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牧馬山污水處理廠一期

牧馬山污水處理廠一期

發布時間:2021-03-20 15:43:27

❶ 我想要開一家和農機配件有關的外貿公司名稱怎麼叫

如果你想注冊一家外貿公司,建議你可以注冊一家離岸的貿易公司操作海外業務,這專樣接受屬外幣貨款也非常方便,還可以合理避稅,離岸公司名稱取名非常自由的,經營范圍也沒有限制,注冊資金也不需要實際到賬,非常適合你的情況,如果以想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可以找我,號碼在我資料裡面

❷ 延安市甘泉縣城關鎮曲里村低保享受名單為啥找不到 是不是有啥不敢面眾的呢

雙流縣,雙流縣,成都,四川,

自然條件,雙流縣

縣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6.2度,雨量充沛, 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合各種植物和動物。縣河是一個分水嶺的情況下,岷江流域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河,河流總長度為186公里。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和粘土岩,砂岩建築原料粉及其他礦產資源。
雙流縣轄4個街道,21個鎮,東升鎮東升街(鎮),西航港的街道,華陽街道(華陽鎮),並在街道,太平鎮,永興鎮會籍田鎮邢蟄嗯,彭真,煎茶鎮,黃西砧,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白沙鎮,三星鎮,望安鄉,鎮,一個鎮。

雙流縣歷史

雙流縣,始建於公元前316年,時寬是古舒稱瀆,說:「三都。」隋改名為禁忌的隋煬帝楊評估昂雙流到目前為止,超過2300年的歷史。位於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周邊的縣城10公里,距成都三麵包圍,佔地面積嗎? 1068平方公里,26個鎮和一個9064萬人口的??管轄權。交通運輸網路,包括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僅兩公里之遙,開放了160多個國際,國內航線,已成為全國第五大機場,成昆鐵路運行經過北部和南,與白宮,公興貨運站,青藏公路,主要的音樂之路,成雅高速公路,成都外環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213國道橫貫全境的另一個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黃國籍,道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電話程式控制交換機容量10萬,有能力呼籲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內置的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個110KV,35KV變電站。 7個加油站,在天然氣輸送華陽西南石油和天然氣。建成15個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30萬噸。 30個研究單位,包括2個國家級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180人。 5,四川大學等高校。 230小學和中學,包括兩個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3個省級重點中學。 2007年高考考試四川理科狀元這是歷史的教育,雙流中學,雙流,雙流中學教育讓雙流縣大中風。 45種醫院,包括B級,三級醫院。文化和體育設施的國際標准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的發展,電台和電視台廣播,文化,體育發展在全國,全省有相當大的影響。

2005

連續第十頂部]雙流縣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全省十強縣,進一步提高整體人口的經濟經濟實力。國內生產總值的19.95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5%,從去年同期(下同)。財政總收入18.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9.2%,地方財政收入109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5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6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4723元,凈增430元。縣的86個縣綜合經濟實力排名基本競爭力排名第十的國家「縣」44,全省的經濟實力,綜合評價十強縣的頂部。

=「35223」的發展思路雙流縣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當前的實際和今後一個時期,新的發展思路。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協調發展的三個集中,全面,深入推進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整合,並充分整合到成都,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加速整合,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雙流縣大力實施「項目驅動」,「工業強縣,第三富縣」,「都市農業」,突出的建築人才興縣五大戰略,傾力打造「兩區」(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航空物流園) 「兩城」(東升空港花園城市成都華陽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走廊」(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

此頁】【工業經濟,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90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16.8%。

[第三產業]大力實施「三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2.2%。年底財政存款,貸款余額203.6億元人民幣,73.9億人民幣。 ?1520000平方米房地產交易面積,交易金額達2100萬元。餐飲,郵政,電信,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會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

農業經濟,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農業實現增加值18.2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7.8%。新的17個龍頭企業,50多萬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菜地1.2畝集中成片,促進農業標准化生產,無公害農產品11個新的國家級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7。
BR />投資項目,大力實施「項目引進的664個項目(包括續建,改建,擴建),其中包括278個工業項目,資金2.1億元,到位資金9.58億元。 12個新批準的外商投資項目,資本項目,合同外資28940000美元,出口124470000美元(海關數),突破了百萬美元大關。新的569超過50億元,41個新項目,其中續建項目40個項目,完成了18次。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40.2%。工業投資2.48億元。尖山500千伏,110千伏九江市民興110KV和35KV的變電站黃龍溪操作。岷江自來水廠,該項目的第二階段,是加快完成行氣雙電源充電網路牧馬山天然氣管道。香港西航投資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融資平台,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

東升現代空港花園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和國際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新城區的??東升現代空港花園城市規劃的28平方公里。雙星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機場路,沿川藏公路城市道路和縣城廣場,公園周邊改造的建築風格。集成到全面實施的「暢通工程」在成都雙楠大道的立交橋前的寺廟建築。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

,成都城市副中心建設華陽鎮華陽城市建設的八個項目的正式啟動,天府大道末端的生態綠地,錦江十里休閑灣,六橋(中國新協和街,由於西大街,走上街頭,同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通濟橋改造),污水處理廠,T-街商務中心,錦江之星成都至香港,在萊茵河畔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8個項目的中國陽市的「百日」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雙流縣計劃創建一個風格濃郁的川西東山生態觀光走廊,過去三年,在成都的最佳生態旅遊線。合江江段蓬勃發展的內12.4公里棉蘭老島太陽島,鹿河,湖的自然之美和豐富的水資源,在華陽段內的努力,以創建「香水的特點休閑,依靠在發展生態農業,旅遊,建築連續3英里(4.8公里)畝永興,三星,大林段在16公里交替的顏色,層次的桃,梨,紅燁觀光塔,陸雲身體我嗎?集中在萬安境內,創建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態養殖場。

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一套獨立住宅,住宅的景觀,歐洲小鎮,休閑和酒店設施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規劃面積? 4000畝,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千萬平方米,包括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和網球場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B,C,D之旅正在加緊建設

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建設,以確定的目標,成都民俗文化主題旅遊區,這首歌在天堂,休閑勝境「為主題,以促進語言的文化內涵采礦精緻的黃龍溪重點和核心,快速啟動黃西偵察核心區的嗎?呢?六建設工程。隨著城市建設的文化旅遊投資,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雅高速公路西,西南航空港,新建築區東到雙黃路以北5平方公里,從南雙華路,黃盛路,涉及香港西航街道,鎮5個村31個社區。7月7日,集中的區域,15公里長的公路路基施工,11月骨架道路建設及配套設施承載能力的項目已經開始初具規模。介紹馬蒂亞斯,宗申,新的世界的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11億元人民幣。
[蛟龍工業港口建設蛟龍工業港雙流園區雙流縣,積極探索新的模式,公司資金使用的工業園區的建設的高度,各省,直轄市和贊揚。?40000平方公里工業港規劃面積,計劃投資200億元,分兩期建設。區2平方公里,總投資額1.05十億人民幣,已基本完成180家企業,160十億人民幣的資金,在2006年兩稅總額為3000萬元。

專注於發展現代商貿區,重點發展的現代商務區,雙流縣雙流園區北部,位於新老西藏南路之間,規劃面積?5.51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創建一個類西部電子商務的發展,重點引進重大產業項目,專業園區為載體,打造汽車,物流,購物,高端商業和住宅四大產業支柱的城市工業區。機電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企業已落戶園區。

新農村建設投資1000萬美元,率先在全省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金融資本。金橋坤村,永銀杏村,南方村的三星「變化」,「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中央,省,市已被確定為在全國范圍內村銀杏村裝飾試點村。

重點鎮的規劃和建設,高水平鄭星的3個市級重點的黃龍溪鎮,和鎮,積極吸引會議商務,貿易和物流輻射集中的經貿發展和物流。正興鎮指南吸引高科技,高價值的增加,小環境的污染和精細化學品業務發展的重點。培育的黃龍溪鎮一項偉大的事業,打造旅遊和休閑人居的城市,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黃西偵察

全國商業休閑旅遊產業,親水人居環境建設的方向計劃雙流縣,開始由人創造的家族企業,老闆能人UPS的回鄉創新業,典型的30名幹部的培養,記錄的原因,所有的人都確定了116家企業,以促進成功轉型為一個重點民營企業的商業計劃書53個體工商戶,小型和中小型企業。積極推進五個統籌五聯動,建立25個鄉鎮86個工作站,社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勞動和社會保障失地農民的教育和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收入,受訓人數技能培訓12270000(倍)。

[社會事業]實施13個農村中小學標准化建設,努力為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省級衛生縣城評審和驗收的不斷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78.3%。率先在城市,鄉鎮衛生院,霍亂主要類型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不超過2‰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發展,成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科學和技術的貢獻49%的經濟增長率,並再次成為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標准化的服務型政府建設縣行政服務中心和運行,體驗各種行政審批批准,並和轉讓的106名學生中,村(居)委會,縣,鎮(街道),村(社區)三個代理服務及網上預審工作是服務14175在法定期限內完成率達??到100%。穩步推進,大力實施「3633」工程,積極開展「十百千萬活動,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公務員隊伍,一流的投資軟環境,努力取得實質性成果。

深化行政機構改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和優化部門職能,促進局縣城鄉一體化的順利完成,機構改革工作五家單位成立,以整合城市和鄉村景觀的功能,新的設置縣旅遊局,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農工辦新成立的縣農村發展局;管理局合並白宮文,兩鎮,,設立西部機場城街道辦事處,以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農業和畜牧業,「110」服務,雙流縣,率先在全市成立了農村牧區110「,由專業技術人員64人創造的熱線電話85826110和牧區110在農業和畜牧業中,分為三個層次各縣區和鎮站,為農民,農業業主,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協會提供服務。

[國家短道速滑汽車拉力錦標賽雙流站12月10日 - 11日,2009年,雙流縣成功舉辦了中國西部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汽車拉力錦標賽的第一次 - 2005年短路汽車拉力錦標賽最後(雙流站)。
>
雙流縣的政策優勢

整合城市和農村建設雙流縣按照以創新的思路,完整,全面推進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的城市和農村的財政總變得更加明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500億元的工業集中區,承載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企業入區工業總產值為1.296十億人民幣,59%的區域工業經濟的增長速度貢獻。大力推進農民市民,「農民」5.2萬人,城鎮化率已增加了6個百分點至35%。3080??00平方米新系統的建設拆遷安置房安置的農民3315,1.1萬美元,2.1萬失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培訓農民15萬多人(次)。

[打開] 438雙流縣,貫穿全年引進項目,3.16億元,到位資金22 CSG投資引進大型工業項目開工建設14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強度提高到60元/畝。新自營進出口權,合同外資金額的46410000美元,實收資本35860000美元的。 ,20。出口至79050000美元(海關數)。

改革,進一步推動改革雙流縣,鎮全面的機構改革。管分離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該表分為「廣播電視局,縣疾病控制和縣衛生監督執法中心的形成。的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公共住房制度改革和貿易企業的改革是全面完成,供銷合作社,大力推進企業改革。已完成,並形成47.6%的村和社區的形成,減少村民小組,精簡村幹部的48.5%。

[雙流縣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對全縣的整體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東升華陽城市分區規劃。完成南北段,白溪路延長線,迎春路,在老川藏公路建設項目,在初始形成一個新的城市在13個城市的道路骨架標志。川藏路廣場,二環路,形成開放的能力的一部分。完整的東升,華陽街道「白+黑」路面改造和棠湖公園Chaiqiangtoulv更新項目完成了全面的翻新。機場路和成雅兩側的雙段川西名居景觀改造。東山快速通道,成仁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東勝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步伐加快。華陽至牧馬山日已經完成了80000000立方米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九江110千伏變電站投入使用。內置金馬河導流壩,岷江水供應能力的增長。

社會事業雙流縣,發展社會事業。成都「兩基」審查和驗收。高中普及率為91.8%。群眾文化和貢獻的科學和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速度為49.8%,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示範縣。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公共醫療系統的不斷完善,各種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網路已經改變」全部完成。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臉高達65.2%。79,000,000發行1318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人口自然增長率1.11‰。各類污染的有效治理,並完成「創模」的目標。以上的新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市級文明單位9。

雙流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職工工資年人均純收入的農民,全縣財政收入年同比增長12.1%,14.7%。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04.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7%。減輕農民負擔1704萬元,每村客運朝上現在43%的小康村。城市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恩格爾系數降低了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3萬平方米,37平方米,98.3%。縱觀今年的8.8平方米人均城市綠化,不斷改善居住環境。

[社會保障]雙流縣,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3000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企業退休人員,100%的社會管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金,共164,900。新的城市和農村低保1702,6559,城鎮居民人均在農村地區的人均每月化妝,補差,55元和200.17元的。恢復14.51萬億元拖欠民工工資的勞動監察,依法得到了加強。

豆芽寺GIRO毛岸英的士兵常年輕的音樂Sebastiscus的根多餘的語音導航葉素齊

❸ 雙流的常住人口和面積,還有哪些開發區有多少個鄉鎮 有什麼小吃什麼民俗風情有那些名人。

雙流縣
網路名片
雙流縣位置地圖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雙流縣幅員面積103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3萬,轄2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駐東升街道。中西部第1強縣。2010年全國百強縣排名第27位。為我國四大國際航空港之一。流域屬岷江水系,有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降雨921毫米。

中文名稱: 雙流縣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四川省
下轄地區: 轄3個街道、21個鎮
政府駐地: 東升街道順城街1號
電話區號: 028
郵政區碼: 610200
面積: 1068平方公里
人口: 戶籍人口93萬人(200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代碼: 510122
拼音: Shuangliu Xian

目錄

概況
自然條件
礦產資源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經濟指標
發展思路
工業經濟
第三產業
農業經濟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對外開放
工業園區
全民創業計劃
基礎設施
各項改革
社會事業
發展展望概況
自然條件
礦產資源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 經濟指標
發展思路
工業經濟
第三產業
農業經濟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對外開放
工業園區
全民創業計劃
基礎設施
各項改革
社會事業發展展望展開 編輯本段概況
雙流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縣城距成都市區10公里,幅員面積102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21個鎮,90.64萬人。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其中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僅2公里,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60餘條,已成為全國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鐵路橫貫南北,設有白家、公興兩大貨站;川藏公路、成樂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外環高速路、機場高速路、國道213線穿越全境,另有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籍黃路數條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裝配有容納10萬門電話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具有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話能力。建有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座110KV、35KV變電站。有配氣站7座,西南天然氣輸氣處坐落於華陽。建有自來水廠15座,日供水能力30萬噸。科研單位30個,其中國家級科研所2個,專業技術人員1.8萬餘人。有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5所。中小學230所,其中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所(雙流中學、雙流棠湖中學)、省重點學校3所。2007年高考四川省理科狀元出自雙流中學,這是雙流教育史上所沒有的,雙流中學給雙流縣教育留下了隆重的一筆。各類醫院45 所,其中二級甲等醫院3所。建有標準的國際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等文化體育設施。廣播電視、文化建設、體育事業在全國、全省均有相當影響。2010年全國百強縣雙流排名全國第27位,西部第二。
編輯本段自然條件
雙流縣
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度,降雨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縣境河屬流域屬岷江水系,有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總長186公里。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及粘土岩、砂石建築材料與砂金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雙流歷史悠久,古稱廣都。 古蜀王蠶叢、杜宇、開明氏等曾先後以廣都瞿上、樊鄉為治所。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子通為蜀侯,以陳壯為相,以張若為蜀國守。雙流地屬蜀郡。 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廣都縣,屬蜀郡。王莽時(9年),廣都縣更名為就都亭。東漢永平元年(58年)復名廣都縣。 蜀漢時期,廣都縣隸屬關系不變。 東晉永和八年(352年),以蜀之流人置寧蜀郡(僑郡),廣都縣改屬寧蜀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廢寧蜀郡,廣都縣仍屬蜀郡。 隋仁壽元年(601年),避煬帝楊廣諱,借左思《蜀都賦》中「帶二江之雙流」語,改稱雙流,屬蜀郡。 唐龍朔三年(663年),析雙流縣復置廣都縣,同屬成都府。 北宋時期,雙流縣、廣都縣仍屬成都府。熙寧五年(1072年),廢陵州,以貴平、籍縣為鎮,劃入廣都縣。南宋時期,隸屬關系不變。 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1260年),廢廣都縣入雙流縣。至元十二年(1275年),雙流縣屬成都路錄事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隸四川等處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為四川布政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撤銷雙流縣建制並入華陽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隸屬關系不變。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雙流縣曾一度屬「大西」。 清康熙六年(1667年),雙流縣並入新津縣(曾一度用名「新雙縣」)。雍正八年(1730年),復置雙流縣,屬成都府。 民國3年(1914),屬西川道。民國18年(1929)直屬四川省轄。民國24年(1935)屬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直至解放。 解放初,析四川省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區並設行署。雙流縣屬川西區行署溫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省制,設專員公署,雙流縣屬四川省溫江專員公署。1959年雙流縣曾一度與華陽縣合署辦公。同年7月,撤銷雙流縣建制並入溫江縣。1962年復置縣,隸屬關系不變。 1965年,撤銷華陽縣建制並入雙流縣。1976年,仁壽縣籍田區劃入雙流縣。同年,雙流縣劃歸成都市管轄。至今未變。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1959年雙流縣並入溫江縣,1962年復置雙流縣,1965年撤銷華陽縣並入雙流縣。 1997年,雙流縣面積1103平方千米,人口87.9萬,轄19鎮9鄉:東升鎮、太平鎮、永興鎮、華陽鎮、中和鎮、文星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金橋鎮、永安鎮、白家鎮、金花鎮、九江鎮、黃水鎮、通江鎮、公興鄉、黃甲鄉、勝利鄉、三星鄉、合江鄉、興隆鄉、萬安鄉、白沙鄉、新興鄉。縣政府駐東升鎮。 1999年,雙流縣轄17個鎮、9個鄉:東升鎮、大林鎮、煎茶鎮、永安鎮、白家鎮、九江鎮、黃水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太平鎮、永興鎮、華陽鎮、中和鎮、文星鎮、金橋鎮、黃龍溪鎮;公興鄉、黃甲鄉、勝利鄉、三星鄉、合江鄉、興隆鄉、萬安鄉、白沙鄉、新興鄉。 2000年,雙流縣轄2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874184人,其中: 東升鎮 119741 、太平鎮 22902、 永興鎮 21763 、華陽鎮 106186、 中和鎮 33230 、文星鎮 25373 、籍田鎮 35099 、正興鎮 31576 、彭鎮 39481 、大林鎮 24246 、煎茶鎮 30647、 黃龍溪鎮 25534 、永安鎮 29732、 白家鎮 34099、 九江鎮 36342 、黃水鎮 33022、 金橋鎮 35131、 黃甲鎮 18296 、公興鎮 21514、 勝利鎮 雙流國際機場夜景
16365 、新興鎮 26927 、三星鄉 18381、 合江鄉 18082 、興隆鄉 24438 、萬安鄉 19993 、白沙鄉 26084。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土族、侗族、瑤族、維吾爾族、滿族、鄂倫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2號)同意雙流縣撤銷東升鎮,其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2004年底,雙流縣轄1個街道(東升)、25個鎮(華陽、籍田、彭鎮、白家、九江、太平、文星、正興、大林、煎茶、永興、黃水、金橋、黃甲、公興、勝利、新興、興隆、萬安、白沙、合江、中和、三星、永安、黃龍溪),84個社區委員會、183個村委會;面積106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838人/平方千米。 2005年8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川府民政[2005]29號),同意撤銷雙流縣白家和文星兩個鎮建制,原來兩鎮所屬的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8月,撤銷白家、文星兩鎮,設立西航港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40平方千米。轄1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村民委員會。辦事處駐地設在原白家鎮政府。 2005年底,雙流縣轄2個街道、23個鎮:東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太平鎮、永興鎮、華陽鎮、中和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合江鎮。 2006年9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47號)批准:同意雙流縣撤銷華陽、中和兩鎮建制,原兩鎮所屬行政區域分別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雙流縣撤銷華陽鎮、中和鎮,設立華陽街道、中和街道。 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天府新城和該縣相關地域進行整合,將中和街道轄區整體和華陽街道轄區會龍村、觀東村、紅松村、石河村、蒲草村共5個村整體以及天府大道以東的勁松村部分組和東寺村部分組整組,面積約35平方公里的區域納入成都高新區管理范圍。 雙流縣今轄3個街道、21個鎮:東升街道、西航港街道、華陽街道、太平鎮、永興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合江鎮。 雙流縣北部一角
雙流縣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經濟指標
2009年度全縣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呈現調整回落之趨勢。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7.62億元,同比增長16.4%,較去年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84億元,同比增長5.9%,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9.07億元,同比增長19.0%,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10億元,同比增長12.0%,三次產業比為8.2:53:38.8。 縱觀2009年1-4季度全縣經濟運行情況,地區生產總值一季度增幅為19%;二、三季度增幅均為18.1%,全年增幅為15.2 %,較上年同期回落了2.3個百分點。對我縣經濟發展趨勢回落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一是受世界金融危機滯後性影響,航空運輸業大幅下降,其中航空客運量,同比下降23%;二是房地產銷售大幅下跌,全年銷售面積(按項目地)僅為151.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4%;三是實體經濟受到明顯沖擊,增速減緩。全年全縣全口徑工業增幅,同比下降了3.2個百分點;以及經濟普查方法制度的改革,都對我縣經濟快樂速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 1、全縣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175.45億元,增長21.7%,較去年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83.03億元,同比增長29.4%,較去年回落3.7個百分點。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4.86億元,增長33.4%,增幅較去年回落了9.1個百分點,完成工業投資115.99億元,同比增長39.6%,工業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3.7%。 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1億元,增長20.8%,增幅較去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達87.12億元,同比增長13.8%;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71.48億元,同比增長33.1%,私營、個體經濟實現銷售額96.26億元,增長18.9%,較去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 4、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49.16億元,同比增長27.5%,增幅較去年回落了112.9個百分點;其中:國稅收入31.01億元,同比增長26.1%,地稅收入26.93億元,同比增長10.9%;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0.59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3.71億元,增長9.2%。 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71.655億元,同比增長24.1%,其中城鄉儲蓄存款余額445.88億元,同比增長36%,各項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30.57億元,同比增長67.4%。 雙流風光
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8818元,較上年增加了1875元,同比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7129元,較上年增加了1050元,同比增長17.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由2007年的2.46:1縮小到2.33:1,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全國中小城市綜合競爭力由2008年的31位上升到2010年的27位;成為全省(四川)惟一躋身「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的縣。
發展思路
雙流縣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實際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新的發展思路。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全面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鄉融合,努力構建和諧雙流;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工業強縣」、「三產富縣」、「都市農業」、「人才興縣」五大戰略,傾力打造「兩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航空物流園區),突出建設「兩城」(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成都華陽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三走廊」(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
工業經濟
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9億元,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增長16.8%。
第三產業
大力實施「三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億元,增長12.2%。年末金融存、貸款余額203.6億元、73.9億元。房地產交易152萬平方米,交易額達21億元。餐飲、郵電、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區服務等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
農業經濟
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18.2億元,增長7.8%。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龍頭企業17家。集中成片建設城市基礎菜地1.2萬畝。農業標准化生產有力推進,新增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11個、綠色食品7個、有機食品7個。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引進項目664個(含續建、改擴建),到位資金95.8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78個,到位資金21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增資項目7個,合同利用外資2894萬美元,出口創匯12447萬美元(海關數),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新建、續建項目56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續建項目40個、新建項目41個,竣工18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億元,增長40.2%。完成工業投資24.8億元。尖山500kv、九江110kv、公興110kv及黃龍溪35kv變電站投入運營。完成雙華線供氣主管網、牧馬山輸氣干線鋪設,岷江水廠二期工程加快推進。組建西航港投資有限公司等五大融資平台,項目建設融資渠道得到拓展。
對外開放
雙流縣全年引進項目438個,到位資金31.6億元。引進南玻等投資上億元的工業大項目22個,動工在建14個。投資強度提高到60萬元/畝。合同利用外資4641萬美元,到位外資3586萬美元。新增自營進出口權企業20家。出口創匯7905萬美元(海關數)。
工業園區
雙華場7.5平方公里工業園區是新修建的高新技術與高科技的集聚工業區,完全可以與蛟龍工業港媲美,它現在已經完成90%並有90%的公司已經正式開業,如「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國家一所,一級保密單位)、西門子電器、國棟、天威制葯等。
全民創業計劃
雙流縣全面啟動百姓創家業、老闆創大業、能人創企業、回鄉創新業、幹部創事業的「全民創業計劃」,確定116戶創業家庭典型和重點培育的30強民營企業,促進53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為中小企業。積極推進「五統籌、五聯動」,建立25個鎮級勞動保障所、86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免費進行失地農民、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和農民增收教育培訓,培訓人數12.27萬人(次)。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雙流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東升華陽城市分區規劃。完成一桿旗南北段、白河路延伸線、迎春路至老川藏路建設工程,初步形成城市新區道路骨架。川藏路廣場至繞城路段形成通車能力。完成東升、華陽13條城市街道「白+黑」路面改造和棠湖公園拆牆透綠改造工程。完成機場路綜合整治和成雅路雙流段兩側川西名居風貌改造。東山快速通道、成仁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東升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步伐加快。完成華陽至牧馬山日供80萬m3天然氣管道建設工程。九江110KV變電站投入運營。建成金馬河攔河大壩,岷江自來水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國際知名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28平方公里新區城市規劃。組建雙流興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機場路、川藏路等城市道路沿線和縣城廣場、公園周邊建築風貌改造。全面實施融入成都的「暢通工程」,啟動接待寺立交橋、雙楠大道建設。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 【華陽成都城市次中心建設】正式啟動華陽鎮城市建設「八大工程」,即天府大道末端生態綠地、錦江十里休閑港灣、「六路一橋」(華新街、正西街、協和上街、通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和通濟橋改造)、污水處理廠、丁字街商業中心、錦江成都港、海韻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八項工程。華陽城市「百日」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 雙流縣計劃在3年內打造出具有濃郁川西風情的東山生態觀光走廊,為成都市民提供近距離最佳生態旅遊觀光線。在華陽段4公里的范圍內,傾力打造「香山水鄉」特色休閑游;在興隆、合江段12.4公里范圍內,以太陽島、鹿溪河、三峨湖自然風光和豐富水資源為依託,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在永興、三星、大林段16公里范圍內打造萬畝連片、色彩交替、層次分明的桃花、梨花、紅葉觀光帶;在籍田、萬安境內重點打造極具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態農庄。 【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集獨立住宅、景觀住宅、歐式小鎮、休閑度假酒店等設施一體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規劃佔地4000畝,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築總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高爾夫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及網球場已建成並投 雙流縣
入使用,B、C、D組團正在加緊建設。 【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確定了「成都民俗文化主題旅遊區」的目標定位和「瞿上樂土,休閑勝境」的主題推廣語。重點挖掘提煉出了黃龍溪核心文化內容,快速啟動了黃龍溪鎮核心區六大建設工程。沿線各鎮文化旅遊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西航港5km2新區建設】新區東起成雅高速路,西至雙黃路,北起雙華路,南至黃勝路,涉及西航港街道辦、黃甲鎮5個村31個社。7月啟動集中區7條、長15公里的道路土路基工程建設,11月骨架道路二期建設及配套設施同步推進,已初步形成項目承載能力。引進恩威、宗申、新大陸等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達31.1億元。 【蛟龍工業港建設】蛟龍工業港雙流園是雙流縣積極探索利用企業資金建設工業園區的新模式,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工業港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計劃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2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0.5億元,已基本完成。現入駐企業180戶,到位資金16億元,預計2006年兩稅達3000萬元。 【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雙流縣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位於雙流新城以北、新老川藏路之間,規劃面積5.51km2。該區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商貿集中發展區為目標,以引進重大產業化項目為重點,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構建汽摩、物流、商業購物,中高檔商住等四大產業為支柱的都市產業。機電成套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等企業已落戶園區。 【新農村建設】投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金橋崑山村、永安白果村、三星南新村開展「五改」、「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白果村被確定為全國村莊整治試點村。 雙流縣
【重點鎮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中和、正興、黃龍溪3個市級重點鎮。中和鎮積極吸納會展商務、商貿物流輻射,著重發展商貿物流。正興鎮引導和吸納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少的精細化工企業集中發展。黃龍溪鎮以休閑旅遊產業培育、親水人居環境打造為主導方向,打造旅遊休閑人居古鎮,同時黃龍溪鎮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城鄉一體化建設】雙流縣按照創新思路、配套完善、整體推動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城鄉共融更趨明顯。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億多元,承載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入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6億元,集中區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9%。大力推進農民市民化,「農轉非」5.2萬餘人,城市化率提高6個百分點,達35%。新增統建安置房30.8萬m2,安置農民3315戶、1.1萬人。2.1萬余名失地農民參加社保。培訓農民15萬人(次)。
編輯本段各項改革
雙流縣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面完成鎮機構改革。城市規建管分離,廣播電視局台分設。組建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執法監督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公有住房改革和商貿企業改革全面完成,供銷社社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完成並村並組建社區工作,減少村組建制47.6%,精簡村社幹部48.5%。 【深化行政機構改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整合優化部門職能,順利完成縣農業局、縣城鄉一體化推進辦、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委農工辦五個單位機構改革工作,新組建縣農村發展局;整合職能設立城鄉園林綠化管理局;新設置縣旅遊局;撤並白家、文星兩鎮,成立西航港街道辦事處,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雙流縣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8%,成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順利通過成都市「兩基」復查驗收。高中普及率91.8%。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兩網一改」全面完成。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面達65.2%。發放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1318戶、79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1‰。有效治理各類污染,完成「創模」各項目標。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新增市級以上文明單位9個。 實施13所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建設,爭創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省級衛生縣城復查驗收合格。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8.3%。在全市率先建立鎮級公共衛生所,以霍亂為主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成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再次成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縣政務服務中心建成運行,辦結各類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4175件,法定期限內辦結率100%。選調106名大學生到村(居)委會工作。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代理服務和網上預審工作穩步推進。大力實施「3633」工程,積極開展「十百千萬」活動,公務員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爭創一流投資軟環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牧「110」服務】雙流縣在全市率先組建「農牧110」並開通求助熱線85826110,「農牧110」由64名農牧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分成縣、片區和鎮站三個層次,為農戶、農業業主、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協會提供服務。 【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雙流站】12月10日­—11日,雙流縣成功承辦中國西部首次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汽車拉力錦標賽——2005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決賽(雙流站)。 【人民生活】雙流縣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全縣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分別增長12.1%、14.7%。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04.5億元,增長17%。減輕農民負擔1704萬元。村村通客運面達98.3%。寬裕型小康村達4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降低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23m2、37 m2,城鎮人均綠地8.8m2,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社會保障】雙流縣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機關事業單位1.3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企業離退休人員100%實現社會化管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16.49萬人。新增城鎮、農村低保人員1702人、6559人,城鎮人均月補差55元、農村人均年補差200.17元。勞動監察得到加強,依法追回拖欠民工工資1451萬元。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雙流縣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
編輯本段發展展望
雙流縣正按照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抓住災後重建、擴大內需、試驗區建設三大機遇,堅持「統籌城鄉、跨越發展,加大投入、擴大內需,群眾殷實、實現和諧」的基本取向,大力實施「一主線三戰略五加強」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一城三基地」,即以運動、文化、休閑、宜居、西部航都為特徵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空港大城市,以新能源產業為龍頭的成都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以臨空服務業為引領的成都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以集體化集約化為特徵的成都近郊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基地,奮力爭創全市推進城鄉一體化樣板縣,不斷開創雙流跨越發展、和諧發展新局面。[1]

❹ 蓮花村的旅遊特色

走進牧馬鎮蓮花村,一排排格調一致的小洋樓在一場秋雨過後,顯得格外的靚麗清新,行走在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面上,記者被這里的新農村建設風貌深深吸引。
近年來,該村抓住恆大·金碧天下項目落戶當地和黃龍溪古鎮開發建設的有利時機,按照「全域黃龍溪」的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成都旅遊發展大格局,高標准規劃建設「旅遊新村」。目前,已投入1.2億元,建成了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的新村聚居點,已集中安置當地農戶217戶。一個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以川西民居為格調的「蓮花旅遊新村」已初具雛形 。
居民生活
群眾住進別墅群
蓮花村,其東、北、西面分別與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嘉禾村、華嚴村,新津縣金華鎮回龍村接壤。緊鄰生態旅遊走廊雙黃路、川西旅遊環線大黃路,已列入規劃建設的彭雙快速通道穿村而過。隨著成都推進田園化、城市化建設,城市中心南移,蓮花村的區位優勢明顯。縣委、縣政府抓住恆大·金碧天下項目的開工建設的有利時機,引導該村高起點規劃建設「旅遊新村」:依託恆大·金碧天下AAAA國際休閑體育中心,配套規劃建設田園生態的「鄉村休閑度假新村」;依託黃龍溪古鎮旅遊,配套規劃以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為主的農業旅遊業。一期規劃建設以餐飲服務、特色農產品零售為主的鄉村街區集市;二期規劃建設集居家與接待休閑點觀光者為一體的點式別墅小區。整個新村規劃佔地300畝,可集約化安置當地農戶800餘戶。
蓮花村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與城市同步,通過大手筆推進,昔日散居的蓮花村農民,將全部過著與城裡人一樣的生活。以前,蓮花村的群眾生活居住條件比較困難,出門難,看病遠,城市化的生活更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現在,一條長3.6公里,寬9米的蓮花大道,連接恆大·金碧天下和黃龍溪兩個4A景區;一個投資投資800萬元,建設佔地約4.8畝、建築面積6654平方米的蓮花社區集貿市場;一個投資5000萬元,配套建設日處理污水10000噸的污水處理廠;學校、衛生院等社區公共事業建設配套完善;水、電、通訊、燃氣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蓮花村支部書記江明全告訴記者說:「下一步,還將投資1200萬元,建設佔地約1.3畝,建築面積1860平方米,集行政辦公、社區服務、會議接待和文化娛樂等為一體,歐式風格的多功能行政文化中心 。」
經濟發展
農民增收渠道多
近年來,蓮花村以「活三產、建新村」為思路,融入成都、統籌城鄉,立足於發展與黃龍溪古鎮旅遊業和恆大金碧天下相配套的鄉村休閑旅遊業,同時,大力培育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
該村利用吸引都市遊客感受牧馬山古樸的農耕文化和田園風光,完成由傳統的農業村向旅遊新村的華麗「轉身」。
據了解,目前,該新村聚居點從事商品零售業、餐飲業等三產服務業的人口佔到全村總人口70%以上。2012年,全村人均三產收入已超過10000元。
隨著項目的實施,一個房更靚、路更寬、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宜人的蓮花村展現在人們面前。
「現在我們村簡直就是大變樣了,公共配套設施與城裡沒啥兩樣。」村民江明自豪地說,「相信以後還會吸引更多的老闆來我們這里投資,把我們村發展的更加美好,更加富裕。」

❺ 雙流的區號是好多

雙流是成都一區,區號也是028.

❻ 小郭跑腿路城市史回鄉曲里村

雙流縣,雙流縣,成都,四川,

自然條件,雙流縣

縣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6.2度,雨量充沛, 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合各種植物和動物。縣河是一個分水嶺的情況下,岷江流域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河,河流總長度為186公里。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和粘土岩,砂岩建築原料粉及其他礦產資源。
雙流縣轄4個街道,21個鎮,東升鎮東升街(鎮),西航港的街道,華陽街道(華陽鎮),並在街道,太平鎮,永興鎮會籍田鎮邢蟄嗯,彭真,煎茶鎮,黃西砧,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白沙鎮,三星鎮,望安鄉,鎮,一個鎮。

雙流縣歷史

雙流縣,始建於公元前316年,時寬是古舒稱瀆,說:「三都。」隋改名為禁忌的隋煬帝楊評估昂雙流到目前為止,超過2300年的歷史。位於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周邊的縣城10公里,距成都三麵包圍,佔地面積嗎? 1068平方公里,26個鎮和一個9064萬人口的??管轄權。交通運輸網路,包括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僅兩公里之遙,開放了160多個國際,國內航線,已成為全國第五大機場,成昆鐵路運行經過北部和南,與白宮,公興貨運站,青藏公路,主要的音樂之路,成雅高速公路,成都外環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213國道橫貫全境的另一個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黃國籍,道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電話程式控制交換機容量10萬,有能力呼籲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內置的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個110KV,35KV變電站。 7個加油站,在天然氣輸送華陽西南石油和天然氣。建成15個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30萬噸。 30個研究單位,包括2個國家級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180人。 5,四川大學等高校。 230小學和中學,包括兩個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3個省級重點中學。 2007年高考考試四川理科狀元這是歷史的教育,雙流中學,雙流,雙流中學教育讓雙流縣大中風。 45種醫院,包括B級,三級醫院。文化和體育設施的國際標准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的發展,電台和電視台廣播,文化,體育發展在全國,全省有相當大的影響。

2005

連續第十頂部]雙流縣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全省十強縣,進一步提高整體人口的經濟經濟實力。國內生產總值的19.95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5%,從去年同期(下同)。財政總收入18.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9.2%,地方財政收入109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5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6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4723元,凈增430元。縣的86個縣綜合經濟實力排名基本競爭力排名第十的國家「縣」44,全省的經濟實力,綜合評價十強縣的頂部。

=「35223」的發展思路雙流縣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當前的實際和今後一個時期,新的發展思路。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協調發展的三個集中,全面,深入推進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整合,並充分整合到成都,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加速整合,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雙流縣大力實施「項目驅動」,「工業強縣,第三富縣」,「都市農業」,突出的建築人才興縣五大戰略,傾力打造「兩區」(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航空物流園) 「兩城」(東升空港花園城市成都華陽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走廊」(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

此頁】【工業經濟,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90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16.8%。

[第三產業]大力實施「三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2.2%。年底財政存款,貸款余額203.6億元人民幣,73.9億人民幣。 ?1520000平方米房地產交易面積,交易金額達2100萬元。餐飲,郵政,電信,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會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

農業經濟,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農業實現增加值18.2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7.8%。新的17個龍頭企業,50多萬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菜地1.2畝集中成片,促進農業標准化生產,無公害農產品11個新的國家級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7。
BR />投資項目,大力實施「項目引進的664個項目(包括續建,改建,擴建),其中包括278個工業項目,資金2.1億元,到位資金9.58億元。 12個新批準的外商投資項目,資本項目,合同外資28940000美元,出口124470000美元(海關數),突破了百萬美元大關。新的569超過50億元,41個新項目,其中續建項目40個項目,完成了18次。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40.2%。工業投資2.48億元。尖山500千伏,110千伏九江市民興110KV和35KV的變電站黃龍溪操作。岷江自來水廠,該項目的第二階段,是加快完成行氣雙電源充電網路牧馬山天然氣管道。香港西航投資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融資平台,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

東升現代空港花園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和國際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新城區的??東升現代空港花園城市規劃的28平方公里。雙星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機場路,沿川藏公路城市道路和縣城廣場,公園周邊改造的建築風格。集成到全面實施的「暢通工程」在成都雙楠大道的立交橋前的寺廟建築。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

,成都城市副中心建設華陽鎮華陽城市建設的八個項目的正式啟動,天府大道末端的生態綠地,錦江十里休閑灣,六橋(中國新協和街,由於西大街,走上街頭,同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通濟橋改造),污水處理廠,T-街商務中心,錦江之星成都至香港,在萊茵河畔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8個項目的中國陽市的「百日」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雙流縣計劃創建一個風格濃郁的川西東山生態觀光走廊,過去三年,在成都的最佳生態旅遊線。合江江段蓬勃發展的內12.4公里棉蘭老島太陽島,鹿河,湖的自然之美和豐富的水資源,在華陽段內的努力,以創建「香水的特點休閑,依靠在發展生態農業,旅遊,建築連續3英里(4.8公里)畝永興,三星,大林段在16公里交替的顏色,層次的桃,梨,紅燁觀光塔,陸雲身體我嗎?集中在萬安境內,創建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態養殖場。

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一套獨立住宅,住宅的景觀,歐洲小鎮,休閑和酒店設施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規劃面積? 4000畝,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千萬平方米,包括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和網球場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B,C,D之旅正在加緊建設

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建設,以確定的目標,成都民俗文化主題旅遊區,這首歌在天堂,休閑勝境「為主題,以促進語言的文化內涵采礦精緻的黃龍溪重點和核心,快速啟動黃西偵察核心區的嗎?呢?六建設工程。隨著城市建設的文化旅遊投資,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雅高速公路西,西南航空港,新建築區東到雙黃路以北5平方公里,從南雙華路,黃盛路,涉及香港西航街道,鎮5個村31個社區。7月7日,集中的區域,15公里長的公路路基施工,11月骨架道路建設及配套設施承載能力的項目已經開始初具規模。介紹馬蒂亞斯,宗申,新的世界的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11億元人民幣。
[蛟龍工業港口建設蛟龍工業港雙流園區雙流縣,積極探索新的模式,公司資金使用的工業園區的建設的高度,各省,直轄市和贊揚。?40000平方公里工業港規劃面積,計劃投資200億元,分兩期建設。區2平方公里,總投資額1.05十億人民幣,已基本完成180家企業,160十億人民幣的資金,在2006年兩稅總額為3000萬元。

專注於發展現代商貿區,重點發展的現代商務區,雙流縣雙流園區北部,位於新老西藏南路之間,規劃面積?5.51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創建一個類西部電子商務的發展,重點引進重大產業項目,專業園區為載體,打造汽車,物流,購物,高端商業和住宅四大產業支柱的城市工業區。機電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企業已落戶園區。

新農村建設投資1000萬美元,率先在全省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金融資本。金橋坤村,永銀杏村,南方村的三星「變化」,「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中央,省,市已被確定為在全國范圍內村銀杏村裝飾試點村。

重點鎮的規劃和建設,高水平鄭星的3個市級重點的黃龍溪鎮,和鎮,積極吸引會議商務,貿易和物流輻射集中的經貿發展和物流。正興鎮指南吸引高科技,高價值的增加,小環境的污染和精細化學品業務發展的重點。培育的黃龍溪鎮一項偉大的事業,打造旅遊和休閑人居的城市,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黃西偵察

全國商業休閑旅遊產業,親水人居環境建設的方向計劃雙流縣,開始由人創造的家族企業,老闆能人UPS的回鄉創新業,典型的30名幹部的培養,記錄的原因,所有的人都確定了116家企業,以促進成功轉型為一個重點民營企業的商業計劃書53個體工商戶,小型和中小型企業。積極推進五個統籌五聯動,建立25個鄉鎮86個工作站,社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勞動和社會保障失地農民的教育和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收入,受訓人數技能培訓12270000(倍)。

[社會事業]實施13個農村中小學標准化建設,努力為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省級衛生縣城評審和驗收的不斷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78.3%。率先在城市,鄉鎮衛生院,霍亂主要類型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不超過2‰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發展,成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科學和技術的貢獻49%的經濟增長率,並再次成為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標准化的服務型政府建設縣行政服務中心和運行,體驗各種行政審批批准,並和轉讓的106名學生中,村(居)委會,縣,鎮(街道),村(社區)三個代理服務及網上預審工作是服務14175在法定期限內完成率達??到100%。穩步推進,大力實施「3633」工程,積極開展「十百千萬活動,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公務員隊伍,一流的投資軟環境,努力取得實質性成果。

深化行政機構改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和優化部門職能,促進局縣城鄉一體化的順利完成,機構改革工作五家單位成立,以整合城市和鄉村景觀的功能,新的設置縣旅遊局,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農工辦新成立的縣農村發展局;管理局合並白宮文,兩鎮,,設立西部機場城街道辦事處,以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農業和畜牧業,「110」服務,雙流縣,率先在全市成立了農村牧區110「,由專業技術人員64人創造的熱線電話85826110和牧區110在農業和畜牧業中,分為三個層次各縣區和鎮站,為農民,農業業主,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協會提供服務。

[國家短道速滑汽車拉力錦標賽雙流站12月10日 - 11日,2009年,雙流縣成功舉辦了中國西部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汽車拉力錦標賽的第一次 - 2005年短路汽車拉力錦標賽最後(雙流站)。
>
雙流縣的政策優勢

整合城市和農村建設雙流縣按照以創新的思路,完整,全面推進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的城市和農村的財政總變得更加明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500億元的工業集中區,承載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企業入區工業總產值為1.296十億人民幣,59%的區域工業經濟的增長速度貢獻。大力推進農民市民,「農民」5.2萬人,城鎮化率已增加了6個百分點至35%。3080??00平方米新系統的建設拆遷安置房安置的農民3315,1.1萬美元,2.1萬失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培訓農民15萬多人(次)。

[打開] 438雙流縣,貫穿全年引進項目,3.16億元,到位資金22 CSG投資引進大型工業項目開工建設14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強度提高到60元/畝。新自營進出口權,合同外資金額的46410000美元,實收資本35860000美元的。 ,20。出口至79050000美元(海關數)。

改革,進一步推動改革雙流縣,鎮全面的機構改革。管分離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該表分為「廣播電視局,縣疾病控制和縣衛生監督執法中心的形成。的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公共住房制度改革和貿易企業的改革是全面完成,供銷合作社,大力推進企業改革。已完成,並形成47.6%的村和社區的形成,減少村民小組,精簡村幹部的48.5%。

[雙流縣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對全縣的整體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東升華陽城市分區規劃。完成南北段,白溪路延長線,迎春路,在老川藏公路建設項目,在初始形成一個新的城市在13個城市的道路骨架標志。川藏路廣場,二環路,形成開放的能力的一部分。完整的東升,華陽街道「白+黑」路面改造和棠湖公園Chaiqiangtoulv更新項目完成了全面的翻新。機場路和成雅兩側的雙段川西名居景觀改造。東山快速通道,成仁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東勝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步伐加快。華陽至牧馬山日已經完成了80000000立方米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九江110千伏變電站投入使用。內置金馬河導流壩,岷江水供應能力的增長。

社會事業雙流縣,發展社會事業。成都「兩基」審查和驗收。高中普及率為91.8%。群眾文化和貢獻的科學和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速度為49.8%,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示範縣。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公共醫療系統的不斷完善,各種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網路已經改變」全部完成。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臉高達65.2%。79,000,000發行1318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人口自然增長率1.11‰。各類污染的有效治理,並完成「創模」的目標。以上的新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市級文明單位9。

雙流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職工工資年人均純收入的農民,全縣財政收入年同比增長12.1%,14.7%。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04.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7%。減輕農民負擔1704萬元,每村客運朝上現在43%的小康村。城市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恩格爾系數降低了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3萬平方米,37平方米,98.3%。縱觀今年的8.8平方米人均城市綠化,不斷改善居住環境。

[社會保障]雙流縣,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3000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企業退休人員,100%的社會管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金,共164,900。新的城市和農村低保1702,6559,城鎮居民人均在農村地區的人均每月化妝,補差,55元和200.17元的。恢復14.51萬億元拖欠民工工資的勞動監察,依法得到了加強。

豆芽寺GIRO毛岸英的士兵常年輕的音樂Sebastiscus的根多餘的語音導航葉素齊
­

❼ 成都雙流是個什麼地方,好不好那裡

基本概況
雙流縣總面積1068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93萬人(2007年)。縣人民政府駐東升街道,郵編:610200。代碼:510122。區號:028。
屬流域屬岷江水系,有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降雨921毫米。

自然條件
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度,降雨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縣境河屬流域屬岷江水系,有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總長186公里。礦產資源主要有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及粘土岩、砂石建築材料與砂金等。

行政區劃
雙流縣轄4個街道、21個鎮:東升街道(東升鎮)、西航港街道、華陽街道(華陽鎮)、中和街道、太平鎮、永興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合江鎮。

歷史沿革
雙流縣始建於公元前316年,時稱廣都,與古蜀國的成都、新都並稱「三都」。至隋朝,為避諱煬帝楊廣改稱雙流,迄今2300餘年歷史。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縣城距成都市區10公里,幅員面積1068平方公里,轄25鎮(街道),90.64萬人。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其中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僅2公里,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60餘條,已成為全國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鐵路橫貫南北,設有白家、公興兩大貨站;川藏公路、成樂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外環高速路、機場高速路、國道213線穿越全境,另有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籍黃路數條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裝配有容納10萬門電話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具有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話能力。建有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座110KV、35KV變電站。有配氣站7座,西南天然氣輸氣處坐落於華陽。建有自來水廠15座,日供水能力30萬噸。科研單位30個,其中國家級科研所2個,專業技術人員1.8萬餘人。有四川大學等高校5所。中小學230所,其中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所、省重點學校3所。2007年高考四川省理科狀元出自雙流中學,這是雙流教育史上所沒有的,雙流中學給雙流縣教育留下了隆重的一筆。各類醫院45 所,其中二級乙等醫院3所。建有標準的國際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等文化體育設施。廣播電視、文化建設、體育事業在全國、全省均有相當影響。

經濟情況
【第十次蟬聯全省十強縣榜首】雙流縣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9.5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14.5 %。財政收入18.8億元,增長3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9億元,增長5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5億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4723元,凈增430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百強縣第86位,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百強縣」第44位,第十次位居全省經濟實力綜合評價「十強縣」榜首。
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230.03億元,增長1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22億元,增5.0%;第二產業增加值112.75億元,增20.6%;第三產業增加值97.06億元,增12.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8:49:42.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6%、61.6%、33.8%。民營經濟增加值126.83億元,增19.2%,佔GDP的比重為55.1%。糧食總產量28.67萬噸,增2.2%;油菜籽總產量1.67萬噸,增1.8%;水果產量22.86萬噸,增9.8%;出欄肉豬77.76萬頭,增1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31億元,增1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12億元,增40.6%,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4.21億元,增61.9%;技改投資16.54億元,增34%;房地產投資41.11億元,增11.4%。全年實施項目580個,新增固定資產134.12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18億元,增60.3%;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5.55億元,增42.7%。環境污染治理投入2.37億元,其中財政投入5000萬元。建有煙塵控制區1個,面積11.54平方公里;雜訊控制區1個,面積6.88平方公里。
財政收入32.3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00.1%。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11年位居全省「十強縣」榜首,連續6年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百強縣」第43位;成為全省(四川)惟一躋身「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的縣。

【「35223」發展思路】雙流縣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實際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新的發展思路。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全面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鄉融合,努力構建和諧雙流;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工業強縣」、「三產富縣」、「都市農業」、「人才興縣」五大戰略,傾力打造「兩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航空物流園區),突出建設「兩城」(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成都華陽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三走廊」(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

【工業經濟】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9億元,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增長16.8%。

【第三產業】大力實施「三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億元,增長12.2%。年末金融存、貸款余額203.6億元、73.9億元。房地產交易152萬平方米,交易額達21億元。餐飲、郵電、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區服務等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

【農業經濟】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18.2億元,增長7.8%。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龍頭企業17家。集中成片建設城市基礎菜地1.2萬畝。農業標准化生產有力推進,新增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11個、綠色食品7個、有機食品7個。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引進項目664個(含續建、改擴建),到位資金95.8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78個,到位資金21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增資項目7個,合同利用外資2894萬美元,出口創匯12447萬美元(海關數),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新建、續建項目56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續建項目40個、新建項目41個,竣工18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億元,增長40.2%。完成工業投資24.8億元。尖山500kv、九江110kv、公興110kv及黃龍溪35kv變電站投入運營。完成雙華線供氣主管網、牧馬山輸氣干線鋪設,岷江水廠二期工程加快推進。組建西航港投資有限公司等五大融資平台,項目建設融資渠道得到拓展。

【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國際知名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28平方公里新區城市規劃。組建雙流興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機場路、川藏路等城市道路沿線和縣城廣場、公園周邊建築風貌改造。全面實施融入成都的「暢通工程」,啟動接待寺立交橋、雙楠大道建設。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

【華陽成都城市次中心建設】正式啟動華陽鎮城市建設「八大工程」,即天府大道末端生態綠地、錦江十里休閑港灣、「六路一橋」(華新街、正西街、協和上街、通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和通濟橋改造)、污水處理廠、丁字街商業中心、錦江成都港、海韻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八項工程。華陽城市「百日」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 雙流縣計劃在3年內打造出具有濃郁川西風情的東山生態觀光走廊,為成都市民提供近距離最佳生態旅遊觀光線。在華陽段4公里的范圍內,傾力打造「香山水鄉」特色休閑游;在興隆、合江段12.4公里范圍內,以太陽島、鹿溪河、三峨湖自然風光和豐富水資源為依託,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在永興、三星、大林段16公里范圍內打造萬畝連片、色彩交替、層次分明的桃花、梨花、紅葉觀光帶;在籍田、萬安境內重點打造極具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態農庄。

【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集獨立住宅、景觀住宅、歐式小鎮、休閑度假酒店等設施一體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規劃佔地4000畝,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築總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高爾夫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及網球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B、C、D組團正在加緊建設。

【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確定了「成都民俗文化主題旅遊區」的目標定位和「瞿上樂土,休閑勝境」的主題推廣語。重點挖掘提煉出了黃龍溪核心文化內容,快速啟動了黃龍溪鎮核心區六大建設工程。沿線各鎮文化旅遊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西航港5km2新區建設】新區東起成雅高速路,西至雙黃路,北起雙華路,南至黃勝路,涉及西航港街道辦、黃甲鎮5個村31個社。7月啟動集中區7條、長15公里的道路土路基工程建設,11月骨架道路二期建設及配套設施同步推進,已初步形成項目承載能力。引進恩威、宗申、新大陸等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達31.1億元。

【蛟龍工業港建設】蛟龍工業港雙流園是雙流縣積極探索利用企業資金建設工業園區的新模式,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工業港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計劃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2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0.5億元,已基本完成。現入駐企業180戶,到位資金16億元,預計2006年兩稅達3000萬元。

【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雙流縣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位於雙流新城以北、新老川藏路之間,規劃面積5.51km2。該區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商貿集中發展區為目標,以引進重大產業化項目為重點,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構建汽摩、物流、商業購物,中高檔商住等四大產業為支柱的都市產業。機電成套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等企業已落戶園區。

【新農村建設】投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金橋崑山村、永安白果村、三星南新村開展「五改」、「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白果村被確定為全國村莊整治試點村。

【重點鎮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中和、正興、黃龍溪3個市級重點鎮。中和鎮積極吸納會展商務、商貿物流輻射,著重發展商貿物流。正興鎮引導和吸納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少的精細化工企業集中發展。黃龍溪鎮以休閑旅遊產業培育、親水人居環境打造為主導方向,打造旅遊休閑人居古鎮,同時黃龍溪鎮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全民創業計劃】雙流縣全面啟動百姓創家業、老闆創大業、能人創企業、回鄉創新業、幹部創事業的「全民創業計劃」,確定116戶創業家庭典型和重點培育的30強民營企業,促進53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為中小企業。積極推進「五統籌、五聯動」,建立25個鎮級勞動保障所、86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免費進行失地農民、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和農民增收教育培訓,培訓人數12.27萬人(次)。

【社會事業】實施13所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建設,爭創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省級衛生縣城復查驗收合格。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8.3%。在全市率先建立鎮級公共衛生所,以霍亂為主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成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再次成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縣政務服務中心建成運行,辦結各類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4175件,法定期限內辦結率100%。選調106名大學生到村(居)委會工作。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代理服務和網上預審工作穩步推進。大力實施「3633」工程,積極開展「十百千萬」活動,公務員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爭創一流投資軟環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深化行政機構改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整合優化部門職能,順利完成縣農業局、縣城鄉一體化推進辦、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委農工辦五個單位機構改革工作,新組建縣農村發展局;整合職能設立城鄉園林綠化管理局;新設置縣旅遊局;撤並白家、文星兩鎮,成立西航港街道辦事處,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

【農牧「110」服務】雙流縣在全市率先組建「農牧110」並開通求助熱線85826110,「農牧110」由64名農牧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分成縣、片區和鎮站三個層次,為農戶、農業業主、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協會提供服務。

【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雙流站】12月10日­—11日,雙流縣成功承辦中國西部首次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汽車拉力錦標賽——2005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決賽(雙流站)。

政策優勢
【城鄉一體化建設】雙流縣按照創新思路、配套完善、整體推動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城鄉共融更趨明顯。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億多元,承載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入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6億元,集中區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9%。大力推進農民市民化,「農轉非」5.2萬餘人,城市化率提高6個百分點,達35%。新增統建安置房30.8萬m2,安置農民3315戶、1.1萬人。2.1萬余名失地農民參加社保。培訓農民15萬人(次)。

【對外開放】雙流縣全年引進項目438個,到位資金31.6億元。引進南玻等投資上億元的工業大項目22個,動工在建14個。投資強度提高到60萬元/畝。合同利用外資4641萬美元,到位外資3586萬美元。新增自營進出口權企業20家。出口創匯7905萬美元(海關數)。

【各項改革】雙流縣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面完成鎮機構改革。城市規建管分離,廣播電視局台分設。組建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執法監督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公有住房改革和商貿企業改革全面完成,供銷社社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完成並村並組建社區工作,減少村組建制47.6%,精簡村社幹部48.5%。

【基礎設施建設】雙流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東升華陽城市分區規劃。完成一桿旗南北段、白河路延伸線、迎春路至老川藏路建設工程,初步形成城市新區道路骨架。川藏路廣場至繞城路段形成通車能力。完成東升、華陽13條城市街道「白+黑」路面改造和棠湖公園拆牆透綠改造工程。完成機場路綜合整治和成雅路雙流段兩側川西名居風貌改造。東山快速通道、成仁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東升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步伐加快。完成華陽至牧馬山日供80萬m3天然氣管道建設工程。九江110KV變電站投入運營。建成金馬河攔河大壩,岷江自來水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社會事業】雙流縣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8%,成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順利通過成都市「兩基」復查驗收。高中普及率91.8%。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兩網一改」全面完成。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面達65.2%。發放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1318戶、79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1‰。有效治理各類污染,完成「創模」各項目標。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新增市級以上文明單位9個。

【人民生活】雙流縣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全縣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分別增長12.1%、14.7%。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04.5億元,增長17%。減輕農民負擔1704萬元。村村通客運面達98.3%。寬裕型小康村達4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降低 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23m2、37 m2,城鎮人均綠地8.8m2,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社會保障】雙流縣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機關事業單位1.3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企業離退休人員100%實現社會化管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16.49萬人。新增城鎮、農村低保人員1702人、6559人,城鎮人均月補差55元、農村人均年補差200.17元。勞動監察得到加強,依法追回拖欠民工工資1451萬元。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雙流縣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

❽ 是不是有個地方叫「雙流」在哪

雙流縣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

雙流縣自然條件

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度,降雨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縣境河屬流域屬岷江水系,有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總長186公里。礦產資源主要有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及粘土岩、砂石建築材料與砂金等。
雙流縣轄4個街道、21個鎮:東升街道(東升鎮)、西航港街道、華陽街道(華陽鎮)、中和街道、太平鎮、永興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合江鎮。

雙流縣歷史沿革

雙流縣始建於公元前316年,時稱廣都,與古蜀國的成都、新都並稱「三都」。至隋朝,為避諱煬帝楊廣改稱雙流,迄今2300餘年歷史。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縣城距成都市區10公里,幅員面積1068平方公里,轄26鎮,90.64萬人。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其中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僅2公里,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60餘條,已成為全國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鐵路橫貫南北,設有白家、公興兩大貨站;川藏公路、成樂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外環高速路、機場高速路、國道213線穿越全境,另有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籍黃路數條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裝配有容納10萬門電話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具有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話能力。建有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座110KV、35KV變電站。有配氣站7座,西南天然氣輸氣處坐落於華陽。建有自來水廠15座,日供水能力30萬噸。科研單位30個,其中國家級科研所2個,專業技術人員1.8萬餘人。有四川大學等高校5所。中小學230所,其中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所、省重點學校3所。2007年高考四川省理科狀元出自雙流中學,這是雙流教育史上所沒有的,雙流中學給雙流縣教育留下了隆重的一筆。各類醫院45 所,其中二級乙等醫院3所。建有標準的國際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等文化體育設施。廣播電視、文化建設、體育事業在全國、全省均有相當影響。

人口經濟2005年基本情況

【第十次蟬聯全省十強縣榜首】雙流縣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9.5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14.5 %。財政收入18.8億元,增長3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9億元,增長5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5億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4723元,凈增430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百強縣第86位,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百強縣」第44位,第十次位居全省經濟實力綜合評價「十強縣」榜首。

【「35223」發展思路】雙流縣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實際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新的發展思路。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全面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鄉融合,努力構建和諧雙流;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工業強縣」、「三產富縣」、「都市農業」、「人才興縣」五大戰略,傾力打造「兩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航空物流園區),突出建設「兩城」(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成都華陽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三走廊」(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

【工業經濟】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9億元,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增長16.8%。

【第三產業】大力實施「三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億元,增長12.2%。年末金融存、貸款余額203.6億元、73.9億元。房地產交易152萬平方米,交易額達21億元。餐飲、郵電、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區服務等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

【農業經濟】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18.2億元,增長7.8%。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龍頭企業17家。集中成片建設城市基礎菜地1.2萬畝。農業標准化生產有力推進,新增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11個、綠色食品7個、有機食品7個。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引進項目664個(含續建、改擴建),到位資金95.8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78個,到位資金21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增資項目7個,合同利用外資2894萬美元,出口創匯12447萬美元(海關數),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新建、續建項目56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續建項目40個、新建項目41個,竣工18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億元,增長40.2%。完成工業投資24.8億元。尖山500kv、九江110kv、公興110kv及黃龍溪35kv變電站投入運營。完成雙華線供氣主管網、牧馬山輸氣干線鋪設,岷江水廠二期工程加快推進。組建西航港投資有限公司等五大融資平台,項目建設融資渠道得到拓展。

【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國際知名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28平方公里新區城市規劃。組建雙流興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機場路、川藏路等城市道路沿線和縣城廣場、公園周邊建築風貌改造。全面實施融入成都的「暢通工程」,啟動接待寺立交橋、雙楠大道建設。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

【華陽成都城市次中心建設】正式啟動華陽鎮城市建設「八大工程」,即天府大道末端生態綠地、錦江十里休閑港灣、「六路一橋」(華新街、正西街、協和上街、通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和通濟橋改造)、污水處理廠、丁字街商業中心、錦江成都港、海韻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八項工程。華陽城市「百日」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 雙流縣計劃在3年內打造出具有濃郁川西風情的東山生態觀光走廊,為成都市民提供近距離最佳生態旅遊觀光線。在華陽段4公里的范圍內,傾力打造「香山水鄉」特色休閑游;在興隆、合江段12.4公里范圍內,以太陽島、鹿溪河、三峨湖自然風光和豐富水資源為依託,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在永興、三星、大林段16公里范圍內打造萬畝連片、色彩交替、層次分明的桃花、梨花、紅葉觀光帶;在籍田、萬安境內重點打造極具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態農庄。

【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集獨立住宅、景觀住宅、歐式小鎮、休閑度假酒店等設施一體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規劃佔地4000畝,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築總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高爾夫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及網球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B、C、D組團正在加緊建設。

【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確定了「成都民俗文化主題旅遊區」的目標定位和「瞿上樂土,休閑勝境」的主題推廣語。重點挖掘提煉出了黃龍溪核心文化內容,快速啟動了黃龍溪鎮核心區六大建設工程。沿線各鎮文化旅遊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西航港5km2新區建設】新區東起成雅高速路,西至雙黃路,北起雙華路,南至黃勝路,涉及西航港街道辦、黃甲鎮5個村31個社。7月啟動集中區7條、長15公里的道路土路基工程建設,11月骨架道路二期建設及配套設施同步推進,已初步形成項目承載能力。引進恩威、宗申、新大陸等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達31.1億元。

【蛟龍工業港建設】蛟龍工業港雙流園是雙流縣積極探索利用企業資金建設工業園區的新模式,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工業港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計劃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2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0.5億元,已基本完成。現入駐企業180戶,到位資金16億元,預計2006年兩稅達3000萬元。

【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雙流縣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位於雙流新城以北、新老川藏路之間,規劃面積5.51km2。該區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商貿集中發展區為目標,以引進重大產業化項目為重點,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構建汽摩、物流、商業購物,中高檔商住等四大產業為支柱的都市產業。機電成套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等企業已落戶園區。

【新農村建設】投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金橋崑山村、永安白果村、三星南新村開展「五改」、「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白果村被確定為全國村莊整治試點村。

【重點鎮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中和、正興、黃龍溪3個市級重點鎮。中和鎮積極吸納會展商務、商貿物流輻射,著重發展商貿物流。正興鎮引導和吸納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少的精細化工企業集中發展。黃龍溪鎮以休閑旅遊產業培育、親水人居環境打造為主導方向,打造旅遊休閑人居古鎮,同時黃龍溪鎮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全民創業計劃】雙流縣全面啟動百姓創家業、老闆創大業、能人創企業、回鄉創新業、幹部創事業的「全民創業計劃」,確定116戶創業家庭典型和重點培育的30強民營企業,促進53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為中小企業。積極推進「五統籌、五聯動」,建立25個鎮級勞動保障所、86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免費進行失地農民、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和農民增收教育培訓,培訓人數12.27萬人(次)。

【社會事業】實施13所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建設,爭創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範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省級衛生縣城復查驗收合格。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8.3%。在全市率先建立鎮級公共衛生所,以霍亂為主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成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再次成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縣政務服務中心建成運行,辦結各類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4175件,法定期限內辦結率100%。選調106名大學生到村(居)委會工作。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代理服務和網上預審工作穩步推進。大力實施「3633」工程,積極開展「十百千萬」活動,公務員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爭創一流投資軟環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深化行政機構改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整合優化部門職能,順利完成縣農業局、縣城鄉一體化推進辦、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委農工辦五個單位機構改革工作,新組建縣農村發展局;整合職能設立城鄉園林綠化管理局;新設置縣旅遊局;撤並白家、文星兩鎮,成立西航港街道辦事處,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

【農牧「110」服務】雙流縣在全市率先組建「農牧110」並開通求助熱線85826110,「農牧110」由64名農牧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分成縣、片區和鎮站三個層次,為農戶、農業業主、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協會提供服務。

【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雙流站】12月10日­—11日,雙流縣成功承辦中國西部首次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汽車拉力錦標賽——2005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決賽(雙流站)。

雙流縣政策優勢

【城鄉一體化建設】雙流縣按照創新思路、配套完善、整體推動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城鄉共融更趨明顯。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億多元,承載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入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6億元,集中區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9%。大力推進農民市民化,「農轉非」5.2萬餘人,城市化率提高6個百分點,達35%。新增統建安置房30.8萬m2,安置農民3315戶、1.1萬人。2.1萬余名失地農民參加社保。培訓農民15萬人(次)。

【對外開放】雙流縣全年引進項目438個,到位資金31.6億元。引進南玻等投資上億元的工業大項目22個,動工在建14個。投資強度提高到60萬元/畝。合同利用外資4641萬美元,到位外資3586萬美元。新增自營進出口權企業20家。出口創匯7905萬美元(海關數)。

【各項改革】雙流縣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面完成鎮機構改革。城市規建管分離,廣播電視局台分設。組建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執法監督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公有住房改革和商貿企業改革全面完成,供銷社社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完成並村並組建社區工作,減少村組建制47.6%,精簡村社幹部48.5%。

【基礎設施建設】雙流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東升華陽城市分區規劃。完成一桿旗南北段、白河路延伸線、迎春路至老川藏路建設工程,初步形成城市新區道路骨架。川藏路廣場至繞城路段形成通車能力。完成東升、華陽13條城市街道「白+黑」路面改造和棠湖公園拆牆透綠改造工程。完成機場路綜合整治和成雅路雙流段兩側川西名居風貌改造。東山快速通道、成仁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東升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步伐加快。完成華陽至牧馬山日供80萬m3天然氣管道建設工程。九江110KV變電站投入運營。建成金馬河攔河大壩,岷江自來水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社會事業】雙流縣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8%,成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順利通過成都市「兩基」復查驗收。高中普及率91.8%。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兩網一改」全面完成。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面達65.2%。發放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1318戶、79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1‰。有效治理各類污染,完成「創模」各項目標。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新增市級以上文明單位9個。

【人民生活】雙流縣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全縣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分別增長12.1%、14.7%。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04.5億元,增長17%。減輕農民負擔1704萬元。村村通客運面達98.3%。寬裕型小康村達4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降低 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23m2、37 m2,城鎮人均綠地8.8m2,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社會保障】雙流縣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機關事業單位1.3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企業離退休人員100%實現社會化管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16.49萬人。新增城鎮、農村低保人員1702人、6559人,城鎮人均月補差55元、農村人均年補差200.17元。勞動監察得到加強,依法追回拖欠民工工資1451萬元。

❾ 花源鎮的城市規劃

道路規劃:

1,路網結構,花源鎮鎮區楊柳河以西地勢平坦,東部為山丘,現狀河流、高壓走廊及地形條件等限制因素較多,規劃重點是加強鎮區各區域之間的聯系及各區域對外的聯系,結合規劃區的面積確定「五橫五縱」的主幹道路網路。加上自由式次幹道和支路形成花源鎮區的路網結構。

2,道路紅線控制本次規劃將道路分成: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主幹道的紅線寬度為:30米、24米;次幹道的紅線寬度為20米、16米;支路的紅線寬度為:14米、10米。根據鎮區「歐洲風情小鎮」的定位,本規劃中14米以下的道路可根據項目建設的需要進行調整,各組團內部道路宜採用窄路幅自由式路網。

給水及電力規劃:

1,給水工程規劃城鎮用水按規劃聚居人口80000人,採用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法,取400升/人·日。水廠規模到2020年應達40000噸/日。2010年保留現有水廠,擴容至1.0萬噸/日,並在金馬河附近新建水廠,一期工程規模為1.0萬噸/日。近期以地下水為主,遠期以金馬河地表水為主。

2,排水工程規劃規劃城鎮排水體制採用雨污分流制。老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均按分流制敷設排水管道;老城區近幾年可採用沼氣凈化處理。2020年逐步改造為雨、污完全分流制。

3,電力工程規劃2020年人均綜合用電指標為700瓦/人,農村新型社區為500瓦/人,總用電量為:5.60萬千瓦。

4,電信工程規劃城鎮電話普及率55部/百人,城鎮需電話44000部,農村新型社區40部/100人,需電話3600部。

閱讀全文

與牧馬山污水處理廠一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脫硫廢水除氨氮 瀏覽:480
凈水器有兩個濾芯怎麼分開 瀏覽:857
污水井巡查檢查標准 瀏覽:580
天湧泉凈水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753
污酸廢水水量 瀏覽:900
雨水收集池回用系統方案 瀏覽:973
氨基酸陰離子交換樹脂洗脫順序 瀏覽:503
凈水機雙出水多少ppm 瀏覽:445
天津污水處理廠英語怎麼說 瀏覽:98
半透膜透葡萄糖嗎 瀏覽:602
光固化樹脂補牙怎樣用 瀏覽:889
凈水器濾芯三個圈是什麼意思 瀏覽:139
蒸餾水裝置自製 瀏覽:464
冀億反滲透膜 瀏覽:924
新款斯柯達明銳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141
污水池投葯表 瀏覽:404
用什麼辦法將污水中的鹼提取 瀏覽:715
藍飄爾的反滲透膜 瀏覽:31
聚丙烯樹脂粉末 瀏覽:427
容聲凈水器怎麼燒熱水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