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氯乙酸鈉的溶解度 請問氯乙酸的溶解度,10ml的水大概能溶解多少氯乙酸鈉
到底是氯乙酸 還是氯乙酸鈉的溶解度?我說的是氯乙酸鈉的溶解度 在20℃水中的溶解度為85g/100mL 氯乙酸的溶解度 在25℃水中的溶解度為510g/100mL 查看原帖>>
㈡ 氯乙酸溶解在水裡,對鋼鐵有強腐蝕性嗎
你好,
分享知識,傳遞感動,【雲水意】團隊為您竭誠解答!
氯乙酸的水溶液中並沒有氯離子,這是因為氯原子以穩定的共價鍵和C相連,在水溶液中是無法離解的。
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強,可以在一定限度內腐蝕鋼鐵(有些有鍍層的不行,比如鍍鉻),而且氯乙酸是一種比較好的配位試劑,可以與鐵離子(鋼鐵被腐蝕得到的是亞鐵離子,但是酸性溶液中空氣中的O2可以直接將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發生配位反應,從而使腐蝕更容易進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請追問!
望採納!
㈢ pam是什麼用來污水處理
pam是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PAM)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磨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
在原水處理中與活性炭等配合使用, 可用於生活水中懸浮顆粒的凝聚、澄清。
用有機絮凝劑丙烯醯胺代替無機絮凝劑, 即使不改造沉降池, 凈水能力也可提高 20%以上; 在污水處理中, 採用聚丙烯醯胺可以增加水回用循環的使用率, 還可用作污泥脫水; 工業水處理中用作一種重要的配方葯劑。聚丙烯醯胺在國外應用領域是水處理, 國內在此領域的應用正在推廣。
在飲用水處理與工業廢水處理中, 聚丙烯醯胺與無機絮凝劑配合使用, 可明顯改善水質;提高絮體強度與沉降速度。聚丙烯醯胺形成的絮體強度高, 沉降性能好, 從而提高固液分離速度。
(3)含氯乙酸的廢水處理擴展閱讀
使用特性:
1、絮凝性:PAM能使懸浮物質通過電中和,架橋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過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體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條件下均有增稠作用,當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網狀結構時,增稠將更明顯。
㈣ 高鹽高COD廢水怎麼處理
1、混凝沉澱或混凝氣抄浮,後續一個砂濾,1mm粒徑的細沙,20000的COD大致可以降低到500~2000之間,,再用芬頓氧化,沉澱或氣浮後出水經過一次活性炭吸附處理,基本上做到100以下。
2、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㈤ 三氯乙酸的應急處理
(1)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將地面灑上蘇打灰,然後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2)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帶防毒口罩。必要時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3)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鍾。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㈥ 氯乙酸弄到手上後怎麼處理!!!
呵呵,多謝了,謝謝回答,今後一定注意,誰知道人家會在烘箱中烘那東西啊,也沒有給任何人說一聲,現在已經過去2天了,沒有啥特別的感覺,剛掉到手上就起泡了,自己用水沖了一下,然後塗了點醫用酒精!!!當時瞎弄的,最後才知道那個東西好厲害啊!!!學化學的切記要注意安全啊!!!做實驗不能急,取液體葯品的時候最好帶上手套!!!路慢慢其修遠兮,吳將上下而求索!!!我的化學生涯才算正式開始,到9月份才正式開始啊!!!
㈦ 生產氯乙酸,會引起哪些污染
主要是乙酸的上游產業,產生副產物乙醛
㈧ 氯乙酸甲酯的處理方法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氧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現場備有沖洗眼及皮膚的設備。工作畢,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用霧狀水驅散蒸氣。
㈨ 脂肪胺工藝產生廢水中含有:脂肪腈、乙醇異丙醇、烷基甜菜鹼、氯乙酸的理化性質
脂肪醯二乙醇胺.pdf 性能 本品屬於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沒有濁點。易溶於水、具有良好的發泡、穩泡、滲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呈酸性時與
㈩ 氯乙酸一旦濺到身上應如何處理
氯乙酸有劇毒。吸入高濃度該品蒸氣或皮膚接觸其溶液後,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為上呼吸道刺激症狀。中毒後數小時即可出現心、肺、肝、腎及中樞神經損害,重者呈現嚴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腎功能衰竭。酸霧可致眼部刺激症狀和角膜灼傷。皮膚灼傷可出現水皰,1~2周後水皰吸收。慢性影響:經常接觸低濃度該品酸霧,可有頭痛、頭暈現象。
氯乙酸可溶於水。一旦濺到身上應立即擦去並用水沖洗,立即脫離事故現場,轉移到空氣新鮮處,更換沾染的衣物,並用大量清水沖洗污染皮膚至少15分鍾;眼污染時應分開眼瞼用微溫水緩流沖洗至少15分鍾。注意勿讓沖洗後流下的水再污染健康的眼; 使病人安靜,保暖,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輕度中毒病人以支持療法為主,同時給予對症治療。較重中毒病人應早期、適量、短程給予糖皮質激素,以控制肺水腫。