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有哪些主要模式
(1)能源環保型
畜禽養殖場「能源環保型」污水凈化工程,指的是畜禽場的畜禽污水經處理後直接排入自然環境或以回用為最終目的的工程。該工程要求最終出水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此類型污水凈化工程一般用於畜禽養殖場周邊環境無法消納厭氧消化液,必須將其進行處理達標後排放。
模式適用范圍及條件:本模式適用於存欄大於3000頭豬單位的規模化養殖場,污水處理量每天大於50米3;項目建設點周邊排水水質要求高,沼渣沼液無充足農田利用,出水必須達標排放。本模式建設需要配備一定面積的人工濕地和植物氧化塘。
「能源環保型」工藝主要特點:在前處理時盡可能通過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固形物,降低厭氧池工作負荷;畜禽舍內清出的糞便以及固液分離的糞渣可製作有機肥或直接外賣;沼氣產量小;污水達標排放,有效防止二次污染;主體工程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操作與管理水平要求高。
(2)能源生態型
「能源生態型」污水凈化工程是指畜禽場污水經厭氧消化處理後消化液不直接排入自然環境,而是作為農作物的有機液體肥料的工程,這類污水凈化工程適用於畜禽場周邊有足夠的農田、魚塘、植物塘等,能夠完全消納經厭氧(沼氣)發酵後的沼渣、沼液。目前,「能源生態型」污水凈化工程已經成為比較成熟適用、以綜合利用為主的畜禽場污水凈化工藝。
本處理模式適用於存欄大於300頭豬單位的規模化養殖場,項目建設點周邊環境容量大,排水要求不高。該模式必須配備足夠的農田能完全消納和利用厭氧消化後的沼渣、沼液。
「能源生態型」工藝主要特點為畜禽場污水、糞便可全部進入厭氧池;沼氣產量大,沼液產量相對較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管理方便。
(3)生態種養型
「生態種養型」主要是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利用無害化處理後的畜禽糞尿中的物質作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以沼氣為紐帶的種植和養殖有機結合,就是將經沼氣發酵過的沼液、沼渣用作果、菜、稻、漁和林等生產肥料,實現消納養殖污水、促進農、林、果、漁生產發展雙贏目標的生態種養結合模式。我國目前推廣的「豬—沼—果(菜、稻、漁、林、草)」生態農業模式即屬於此類型。
本模式適用於存欄30~300頭豬單位的畜禽養殖戶和養殖場,糞便污水產生量小,周圍環境要求不嚴,且有足夠農田和土地面積消納小型沼氣發酵池發酵後的沼渣沼液。
2. 畜禽養殖污水應該怎麼處理才好
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方法
1、還田模式
畜禽糞便污水還田作肥料為傳統而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使畜禽糞便不排往外界環境,達到污水零排放。既可有效處置污染物,又能將其中有用的營養成分循環於土壤-植物生態系統中,家庭分散戶養畜禽糞便污水處理均採用該法。該模式適用於遠離城市、土地寬廣且有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的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種植常年需施肥作物地區,要求養殖規模較小。
優點:一是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化,可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力;二是投資省,不耗能,毋需專人管理,運轉費用低等。
其存在問題:一是需要大量土地利用糞便污水,每萬頭豬至少需7hm2土地消納糞便污水,故其受條件所限為適應性弱;二是雨季及非用肥季節必須考慮糞便污水或沼液的出路;三是存在和傳播禽畜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險;四是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連續過量施用會導致NO3-、P及重金屬沉積,成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之一;五是惡臭以及降解過程所產生的氨、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釋放對大氣環境構成威脅。
2、自然處理模式
自然處理模式主要採用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養殖場糞便污水進行處理,適用於距城市較遠、氣溫較高且土地寬廣有灘塗、荒地、林地或低窪地可作污水自然處理系統、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要求養殖場規模中等。
優點:一是投資較省,能耗少,運行管理費用低;二是污泥量少,不需要復雜的污泥處理系統;三是地下式厭氧處理系統厭氧部分建於地下,基本無臭味;四是便於管理,對周圍環境影響小且無噪音;五是可回收能源CH4地。
缺點:一是土地佔用量較大;二是處理效果易受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三是建於地下的厭氧系統出泥困難,且維修不便;四是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3、工業化處理模式
工業化處理模式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以及厭氧一好氧處理等處理組合系統。對那些地處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近郊、土地緊張且無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或進行自然處理的規模較大養殖場,採用工業化理模式凈化處理畜禽糞便污水為宜。
優點:一是佔地少;二是適應性廣,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三是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
其主要缺點:一是投資大,每萬頭豬場糞便污水處理投資約120萬~150萬元;二是能耗高,每處理1m3污水約耗電2~4kW•h三是運轉費用高,每處理1m3污水需運轉費2.0元左右;四是機械設備多,維護管理量大;五是需專門技術人員管理。
畜禽養殖廢水污染現狀
畜禽業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禽養殖業大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根據2010年2月發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中對農業源、生活源和工業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了分析匯總。在農業源中,畜禽養殖業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為1268.26萬噸和71.73萬噸,占農業源COD和氨氮排放量的95.8%和78.1%,佔全國COD和氨氮排放量的41.9%和41.5%。
目前全國規模化養殖場每天排放的畜禽養殖廢水量大、集中,並且廢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CODcr、氨氮、重金屬、殘留的獸葯和大量的病原體等,如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嚴重污染,其主要的危害如下:
對水體的危害,對大氣環境的危害,對農田及作物的危害
3. 如何加強農村畜禽糞污的污染治理呢
農村畜禽養殖產生大量糞便污染。如果不科學處理,會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糞便污染,促進畜禽養殖的生態發展。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加強從村畜禽糞污污染治理的一些措施,供大家了解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4. 怎樣處理畜禽養殖污水
1、還田模式
畜禽糞便污水還田作肥料為傳統而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使畜禽糞便不排往外界環境,達到污水零排放。既可有效處置污染物,又能將其中有用的營養成分循環於土壤-植物生態系統中,家庭分散戶養畜禽糞便污水處理均採用該法。該模式適用於遠離城市、土地寬廣且有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的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種植常年需施肥作物地區,要求養殖規模較小。還田模式主要優點一是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化,可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力;二是投資省,不耗能,毋需專人管理,運轉費用低等。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需要大量土地利用糞便污水,每萬頭豬至少需7hm2土地消納糞便污水,故其受條件所限為適應性弱;二是雨季及非用肥季節必須考慮糞便污水或沼液的出路;三是存在和傳播禽畜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險;四是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連續過量施用會導致NO3-、P及重金屬沉積,成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之一;五是惡臭以及降解過程所產生的氨、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釋放對大氣環境構成威脅。
我國一般採用厭氧消化後再還田利用,可避免有機物濃度過高而引起的作物爛根和燒苗,同時經過厭氧發酵可回收能源CH4,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且能殺滅部分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國外對畜禽糞便污水還田利用的研究主要側要重於安全性評估以及減少風險的措施。我國該方面研究則主要著眼於畜禽糞便污水厭氧消化液(沼液)的正面影響即改良土壤及增產效果,而對其副作用即長期施用所產生的危害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2自然處理模式
自然處理模式主要採用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養殖場糞便污水進行處理,適用於距城市較遠、氣溫較高且土地寬廣有灘塗、荒地、林地或低窪地可作污水自然處理系統、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要求養殖場規模中等。自然處理模式主要優點一是投資較省,能耗少,運行管理費用低;二是污泥量少,不需要復雜的污泥處理系統;三是地下式厭氧處理系統厭氧部分建於地下,基本無臭味;四是便於管理,對周圍環境影響小且無噪音;五是可回收能源CH4地。其主要缺點一是土地佔用量較大;二是處理效果易受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三是建於地下的厭氧系統出泥困難,且維修不便;四是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我國南方地區如江西、福建和廣東等省也多應用自然處理模式,但大多採用厭氧預處理後再進入氧化塘進行處理,厭氧處理系統分地上式和地下式,氧化塘為多級塘串聯。我國在人工濕地處理養殖廢水方面進行的一些實驗研究和工程應用,主要著眼於植物篩選和處理效果的考察,而在氧化塘以及人工濕地處理養殖廢水設計中,一般參照氧化塘或人工濕地處理其他污水的資料作為設計依據或者隨意設計,但針對畜禽養殖廢水,其氧化塘、人工濕地究竟需要多大面積,出水才能達到標准,季節溫度變化對自然處理系統效果的影響等方面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規范可依。
3工業化處理模式
工業化處理模式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以及厭氧一好氧處理等處理組合系統。對那些地處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近郊、土地緊張且無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或進行自然處理的規模較大養殖場,採用工業化理模式凈化處理畜禽糞便污水為宜。工業化處理模式主要優點一是佔地少;二是適應性廣,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三是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其主要缺點一是投資大,每萬頭豬場糞便污水處理投資約120萬~150萬元;二是能耗高,每處理1m3污水約耗電2~4kW•h三是運轉費用高,每處理1m3污水需運轉費2.0元左右;四是機械設備多,維護管理量大;五是需專門技術人員管理。
我國目前已有相當多的養殖場採用該模式處理糞便污水。畜禽養殖糞便污水厭氧處理工藝通常有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器、厭氧濾池、厭氧擋板反應器、厭氧復合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和內循環厭氧反應器等。畜禽養殖糞便污水含有高濃度的懸浮物和NH4+-N,影響r高教厭氧反應器的效率。好氧工藝早期主要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氧化溝和缺氧一好氧法等工藝,這些工藝處理養殖場廢水脫N效果均差,其中缺氧好氧法雖能取得較好脫N效果,但需要污泥迴流和高比例混合液迴流,一般還需加鹼。而採用間歇曝氣處理豬場廢水其有機物與N、P去除效果較好,此後以間隙曝氣為特點的序批式反應器廣泛應用於豬場廢水處理中,且絕大多數獲得較好有機物與N、P去除效果。由於養殖場廢水系高濃度有機廢水,採用好氧處理工藝直接進行處理則需對廢水進行稀釋,或採用很長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6d以上,有的甚至長達16d),這都需建大型處理裝置,投資大,能耗高,運行費用昂貴。高濃度有機廢水採用厭氧一好氧聯合處理工藝是公認的最經濟方法。
目前採用厭氧一好氧工藝處理養殖場廢水尚少見報道,且已有的厭氧一好氧工藝處理養殖場廢水報道,其處理效果均很差,主要是好氧後處理對厭氧消化液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厭氧一加原水間歇曝氣(簡稱Anarwia工藝)是由我國研製開發的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新工藝,即將大部分畜禽養殖污水進行厭氧消化後,出水再與小部分未經厭氧消化的養殖污水混合,然後採用問歇曝氣序批式反應器處理混合水,該Anarwia工藝處理效果與序批式反應器直接處理工藝相同,但其水力停留時間、工程投資、剩餘污泥量、需氧量同比分別降低38 6%、11.8%、16 4%和95 9%,並能回收沼氣。
5. 對於有污水處理要求的養牛場來說,污水和糞便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決定了後續處理作業的穩定性。
有養殖污水處理技術需求可以到相關平台上發布,能解決的人有很多得
6. 養豬場糞便污水處理設施的幾種形式
1 沉澱凈化池(化糞池):用來儲存糞便液體混合物,可以在單棟豬舍的一端建造專小容量的糞坑,最好屬在糞便污染處理區建設較大容量的化糞池,通常有地下和地面化糞池兩種類型。
2
充氣氧化池:充氣氧化池是一種現代豬場廣泛採用的糞便充氣生物處理設備。一般與沉澱池結合使用。它是一個長方形糞池,兩端是半圓形,池中間沿池的中軸方向有隔牆,池中某一位置安裝有滾筒式翻液輪,其主要作用式通過對糞便液體充分攪動,使糞液透氣,促使糞便有機質進行有氧分解,加速細菌繁殖,減少臭味。
3 消化池(發酵池):消化池用於糞便發酵處理,及利用甲烷菌迅速分解糞便中的有機質,同時產生沼氣。
4 糞泵:糞泵用於提取和輸送液體糞便。
7. 如何治理畜禽糞污染問題呢,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乾燥處理。通過沉澱、離心、過濾、焚燒、絮凝等物理與化學方法對糞便進行乾燥處理。除臭技術。通過添加除臭劑、遮蔽劑、中和劑、吸附劑的方法對糞便進行除臭處理。生物處理。主要有化糞池、好氧堆肥、厭氧發酵、生產沼氣及養殖蚯蚓等方法。
8. 畜禽糞便污水處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畜禽糞便污水處理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
(1)採用用水量較少的清糞工藝——干清糞工藝使干糞與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地保存糞便的肥效,減少污水量以及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廢水處理難度及成本。
(2)走種養結合的道路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畜禽糞便污染問題,就必須將現代化、規模化養殖業與種植業相結合,那種單純依靠終端治理的思路,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技術上都不堪承受。污水經過處理凈化後可以灌溉農田、蔬菜、果園、草地,用來養魚等,是寶貴的肥料資源。多餘的污水經過消毒處理後也可用於沖洗畜舍。畜禽養殖場應該盡量做到污水零排放。
(3)對於養殖場規模小、土地允許的偏選區,盡量採用自然生物處理法
實現干糞工藝後,其污水處理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優勢,利用附近廢棄的溝塘、灘塗,採用投資少、費用低的自然還能給我處理法,同時要避免二次污染。
(4)對於大中型養殖場,特別是水沖糞養殖場,必須採用厭氧消化為主、配合好氧處理和其他生物處理的方法此類養殖場廢水濃度高,化學需氧量濃度一般在10000毫克/升以上,單純採用好氧法處理必須稀釋和曝氣,耗能多且費用太高,一般企業難以承受。而採用厭氧消化處理,能將廢水的化學需氧量去除80%以上。處理後的水可以用於灌溉,多餘的廢水再經過氧化塘的好氧處理,基本可以達到排放標准。
(5)對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農業生產已經形成規模和專業化經營的自然村,可以實施以村為單位修建大中型沼氣工程這樣不僅可以促進畜禽場本身生態環境趨向良性循環,而且可以使畜禽場走向以畜禽為主的多種經營的發展道路,形成規模效益。
總之,污水經過厭氧、好氧、土壤、微生物、植物處理後達到排放標准或厭氧處理後用於滲灌施肥兼污水處理的方法,其運行方式投資少、費用低,易於還肥於田,並為有機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目前較有實用價值、值得推廣的處理方法之一。
9. 如何對畜牧場的糞便和污水進行合理處理與利用
對畜牧場的糞便和污水進行合理處理與利用:
1、目前畜禽糞便飼料化利用途徑主要有:
①直接 用作飼料.對於雞糞而言,由於雞的腸道較短,飼料 在雞腸胃中通過的時間也短,飼料中大部分營養物 質沒被吸收就排出體外.據測算,排泄的雞糞中蛋 白質含量為20%一30%,氨基酸含量也不低於玉米 等穀物飼料,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故可用此類糞 便代替部分精料來養牛,喂豬.
②青貯.畜禽糞便 和一些禾本科青飼料一起青貯,青貯的飼料有酸香 味,可提高動物的適口性.
③乾燥處理.利用熱效 應和農業工程裝備技術對畜禽糞便進行乾燥處理, 糞便經乾燥後可製成高蛋白飼料,目前主要有自然 乾燥,高溫快速乾燥和機械脫水處理3 種方法.
④ 分解.利用蠅,蚯蚓和蝸牛等優良品種分解畜禽糞 便,達到既提供動物蛋白又能處理畜禽糞便的目的, 此法不但經濟,而且生態效益顯著.
2、 畜禽糞便的能源化利用
畜禽業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工藝和設施要因地制宜,多數情況下以生物處理,特別是沼氣發酵為主. 因為沼氣發酵不僅基本上能達到無害化的要求,而 且富集了容易利用的生物再生能源.以畜禽糞便, 秸稈等農業廢物為原料,經厭氧發酵可開發出沼氣 等再生能源;經過發酵的糞便,還能夠消滅90%以 上的畜禽寄生蟲卵,大腸桿菌等.沼氣可以作為燃 料,沼液可以直接肥田,沼渣可以用來養魚,形成養 殖業與種植業和漁業緊密結合的物質循環的生態模 式.發展沼氣工藝投資較低,管理方便,不僅可以解 決農民的照明,取暖和炊事問題,降低了農民的生活 支出,也是發展循環農業的一項重要技術支撐.
3、 畜禽糞便的肥料化利用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及豐富的氮,磷, 鉀等營養物質.畜禽糞便經適當處理可加工成高效 生物有機肥,
目前的技術主要有:
①好氧堆肥技術. 以畜禽糞便為主要原料進行堆肥,由於其含水率太 大等原因,處理的主要任務是調整水分和碳氧比,有 時需添加菌種和酶制劑,以促進發酵過程正常進行. 好氧堆肥又可分為靜態堆肥(包括自然堆肥,靜態 供氧堆肥,機械翻堆堆肥和容器堆肥)和動態堆肥 (包括轉筒式堆肥和生物發酵塔).
②厭氧發酵技 術.由於養殖業廢水屬於高有機物濃度,高氮磷含 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數量的"三高"廢水,對於養殖場 排放的這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採用厭氧消化工藝 可在較低的成本下有效地除去大量可溶性有機物, 該技術是解決畜禽糞便污水的無害化和肥料化最有效的技術方案.
10. 養殖場禽畜糞便怎麼處理才環保
近年來畜禽養殖業迅猛發展,並逐步形成系列化、專業化生產,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2000年北京市規模化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便為600×104t,加上集約化生產的沖洗水,廢水排放量達3000×104t/a。據監測,養殖場廢水的COD超標50~60倍,BOD超標70~80倍,SS超標12~20倍,若未經處理就地排放,則將在城市周圍形成嚴重的面源污染。處理好養殖場糞便是保證養殖場合理環境的要求,也是避免污染周圍環境和造成公害的法律法規要求,同時合理利用糞便也可變廢為寶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1、堆肥-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堆肥技術是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將作物秸稈與養殖場糞便一起堆漚發酵以供作物生長時利用的一種糞污處理方法。堆肥作為傳統的生物處理技術經過多年的改良,現正朝著機械化、商品化方向發展,設備效率也日益提高。
2、厭氧處理 -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目前用於處理養殖業糞污的厭氧工藝很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①厭氧濾器(AF)
1969年由Young和McCarty首先提出,1972年國外開始在生產上應用。我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引進並進行了改進,其沼氣產率可達3.4m3/(m3•d),甲烷含量可達65%。
②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1974年由荷蘭著名學者Lettinga等提出,1977年在國外投入使用。1983年北京市環境保護科 學研究所與國內其他單位進行了合作研究,並對有關技術指標進行了改進,其對有機污水COD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
③污泥床濾器(UBF)
是UASB和AF的結合,具有水力停留時間短、產氣率高、對COD去除率高等優點。
④兩段厭氧消化
1971年由Ghosh 提出,把沼氣發酵過程分為酸化和甲烷化兩個階段,並分別在兩個消化器內進行。其特點在於消化器內可滯留大量厭氧活性污泥(具有極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內的負荷和產氣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
是厭氧消化器的一種,具有效率高、工藝簡單等優點,目前已常被用於豬、雞糞廢水的處置,其裝置產氣率可達4m3/(m3•d),COD去除率達80%以上。
3、好氧處理-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①曝氣
20世紀70年代日本採用好氧間歇曝氣技術對養豬廢水進行了有效治理,並開發出一系列相關設備。近年來澳大利亞在傳統鼓風曝氣裝置上又開發出簡單實用的多種淺層射流曝氣裝置。總體而言,養殖業污染控制領域中的好氧技術正朝著高效、實用、經濟、操作簡便的方向發展。
②接觸氧化
接觸氧化技術早已被用來處理各種不同濃度的有機污水,其本質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對有 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從而實現對污水的凈化。英國近年採用接觸氧化技術對豬糞漿進行了處理,並開發出結構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對COD的去除率達90%以上,對BOD也有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於傳統的Fill—Draw系統改進並發展起來的一種間歇式活性污泥工藝,近年來引起許多學者的高度重視,現已被廣泛用於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廢水等的處理。試驗結果表明,豬糞水經過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兩級處理後進入SBR好氧系統,其對COD的去除率可達70%,對BOD的去除率可達80%以上,出水可達標排放。
4、厭氧—好氧組合-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欲實現養殖業糞污的徹底處置,單憑厭氧工藝尚不能達到對廢物的達標排放和利用要求,必須進行深度處理或後續處置,這就需要將好氧與厭氧工藝結合在一起使用,國內一些養殖場已開始注意到這兩種工藝結合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