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處理pam絮凝劑一般配濃度多少合適
污水處理使用聚丙烯醯胺PAM及聚合氯化鋁PAC,PAM作用主要是輔助PAC起到絮凝的處理效果。因為很多行業污水處理投加絮凝劑,都是使用這兩種葯劑配合進行處理的,那麼葯劑的配比濃度及投加應該為多少比較好呢?
下面為大家簡要的簡述一下。
綜合水處理經驗,一般污水處理使用聚丙烯醯胺及聚合氯化鋁搭配處理,應將PAC配置為10%的濃度,PAM配置為0.1%的濃度進行使用。處理的投加用量,固體PAC用量約為1-2kg/噸廢水, 固體PAM用量約為2g/噸廢水。
因為各個行業污水處理的性質不同,以上只是簡要的說明關於PAM與PAC的配比濃度及投加量。具體的投加用量要通過試驗來確定,結合污水水質及出水要求,以及經濟條件來考慮。因為市場聚丙烯醯胺PAM的型號有很多鍾,其對投加量及處理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最好找工程師試驗。
Ⅱ 水處理葯劑:絮凝劑的作用機理
絮凝劑是水處理葯劑中的一種,絮凝劑的作用機理:
水中膠體顆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帶電使其具有穩定性,絮凝劑投加到水中後水解成帶電膠體與其周圍的離子組成雙電層結構的膠團。採用投葯後快速攪拌的方式,促進水中膠體雜質顆粒與絮凝劑水解成的膠團的碰撞機會和次數。水中的雜質顆粒在絮凝劑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穩定性,然後相互凝聚成尺寸較大的顆粒,再在分離設施中沉澱下去或漂浮上來。
攪拌產生的速度梯度G和攪拌時間T的乘積GT可以間接表示在整個反應時間內顆粒碰撞的總次數,通過改變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應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間,考慮到雜質顆粒濃度對碰撞的影響,可以用GTC值作為表徵混凝效果的控制參數,其中C表示污水中雜質顆粒的質量濃度,而且建議GTC值在100左右。
促使絮凝劑迅速向水中擴散,並與全部廢水混合均勻的過程就是混合。水中的雜質顆粒與絮凝劑作用,通過壓縮雙電層和電中和等機理,失去或降低穩定性,生成微絮粒的過程稱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橋物質和水流的攪動下,通過吸附架橋和沉澱物網捕等機理成長為大絮體的過程稱為絮凝。混合、凝聚和絮凝合起來稱為混凝,混合過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反應池中進行。
Ⅲ 水處理常用的絮凝劑有哪些
水處理常用的絮凝劑
(一) 無機混凝劑
1.低分子無機混凝劑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簡單無機型絮凝劑是鐵系、鋁系金屬鹽。主要有三氯化鐵、硫酸亞鐵和硫酸鋁。三氯化鐵(Fe:常用的是六水合三氯化鐵(FeCl3•6H20)形成的礬花沉澱性好,處理低溫水或低濁度水效果比鋁鹽好,適宜pH值范圍較寬,但處理後水的色度比鋁系的高,有腐蝕性。硫酸亞鐵(FeS04•H20)離解出的Fe2+只能生成最簡單的單核絡合物,不如二價鐵鹽那樣有良好的混凝效果。硫酸鋁(Al2(S04)3)是廢水處理中使用最多的絮凝劑,使用便利,絮凝效果好,當水溫低時水解困難,形成的絮體較鬆散,它的有效pH值范圍較窄。明磯(Al2(S04)3•K2S04.24H20)的作用機理與硫酸鋁同[14]。
2.無機高分子絮凝劑
無機離分子絮凝劑混凝效果高、價格低,有逐步成為主流葯劑的趨勢。我國此類絮凝劑的開發成績顯著。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品種有陽離子型,如聚合氯化鋁(PACL聚合硫酸鋁(PAS)、聚合磷酸鋁(PAP)、聚合硫酸鐵(PFS)、聚合氯化鐵(PFC)、聚合磷酸鐵(PFP)、聚亞鐵和陰離子型,如聚合硅酸〔PS〕[15]。
聚合氯化鋁(PAC):對各種廢水都可以達到好的絮凝效果,能快速形成大的礬花,沉澱性能好,適宜的pH值范圍較寬(pH在5-9之間),且處理後水的pH值和鹼度下降較小。水溫低時,仍可保持穩定的絮凝效果,其鹼化度比其它鋁鹽、鐵鹽為高,因此葯液對設備的侵蝕作用小。
聚合硫酸鐵(PFS):混凝體形成速度快,密集且質量大且沉降速度快。尤其對低溫低濁水有優良的處理效果,適用水體pH值范圍(pH在4-11之間),腐蝕性小。實驗表明,用聚鐵凈化水,可降低亞硝氮及鐵的含量。因此,它是優良安全的飲用水混凝劑劑,有取代對人體有害的聚合鋁混凝劑的趨勢。
聚亞鐵:可將高價金屬離子還原成低價金屬離子,且不需酸化。該混凝劑在水體中具有電荷中和與吸附架橋雙重功能。與活性劑共用,可使膠體物質轉變為混凝體,同時除去廢水中的Cu、Zn、Ni等金屬離子,成為高效電鍍廢水凈化劑。
聚合硫酸鋁(PAS):去除濁度效果顯著,並有較廣的溫度使用范圍和對原水的適用范圍。不僅可處理工業用水,還可處理工業廢水。聚合硫酸鋁混凝劑國外已有報道。
Ⅳ 水處理中助凝劑與絮凝劑有斤么不同,各有什麼特點
絮凝是聚合物的高分子鏈在懸浮的顆粒與顆粒之間發生架橋的過程。「架橋」就是聚合物分子上不同鏈段吸附在不同顆粒上,促進顆粒與顆粒聚集。絮凝劑多數為聚合物,並有特定的電性(離子性)和電荷密度(離子度)。
絮凝劑一般分有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
無機絮凝劑有硫酸亞鐵、氯化亞鐵、明礬、聚合氯化鋁、鹼式氯化鋁、硫酸鋁、氯化鈣等;
有機絮凝無主要是高分子絮凝劑,目前使用的比較多的是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醯胺 聚苯乙烯磺酸鹽、聚氧化乙烯等。
二、 混凝的原理混凝劑的類別
水中懸浮的顆粒在粒徑小到一定程度時,其布朗運動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而使顆粒不發生沉降。這種懸浮液可以長時間保持穩定狀態。而且,懸浮顆粒表面往往帶電,常常是負電,顆粒間同種電荷的斥力使顆粒不易合並變大,從而增加了懸浮液的穩定性。
混凝過程就是加入帶正電的混凝劑去中和顆粒表面的負電,使顆粒「脫穩」。於是,顆粒間通過碰撞、表面吸附、范德華引力等作用,互相結合變大,以利於從水中分離。混凝劑是分子量低而陽電荷密度高的水溶性聚合物,多數為液態。它們分為無機和有機兩大類。無機混凝劑主要是鋁、鐵鹽及其聚合物。
三、助凝劑的作用機理和分類
助凝劑是為了改善或強化混凝過程而投加的一些輔助葯劑,其作用原理與具體用途有關,對於藻類過量繁殖的情況,可加入氧化劑進行預氧化提高混凝效果,也可加入有機高分子助凝劑,增加絮體密度,提高混凝沉澱效果;對於低溫低濁水處理,由於其黏度大,絮體沉降性能差,造成混凝劑投加量增大,此時加入有機或無機高分子助凝劑增大絮體尺寸、增加絮體密度,提高沉速;對於鹼度較低的原水,混凝過程會導致pH下降,不但影響混凝效果,而且會產生酸性水,不利於管網水質穩定,因此需要投加鹼進行pH調整;對於有機類色度水,不但混凝劑投加量升高,而且沉降性能惡化,可加入一定量有機高分子助凝劑提高沉降性能,也可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劑破壞有機物對膠體的穩定作用。對於含鐵、錳廢水,氧化劑可使鐵和錳的有機物絡合物破壞,有利水中鐵、錳和有機物的去除。
助凝劑種類:
1、有機與無機高分子,如活化硅酸、聚丙烯醯胺、骨膠等。
2、pH調節劑如鹽酸、硫酸和鹼石灰。
3、無機顆粒如黏土、微砂。
4、氧化劑如高錳酸鉀、二氧化氯等。
更多信息可至http://www.weidian65.com
Ⅳ 水處理絮凝劑的工作原理
絮凝沉澱法是選用無機絮凝劑(如硫酸鋁)和有機陰離子型絮凝劑聚丙烯醯銨(PAM)配製成水溶液加入廢水中,便會產生壓縮雙電層,使廢水中的懸浮微粒失去穩定性,膠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體、礬花。絮凝體長大到一定體積後即在重力作用下脫離水相沉澱,從而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從而達到水處理的效果。為提高分離效果,可適時、適量加入助凝劑。處理後的污水在色度、含鉻、懸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達到排放標准,可以外排或用作人工注水採油的回注水。
Ⅵ PAC是什麼意思
PAC 是水處理絮凝劑聚合氯化鋁的簡稱
它是一種外觀為淡黃色、黃褐色液體,它是介於氯化鋁和氫氧化鋁之間的一種水溶性無機高分子聚合物,被稱作水處理絮凝劑。
在水處理凈化過程中聚合氯化鋁能起到加速絮凝的作用,使水中的雜質形成絮團沉澱下去,快速的達到水和雜質比較徹底分離的效果。
與低分子結晶鹽組成的傳統無機混凝劑相比,聚合氯化鋁由形態多變的無機高分子聚合物組成,它的絮凝、沉澱速度快,凈水效果顯著,能有效處理水中的砷、汞等重金屬物質,加上它的PH值范圍廣,對設備及管道沒有腐蝕性,因此被廣泛運用於飲用水、工業用水和污水處理等領域。
Ⅶ 水處理中加的絮凝劑成分是什麼
絮凝劑一般可分為:無機鹽類絮凝劑和高分子絮凝劑
1.無機絮凝劑:氯化鋁、氯化鐵等
2.高分子絮凝劑可分為:無機型和有機型
(1)無機高分子絮凝劑: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鐵
(2)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又可分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如碳水化合物(天然)、烯丙基單體的均聚、共聚(合成)
Ⅷ 水處理絮凝劑的使用說明
(1)使用自動高度分散溶解器 絮凝劑必須分散和謹慎溶解,避免因粉末表面迅速溶解而導致了粒子間相互附著,造成了粒子內部未能溶解的「魚眼」。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各種類型的分散溶解器。如果不使用粉末分散溶解器,則應按照下列步驟進行溶解操作。
(2)不同分散溶解器水至溶解槽容積的一半。用攪拌器進行攪拌,將稱重過的絮凝劑沿攪拌產生的旋渦邊緣平靜且迅速地倒入。在溶液的粘性變大之前,絮凝劑與溶劑完全混合非常重要。如果溶液的粘性太大,則會產生結塊現象。加水至指定位置,並調整到特定濃度。繼續攪拌直至高分子量絮凝聚合體完全溶解。
(3)分散溶解絮凝劑時應注意項目溶解時間根據下列情況,溶解絮凝劑所需的時間會有所不同:
a. 高分子量絮凝聚合體的類型;
b. 溶解絮凝劑所用的水質;
c. 水溫;
d. 攪拌效率。
但是,大多數絮凝劑通常需要約1小時的攪拌時間才能使粉末充分溶解。絮凝劑混合不充分或者結塊可能影響絮凝劑的性能,甚至可能產生沉積和阻塞管道和泵。 攪拌速度 攪拌速度的理想轉速為每分鍾200至400轉。我們建議不要使用無法降低馬達旋轉速度的高速攪拌器。因為它可能破壞絮凝劑分子。對於容積為1~2立方米的混合槽,其理想攪拌器的馬達功率應為1馬力。 溶解速度 陰離子和非離子絮凝劑通常溶解於濃度為0.1%的溶劑中,陽離子絮凝劑則可溶解於濃度為0.2%的溶劑中。也可以略高的濃度開始溶解,然後在使用前立即稀釋絮凝劑混合液。
Ⅸ 絮凝劑在處理1噸污水需要多少
正常情況下處理一噸工業污水需要使用固體絮凝劑8克左右,然後再乘以絮凝劑的單價就可以得到處理一噸水的絮凝劑成本。如果水質中的懸浮物濃度低2 -3克也就夠了,如果濃度高可能需要10-20克。對於濃度高的污泥需要200克也是正常的。
確定污水絮凝劑用量的方法:在污水處理時,建議將固體絮凝劑產品按照0.1-0.2%的比例溶解配置,攪拌時間30-50分鍾。在實驗時,取100ml廢水,用注射器緩慢滴加絮凝劑溶液,每次約0.5ml,根據生成的礬花大小及絮體緊密程度、上清液清澈度、沉降速度、投加量等來確定合適的葯劑。然後再按照比例就可以得出處理一噸水需要多少絮凝劑(固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