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的下水道里的污水都流向哪兒
1、向地表水體排放,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擔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標准時,就已經考慮到受納水體的環境承載容量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了不同場合下水質的排放標准。
2、工農業利用,水質達到一定標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綠地灌溉、沖洗廁所、洗車、工藝用水、冷卻用水、鍋爐補充水等。
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區由於對水資源採用過度,會導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為地下水的修復要比地表水的修復難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1)徑流污水處理典型城市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要保障安全:保障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是實現水的社會循環的基礎。《條例》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別從排水、污水處理、設施維護與保護三個方面,對保障設施安全運行的各方責任主體(政府、相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措施和權利義務等內容作了規定。
2、統籌規劃、配套建設: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系統是促進城鎮健康水循環的重要工程,其系統布局直接關繫到對水的自然循環的影響,因而必須統籌規劃、配套建設。
3、要綜合利用:從規劃、設施建設及政策鼓勵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促進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資源化利用的制度措施。同時明確了初期雨水收集與處理的方式,對初期雨水的排放調控和污染防治提出了要求,這對於防止城市水環境污染。
⑵ 北京城市雨水可持續管理與水生態系統
——雨水利用與雨水徑流污染控制
車伍李俊奇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100044,中國)
引言
北京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近年來,政府投入巨額資金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水污染控制和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僅為整治北京城區河湖水系就已投入數十億人民幣。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市政府提出了「綠色奧運」的行動准則。在此背景下,北京城市雨水的可持續管理成為一個難以迴避的重大課題。
城市雨水可持續管理主要指以下專題:
(1)有效的、經濟的和優化的暴雨收集和輸送系統。該系統對城市水生態系統影響最小,效益/費用比最大,且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雨水資源利用技術體系,包括雨水收集、凈化和利用技術和各種雨水貯留滲透設施。
(3)城市雨水徑流污染控制,也稱城市非點源或面源污染控制。
(4)城區或住宅區雨水和水景生態系統等。
城市雨水與水生態系統的關系可簡略地表述如下:
水與發展
可以把城市雨水理解為城市水生態系統中的血液。對城市雨水實施有效的管理,為水生態系統提供水質與水量的保障,使其保持健康狀態。反之,水生態系統在一定的負荷下對城市雨水起到接納、貯留和凈化作用。整個系統保持一種穩定的平衡狀態。
當城市發展失控、建設不當,以及人類對自然環境表現出無知或蔑視的結果,導致這個系統失衡甚至破壞。傳統的城市雨水處置方式視雨水徑流為「無污染」的廢水,直接並盡快地排入城市接納水體。結果是隨著城市化過程,導致越來越大的雨水徑流量、雨水資源的大量流失、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城市排水和處理系統的超負荷、城區水澇、接納水體的水質惡化以及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等。換言之,即城市水生態系統失衡。
1北京城市雨水目前的管理模式和主要問題
基本上還是以傳統的觀念和手段對待城市產生的大量雨水徑流,主要特點:①直接輸送排入水體;②採用截流的辦法改造舊的合流制排水系統,並按總體規劃逐步改為分流制;③重工程建設,而忽略運營管理。
目前暴露出幾大矛盾:①流失的雨水資源量越來越大,對地下水的補充卻越來越少;②建設和改造的速度跟不上城市的擴建速度,排水系統負荷過重,加上設計標准較低,城市水澇現象嚴重;③合流制溢流的污染和雨水徑流的污染並存,缺乏控制對策,對城市水系構成嚴重威脅;④由於缺乏相應的法規和有效的管理,已有的排水設施發揮不出應有的效益。
2北京城市雨水利用現狀與趨勢
中國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較晚,過去主要在缺水地區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標准性應用,比較典型的有山東的長島縣、大連的獐子島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蘆島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處於探索與研究階段,但已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北京、上海、南京、大連、哈爾濱、西安等許多城市相繼開展研究。
由於缺水形勢嚴峻,北京的研究較早,步伐較快。2001年國務院批准了包括雨洪利用規劃內容的「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和北京城市節水辦公室從1998年開始立項研究,成果並於2001年4月通過鑒定,開始在城區以示範工程來推廣應用。北京市水利局和德國埃森大學的示範小區雨水利用合作項目也於2000年開始啟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北京市政府66號令(2000.12.1)和奧運行動規劃中都明確要求開展市區的雨水利用工程。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不僅是水資源保護的問題,而且與城市的防澇、排水系統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行、城市非點源污染控制和城市水系的生態環境有密切的聯系。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已進入示範與實施階段,並且是向與城市環境和生態建設緊密結合的多目標綜合性技術趨勢發展。它可望成為我國城市雨水利用技術的龍頭。隨著水管理體制和水價的科學化、市場化,通過一批示範工程,爭取用較短的時間(5年)帶動整個領域的發展,實現城市雨水利用技術的系列化、標准化和產業化。
3北京城市雨水徑流污染控制面臨的挑戰
北京城區水系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排泄雨洪、旅遊航運和首都風景觀賞等綜合功能,也是首都生態環境的窗口,對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2008年「綠色奧運」的成功舉辦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對首都的生態環境建設和河湖水系的整治都十分重視。
北京從1998年開始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包括首先對市中心河湖進行綜合整治,已投資數十億元。經過整治的部分河湖水質雖有改善,但由於整治重點放在對點源污染的截污治理、清淤、護岸、水利設施改造等工程措施,對城區水系較嚴重的城市面污染源缺乏研究和有效的治理對策,使整治後的河湖水系仍然受到各類面源污染的危害,而得不到徹底的治理和保護,甚至有功虧一簣的隱患。整治後的河湖又沉積大量污染物,暴雨後水質惡化都是很明顯的例證,如2001年8月,從京密引水渠部分河段到紫竹院、展覽館後湖、北護城河、什剎海等爆發嚴重的「水華」現象,水質十分惡劣,影響很大,對北海、中南海也構成威脅。2002年夏季紅領巾湖發生嚴重「水華」,大量魚類死亡;什剎海、後海等湖面也發生較明顯的富營養化;北護城河和昆玉河段也出現水質惡劣現象。這些已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由於北京的特殊性,在水污染控制上已走在全國的前列。到2008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0%,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因此,城市水環境面源污染將很快成為主要矛盾,對它的研究與治理非常緊迫。
4北京城市雨水利用與雨水徑流污染控制的研究和工程應用
4.1北京市城區雨水利用技術研究及雨水滲透擴大試驗(1998~2000)
(1)北京市雨水資源量及其分配,可利用雨水資源量分析計算;
(2)北京市雨水水質狀況及其變化規律;
(3)初期雨水對環境的影響及相應的控制措施;
(4)雨水用於中水系統的可行性、相應的處理與控制要求;
(5)各種滲透設施的性能及設計計算;
(6)城市和生活小區雨水滲透及雨水利用方案設計,技術經濟和效益分析。
4.2北京城區雨水徑流污染控制與管理模式(2000~2003)
(1)北京城區雨水徑流污染狀況分析:①降水的污染分析;②屋面雨水的污染分析;③路面雨水的污染分析。
(2)城區雨水徑流污染控制與管理模式——技術措施:①污染源控制技術;②初期雨水分流控制技術;③雨水凈化技術。
(3)城區雨水徑流污染控制與管理模式——非技術措施:①管理機構與措施;②政策法規;③宣傳教育與經濟措施等
4.3北京城市雨水利用示範工程項目簡介(北京8個城區)
(1)北京第15中學運動場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已建成);
(2)青年湖雨水截污利用與湖水整治(已建成);
(3)海淀區政府大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已建成);
(4)華嘉小學雨水利用與景觀系統(已建成);
(5)豐台區總工會新建區雨水利用系統(即將完成)。
例:豐台區總工會新建區雨水利用系統
水與發展
⑶ 城市的污水都流向了哪裡
城市污水按來源可分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家庭、機回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其中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網系統,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排放。其水量水質明顯具有晝夜周期性和季節周期變化的特點。
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業生產規模和水平而不同,可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蝕性、有毒、有害、難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業廢水必須進行處理,達到一定標准後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統。生答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量以及兩者的比例決定著城市污水處理的方法、技術和處理程度。
城市徑流污水
城市徑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氣污染物和沖洗建築物、地面、廢渣、垃圾而形成的。這種污水具有季節變化和成分復雜的特點,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會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⑷ 城市污水按其來源分為
城市污水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分類。
城市污水按來源可分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
城市污水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其中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網系統,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排放。其水量水質明顯具有晝夜周期性和季節周期變化的特點。
城市污水的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業生產規模和水平而不同,可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蝕性、有毒、有害、難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業廢水必須進行處理,達到一定標准後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統。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量以及兩者的比例決定著城市污水處理的方法、技術和處理程度。
城市徑流污水
城市徑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氣污染物和沖洗建築物、地面、廢渣、垃圾而形成的。城市污水這種污水具有季節變化和成分復雜的特點,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會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城市污水即城市地區范圍內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渠匯集並應經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排入水體。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機物及病菌、病毒外,由於工業的高度發展,工業廢水的水量 (約占城市污水總量的60~80%) 水質日趨復雜和徑流污水的污染日趨嚴重,使城市污水含有各種類型、不同程度的各種有毒、有害污染物。城市污水的處理涉及很多方面,必須對下水道體制,污水處理廠的位置和處理工藝,處理後污水的利用和排放要求等進行綜合規劃。
⑸ 城市污水怎麼處理最終排到哪
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 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也就是XX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地區都有的啦)。工業廢水來自產生集中的生產部門,比如工廠、 實驗室、工業園區等,一般是處理至合適水質後排至污水管網,與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雨水比較特殊:除特殊地區的雨水徑流作為工業廢水對待外,大部分分為兩種情況:經濟發達的,建設單獨的雨水管網,即雨污分流模式,這樣生活污水送去處理,雨水可處理可排放(在中國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還來不及處理呢,怎 么還顧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單獨建設雨水管網,二者共用管網,即雨污合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旱季不會有問題,污水全部送去處理,但在雨季下,由於水量激增,可能超過管網的容納能力,多餘的水量就會溢流出處理體系,由於這裡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這大家也該看出來了,水處理明顯受經濟制約的)
那水處理後去哪了呢?一般三個去向:(1)向地表水體排放,這是最常見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擔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標准時,就已經考慮到受納水體的環境承載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話,那肯定要污染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了不同場合下水質的排放標准。(2)工農業利用,水質達到一定標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綠地灌溉、沖洗廁所、洗車、工藝用水、冷卻用水、鍋爐補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區由於對水資源採用過度,會導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為地下水的修復要比地表水的修復難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⑹ 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有什麼區別
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有什麼區別?城市污水就包含生活污水。
城市污水( sewage,municipal wastewater)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污水的統稱。載合流制排水系統中,還包括生產廢水和截留的雨水。 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網匯集並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城市污水按來源可分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其中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網系統,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排放。其水量水質明顯具有晝夜周期性和季節周期變化的特點。
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業生產規模和水平而不同,可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蝕性、有毒、有害、難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業廢水必須進行處理,達到一定標准後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統。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量以及兩者的比例決定著城市污水處理的方法、技術和處理程度。
城市徑流污水
城市徑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氣污染物和沖洗建築物、地面、廢渣、垃圾而形成的。這種污水具有季節變化和成分復雜的特點,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會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生活污水domestic sewage,domestic wtewater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機關、學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包括廁所糞尿、洗衣洗澡水、廚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業、醫院和游樂場所的排水等。
人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人們應該保護水資源.
⑺ 城市匯水面雨水徑流污染
雨水利用實際上是一個含義非常廣泛的詞,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業、水利電力、給水排水、環境工程、園林到旅遊等許許多多的領域都有雨水利用的內容。
城市雨水利用可以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對城市匯水面產生的徑流進行收集、儲存和凈化後利用;我們說的是廣義的城市雨水利用,可做如下定義:在城市范圍內,有目的地採用各種措施對雨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儲存和凈化後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種人工或自然水體、池塘、濕地或低窪地對雨水徑流實施調蓄、凈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環境和生態環境;通過各種人工或自然滲透設施使雨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資源。http://info.water.hc360.com/2005/09/01112758065.shtml
根據城市匯水面源頭污染物的徑流沖刷規律,進一步從理論上推導分析了降雨徑流通過任意多個雨水口匯入雨水干管後的污染物輸送數學模型及規律,並結合現場取樣分析數據對輸送規律進行了驗證,分析了部分實測數據與理論模型存在一定偏差的原因.基本掌握了城市雨水管系中污染物的輸送規律,為進一步研究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論和試驗依據.
⑻ 城市污水的具體分類
城市污水按來源可分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其中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網系統,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排放。其水量水質明顯具有晝夜周期性和季節周期變化的特點。
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業生產規模和水平而不同,可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蝕性、有毒、有害、難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業廢水必須進行處理,達到一定標准後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統。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量以及兩者的比例決定著城市污水處理的方法、技術和處理程度。
城市徑流污水
城市徑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氣污染物和沖洗建築物、地面、廢渣、垃圾而形成的。這種污水具有季節變化和成分復雜的特點,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會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⑼ 城市污水的特點是什麼主要污染物是什麼
城市污水的物理性質包括顏色、氣味、水溫、氧化還原電位等指標。城市污水的化學指標很多,它包括酸鹼度(PH)、鹼度、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固體物質、氨氮(NH3-N)、總磷(TP)、重金屬含量等。
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有機污染物(用COD、BOD5表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油脂、酯類等物質。城市污水含有大量的懸浮物(SS=150mg/L~500mg/L),包含了有機物和無機物,SS也是構成COD、BOD5的主要貢獻者。
(9)徑流污水處理典型城市擴展閱讀
方法:生物膜法工藝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
1、微生物多樣化,生物的食物鏈長,有利於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單位面積的處理負荷。
2、優勢菌群分段運行,有利於提高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難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脫氮除磷效果。
3、對水質、水量變動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力增強。
4、污泥沉降性能好,易於固液分離,剩餘污泥產量少,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進而降低投資費用。
5、適合低濃度污水的處理。
6、易於維護,運行管理方便,耗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