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修建污水處理廠施工公示
內容包括場地平整、污水處理的建築物、構築物及附屬設施的土建工程,廠區給排水管網、照明、道路和通訊及污水截流管道等工程。
建築物與構築物描述:
1、粗格柵進水泵房
進水泵房由地下進水管、粗格柵間、地上提升泵房及溢流井組成。
①、地下進水管為D500、深3m的玻鋼管。
②、粗格柵間為長10.9m、寬7.8m、深約5.5m的地下鋼筋砼深池,與進水管相連。
③、提升泵房設在粗格柵間上方,粗格柵間頂板即為提升泵房的地坪,泵房為磚混結構,現澆樓板,平面尺寸為9m X 13.65m,層高5.7m。
2、細格柵、沉砂池
沉砂池由進水渠道、沉砂池主體、中間渠道、出水池組成。該系統為架空式鋼筋砼結構。
①、沉砂池主體為直徑2.53m的園形架空水池兩個,下部為錐形並帶有集砂斗。
②、出水池為深2.5m,平面尺寸3.49Mx5m的鋼筋砼深井。
整個系統頂部設有人行走道及防護欄桿。
3、生化池
反應池是本工程中最大的一組鋼筋砼水池。其平面尺寸為29.3m X 10.6mX4m,深度6.4m,其中地上3.2m,地下3.2m。該池共分4格,每一格有一道鋼筋砼隔牆(下方留孔)。池頂周邊設有人行通道及鋼欄桿。格與格之間的鋼筋砼隔牆頂部設有深1.Om,寬1.5m的溝道,上設鋼格柵蓋板及鋼欄桿。池內有工藝等專業所需的預留孔洞及預埋件。
4、鼓風機房
結構形式為單層磚混結構,層高7.5m。值班室為依附的磚混結構。
5、配水井
配水井為一平面尺寸為4.85X2.25m,深2.2m,中間有隔板將其分為5部分,池內設有直爬梯。
6污泥脫水間
結構為單層磚混結構,層高7.5m,基礎為剛性基礎。
7、綜合樓
二層磚混結構,現澆樓板,條行基礎。內有辦公室,值班室化念室等。
『貳』 污水處理廠中粗格柵池、提升泵房、細格柵池、曝氣沉砂池的高度
一般污水在集水井通過粗格柵後在提升到一定高度,後面污水靠重力自流,
『叄』 PLC設計污水處理中,粗格柵的前液位、後液位、前後液位差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格柵就是相當於一個過濾的網吧!如果粗格柵前後的液位的差值大的話,就說明格柵堵了,需要清理了吧!這是我個人理解,沒有做過污水處理。
『肆』 提升泵和格柵應該哪個在前面
污水從外輸系統進水井進入整個處理過程,隨後污水經過粗格柵間截留去除大於20mm的漂浮物質版。隨後權通過污水提升泵房的作用,將處理後的污水提升至細格柵間及曝氣沉砂池,去除水中的砂類顆粒雜質。隨後污水進入到浮動填料生化池,通過微生物消耗水中的有機物,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凈化後的水進入二沉池,使活性污泥與再生水分離。分離後的水進入加氯接觸池,使處理後的水與氯氣充分的混合接觸,保證氯氣的消毒效果。消毒後的水進入鼓風機房,最後排入河流。
『伍』 粗格柵,中格柵,細格柵,在污水處理中置於什麼位置
一般污水處理工藝設置兩道格柵,粗細或中細格柵,粗中格柵設置於一級提升泵之前,細格柵設置於提升泵之後初沉池之前。
『陸』 污水廠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的滿水試驗資料怎麼做
與池體滿水試驗資料一樣的,也是做水位觀測記錄
『柒』 污水處理廠的施工內容及流程有哪些
污水處理廠:
格柵--沉砂--初沉--生化--二沉--排放
工業廢水:
調節--反應--沉澱--回調--排放
『捌』 污水設計中的高程損失計算,設計的CAST工藝,工藝進水-粗格柵-泵房-細格柵和旋流沉砂池-生化池-消毒池-出
去我的文庫看看 裡面有污水設計方面的資料
高程有簡單演算法 有復雜演算法 看你想怎麼算
『玖』 污水處理廠-粗格柵/細格柵控制原理誰知道
都是成套設備,抄只要不堵泵就行了,中細各一套,進水之前用中格柵,再泵房,再細格柵,你是課程設計吧,如果搞設計吧,應該有人帶你吧,
格柵生產廠家很多,基本就是選型,它是根據前後液差自動開啟,攔截大的破布,塑料等,只要不堵泵,給後面減輕負擔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