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碧水東流至此回哪個字用的巧妙

碧水東流至此回哪個字用的巧妙

發布時間:2022-01-21 20:12:02

『壹』 碧水東流至此回 回字的解釋

出自李白《望天門山》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貳』 碧水東流至此回。回是什麼意思。借水勢突出表現了山勢的什麼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譯文: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出自 李白《望天門山》
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盪而出的氣勢。「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騰迴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台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你。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叄』 碧水東流至此回中的什麼字襯托出山的奇險

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因此一個」回「字襯托出了山的奇險

『肆』 飲湖上初晴後雨中的《碧水東流至此回》由哪個字閩得最妙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贊美西湖美景的 七絕,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

(4)碧水東流至此回哪個字用的巧妙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美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

『伍』 李白詩「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回」字怎麼理解

作「徊」字解,含有徘徊不前的意思,指江水東流在天門山上游是直瀉奔流,到天門山受兩邊崖壁的阻擋出現迴流環流現象.
你要有機會不妨去桂林象鼻山波月洞前劃一回船,當你的船在那看是平靜的水面上打轉、往左往右都攏不了岸,對這個字的理解就有具體意象了.
望採納

『陸』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為什麼這里要用「回」呢 怎麼解釋呢

「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柒』 碧水東流至此回一個什麼字表現了山的險峻又展現了江流的雄姿

回m字。回字表明了一江碧水突然峰迴路轉的突兀和雄奇

『捌』 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此指的是什麼

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句詩出自李白的望天門山。詩中的此,指的是天門山,意思是長江東流到天門山的時候會激盪迴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賞析:

該詩為725年(開元十三年)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李白無比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該詩描寫詩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天門山為今安徽省蕪湖市的東梁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總稱。

《江南通志》記雲:「兩山石狀曉岩,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

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盪而出的氣勢。

「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騰迴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

閱讀全文

與碧水東流至此回哪個字用的巧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用反滲透機不啟動怎麼辦 瀏覽:778
飲水機有異味用什麼了清洗 瀏覽:529
飲水機接水小怎麼辦 瀏覽:867
偉業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179
純水機怎麼清洗最干凈 瀏覽:912
菱帥怎麼換空調濾芯 瀏覽:68
反滲透膜存在問題 瀏覽:764
道爾頓凈水器為什麼不用純水 瀏覽:281
陶氏反滲透膜殼廠家 瀏覽:302
安全監理細則污水處理廠 瀏覽:370
三菱飲水機管線式怎麼樣 瀏覽:294
世界凈水器什麼牌子最好 瀏覽:644
weka如何過濾數據 瀏覽:463
鋁件拋光廢水為什麼起泡 瀏覽:127
醫用小型蒸餾水機跳閘 瀏覽:578
37過濾渾濁的天然水 瀏覽:607
紗布過濾pm25 瀏覽:90
大孔吸附樹脂用乙酸乙酯洗脫 瀏覽:543
鹼面放純凈水裡為什麼變黑 瀏覽:903
環氧樹脂烘烤後少膠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