覽:382
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和原理 瀏覽:858
最愛完整版迅雷下載 瀏覽:849
cy39樹脂 瀏覽:149
不用下載免費看網站 瀏覽:924
凈水機和濾水器有什麼區別 瀏覽:820
凈水器五個孔怎麼弄開 瀏覽:9
主角進電影世界做任務 瀏覽:635
各個國家票房網站 瀏覽:66
全球凈化器什麼品牌好 瀏覽:501
山東反滲透膜修復劑價格 瀏覽:236
網吧系統回寫盤用機械硬碟好嗎 瀏覽:117
污水過濾加入什麼成分 瀏覽:644
韓國電影,男子在樓上偷窺樓下 瀏覽:844
油煙凈化器型號怎麼看風量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