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陶粒,如何產生的
陶粒,顧名思義,就是陶質的顆粒。陶粒的外觀特徵大部分呈圓形或橢圓形球體,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球體,而呈不規則碎石狀。陶粒形狀因工藝不同而各異。它的表面是一層堅硬的外殼,這層外殼呈陶質或釉質,具有隔水保氣作用,並且賦予陶粒較高的強度。
因為生產陶粒的原料很多,陶粒的品種也很多,因而顏色也就很多。焙燒陶粒的顏色大多為暗紅色、赭紅色,也有一些特殊品種為灰黃色、灰黑色、灰白色、青灰色等。免燒陶粒因所用固體廢棄物不同,顏色各異,一般為灰黑色,表面沒有光澤度,不如焙燒陶粒光滑。
陶粒的粒徑一般為5~20㎜最大的粒徑為25㎜。陶粒一般用來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和卵石。
輕質性是陶粒許多優良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它能夠取代重質砂石的主要原因。陶粒的內部結構特徵呈細密蜂窩狀微孔。這些微孔都是封閉型的,而不是連通型的。它是由於氣體被包裹進殼內而形成的,這是陶粒質輕的主要原因。
陶粒的細小顆粒部分稱為陶砂。在陶粒中有許多小於5㎜的細顆粒,在生產中用篩分機將這部分細小顆粒篩分出來,習慣上稱之為陶砂。陶砂的密度略高,化學和熱穩定性好。陶砂主要用於代替天然河砂或山砂配製輕集料混凝土、輕質砂漿,也可作耐酸、耐熱混凝土細集料。主要品種有黏土陶砂頁岩陶砂和粉煤灰陶砂等。使用陶砂的目的也是為降低建築物自重。陶砂也可用於無土栽培和工業過濾。
『貳』 陶粒是怎樣形成的
原料(粉煤灰+定量的外加劑)混磨 — 制粒 — 燒脹 —堆放 — 運輸(裝袋)
生產粉煤灰陶粒宜採用雙筒回轉窯,即窯體的預熱段和乾燥段可單獨控制其轉速,寧波華文根據原料的狀態控制其預熱時間生產的陶粒。黏土陶粒近年來由於受到土地資源的限制,在某些地區已被禁止生產和使用。但有些地區可以利用河道淤泥、廢棄山土等進行生產。其工藝過程為:
原料攪拌 —制粒— 篩選— 燒結 —堆放— 運輸(裝袋)
在操作中應注意瞭望,防止物料在窯內結團而影響質量。
目前我國陶粒的生產設備都採用的是工業回轉窯。圓筒形的主窯體與水平呈3°左右的傾角放置在托滾上。物料在高的一端進入窯內,在窯體做回轉運動的作用下,物料從高處(窯尾)滾落至低處(窯頭),同時,在窯頭處,高壓風機將煤粉(或天然氣等其他燃料)噴入窯內,並使其充分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物料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產生膨脹現象,冷卻後既為陶粒。
『叄』 在水處理的過程中,陶粒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急
過濾用呀。循環水主要應用於工業系統上,包括冶金、石化、電力、化工、中央空調等。專當然各個行業屬的用途的不一樣的。舉個例子,電廠的循環水是冷卻凝汽器里的水蒸汽的,從而產生真空,推動汽輪機發電。化工企業呢一般是降低溫度的,例如蒸餾出來的東西需要冷卻下來。雖然各個行業的循環水冷卻的對象不同,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水來冷卻工藝介質。此外水處理葯劑還有絮凝劑、混凝劑、膜用水處理葯劑等等。我是專門做水處理的,如果什麼問題可以發郵件給我,我們可以互相探討.我的EMAIL是[email protected]。
『肆』 陶粒砂設備的陶粒砂製作工藝
1、破碎:開採的鋁礬土,塊度一般為300~500mm左右,含有少量的水分。一般採用顎式破碎機和錘式破碎機組成的二級破碎系統,將其粒度控制在≤8mm。
2、配料:鋁礬土、錳粉、回料等幾種物料,分別被輸送到各自的料庫,庫下設置調速皮帶秤實現物料自動配料計量。
3、粉磨:一般採用烘乾兼粉磨的球磨機,配套高效選粉機,組成閉路系統。這樣粉磨的效率高。烘乾物料的熱風可以來自於回轉窯的廢氣,做到余熱利用;也可以設置專門的熱風爐。
4、制球:出磨的生料粉在生料庫內儲存。一般設置2~3個庫,可以單獨出料,也可以多庫搭配出料。生料粉被送入一個小料倉,料倉下設置螺旋計量裝置或者調速皮帶秤裝置,計量生料量。
5、煅燒:料球進入帶有一定斜度的回轉窯進行煅燒,隨著回轉窯的旋轉,料球向窯頭滾動,同時煤粉從窯頭噴入窯內燃燒,料球在回轉窯內被煅燒成強度很高的陶粒砂。
6、煤粉制備:煤粉的制備可以採用球磨或者立磨,可以從窯頭罩抽取熱風烘乾煤粉。採用動態選粉機可以任意調節煤粉細度,為煤粉的充分燃燒提供了條件。
7、成品冷卻:陶粒砂的冷卻一般採用回轉式冷卻機,工作簡單可靠,冷卻機的二次風完全入窯,配合多通道燃燒器的使用,更可以節約大量的能耗。出冷卻機的陶粒砂溫度很低,可以用手抓起來。
『伍』 陶粒砂的生產工藝
1、破碎:
開採的鋁礬土,塊度一般為300~500mm左右,含有少量的水分。一般採用顎式破碎機和錘式破碎機組成的二級破碎系統,將其粒度控制在≤8mm。
進廠後的鋁礬土,可以根據品位的不同,分開堆放。使用時根據指標搭配使用。
在生產陶粒砂的過程中通常加入錳(Mn)元素以降低燒結溫度並將產品染成深色。目前國內大多廠家採用低品位(含量~50%)的錳礦或錳灰作為錳元素的來源。
2、配料:
鋁礬土、錳粉、回料等幾種物料,分別被輸送到各自的料庫,庫下設置調速皮帶秤實現物料自動配料計量。
3、粉磨:
一般採用烘乾兼粉磨的球磨機,配套高效選粉機,組成閉路系統。這樣粉磨的效率高。
烘乾物料的熱風可以來自於回轉窯的廢氣,做到余熱利用;也可以設置專門的熱風爐。
4、制球:
出磨的生料粉在生料庫內儲存。一般設置2~3個庫,可以單獨出料,也可以多庫搭配出料。
生料粉被送入一個小料倉,料倉下設置螺旋計量裝置或者調速皮帶秤裝置,計量生料量。該生料進入盤式制球機。同時,採用流量計可以計量水的多少,由管道泵把水噴入盤式制球機裡面。制球機旋轉過程中,可以製成各種粒徑的料球。
料球出盤後,由皮帶機送入篩分裝置,合格的進入回轉窯,過大的返回到原料粉磨流程。
可以根據不同窯的產量,配備不同數量的盤式制球機。
該制球系統自動化程度高,工藝連續,配套袋式收塵器後,可以實現崗位粉塵達標,凈化崗位作業環境。
5、煅燒:
料球進入帶有一定斜度的回轉窯進行煅燒,隨著回轉窯的旋轉,料球向窯頭滾動,同時煤粉從窯頭噴入窯內燃燒,料球在回轉窯內被煅燒成強度很高的陶粒砂。
煤粉燃燒器可以採用單風道噴煤管,簡單可靠,一次風量高;也可以採用多風道燃燒器,一次風量可以降低為煤粉燃燒所需風量的8%,提高了入窯二次風量,節能效果顯著。多風道燃燒器分為外軸流風、煤風、內軸流風等,火焰形狀非常容易調節。
煤粉的計量可以採用轉子式計量秤或者科氏力秤,精確控制下煤量,穩定窯內熱工制度。
6、煤粉制備:
煤粉的制備可以採用球磨或者立磨,可以從窯頭罩抽取熱風烘乾煤粉。採用動態選粉機可以任意調節煤粉細度,為煤粉的充分燃燒提供了條件。
7、成品冷卻:
陶粒砂的冷卻一般採用回轉式冷卻機,工作簡單可靠,冷卻機的二次風完全入窯,配合多通道燃燒器的使用,更可以節約大量的能耗。出冷卻機的陶粒砂溫度很低,可以用手抓起來。
8、篩分:
出冷卻機的陶粒砂,可以直接輸送到多級振動篩,按要求分為多個粒徑品級。
陶粒砂產品規格
Ⅰ型0.45-0.9mm(20目-40目)高強度中密度Ⅱ型0.9-1.25mm(16目-20目)高強度中密度
Ⅲ型1.0-1.70mm(12目-18目)高強度中密度
Ⅳ型0.224-0.65mm(40目-60目)高強度中密度
大塊返回原料破碎流程。
『陸』 陶粒窯的生產工藝
破碎(干法)工藝:適用於頁岩等原料,其流程: 頁岩→破碎分級→焙燒→冷卻→成品
『柒』 陶粒怎麼製作
陶粒,顧名思義,就是陶質的顆粒。陶粒的外觀特徵大部分呈圓形或橢圓形球體,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球體,而呈不規則碎石狀。陶粒形狀因工藝不同而各異。它的表面是一層堅硬的外殼,這層外殼呈陶質或釉質,具有隔水保氣作用,並且賦予陶粒較高的強度。陶粒的外觀顏色因所採用的原料和工藝不同而各異。焙燒陶粒的顏色大多為暗紅色、赭紅色,也有一些特殊品種為灰黃色、灰黑色、灰白色、青灰色等。采礦 — 一次破碎 — 二次破碎 — 篩選 — 暫存 — 喂料 — 燒結 —成品分級篩選 —堆放—運輸(裝袋) 在操作中,應注意喂料量、給煤量、窯體轉速、引風量它們之間的匹配關系,使它們調整到最佳的工藝狀態。 用粉煤灰及其它工業廢渣生產套陶粒是許多相關人士多年研製的課題。如今高強、輕體粉煤灰陶粒已經成功問世,各項性能指標均優於頁岩和黏土陶粒。這其中除掌握其工藝要求外,外加劑也是影響其性能的主要原因。外加劑主要包括粘接劑、膨化劑和礦化劑等。不同成分的粉煤灰其外加劑成分也不盡相同。
『捌』 陶粒回填工藝流程
沉箱式的衛生間使用水泥、砂、陶粒、鋼絲方格網材料進行施工, 施工時一般按清理干凈沉箱→固定好進排水管→攪拌陶粒和水泥→填實壓密→加鐵絲網找平順序進行施工。
陶粒回填注意事項
1、壓密實但不要踏傷管道。
2、回填要密實。
3、鋼絲和水泥砂漿要成整體,注意水泥砂漿找平時的坡度。
4、注意衛生間地面完成面標高,切忌高出過道或廳室地面。
(8)水處理陶粒的製造工藝擴展閱讀
陶粒回填具體操作要點如下以下:
(1)在進行輕質回填前,應將沉箱清理干凈,並將進水和出水管道固定好,以免在回填時碰動管道。
(2)陶粒和水泥漿的配比為:水泥漿(或1:1砂漿)30%+級配陶粒70%
(3)施工時應攪拌均勻,分層拍實,防止產生不規則沉降造成防水層開裂引起滲漏,不允許使用垃圾或碎磚(預算為碎磚除外)。
(4)沉箱回填約4/5時,用水泥沙漿找平不低於50mm,要壓實。找平層下鋪一層鋼網,,以防下降或空鼓,找平層完成後朝地漏放1%的坡度.
(5)最後加鐵絲網用1:3做水泥沙漿找平,放好坡度,做為防水基層。
『玖』 陶粒磚的製作工藝
原料(輔料、外加劑)——>均化——>成球——>乾燥——>預處理——>培燒——>冷卻——>陶粒(成品)
『拾』 水處理膜的生產製造工藝請高手不吝賜教!
首先是要備好高純度的水處理膜的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膜,也就是RO塑料膜。這是制專造水屬處理膜的關鍵材料。
具體的製造工藝是這樣的:兩個軸平行、能有轉速差的轉動圓筒安裝在固定支架。一個筒用於釋放(繞出)RO,另一個用於卷收拉好的膜。
兩個筒的轉速差的大小決定了拉出的RO膜上孔隙的大小。放(繞出)得越慢,拉(卷收)得越快,這樣拉出的RO膜上的孔隙就大,反之則孔隙小。這個孔隙決定了水處理能達到的要求情況。
以前是靠變速箱實現速度差,現在通過變頻電機就可以了。
當然我這個說的是工藝的基本原理,在工程上實現還是要好好設計的,但是難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